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臣氏值得阿里和騰訊重金爭搶嗎?
即便如此,屈臣氏在中國大陸的跌勢收窄情況,還遠沒到市場回暖直至重新探索出一條穩固、成熟的新商業模式。這與屈臣氏在中國30年來高歌猛進的發展歷程,相比的尤其明顯。1989年,屈臣氏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同時,這個門店的開出,也被看做是中國內地美妝護膚及保健品類零售業的起點。
-
為何屈臣氏、萬寧、康是美如此瘋狂擴張?
標準普爾預測,今年,中國G D P增長速度為6.5%-7%,明年有可能回升至7 .8%-8 .3%,整個2009年CPI將從去年的5.9%放緩至1.7%-2%。這意味著,中國仍是2009年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 「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第二季度發布數據,消費者信心指數正逐步回穩,中國內地強大的消費力將在經濟復甦時期發揮重要作用。」羅敬仁表示。
-
日本7-11便利店市場擴張戰略分析
日本7-11便利店市場擴張戰略分析 在2000年日本零售市場上,傳來一個令人驚奇的消息,日本7-11便利店以高達2.2萬億日元的銷售額終於超過大榮公司,榮登日本零售業榜首。成立於1973的日本7-11便利店多年來一直高速成長,至去年底已在國內開設了8600餘家便利店,並於1991年控股美國南陸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
-
「和黃系」「怡和系」「統一系」內地鬥法
一直試圖將屈臣氏個人護理店拉入大眾化消費陣營的羅敬仁出任屈臣氏中國區董事總經理2年多後,選擇在金融危機尚未走遠之前,展開一項擴張計劃。 7月22日,屈臣氏進入中國大陸的二十周年慶典當天,屈臣氏宣布將在2011年前在中國100個城市開設1000家門店。目前,其在內地門店總數為450家。
-
梳理羅森、全家、7-11便利店中國門店布局
隨著眾多創新便利店的離場,向來穩紮穩打的外資便利店的發展再次受到了關注。7-11、全家、羅森在中國市場有不同的區域發展側重,在速度和門店數量上有的具有先發優勢,有的後發先至。北京商報記者梳理三家日資便利店在京津地區、華東地區、川渝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的最新門店數量後發現,雖然它們在各自優勢區域內的品牌影響力明顯,但競爭者的腳步正在悄悄逼近。
-
7-11宣布實行短時營業 2019中國便利店市場格局及前景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據媒體報導,7-11日本公司21日宣布,特許經營加盟店縮短時間營業的做法將正式施行。230家試行短時營業的特許經營加盟店中,有8家將從11月1日起作為首批正式實施,然後逐步擴展。據悉,7-11的約2.1萬家店鋪中,實行24小時營業的店鋪佔比96%,除了辦公樓等地點,原則上堅持全天候營業。7-11此前表示,是否縮短時間營業取決於經營者,但歇業時段和開始日期需要與總部達成協議。針對這一做法,不少業內人士將原因歸結為勞動力短缺、最低工資上升,以及深夜銷售額較少等。
-
「死磕」屈臣氏多年 萬寧內地發展為何總差一截?
若在內地提起個人護理連鎖店,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屈臣氏,而與其在香港地區競爭多年的老對手萬寧在內地的「存在感」就弱了一些。由於運作思路迥異,屈臣氏與萬寧在內地市場的份額差異巨大,但這種格局或會有所轉變。
-
7-11便利店簡介
7-11很能把握市場的每一個脈搏在適當的時候能準確判斷市場走向,這也是成功之道,每一個加盟主無不為加盟7-11而自豪,高興,用7-11日本加盟主的一句話:加盟7-11就是選擇了對的人生。重慶 2013年12月24日早上7點,全球最大連鎖便利店7-11在解放碑和沙坪垻齊開兩店,標誌著7-11正式入駐重慶。在重慶的7-11裡,有針對本土市場專門銷售的雜醬面。[3] 2014年1月15日,全球最大連鎖便利店7-11總部店在重慶江北紅旗河溝洋河一路正式開業。
-
主題:梳理羅森、全家、7-11便利店中國門店布局
梳理羅森、全家、7-11便利店中國門店布局隨著眾多創新便利店的離場,向來穩紮穩打的外資便利店的發展再次受到了關注。7-11、全家、羅森在中國市場有不同的區域發展側重,在速度和門店數量上有的具有先發優勢,有的後發先至。
-
蘇寧、屈臣氏和萬寧入侵醫藥零售,便利店會構建新的購藥場景嗎?
