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茶歌實景劇《郎在對門唱山歌》劇本搶鮮看!

2021-03-04 紫陽發布

主要人物

察 道——皇宮御用首席茶藝師

茶 姑——察道之女

管 家——察道家中僕人

玄 宗——唐朝皇帝

演藝場地

漢江邊某處,以自然山水為大背景,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建造。實景一:唐式風格宮廷大殿一座;實景二:茶山(茶園、茶山小路、木屋),茶山腳下建繞山水面,有碼頭、木船等實物。實景一和實景二隔水面修建,配合現代舞美、燈光、LED大屏並有3D技術支持。觀眾席鋼架結構屋頂,頂部裝有自動噴霧設備,座位300~500個(以場地實際為準),臺階式,可整體滑動到兩個觀看位置。序幕、第一場、第三場(二)面對實景一,第二場、第三場(一)、第四場面對實景二。

序 幕

演出場地全黑,約隔3秒,畫外音出:大型茶歌實景劇《郎在對門唱山歌》現在開始(觀眾席面對實景一)。

宮廷大殿實景兩側LED大屏亮並呈現出大寫意的畫面:文筆峰、螞蟥梁,天空蔚藍,白雲飄飄,紫陽閣在燦爛陽光下格外耀眼,兩山之間有瀑布般的流水,山上茶樹滿坡,層層環繞,山腳下漢江東流,水面泛著金光,遠處山上花果樹林間幾處民居院落可見,鳥語和水聲依稀可聞,整個畫面美不勝收。畫面時長2分鐘左右,約呈現1分鐘後,女聲獨唱(無伴奏)《郎在對門唱山歌》頭兩句作音樂背景:

郎在對門(嘞) 唱山歌(餵)

姐在房中(呃) 織綾羅(餵)……

音畢。

畫外音加字幕:在中國的版圖上,有一個很小的地方,雖然很小,卻因茶因歌聲名遠揚,它就是紫陽。這裡的茶在唐代就成為貢品,這裡的歌源遠流長,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大唐盛世年間。開元初年,國泰民安,每當春暖花開時節,各國使節前來朝拜,覲見天子。這一年春,玄宗皇帝下詔,向各國傳授茶技,並令宮中首席茶藝師察道等人設茶宴款待各國使節,以顯皇恩浩蕩,潤澤四方。

第一場 宮廷茶宴

【宮廷大殿實景兩側LED背景】淡入字幕「第一場 宮廷茶宴」,停5秒,淡出,接畫面:大唐皇宮外景,宮殿瓊樓建築。

【實景】宮廷大殿內(即實景一)兩側「八」字形擺放飲茶案幾若干,上有飲茶杯盞,前右擺古箏,有撫琴女子,前左設茶臺和茶器具。

【人物】典禮官(兩人)、察道、大臣和使節若干、宮女若干。

宮廷大殿實景處,燈光全亮,金碧輝煌(中央LED背景與宮廷實景融為一體,3D技術支持),群臣使節均已落座在自己的茶几旁,首席茶藝師察道端坐在茶臺後,典禮官兩人分別站正中兩側。

典禮官一:眾臣使節聽旨(眾臣使節紛紛在几案後伏身叩首),皇帝詔曰:今我大唐,疆土遼闊,百業興旺,各國均派使節前來朝賀,學習茶技,朕甚為高興,著宮中首席茶藝師察道等人設茶宴款待使節並傳授茶技,欽此。

眾臣使節(齊聲):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典禮官二:平身入座,茶宴開始,煮山南茶芽!

表演《宮廷茶藝舞蹈》,宮女若干隨音樂從兩側上(樂曲由唐樂《高山流水》改編而成,舞蹈編排),同時,察道開始煮茶,展示茶藝,宮女舞完,退場,另二宮女上,察道已將煮好的茶分入公道杯中。

典禮官一:上茶!

宮女端茶分茶,各使節、大臣品飲。

眾臣使節(交口稱讚):好茶!好茶!

察道一臉的笑容。

典禮官一:續茶!

宮女從察道處取二道茶,添至群臣使節杯中,再飲。

突然(燈光和音響輔助)——

使節一(雙手捂腹,做痛苦狀):好疼!好疼!

