在自媒體中,唯有《今日評論》
發布獨立時評人獨家觀點
關注,讓獨家觀點變得更有力量
在鶴崗買房,3萬買2.2萬賣 :有多少教訓可供我們汲取?
活躍思維
鶴崗房價便宜,幾萬塊錢就可以買一套房。曾經何時,這一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全國各地,據說到鶴崗買房的人一時趨之若鶩。拉薩打工的許康就是其中一員。不過,花3萬元在鶴崗買房的許康沒有想到,九個月剛過,他不得不將在鶴崗的房子賣掉,不僅沒有賺錢,反而倒賠了8000元。
透過許康花3萬鶴崗買房,不得不2.2萬賣掉的經歷,許康本人乃至局外人能從中汲取什麼樣的教訓?
小編認為,在一個地方買不買房,首先不能只看房價便宜,還要看自己能否在那裡安家置業。在拉薩打工的許康,透過媒體報導得知鶴崗房價便宜,於2019年11月,從打工地的拉薩,先是乘火車轉飛機再轉火車,穿越5000多公裡、折騰了兩天半抵達鶴崗,花3萬元買下一套47平方米的二手房。怎麼看都比較盲目。因為,自己身在拉薩,又沒有到鶴崗投資創業的想法,就跑到鶴崗買房,除了說其衝動之外,還是衝動。因為,其只是衝著房價便宜,而沒有其他目的。
許康在鶴崗買房,花3萬買,2.2萬賣的教訓之二就是,不顧自己經濟實力,盲目買房。許康之所以賠上8000元將自己在鶴崗買的房子賣掉,據稱,是其2019年11月買到鶴崗的房子之後,趕上新冠肺炎疫情。他所在拉薩的火鍋店停工,沒有了收入。最終,銀行卡只剩0.59元,還有其他債務。為了生計,他儘管幾番猶豫,但還是沒有等到復工,就決定賣掉房子。情急之下賣房,肯定賣不到理想價位,只能忍痛倒賠8000多元。
許康給人們可以汲取的第三個教訓,或者說是警醒,就是告訴大家,「工作和住處都在一起那才是家」。也就是說,想要在哪裡買房,在哪裡安家,首要考慮的就是,自己是不是,或者有沒有可能在某一個地方長期工作。否則,像許康這樣,本來在拉薩打工,跑到千裡之外的鶴崗買房,不僅買房九個月間沒有在那裡住上幾晚,還得交取暖費1000多元,以及其他費用。沒有起到安家的作用,反而還得為必要的支出操勞。得不償失。正像許康自己總結的那樣,儘管都「說家在心中,可住不到也是一種浪費」。
許康自認為最大的一個教訓則是,當初到鶴崗賣房,有人曾經阻止過,但他沒有聽。因而,當他看到仍有年輕人湧入鶴崗,感到遺憾。但對於為何當初沒有聽他人勸阻,許康說,「畢竟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他買了他知道,我買了我知道」。甚至感嘆,「經歷過這件事以後,發現還是要兜裡有點兒存款」。因而,不論是90後,還是00後,都應該從許康身上汲取教訓,千萬不要為自己是月光族而引以自豪。
最後,還需要說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