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雖不是首都,但國會及各級機關均坐落於此,同時也是印尼殖民時期富商家族返荷後的居住地。荷蘭三個首都之一,立法中心,國際中裁法庭在這裡。
二次大戰期間,海牙遭受到廣泛而沉重的破壞。大西洋壁壘在建成後橫穿了城區,導致所有鄰近地區的建築物址被納粹德國所拆毀。
戰後,海牙是歐洲重建工程最大的其中一個地方。城市於是大規模地向西南擴展。被摧毀的區域也迅速地完成重建。
海牙人口,在1985年前後達到高峰,曾有多達六十萬的居住人口。
1970年代和80年代間,以白人中產階級為主的海牙居民紛紛移居到鄰近的城市,如福爾堡、萊德斯亨丹、賴斯韋克當中主要遷移至祖特爾梅爾。
這現象對郊區變得繁榮,但市中心卻日趨貧困這個社會問題的催生,起了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