使節二(雙手捂腹,十分痛苦):好疼!好疼!

大臣一(雙手捂腹,做嘔吐狀):茶有毒!茶有毒!

其餘大臣使節也形態各異,痛苦不堪。

察道(一臉驚慌,面如土色,不知所措):怎麼了?怎麼了?

典禮官一:來人,快喚御醫。

典禮官一(面向典禮官二):速去稟報皇上。

全場燈光變暗。同時,觀眾席整體開始滑動到另一位置(即面對實景二)。

畫外音起:宮廷茶宴突發變故,龍顏大怒,首席茶藝師察道獲罪而死。宮中察道好友報信察道夫人,夫人將幼女託付給管家,連夜出城,自己便隨察道而去。管家歷盡艱難,將察道女兒帶到秦嶺南部今紫陽漢江之畔,隱姓埋名,撫養成人,教授種茶、制茶、煮茶技藝。十幾年過去,姑娘已亭亭玉立,大家叫她「茶姑」。

第二場 茶山放歌

【茶山實景地兩側LED背景】淡入字幕「第二場 茶山放歌」,停5秒,淡出,接畫面:茶山三月大寫意的場景,一聲春雷、一場春雨過後(有雷聲,雨霧從觀眾席頂噴出散向觀眾),茶山鳥語花香,一派欣欣向榮。

【實景】茶山(即實景二)上山小路(臺階)、茶園、小木屋等。

【人物】茶姑、管家、小黑哥、茶男茶女若干。

女聲獨唱(無伴奏)《郎在對門唱山歌》頭兩句:

郎在對門(嘞)唱山歌(餵)

姐在房中(呃)織綾羅(餵)……

音畢(實景處燈光全亮)。

茶園中,眾採茶男女身背採茶背簍,邊採茶邊演唱《三月三上茶山》(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

三月三哪

上茶山(喲衣兒喲)

……

(歌舞同時景:茶姑、管家在敞開式木屋中忙著制茶。)

歌畢。

眾採茶男女來到木屋前(空地處),將採摘的茶葉倒入茶簸箕中,並放下背簍。

採茶女一:茶姑,茶姑,快來喲,看看我們採得鮮葉怎麼樣?

茶姑從屋中出,被兩採茶女拖往茶簸前。

茶姑(從簸中抓出一把鮮葉,邊看邊點頭):嗯,採得不錯,看來你們採茶的技術又有很大的進步噢。

採茶女二:茶姑,我們今天都來採摘你栽出的好茶,你要制出上等的幹茶,我們到城裡賣個好價錢喲。你看,你的心上人小黑哥也來了喲。

茶男茶女中一濃眉大眼的青年(小黑哥),被推到茶姑跟前,茶姑面帶羞色,略作不好意思。管家坐在木屋窗前,拿著旱菸袋,看著直笑。

此時,開始無伴奏演唱《郎在對門唱山歌》(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同時觀眾席兩側、後排全部安排演唱人員分聲部演唱《郎在對門唱山歌》,形成整個演出場地演唱場面,歌聲迴響在漢江之畔。)

眾女聲:

郎在對門(嘞)

唱山歌(餵)

姐在房中(呃)

織綾羅(餵)

……

歌畢。

採茶女一:茶姑,我把你們好有一比喲。

眾採茶男女:比作啥?

採茶女一:一個是牛郎,一個是織女。

採茶男一:不對不對,一個是蜜蜂,一個是蜘蛛。

眾採茶男女哈哈大笑。此時音樂響起,演唱《蜜蜂鑽天》(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

合:

小小(那個)蜜蜂嘴兒(哦)尖(那啊)

一飛(那個)飛到姐裙邊

……

歌畢。

採茶女二(面向小黑哥):小黑哥,你昨天晚上到山上來沒有哇?

