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貴港水泥窯協同處廢項目動工:1300℃「終結」廢棄物

2020-12-20 澎湃新聞

作為建築工業三大建築材料之一,水泥在全國範圍內每年的產量逾20億噸。和其他主要建築材料例如鋼鐵類似,水泥生產也是大眾眼中的汙染大戶之一。

一些水泥企業正在試圖摘掉這頂不光彩的帽子。5月23日,臺泥集團旗下的貴港臺泥東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33萬噸/年)項目正式動工,建成後將形成年處理30萬噸固危廢與3萬噸市政汙泥能力,為目前為止國內單廠最大規模。

臺泥(貴港)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項目動工典禮。

臺泥集團是以中國臺灣地區最大的水泥企業——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泥」)為中心組成。臺泥始創於1946年,成立之初為公營事業,1954年轉民營,由臺灣五大家族共同開啟了這一品牌。1962年2月,臺泥成為臺灣第一家上市公司。民營化27年後,鹿港辜家辜振甫正式接任臺泥董事長。現任董事長為2017年上任的張安平。

從1954年轉民營後到2018年,臺泥的水泥及熟料產能已經從50萬噸增加到7470萬噸,營業額從5300萬元成長到277億元人民幣。深耕內地市場十餘年,截至目前,臺泥已在中國內地的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湖南等省(市、自治區)投資設立了水泥廠。

臺泥方面表示,5月23日正式動工的該項目是臺泥循環經濟綠色環保價值鏈的旗艦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危險廢棄物處置的重要生力軍。

1300℃的「廢棄物終結者」

何謂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指的即是將經過預處理滿足入窯要求的廢棄物投入水泥窯,進行水泥熟料生產的同時實現對危廢無害化處置的過程。在中國,水泥窯在生產熟料的時候,一般利用的是常規的工業廢物,如電廠粉煤灰、煙氣脫硫石膏、磷石膏、煤矸石、鋼渣等這些一般工業廢物,毒性低、不易腐蝕窯體,和傳統的碳酸鈣等原料不發生反應等特點。

一般而言,水泥窯的平均溫度將達到1300℃-1600℃。通常來說,垃圾焚燒這一傳統方式會產生20%底渣、很難去化;水泥窯則可將飛灰、底渣作為原料完全進化,達到100%資源再利用。此外,垃圾焚燒產生3%-5%飛灰,其成分含有有毒物質;水泥窯協同處置則具有高溫、高擾流、高滯留時間的特性,利用1600℃高溫可分解有毒物質,避免有著「世紀之毒」惡名的「二噁英」生成。

在環保高壓下,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近年越來越受到各地政府及工業領域的青睞。數據顯示,中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約33億噸,歷史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佔地超過200萬公頃,不僅浪費資源、佔用土地,而且帶來嚴重的環境和安全隱患,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

2019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計劃到2020年,系統構建「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探索建立「無廢城市」建設綜合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無廢城市」建設示範模式。

張安平在儀式現場表示,「臺泥集團一直認為永續地球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也是人文價值最重要的顯現。保護環境、永續生態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循環再生』。當一些垃圾無法循環再生時,把水泥窯轉化為『廢棄物終結者』或『城市淨化器』,正是目前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張安平提到,人類處理垃圾的方式,主要是掩埋、回收、再生、焚燒。垃圾掩埋會造成長期汙染土地和地下水的問題。「其實回收再生是最好解決人類垃圾的方法,但是如果有一些垃圾無法回收再生,高溫高效的焚燒方式被認為是較為友善的解決方法。」

臺泥董事長張安平。

實際上,德國、瑞士、法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利用水泥窯處置危險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已逐步建立起貫穿於廢物產生、分選、收集、運輸、儲存、預處理和處置、汙染物排放、水泥和混凝土質量安全等一系列法規和標準,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臺泥在這方面也有著成熟的樣本。2017年,臺泥在中國臺灣東部的和平廠已協助政府進行廢輪胎最終處理,2017年10月臺泥和平廠檢測的二噁英排放數據出來為0.015ng/Nm3,而根據水泥窯協同處理固體廢棄物二噁英排放標準,歐盟、日本、美國設定的標準則是0.1ng/Nm3,臺泥遠遠低於這些先進國家設定的標準。