新政策給連鎖便利店發展帶來了新的商機,但是零售藥店產業卻心頭一緊。本來在4+7帶量採購和醫藥電商的夾擊下就增長乏力的藥店產業,似乎又要面對新的競爭對手。再按照乙類非處方藥31%的佔比,便利店能夠切入的市場規模實際只有415.4億元,相當於零售藥店市場規模的11.3%,藥品市場規模的2.1%。相比於便利店2000億的市場規模來說,這塊400億的蛋糕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對於零售藥店而言,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仍然是他們收入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便利店入局很難動搖到零售藥店的根基。
-
屈臣氏旗下美妝店Marionnaud有望進入內地
屈臣氏集團又要開新店,這次不叫屈臣氏。品觀APP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屈臣氏集團曾重金收購來的美妝零售店MarionnaudParis(瑪莉娜),計劃近期在上海開設內地的第一家門店,搶灘內地美妝市場。這一消息,屈臣氏中國相關人士表示屬實。
-
揭秘韓國7-11、GS25等便利店的那些特色服務
去韓國旅遊的時候,在匆匆的行程裡有時總免不了要去便利店買些簡單的飲食充飢。不過,在韓國便利店裡能享受到的便利服務不止有買東西這一項喔。一起隨小編去細數韓國幾大便利店,並認識韓國便利店的特色服務吧。 1.7-11便利店
-
外資便利店巨頭7-11登陸鄭州,便利店市場再掀波瀾
7-11與河南叄伊籤訂特許經營權協議□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文朱哲攝影中原大地的便利店市場從來都不缺乏熱鬧,這次的外資便利店在鄭州區域的破冰之旅由日系便利店巨頭7-11開啟。12月18日,外資便利店巨頭7-ELEVEn便利店(以下簡稱:7-11)宣布,其將7-11在河南的獨家特許經營權授予三全食品全資子公司河南叄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下簡稱:河南叄伊),借勢登陸鄭州,這是其入駐除北京、天津等城市外少有的北方城市。
-
再見了,7-11便利店?
>變更為24小時全天候營業後來因為美國南方公司多元化擴張失敗日本伊藤洋華堂購買了其公司73%的股份經過一番周折,最終歸屬為日本公司中國「7-Eleven」由三家公司分別經營廣州隸屬的華南市場代理權掌握在香港牛奶國際手上
-
估值250億美金的屈臣氏是如何煉成的?
2011年,屈臣氏在中國內地突破1000家店,2013年屈臣氏第1500家店在安徽開業,從而完成了中國區市場從一線城市到四線城市的覆蓋。 這家「兇猛」的零售美容業「巨頭」誕生於中國,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其創立者是一名外國友人。大約在1828年,有一位叫A.SWatson的英國人在廣州開了家西藥房,取名廣東大藥房。
-
7-11便利店,只配活在情懷裡
7-11,註定只能活在故事中日本作為便利店接近飽和、勞動力短缺的國家,7-11基於市場現狀做出關店裁員的決定。然而這一切與中國無關,早在巨浪掀起之前,7-11在中國市場就已經被趕下「老大哥」的位置。過去,7-11是中國本土便利店模仿的範本,從店面布置、貨品選擇到生活服務,甚至連門店招牌的紅白綠配色,至今在大街上看到的每家便利店,都多多少少有它的影子;在2016年,7-11更是在中國內地創下近100億元的淨利潤的成績,人效120萬元,比肩阿里巴巴。
-
屈臣氏遭本土及外來企業瘋狂圍剿 誰來拯救?
這一招,不僅與藥店區分開,也與那些大而全的超市和小而精的便利店完全不一樣,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屈臣氏模式」。第二招,門店革命。屈臣氏以藍、白色為基調,對店招、裝修、貨架、走廊等統一規劃,同時,配合鮮明的產品區域劃分,並用顯眼的價格標識和類別主題,將屈臣氏與一般化妝品店的格局區別。在這個基礎上,屈臣氏深入市場調研,以確保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
屈臣氏物流連鎖經營案例解析
北京大望路SOHO 現代城一樓臨街的鋪面中,屈臣氏個人護理商店和7-11 便利店相隔不遠,它們都以綠色作為招牌的主色調,同樣店堂明亮,面積也相仿,然而那些路過的白領女士卻總易受屈臣氏可愛而溫馨的促銷「蠱惑」,不由自主拐進去溜達一圈。相比之下,7-11 這個便利店吸引的則是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人群。
-
7-11、全家等便利店會是下一隻投資「潛力股」?
有人預言:便利店會是共享單車之後資本湧入的下一片熱土。那麼,便利店會是風口嗎?風又將往哪個方向吹?在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的山西,便利店算是一門好生意嗎? 一門好生意? 走在太原的街頭,基本上每隔幾百米就能找到一家便利店。
-
屈臣氏中國內地門店達3000家
本報上海訊(全媒體記者周裕嫵)昨日,屈臣氏宣布中國內地市場店鋪達到3000家。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表示,屈臣氏集團會在全球25個運營市場持續拓展店鋪網絡,預計到今年第四季度將達到14000家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