小黑哥:沒有哇。

採茶女二:你哄人。

眾採茶男女哈哈大笑。此時,無伴奏演唱 《摘黃瓜》 (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

合:

姐在吔園中哎摘黃瓜呀

郎啊在外面打土巴

……

接著演唱《山歌不唱不開懷》(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

男獨:

山歌不唱哎不開懷哎

磨兒不推也不轉(囉)來

……

歌畢。

採茶女一:茶姑,明年春天,你和小黑哥就要成親了,高不高興?到時我們要好好給你鬧個房喲。

採茶男一:那時我來打燈籠。

採茶男二:我們抬花轎。

採茶女三將茶姑拖到木屋前空地中央,此時《烏龜接親》音樂響起,眾人演唱《烏龜接親》(歡快熱鬧,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

梔(呀)子(那個)開花葉(喲)葉(的個)青

嘿葉喲葉(的個)青(喲)

……

要招親喲呵

問:沒得人做媒麼?

答:有嘛!(演唱人員齊聲回答)

問:哪一個誒?

答:我給你說嘛!(演唱人員齊聲回答)

河下(那個)鯉魚來(喲)做(的個)媒

嘿做喲做(的個)媒(喲)

……

問:沒得人抬轎麼?

答:有嘛!(演唱人員齊聲回答)

問:哪一個誒?

答:我給你說嘛!(演唱人員齊聲回答)

河下(那個)螃蟹來(喲)抬(的個)轎

嘿抬喲抬(的個)轎喲

……

問:沒得人打燈籠麼?

答:有嘛!(演唱人員齊聲回答)

問:哪一個誒?

答:我給你說嘛!(演唱人員齊聲回答)

亮火(那個)蟲兒打(喲)燈(的個)籠

嘿燈喲燈(的個)籠喲

……

歌畢。

管家從木屋中走出來。

茶姑(跑到爺爺面前,嬌羞狀):爺爺,你看他們……

管家面帶笑容不語。

採茶女一:爺爺,我們採茶去了(揮揮手)。

眾採茶男女拿起各自的背簍歡笑著向茶園跑去。

實景處燈光變暗。

畫外音起:茶姑長大成人後,在漢江之畔的紫陽精心培育出了上等好茶——漢江翡翠,造福了當地百姓。皇宮得知此事,召茶姑進宮獻茶。

第三場 茶姑進京

(一)

【茶山實景地兩側LED背景】淡入字幕「第三場 茶姑進京」,停5秒,淡出,接畫面:茶山腳下,漢江,遠處有急流險灘,船停靠江邊。

【實景】茶山(即實景二)腳下水面,船泊在碼頭。

【人物】茶姑、管家、王老伯(船艄公)、李大娘、群眾若干、船工若干。

女聲獨唱(無伴奏)《郎在對門唱山歌》頭兩句:

郎在對門(嘞)唱山歌(餵)

姐在房中(呃)織綾羅(餵)……

音畢(實景處燈光全亮,眾人集中在碼頭送行,王老伯和船工在船上)。

王老伯:茶姑上船哦!

爺孫倆從人群中出來,從碼頭上船,站在船頭向鄉親們揮手。

管家(揮手):大家回去吧。

李大娘:他王伯,船走穩當點囉!前幾天下了大雨,老虎灘上水急浪高,把舵掌好噢!

王老伯:你們放心吧,我們一定把茶姑爺孫倆安全送到。夥計們,開船了!(撐篙子,離岸)

茶姑(站在船頭,向江兩邊看,十分高興,爺爺坐在木凳上):王伯,你給我們喊個號子吧。

王老伯:好嘛。

《漢水放船》音樂響起(先唱前部分,船緩緩移動,兩側LED屏出歌詞)

男獨:

一座座的青山喲 披霞光哎

一朵朵的浪花喲 映朝陽

……

王老伯:要到老虎灘了哦,茶姑,你爺孫倆回船艙去吧(茶姑爺孫倆退)。夥計們,動起來,把篙子拿好,把漿把子捉穩囉!