不過,臺泥在國內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項目仍需要克服一些困難,水泥生產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如何具備相應的環保專業技術即是問題之一。

北京臺泥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田巍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在前10年成長得非常緩慢,近來則是爆發式地增長,相應的人才儲備跟不上。「臺泥就是想把貴港項目建成示範田,貴港將成為我們臺泥的『黃埔軍校』,這個項目建成之後,臺泥其他的企業人員將來這裡學習、培訓。最關鍵的是有第一套人馬,這也是最難的。實際上我們也是放慢了其他生產線上項目的進度,也就是為了儲備人才。」

內地環保業務布局

據介紹,貴港臺泥東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項目總投資為2.31億元,將利用臺泥貴港廠4條日產6000噸的水泥窯,建設年處理能力達33萬噸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系統。

項目採用先進的設備與技術,由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一期工程年處理20萬噸危廢及3萬噸市政汙泥預計年內投入運營。二期工程年處理10萬噸危廢則預計於2021年年底投入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貴港項目並非臺泥在內地環保事業的首次布局。早在2015年,位於貴州省的臺泥安順廠就已建成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並被列入工信部2016年水泥窯協同處理固體廢棄物試點示範單位。

2017年,新晉董事長張安平上任後,臺泥即決定全面向環保業戰略轉型,加速推進在內地的布局。2017年,設立負責建設及運營臺泥貴港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項目的貴港臺泥東園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北京臺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掛牌,為臺泥集團在國內目前多個正進行環評辦理與規劃設計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支援。今年5月初,臺泥旗下臺泥國際與寶武集團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踐行循環經濟、謀求綠色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此外,就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方面,臺泥在貴州凱裡、湖南靖州、四川敘永、廣東韶關等地也有相關項目正處於立項環評中。

值得注意的是,臺泥本身並不是一家單純的水泥生產企業,其三大核心事業分別為環保、能源和水泥。如今,臺泥從汙水處理、廢棄物清運、垃圾焚燒發電、水泥生產、水泥窯協同處理工業廢棄物,一路到二氧化碳捕捉、微藻養殖、蝦紅素提煉與相關商品研發等,已形成「環保一條龍」的循環經濟體系。臺泥方面稱,這一整套的「綠色價值鏈」的營運技術和體系,將是臺泥未來發展的競爭利器。

張安平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臺泥在國內的其他水泥生產廠未來也將加入到環保事業的拓展中。「我們還在和地方政府談,但目前還沒有正式啟動其他的項目。」未來,臺泥將在旗下各廠持續深入調研,希望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模式,協助解決地方生活垃圾或工業廢棄物。

至於是否在國內布局綠色能源項目,張安平表示,「我認為國內在這一塊已經過剩,可能不需要我們參與進來。」

在張安平規劃的藍圖中,未來臺泥將不只是水泥製造與銷售公司,而是主動尋求環保解決方案、保護自然環境的Eco-Solution Provider(生態解決方案提供者),是「全神貫注處理人類文明與大自然之間複雜關係的綠色環境工程公司」。

