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補貼佔據利潤半壁江山

2020-12-19 中國網財經

  時隔兩年,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再次向A股市場進發。公司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計劃募集資金25 .3億元,用於購買不超過9架空客A 320飛機、3架A 320模擬機和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招股說明書,過去三年間春秋航空盈利逐年遞增。但《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來自補貼收入的貢獻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中主要是以航線補貼為主。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模式存在政策變動後補貼能否存續的隱憂,當前廉價航空的激烈競爭也使風險進一步放大。

  2004年成立於上海的春秋航空,經營模式與全服務航空公司存在較大差異。其全部採用空客A 320機型,不設頭等艙和商務艙,除了「商務經濟座」外,其他艙位機上餐飲需要單獨購買,機票以網絡銷售為主,一系列的節省成本和費用的舉措換來的是大量提供「99元」或「199元」的低價機票。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間,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1.72%,淨利潤分別為4.8億元、6.2億元和7.3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補貼對其利潤貢獻巨大。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公司的補貼收入分別佔同期利潤總額的74.50%、59.89%和52.90%,其中,與公司經營業務密切相關的航線補貼分別佔同期全部補貼收入的80.20%、72.52%和79.30%。

  春秋航空在招股說明書中透露,上述航線相關補貼,主要是有關地方政府或機場根據公司在特定航線的旅客運輸量、建立運行基地、投放飛機運力等,按照一定標準給予公司定額或定量的補貼。據了解,春秋航空近三年的補貼收入中,來自河北省政府和河北機場的補貼,佔據了很大的比例。2011年2月28日,春秋航空與河北省政府籤署了《共同推進河北航空運輸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在政府大力度補貼的支持下,春秋航空通過低成本優勢,把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打造成「價格窪地」,推進其作為國家航空大眾化試點建設進程。

  「通過公司的低票價吸引了大量乘客,年旅客吞吐量從2011年的100多萬人次上升到2013年的511萬人次,帶動了石家莊的經濟和財政收入增長,而且我們也獲得了當地區域市場的優勢地位,目前佔有最大的市場份額。」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說。

  對此,有航空分析師指出,如果補貼收入的貢獻佔據利潤的比重太大,會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和政策風險,比如政府換屆後對補貼政策是否還會持續等。

  據介紹,雖然國內低成本航空市場有長遠的增長預期,但目前尚未出現持續穩定的盈利模式「在目前中國的政策環境下,沒有了補貼,他們很難靠自身來維持運營和發展。」有業內人士指出。另外,大型航空集團像海航集團、東方航空先後試水低成本航空,將給春秋航空帶來更大的壓力。

  據記者了解,春秋航空與河北省政府、機場的三年合作協議在2014年3月末已到期。對於這個在他描述中「各方都對好處看得很清楚」的談判為何仍未落地,張武安並未做正面回應,只是說「新的合作協議還在洽談中」。