此時,LED背景上有漢江水急浪高的畫面,音響有浪濤聲(3D技術支持),觀眾席頂上有水霧噴下。接《漢水放船》副歌部分(兩側LED屏出歌詞)

王老伯(站船舵位,燈光聚焦,其餘燈暗):

劈開喲 千重山

踏平喲 萬道灘

喊起號子 闖灘來

……

歌畢。

船行遠,漸漸淡出觀眾視線。

王老伯(畫外音):到了哦。茶姑,你們下船吧。等你們的好消息。

茶姑:(畫外音):好嘞,王伯,回去慢些喲。

實景處及演出地四周燈光變暗。同時,觀眾席開始整體滑動到實景一觀看位置。

(二)

【宮廷大殿實景兩側LED背景】大唐皇宮外景,宮殿瓊樓建築。

【實景】皇宮大殿內(即實景一)兩側「八」字形擺放飲茶案幾若干,上有飲茶杯盞。正中擺放龍座,龍座上有龍椅、几案,几案上有飲茶杯盞。

【人物】玄宗、茶姑、典禮官、大臣若干、宮女三人。

待觀眾席滑動到位,實景處燈光全亮,金碧輝煌。玄宗及大臣均已落座自己位置,典禮官站在龍椅右側。

玄宗:朕一生愛茶,近聞漢江之畔有人制出「漢江翡翠」佳品,今與眾愛卿一同品嘗。

典禮官:上茶。

宮女三人從後臺端茶上,分送至玄宗和大臣杯中品飲。

大臣紛紛稱讚:好茶!好茶!

典禮官:續茶。

宮女添茶。

大臣一:真是好茶!

玄宗:嗯!茶中極品!

典禮官(待品飲後):宣茶姑進殿。

茶姑上,並跪拜玄宗。

玄宗:平身,你就是制出「漢江翡翠」之人?

茶姑:正是小女。

玄宗:如此年輕,能焙制出這等好茶,朕和大臣剛剛品飲,確非一般。味甘而醇,入口清香,真乃大唐第一香茗!朕要好好封賞你。

茶姑:謝皇上!小女另有冤屈稟報皇上。

玄宗(驚異狀):噢,有何冤屈,講來聽聽。

茶姑:我父原宮中首席茶藝師察道,十幾年前奉詔主持茶宴招待各國使節,遭人陷害而死,請皇上明察!

玄宗:哦,你就是當年失蹤的察道之女。此事朕早已查明真相,陷害你父之人已被問罪。朕曾下詔尋你多年,真是慶幸!

茶姑:皇上,小女苦等多年,就為今日。

玄宗:好,朕為你父還以清白,恢復名號。事已至此,朕讓你繼承父業,為宮中茶藝師,留在朕身邊,如何?

茶姑:謝皇上恩典!小女由爺爺撫養成人,喝漢江水長大,願回到那裡,繼續焙制茶葉。請皇上恩準!

玄宗:既然你心已決,也好,朕在漢江之畔修建貢茶院,由你監製,歲歲上貢。

茶姑:謝皇上!

實景處燈光暗下,觀眾席整體滑動到實景二對面位置。

第四場 春回茶山

【茶山實景地兩側LED背景】淡入字幕「第四場 春回茶山」,停5秒,淡出,接畫面:同第二場。

【實景】同第二場。

【人物】茶姑、管家、小黑哥、茶男茶女若干。

女聲獨唱(無伴奏)《郎在對門唱山歌》頭兩句:

郎在對門(哎)唱山歌(餵),

姐在房中(哎)織綾羅(哎)……

音畢(實景處燈光全亮)。

採茶男女若干從兩側上,茶歌聯唱(原《茶香飄五洲》聯唱改編,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

年年有個(哎)三月三(羅)

收拾(哎)打扮(哪)上茶山(哪)

……

歌畢。

採茶女一(望向遠處,高聲喊):哎,你們看,茶姑回來了,大家快看,茶姑回來了。

管家和茶姑從船上下,來到小木屋前,大家從茶山圍上來,問這問那。

管家:鄉親們,讓大家操心了。今天我要告訴大家茶姑的身世,茶姑父親本是宮中有名的首席茶藝師察道,遭奸臣陷害致死。我帶著茶姑投親靠友到這裡,發誓將她培養成人,等待有一天能為茶姑父親洗去冤名。這次進京,皇上終於為察道正名了(興奮狀)!當年陷害察道的奸臣也被問罪了。

眾採茶男女(伸出大拇指):爺爺你真了不起!