早在2017年,張安平即表示,未來以水泥起家的臺泥將從水泥生產製造商,逐步轉型為一家環保服務公司,未來十年內環保等非水泥業務佔三成。

相關焦點

  • 協同處置固危廢 臺泥近三十個水泥窯蓄勢待發……
    積極建構三大核心事業之一的「循環經濟環保產業價值鏈」,已是臺泥(1101)集團今年最重要的投資項目;臺泥指出,今年會在大陸貴港、韶關及國內的和平等兩岸水泥廠區,爭取廢棄物處理合約,同時,在廣西、遼寧、四川等20多個廠區、近三十個水泥窯,爭取與當地政府協同垃圾資源化處理。
  • 國內最大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貴港臺泥水泥窯環評...
    國內最大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貴港臺泥水泥窯環評項目過審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貴港臺泥東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300000噸/年固體廢物項目,據悉,該項目為目前國內內最大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項目。
  • 臺泥與靖州縣籤署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項目
    北極星固廢網訊:臺泥集團繼今年5月23日廣西臺泥(貴港)33萬噸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開工後,於近日再籤新項目,穩步發力水泥窯協同處置業務。6月20日,臺泥集團與湖南省靖州縣共同舉行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項目籤約儀式。靖州縣政協主席尹翠華,副縣長劉發良,縣城管局、發改局、經信局、環保局、國土局、住建局、司法局、財政局等部門負責人蒞臨現場。
  • 臺泥董事長張安平:水泥是人類文明的黏著劑!
    張董事長帶領臺泥從水泥業核心出發,尋求跨領域發展,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除藉由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的技術,為城市、為社會解決垃圾問題;也推廣水泥手作工作坊,與社會溝通水泥是有溫度的,賦予水泥全新的意涵與生命力。
  • 臺泥安順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建成投產
    記者從貴州省相關部門獲悉,由臺泥集團總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經過近一年半的建設的臺泥安順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本月中旬正式完工投產,每年可處理約7.3萬噸城市生活垃圾。據了解,這是臺泥在大陸打造的首個垃圾協同處置項目。
  • 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有哪些形式?未來是否可期?
    北極星固廢網訊:水泥窯協同處置作為危廢處置的方式之一,因其具有多種優勢逐漸引起了許多水泥和環保企業的關注。2017-2018年可謂水泥企業布局危廢處置戰略的關鍵年,除已經深耕危廢處置多年的金隅、紅獅等,業內其他龍頭企業如臺泥國際和金圓股份等皆有大動作。據中國水泥研究院統計,截至目前處於前期準備階段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能力有347萬噸。
  • 貴州凱裡市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50000t/a危險廢物項目籤約
    北極星固廢網訊:11月21日下午,凱裡市危廢處理項目籤約儀式在行政中心C4會議室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傑出席儀式。副市長王建勇參加會議並代表市人民政府與新臺泥(杭州)企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籤約《投資協議書》。
  • 臺泥水泥走俏珠三角
    在國際間享有聲譽的領軍水泥企業——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廣東英德投資建立的英德廠近日宣布,「臺泥水泥」大規模供應廣東市場,由於其嚴格貫徹品質服務,並積極倡導環保理念,很快在珠三角及其周邊地區贏得了聲譽和口碑。  臺灣水泥公司董事長辜成允表示:「從9月開始,水泥行業將步入一年一度的旺銷期,臺泥為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 耐思科技助力臺泥(貴港)水泥打造袋裝水泥智能發貨管控系統
    2016年4月12號,經過幾輪投標,龍巖耐思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最終在技術、商務方面在眾多參投公司中脫穎而出,獲得臺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度認可,成為臺泥(貴港)水泥有限公司"裝貨包裝管理系統和一車四磅相關設備配件案"的系統供應商,經過緊張有序的施工,在我司技術人員與廠方共同努力配合下,發貨系統在5月20號投入運行,於6月23
  • 臺泥:200萬噸水泥新生產線 預期年底投產
