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需求:廣東需求逐年增長,今年需求預計1.6億噸,熟料產能1.1億噸。粵東和珠三角地區未來是建設的重點。公路規劃比較大,地鐵比較多。公司除了錯峰生產期間停窯,基本上都是滿產。
需求啟動:今年3月公司還是蠻緊張,過了正月十五市場還沒有啟動,到了3月中下旬之後市場就完全不一樣了。工程復甦明顯,很多工程在趕進度,最近銷量因為下雨降下來了。5月份公司預估的需求和4月份還差不多。
後市預測:未來2~3年市場都不會有什麼問題。2016年開始廣東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大幅增強,即使需求下降3~5%,市場價格應該也不會大幅下降,可以通過多停窯對衝以改善供需關係。
熟料外賣:目前一年外賣熟料量在10~20%,主要是供給惠州粉磨站,避免外來熟料進入市場。
水運條件:北江問題是在閘口,飛來峽和石角兩個閘口有些問題,需要到明年才能夠做好。旺季過閘要10天,如果修好了,過閘需要2、3天,會有很大改進,以後春節之前不需要封航一個月。現在北江可能通航1,000噸船,當然還需要看北江上到底有多少船。目前地銷增加,走北江的比例從50%降低到30%左右。廣西每年有2,000萬噸左右水泥進入廣東。
產品結構:公司主要生產42.5水泥,佔到60~70%左右,剩下是32.5水泥。1噸熟料做成1.2噸42.5水泥,1.35噸32.5水泥。
競爭和協同:臺泥在廣東市場經歷了企業間拼量、拼成本、拼價格,在市場紅海中進行拼殺。經歷了這一階段,大家開始理性。南方市場產業集中度比較高,市場講誠信,臺泥和海螺的市場運作手法基本一致。
政府作用:供給側改革完全靠行業不行,也要靠政府。當初臺灣東部有石灰石資源,西部沒有石灰石資源,到了市場需求下滑期,對臺灣西部的水泥企業,政府就不發證。
環保改造:集團要求臺泥的工廠要把環保做到前列,集團要求把歐美的環保要求全部列出來,按照先進的要求來進行改造。今年英德工廠又花了1個多億元來進行環保改善。
遼寧市場:遼寧需求下降太快。後來遼寧開半個月,停半個月,價格還是不行,產能利用率不到45%。錯峰生產不是萬能丹,還有很多企業需要去掉,政府不介入會比較困難。市場需求和市場集中度兩個最關鍵的指標在遼寧市場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