管家:皇上對茶姑制出的茶讚不絕口,說「味甘而醇,入口清香,真是大唐第一香茗。」皇上下旨在漢江擇地修建貢茶院,歲歲上貢,由茶姑負責監製貢茶。皇上還賜封茶姑為宮中御用茶藝師,茶姑不願住在京城,捨不得這裡,捨不得大家。

採茶女一:喲喲喲,我看是捨不得小黑哥吧。

(眾人把小黑哥推向茶姑)

眾採茶男女:是的喲。

此時,音樂響起,演唱 《久不唱歌忘了歌》(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觀眾席兩側、後排演員助唱)

男獨:

久不唱歌(喲) 忘了歌(喲)

久不撐船(喲) 忘了喲河

……

歌畢。

採茶女一:茶姑,你給我們說說京城的事嘛,京城好不好哇?

茶姑:好,京城大,人多,房子多,街道又寬又長。皇上問我,你們那兒啥好呀?我說我們那兒山好水好。皇上問,你們那啥子多呀,我說我們那茶多、山歌多。皇上問,有好多呀,我說比漢江水還多。

此時,音樂響起,臺上演唱《山歌長,山歌親》(動作編排,兩側LED屏出歌詞)

合:

山歌長(哎)

長聲吆吆趕太陽

……

實景處燈光變暗,繼續《山歌長,山歌親》作背景音樂(音樂漸小)。

畫外音起:這是一段紫陽貢茶的故事,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為紫陽茶做出貢獻的姑娘,把她叫做宦姑,把她生活的地方叫做宦姑灘。

實景處燈光再次亮起(兩側LED背景出紫陽山城全景),女聲獨唱(無伴奏)《郎在對門唱山歌》頭兩句:

郎在對門(嘞)唱山歌(餵)

姐在房中(呃)織綾羅(餵)……

音畢。

全體演員匯集江邊碼頭演唱《歡迎你到紫陽來》(兩側LED屏出歌詞):