  不過,他也坦言這種模式確實存在政策風險,表示會將「這種風險充分地提示出來」,而且公司在其他地方採用這種模式時會比較謹慎。

相關焦點

  • 春秋航空業績靠補貼 為成本「苛待」消費者
    而在招股書中,春秋航空披露了近三年來的經營數據。據財經網報導,在連續三年的淨利潤中,過半都是由政府的補貼構成,而補貼籤約期限也只到了2014年3月底,若是沒有政府補貼,春秋航空業績大幅下滑或將是大概率事件。  此前有香港媒體報導,稱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表示包括新加坡航空、李嘉誠等財團有意投資,但都被其拒絕。
  • 縱橫向比較春秋航空與吉祥航空
    縱橫向對比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的近兩年三季度數據,可見兩家航司都在積極的挖掘潛力,降本增效,都在彌補自己的短板。春秋利潤領先33%的優勢維持不變。 春秋單位成本比吉祥低了14.62%,單位三費比吉祥低了54%。 補貼方面,春秋單位補貼比吉祥多了13.08%,總補貼比吉祥多了39.15%。 匯總上述幾方面,最終春秋的利潤總額比吉祥多了24.5%,淨利潤比吉祥多了33.25%。
  • 春秋航空坎坷IPO三年半獲17億補貼
    過去三年半獲17.2億補貼  五個月時間後,春秋航空才得以成功過會,並在本月拿到批文。上市過程先後經歷了八九年的時間。  而在此番籌備上市的過程中,最早的招股書披露的地方政府補貼數字,是春秋航空被提及最多的問題之一,被稱為光鮮財報後的隱憂。  春秋航空在最新的招股書中稱,公司的補貼收入主要包括航線補貼、財政補貼和其他補貼等。
  • 低票價如何帶來高利潤:解密春秋航空經營模式
    當然,春秋航空獲得的政府補貼高達5.2億元,超過利潤總額的一半,佔比也要高於國航和海航。近期,低成本航空成了民航業的熱門話題:從《民航局關於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到重慶航空的試水,以及西部航空、中聯航的低成本轉型,到馬上就要成立的九元航空,再到春秋航空的上市,中國低成本航空業發展如火如荼。但說起低成本航空,就不得不提起國內低成本航空的先驅——春秋航空。
  • 春秋航空全年盈利較難
    半年報顯示,春秋航空成本控制得當。隨著下半年航線全面復甦,以及航線補貼到位,全年本應有望實現盈利。但受春秋航空日本的拖累,全年盈利較難。本刊特約作者 錢宇鋒/文春秋航空(601021.SH)二季度單季虧損1.82億元,環比一季度單季虧損的2.28億元,似乎改善不明顯。
  • 春秋航空與吉祥航空營運對比
    本文結合春秋航空、吉祥航空2015年到2017年披露的年報數據及各月運營數據,以主運營基地為上海的兩家民營航空公司為比較,來剖析兩家公司模式上的共性與區別,以發現是否春秋航空在成本控制和商業模式上具有領先優勢?在分析結構上,採用財務指標與行業特性指標相結合的方式。
  • 手把手認識春秋航空—開倉買入的大邏輯
    按此判斷,春秋航空是典型的周期性成長股。民航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造成周期性的原因是宏觀經濟的波動以及成本端油價的波動;春秋航空是行業內最優質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具體表現在其過去十年營業收入的連續增長、三費的穩定、ROE的鶴立雞群、毛利率、淨利率的異常穩定。
  • 春秋航空是如何做到「廉航」的?
    原因和過去一樣,春秋航空在與地方機場或政府的合作中獲得了大量的航線補貼收入。2013年公司的營業外收入5.54億,其中補貼為5.2億元,2014年營業外收入為6.83億,其中補貼為6.16億,同比增長18%,2014年僅補貼收入就佔到了利潤總額的77.3%。
  • 春秋航空上市首日封漲停 低成本航空前景廣闊
    1月21日,春秋航空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中國航空業中民營資本的「第一股」,也是中國低成本航空上市的「第一股」。上市首日春秋航空牢牢封住漲停板,上漲44%,報收26.15元,全天換手率僅0.17%。春秋航空發行價為18.16元,發行數量為1億股,總股本為4億股。
  • 東航、南航、吉祥利潤均下滑,春秋航空為何強勢增長?
    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讓航空運輸走入平常人家的同時,也讓航空運輸業競爭激烈。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國航空公司普遍的經營狀況不佳,東航、南航、吉祥航空等眾多航空公司,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在這種情形下,春秋航空公司卻實現了利潤的較快增長。淨利潤增長率達到了19.12%的增幅。
