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也把人類的目光帶到了地球之外。此後經過不斷的發展,人類開始進行真正的太空探索,來到了新的裡程碑。
上個世紀美國和前蘇聯在二戰結束之後就進入了冷戰時期,除了在軍事上產生競爭之外,在很多領域都有「衝突」。對人類文明有推動作用的就是在航天探測領域的競賽,如果沒有經歷過那個時期,人類的太空探索可能達到不今天這個局面。
美國和前蘇聯在太空領域展開競賽,說白了完全是一個「面子」問題,前蘇聯刷先完成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把人類送出地球,而美國不甘落後全面進行載人登月。在太空競賽期間,完成了對太陽系內大部分天體的探測工作。比較重要的幾顆天體就是火星、金星和月球。
太陽系的範圍按照引力影響,大約是以奧爾特云為邊界的,它的直徑在2-3光年,這也是太陽系的範圍,科學家認為奧爾特雲聚集著大量的長周期彗星,那裡是一個寒冷荒蕪的世界。
NASA為了探測四顆遠日行星,在上個世紀相繼發射了四顆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以及本世紀初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帶天體。目前這五顆星際探測器向著各自的方向飛行,最終的目標都是飛出太陽系。
而距離地球最遠的要屬旅行者一號,它1977年發射成功,完成了對木星和土星以及它們衛星的探測,之後繼續向深空飛行,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同時它也成為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目前和地球之間仍有聯繫,但是預計在2025年旅行者一號會徹底的失去「動力」,與人類斷開聯繫繼續向深空飛行。
按照旅行者一號的速度和方位,它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1.76萬年,並且它是朝著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飛行,大約會在7.4萬年之後飛掠比鄰星,最後會和大多數恆星一樣繞著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我們認識地球、認識太陽系、認識銀河系,可以通過收集計算的數據,來描繪出它們的形象,但是從來沒有真正地從「上帝視角」來觀測我們這個世界。而旅行者一號就幫我們做到了,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號接收到地球控制臺指控,調轉攝像頭拍攝了地球的照片。那個時候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大約64億公裡,拍攝到了著名的「黯淡藍點」這張地球照片。
其實可以設想一下,即使真的有地外智慧文明進入太陽系可能也並不會輕易地發現我們,這個不到一像素的黯淡小藍點,就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它承載了38億年的生命發展史,成為數百萬個物種的唯一生存家園。喜怒哀樂、生離死別都發生在這個微不足道的黯淡小藍點上,這令科學家沉默了。
看到這樣的地球,對我們的思想格局也產生了影響,這個黯淡的小藍點承載了一切。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