    2016年底水泥熟料產能前十大水泥廠,其中,臺灣地區西進水泥廠臺泥集團的臺泥國際以年產4067萬噸排第八,亞泥所屬的亞泥中國則以2062萬噸排第十。除此之外,臺亞泥指出,根據2016年最新統計,大陸前10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產能佔全國總產能的57%,比前年提升3個百分點,且此趨勢還在提升;大陸水泥市場「大者恆大」的局勢已定,未來只要有機會、最有利集團發展,持續擴張的策略未變。但在大陸環保意識抬頭下,在水泥本業之外,水泥廠與當地政府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市場也會列為營運重點。
  • 信息化提升臺泥核心競爭力
    在國際間享有聲譽的領軍水泥企業——臺泥水泥日前宣布,其在廣西貴港和江蘇句容的子公司在本月內完成ERP上線,加上之前已經完成的英德,福州廠和香港臺泥,目前臺泥總部及下屬各水泥廠和攪拌站的信息資源完全共享,全面實現臺泥在兩岸三地的信息平臺互聯互通。
  • 臺泥「深耕華南」布局的旗艦--臺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
    臺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的成立,使英德山區石灰石資源獲得有效利用,促進英德市經濟發展,並加快廣東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及滿足市場對優質水泥的需求。    2006年4月20日,臺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在英德舉辦臺泥英德廠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動工的慶典活動。
  • 辜成允:臺泥70才開始
    和平廠最為經典之處——世界上最大的豎井開採運輸系統。在隧道深處的豎井操作平臺,破碎機將開採的石灰石原料投至滑動的傳動帶後,再通過封閉式皮帶廊運送至水泥生產線,最終產品再送到港口碼頭分至各地。整個流程自動、環保、安全、產能大、運輸成本低,所經之處的道路、社區、鄉鎮的環境根本不會受到破壞。
  • 臺泥集團6.8億加碼四川 西南水泥版圖再生變
    10月31日,臺泥國際集團(以下簡稱臺泥集團;01136,HK)對外公告稱,公司擬以不超過6.76億元現金的方式接盤四川鐵路集團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鐵水泥)全部股權及其相關債務等。  據了解,上述標的公司註冊地位於四川廣安,主要從事製造業銷售水泥及熟料業務。記者注意到,臺泥集團幾年前就已覬覦西南市場,曾參與過併購賽德水泥和泰昌建材。
  • 臺灣最大水泥公司轉型之路:希望十年內環保業務佔營收的三成
    驅車沿中國臺灣東部的沿海公路——蘇花公路行駛,到達花蓮縣和宜蘭縣交界地——和平溪在西太平洋的入海口處,西邊是層巒疊嶂的翠峰,東面是西太平洋碧波蕩漾的海水。你肯定想像不到,在這個近鄰太魯閣公園、密布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公園的區域,還分布著一個集水泥、發電、環保於一體的工業廠區。
  • 臺泥代燒垃圾 花蓮和平村村民齊抗議
    (張祈翻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花蓮縣內垃圾處理問題迫在眉睫,花蓮縣政府日前公布臺泥水泥窯代燒通過評選審查,預計下月舉辦聽證會,最快3年內啟用,消息一出引發地方居民反彈,在自家門口掛上抗議布條,反對廢棄物燃燒在和平村。
  • 飛灰水洗提鹽和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淺析
    該項技術已成功應用於飛灰的規模化處置工程,氯元素去除率達95%以上,可將飛灰處置成工業二級副產鹽和水泥熟料原料,整個工藝無廢氣、廢水外排,完全實現了飛灰處置的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該技術充分利用了水泥窯高溫窯爐的特點和飛灰的特有性質,尤其適用於水泥行業的環保轉型和危廢的資源化處置,其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 臺泥積極併購 西南地區水泥市場群雄逐鹿
    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的除稅及非經常性項目後,溢利為1.016億元。此次收購以後,臺泥在大陸水泥產能預估可達6200萬噸,有可能躋身大陸前五大水泥廠。臺泥今年第4季度積極展開併購動作,10月底取得四川鐵路集團水泥公司100%股權,年產能擴增200萬噸。11月10日再拿下湖南金大地,兩案合計新增產能580萬噸,短短一個月,臺泥在大陸總產能增幅達到10.2%。
  • 臺泥完成併購昌興水泥 年底產能將突破5000萬噸
    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2日在北京宣布,旗下臺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斥資38億港元併購昌興礦業集團大陸水泥業務已順利完成。至2010年底,臺泥水泥產能將突破5000萬噸,其中大陸部分4035萬噸,臺灣部分1060萬噸。
  • 5月調研 | 廣東英德臺泥總經理蔣政道:看好廣東水泥市場
    公司除了錯峰生產期間停窯,基本上都是滿產。 需求啟動:今年3月公司還是蠻緊張,過了正月十五市場還沒有啟動,到了3月中下旬之後市場就完全不一樣了。工程復甦明顯,很多工程在趕進度,最近銷量因為下雨降下來了。5月份公司預估的需求和4月份還差不多。 後市預測:未來2~3年市場都不會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