  • 本土廉價航空大時代開啟 春秋航空市值或上300億
    如果將中國的航空市場比作一塊巨大的蛋糕,那麼廉價航空可能就是藏在奶油下面待挖掘的麵包,而政府提供的利好政策正式切蛋糕的刀。  沒有航空補貼或許更好   記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目前無論是百度百科,還是維基百科,有關「低成本航空公司」中文搜索配圖已經被春秋航空佔據。
  • 春秋PK吉祥 誰會成為中國民營航空的領頭羊?
    2013年、2012年和2011年,春秋航空公司的補貼收入分別為52,216.51萬元、50,462.58萬元和48,568.75萬元,分別佔同期利潤總額的52.90%、59.89%和74.50%;其中,與公司經營業務密切相關的航線補貼分別為41,407.75萬元、36,596.74萬元和38,950.46萬元,分別佔同期全部補貼收入的79.30%、72.52%和80.20%
  • 受益國際市場和商務經濟座 春秋航空利潤逆勢增長
    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3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儘管今年受經濟不景氣、八項規定等影響,航空業整體需求不夠旺盛,但春秋航空的利潤同比增長仍在10%以上。在此之前,包括中國國航(601111.SH)等在內的三大國有航空陸續公布的半年報和三季報,均顯示盈利大幅下滑。
  • 春秋航空400億市值:一半是賺的 一半是「變態摳門」
    在此之前,他已積累了7年民航包機業務經驗,2002年曾去美國西南航空考察。回顧王正華的兩次創業,都是在國營企業佔據先發優勢的行業裡,選擇了差異化賽道,走「群眾路線」,定位於增長潛力大的自費旅客群體。王的戰略眼光可謂超前。
  • 春秋航空如何打開日本的天空?
    作為鼓勵,佐賀縣政府對該航線實施了3年的航運支援計劃,包括給予4.1萬日元(約合2522元人民幣)的起降費、18萬日元(約合1.10萬元人民幣)的管制使用費,以及機組每人3000日元(約合184.5元人民幣)的住宿補貼,3年補貼金額最大達5.4億日元(約合3321萬元人民幣)。
  • 春秋航空為什麼比南航等公司貴很多?
    但是我們看到,南方航空的PB只有1.23倍,而春秋航空PB為2.56倍,比南航2倍還多。如果我們列舉一下主要客運航空公司估值,會發現只有春秋估值最高,吉祥其次,三大國有航空估值普遍在1.2-1.3倍。為什麼春秋估值會高很多?眾所周知,春秋定位廉價,吉祥次之,三大國有航空則是普通價位。當然,哪家都有打折的時候,不過平均算下來,春秋還是最便宜。
  • .| 鳳凰旅遊集團獲近7億元融資;春秋航空否認嚴重依賴政府補貼...
    據了解,鳳凰旅遊集團旗下擁有鳳凰旅遊、寰宇旅遊、寰宇風情、美時途、鳳凰定製、世達旅遊、東旅假期以及宏城旅遊八個品牌,並戰略參股了新三板掛牌公司中智商展(838738)及陝西運通旅遊,其在出境旅遊定製、航空票務、修學業務、籤證服務等單項委託服務領域均形成了較強競爭力。
  • 春秋航空深度解析:解碼接班人的「新」戰略
    「提直去代」的步伐,重塑了與 OTA 網站的關係,以航空公司官網、官方 APP 和 OTA 網站旗艦店為主的直銷渠道逐步佔據上風,但差 旅管理公司在大客戶渠道方面仍然佔據較大份額。但彼時公司堅持機票直銷,並未像傳統航空公司一樣擁有機票銷售代理商,在 OTA 端機票銷量大幅增長的初期,旅客不能在 OTA 網站購買春秋航空的機票。此外,由於擔心 OTA 的流量綁 架會影響公司自建渠道的發展以及高額機票提成會侵蝕公司利潤,公司一直對與 OTA 網站合作比較 排斥。
  • [發行]春秋航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摘要
    (四)補貼收入風險 1、補貼收入風險報告期內,公司的補貼收入主要包括航線補貼、財政補貼和其他補貼等。公司定位於低成本航空的業務模式,且在大力響應中國民航局 「大眾化戰略 」的同時,在與當地機場或政府的合作共贏中產生航線補貼收入。
  • 春秋航空市值400億,一半是賺出來的,一半是「變態摳門」摳出來的
    在此之前,他已積累了7年民航包機業務經驗,2002年曾去美國西南航空考察。回顧王正華的兩次創業,都是在國營企業佔據先發優勢的行業裡,選擇了差異化賽道,走「群眾路線」,定位於增長潛力大的自費旅客群體。王的戰略眼光可謂超前。受益於低成本模式和精細化運營,春秋航空在2008年經受住了金融危機和油價大漲的衝擊,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