巴山奉獻潔白的雲彩

漢水舞動綠色的綢帶

……

歡迎你到紫陽來

實景處燈暗,觀眾席燈亮。謝幕(謝幕曲《茶鄉歌鄉我的家鄉》)。

相關焦點

  • 【特刊】張教志:實景劇《郎在對門唱山歌》劇本
    女聲獨唱(無伴奏)《郎在對門唱山歌》頭兩句:     郎在對門(嘞)唱山歌(餵)     姐在房中(呃)織綾羅(餵)……     音畢(實景處燈光全亮,眾人集中在碼頭送行,王老伯和船工在船上)。     王老伯:茶姑上船哦!     爺孫倆從人群中出來,從碼頭上船,站在船頭向鄉親們揮手。
  • 【民間歌謠】刁覺民 ‖ 山歌嘹亮繞山鄉
    如「開山山歌」的一聲吼,吼出了力聚千鈞、奮力一博的山崩地裂之勢;「拉石山歌」的一唱一和(「蔥柏山兒四隻腳,哪有年輕不愛說;巖梭團團對面壓,先看臉兒後看腳……」載《白巖山山歌·心病》),和出了步調一致、幹勁沖天的輕鬆愉悅之景;又如呼朋引伴的「攆山歌」,一聲長嘯,穿破山谷,「呼」來夥伴圍捕獵物、獵犬狂吠猛追……
  • 又到一年採茶時,茶鄉山歌滿天揚!
    「姐妹忙採茶,茶歌飄山崖,喜鵲叫喳喳,茶葉嫩油噠,採茶姑娘雲中走,頭上插山花,雙手快如剪子夾,臉上笑眯噠……」這粗獷、豪放、明麗優美的採茶山歌是多麼親切。茶鄉的閨女伢子,每到陽春三四月,都要跟著媽媽來到茶園,弄得滿身茶香。唱了土色土味的採茶歌,一天的疲勞無影無蹤。只要採茶,家裡有錢買肉了,新衣服也有了。所以,茶鄉人對茶,確切的說是對採茶歌有感情,把它視為幸福的財音。
  • 山歌怎麼唱 如何學會唱山歌
    山歌是一種婉轉抒情、形式自由的民歌,論起唱山歌的佼佼者,非壯族朋友莫屬,作為漢人,我們雖然比不過壯族朋友唱得好,但是只要注意方法,我們仍然可以在唱山歌方面縮小與他們的差距。培養興趣你可以先唱現成的山歌,比如劉三姐的、斯琴格日樂的,在山郊叢林中不管不顧地放歌一曲,通過宣洩鬱悶、找回快樂來讓自己培養出唱山歌的興趣。感悟生活你必須有一顆敏感的心,而且要從勞動人民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對它們生成自己的看法,並且這種看法要逐漸偏向於感性,而不是理性。
  • 西藏首部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在拉薩上演
    8月1日晚上,西藏首部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在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正式公演。實景劇《文成公主》共分為五幕,總時長約90分鐘,劇情跌宕起伏,從藏族人民的視角回顧了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的美麗傳說,如藏族民間傳說中的「蜜蜂識公主」「怒摔日月寶鏡」「松贊幹布喚花神為文成公主驅寂寞」等在劇中均有精彩展現。
  • 雲南山歌歌詞:沒有時間陪伴你,夜晚陪你唱山歌
    喊聲情歌聽我說,小妹今天活路多,沒得時間陪伴你,夜晚陪你唱山歌。情哥哥來情哥哥,你來陪妹對山歌,你一首來我一首,發進論壇樂呵呵。妹在壇中唱山歌,哥在上班事情多。這個時候見著你,哥想和你暖被窩。小妹小妹聽我說,哥想妹妹睡不著。只想和妹懷中抱,一生一世到白頭。喊聲小妹你聽著,你來陪我唱山歌,活多話少不要緊,唱完山歌幫你做。我到山上去打柴,看見妹家有人來。
  • 山歌書-全民流行唱山歌
    男:以往只能唱山歌,如今全民歡樂多,新增好友K 歌房,無聊還能搞直播。男:雖然不能在一堆,山歌能唱牛能吹,不像前頭那幾年,唱歌要克K T V 。女:全民下在手機上,想唱哪樣都能唱,男女老少都愛玩,唱歌不怕費流量。
  • 女高音陳俊華舉辦獨唱音樂會 維也納唱漢調二黃
    此外,陳俊華此次維也納之行不忘帶上幾件家鄉的「土特產」古老的非遺藝術漢調二黃《漢水遊女》以及陝南民歌《郎在對門唱山歌》。信報記者 蘇冠名/攝
  • 山歌藝術-允兒吳佳琪山歌:姐家床墊頂呱呱
    你一聲來我一聲,山歌好比教學生。 學堂教書有書本,山歌無本句句真。 你是壇裡老歌手,朋友分離難聚首, 要想得哥走來伴,除非你心真的有。 唱歌還要兩個人,獨自一個唱不成。
  • 劉三姐唱的不僅僅是山歌 更是在釋放她內心的抗爭與奮鬥情緒
    壯族山歌是山歌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劉三姐山歌體系則是壯族山歌上千年歷史的縮影和文化窗口,其意識形態、思想內涵、物質載體等都是異彩紛呈、絢麗多樣的,其民族影響是比較廣泛且深遠的。深厚情誼蘊含於壯鄉山歌之中,充分體現了這是一個詩化、歌化的民族,山歌國度是壯鄉人民永遠的烏託邦。
  • 各地客家山歌(2019.1.13更新)
    饒平客家山歌揭西客家山歌陸川客家山歌:阿妹等哥來拍拖觀瀾客家山歌寧化客家山歌英德山歌(鬥歌)興寧客家山歌興國客家山歌:姐連郎賀州客家山歌蕉嶺長潭山歌:天地咁長情咁長龍川山歌:霍山美景勝天堂梅縣鬆口山歌贛南山歌:送郎調(盧致苑、周歡
  • 大型室內實景劇《大風歌》18日首演
    大型室內實景劇《大風歌》排演現場。通訊員 張繼武 攝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張瑾)7月15日下午,在我市文化、旅遊、星級賓館、旅行社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代表的見證下,徐州演藝集團與江蘇漢納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於18日推出共同創作的大型室內實景劇《大風歌》,為徐州打造世界級漢文化傳承和旅遊目的地提供具有漢文化特色體驗感、能夠適應市場需求的文旅精品。
  • 尋找大山裡的聲音|古老的山歌代代傳,木洞山歌唱出數百年的民間記憶
    歌唱家張邁與文化學者海翁發起的「尋找大山裡的聲音」大型採風活動,是為了尋找散落在巴渝大地的好聲音,挖掘巴渝文化之根。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隨他們一道,日前來到巴南木洞,拜訪了幾位優秀的木洞山歌歌者,或已年屆耄耋,或是正當妙齡,他們的山歌裡,有幾百年傳承的民間記憶,他們雖歌在當下,卻引領我們回望過去。
  • 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獲中國旅遊金途獎(圖)
    記者從山水盛典文化有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創作、由域上和美集團、拉薩市布達拉文旅集團投資的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榮獲「中國旅遊金途獎·年度最佳旅遊演出獎」。  山水盛典文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以拉薩自然山川為背景,在高原聖域的璀璨星空下,講述大唐文成公主與吐蕃王松贊幹布和親的故事,再現了文成公主歷經艱險的漫漫徵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歷程,演繹出大唐盛世的愛情傳奇,傳唱了漢藏和美的動人史詩。  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自2013年開演以來,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更豐富了我市文化旅遊的內涵。
  • 蘭月林:把畲族山歌唱到全國的民族文化傳承人
    蘭月林:把畲族山歌唱到全國的民族文化傳承人 2020-11-27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七八歲開始學唱山歌 唱了幾十年越唱越有癮
    黃木養從小喜愛本土山歌,七八歲時就跟著父親、伯父一起唱,只要村裡有山歌比賽他都到場,邊看邊學,凡是唱過的山歌都忘不掉。十七八歲時,他就開始靠著唱山歌和師公戲自力更生。幾十年過去了,黃木養依然在唱山歌,他已連續多年參加「壯族三月三」的表演活動,今年也不例外。
  • 女孩的欲望都藏在又土又汙的山歌裡
    「邪惡」和「純樸」在雲南山歌上居然達到了融合,有意思。來聊聊吧。其實雲南山歌很早出圈了,但並不正向,更多是「汙向」的。不用聽,也不用看視頻,光看歌詞,就面紅耳赤一步到位。提到雲南山歌,大多數人第一聯想到的詞幾乎都離不開「土、粗俗、色情、黃暴、毀三觀」。「山歌三人組」(《兩個婆娘一個郎》演唱者)在多年前的採訪中,提到過他們被很多人罵「最低俗的垃圾」。
  • 《山歌好比春江水》詞曲原創在廣西 並非源自電影
    順著流水,飄來了劉三姐的歌聲:  唱山歌,  這邊唱來那邊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灘險彎又多。  這是1960年版民間歌舞劇《劉三姐》的序幕。劉三姐唱的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流過歲月長河,飛濺出無數浪花。
  • 贛南客家民俗文化之「山歌」
    山歌是客家的文化內涵之一,山歌是山野情感抒發的歌曲,農村人,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聚在一起還是獨自爬山過橋,挖土耕地,砍柴勞作,一張嘴巴閒不住,打起哦嗬就是高亢山歌,亨亨幾下就是纏綿的歌聲。山歌是如此的浩蕩,又是如此的綿長。古村人老人們沒有讀過書,但會唱山歌,冬天或雨天在家時,常愛輕輕唱幾句:「尋到娘來不見爹,爹在外面做生意,娘在河邊洗韭菜,撈起衫角揩眼淚。」在夏日黃昏,在小巷道上,一邊搖蒲扇一邊依依呀呀地唱,那樣的忘情,那樣的無倦,原本有些黃的臉兒此時一片紅潤,沉醉在山歌的意境裡。山歌大多是四句,朗朗順口,細聲哼歌,猶如母親的搖籃歌曲。
  • 重慶珍檔丨用山歌吵嘴,重慶十三寨這個習俗有點怪
    寨主與寨民親密無間十三寨女兒谷以女性為尊,他們崇拜巴清娘娘。十三寨何家寨非遺傳承人田桂香,今年已65歲,唱了一輩子山歌和小調,她說:「用唱山歌吵架鬥嘴,從祖輩就有這個習慣,小時候,見大人們唱歌吵嘴,覺得非常好玩,每當大人們用唱吵嘴時,大人們總是把我們小娃娃們都趕開。他們越是趕我們走,我們越是聽得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