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博物館徵藏品兩萬件 設計方案基本敲定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27日召開的全國海洋系統涉海藏品徵集工作會上獲悉,國家海洋博物館已徵集達成協議藏品近20000件,其中不少珍藏品有望成為「鎮館之寶」。下一步,全國海洋系統將利用90天的時間開展集中徵集活動,力爭在數量和質量上實現新突破。

  據悉,國家海洋博物館選址於濱海旅遊區南灣,位於1平方公裡左右的海洋文化公園內,佔地面積30公頃,總投資22.17億元,年內開工,工期三年。博物館總體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日接待能力約7000人。博物館建成後將免費向市民開放,周邊將配套輕軌、公交、旅遊大巴等便利交通工具。

  澳洲設計 開放模式 海濱元素

  博物館設計方案基本敲定

  2015年試開館日接待約7000人

  記者從全國海洋系統涉海藏品徵集工作會上獲悉,落戶濱海新區的國家海洋博物館設計方案已基本敲定。該館佔地面積30公頃,一期15公頃,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投資22.17億元人民幣,是我國首座以海洋為主題的綜合性、公益性博物館。

  據悉,國家海洋博物館由曾設計雪梨奧運場館的澳大利亞考克斯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外形似躍向水面的魚群、停泊岸邊的船塢、張開的手掌、海洋的生物……讓人遐想無限。國家海洋博物館建築設計單位負責人介紹:「本方案的創意核心是將展館設計成開放的模式,整個建築突出海濱元素,優美但不具象。」

  博物館建在1平方千米左右的海洋文化公園內,日接待能力約7000人,建築風格如此獨特、建築體量如此之大的綜合性海洋博物館在全世界範圍內堪稱少有。

  博物館年內開工,工期三年,將於2015年布展和試開館。

  海博館已徵集藏品2萬件

  不乏稀世珍品藏品設計規模30萬件

  五億年前的海洋古生物化石、中國海洋大學恢復高考後的手刻油墨教材、西班牙捐贈的水樣瓶……記者從全國海洋系統涉海藏品徵集工作會上獲悉,此次國家海洋博物館徵集到的藏品中,不少稀世珍品有望成為鎮館之寶。

  記者注意到,近2萬件藏品來自國內外各地,包括船模、海圖、文獻、工具等,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珍藏品。例如,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鄭守儀院士捐贈的「海洋之心」有孔蟲乳小滴蟲化石,是一種5億年前的古老海洋生物化石,採集於東海130米的海底,頗具科研價值。

  博物館文物藏品設計規模30萬件,初期的文物藏品規模將達到2萬件,所徵集的藏品包括國內外所有與海洋自然、物產、航海交通、海洋戰爭、海洋科技等有關的實物、典籍、標本、附屬品。博物館還將以史料展現我國釣魚島海域及南海海域的有關情況。

  寶島收藏家「裸贈」藏品

  日制瓷盤證我釣魚島主權

  記者從全國海洋系統涉海藏品徵集工作會上獲悉,最近的兩批徵集中,貴州方面的1600餘件古海洋生物已經達成徵集協議,即將入藏;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捐贈的5000餘件藏品已經落實。在藏品徵集過程中,發生了不少感人故事。

  來自寶島臺灣的多位民間收藏家「裸贈」個人全部涉海藏品,不收取費用。這些藏品總數多、質量高、意義大。來自臺北的古董收藏者黃偉,收藏有一件1830年日本仁孝天皇登基時所燒制的一個瓷盤,瓷盤上所繪製的是當年的日本地圖,圖上沒有釣魚島。有關人士表示,如果有可能,希望有關釣魚島的文物能在國家海洋博物館中展出,這對全方位展示中國自古以來的海洋文明、維護國家海洋主權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少愛心捐贈者認為,國家海洋博物館如同「藍色故宮」般意義重大,希望為展示中華民族偉大的海洋文明盡一份自己的力量。目前,國家海洋局正與民間收藏家就南海出水文物、中外海圖捐贈轉讓事宜進行積極磋商。

  三大展區揭示人海和諧真諦

  記者從全國海洋系統涉海藏品徵集工作會上獲悉,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展陳主題確定為「海洋與人類」,設計三大展區,以地球、海洋、生命、人類及其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共生關係的系統展示,揭示人海和諧的真諦,引導社會公眾了解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

  圍繞主題,國家海洋博物館陳列展覽內容設計分為三大板塊,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和短期巡迴展覽。

  基本陳列初步設計了自然海洋和中華海洋文明兩條主線。自然海洋部分按照從古到今的順序,依次設置遠古海洋、今日海洋、魅力中國海、未來海洋4個單元。中華海洋文明部分則打破王朝體系,從海洋文明的角度劃分4個不同的海洋文明發展階段進行闡釋,向觀眾清晰傳達我國燦爛的海洋文明。

  專題展覽則是對重點、熱點問題的深化和延展,目前初步設置了航海與船舶、海洋軍事、極地科考、海洋之美、保護瀕危動物、美麗貝殼和寶島風情等單元。

  短期巡迴展覽設計為海洋科學與海洋文化的國際交流平臺、不同國家海洋類博物館的互動平臺、國內外臨時性海洋展覽平臺,將成為以更多種、更動態和更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的方式服務社會和公眾的基地。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張曉曄)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博物館設計_2020年國家海洋博物館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完成了丹麥國家海洋博物館項目- DANISH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結 摘要:記者從市海洋局獲悉,作為國內首個國家級海洋博物館,本市在建的國家海洋博物館將在年底前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屆時,國家海洋博物館優美的
  • 國家海洋博物館獲臺灣捐贈藏品5000餘件
    據新華社消息 記者7月3日從國家海洋博物館管理辦公室獲悉,自今年3月正式面向海內外徵集藏品以來,截至目前,國家海洋博物館已徵集達成協議藏品約2萬件,其中包括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捐贈的5000餘件藏品。 國家海洋博物館藏品徵集包括與海洋自然、海洋人文歷史相關的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工業遺產、自然標本、多媒體資料以及其他具有展覽、收藏價值的實物或展具。據國家海洋博物館管理辦公室介紹,經過數月的努力,博物館已徵集達成協議藏品約2萬件,其中,包括貴州捐贈的1600餘件古海洋生物和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捐贈的5000餘件藏品,前者即將入藏博物館,後者即將交接。
  • 深圳海洋博物館面向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
    中新社深圳5月26日電 (記者 鄭小紅) 記者26日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海洋漁業局)獲悉,該局和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已聯合發布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公告,面向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深圳海洋博物館是深圳重點建設的「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
  • 藍色家園——國家海洋博物館裡的水族廳設計解析
    然而……首先要面對的第一道難題就是,這是一個在博物館裡的水族館,面積小,層高低,體量小(不在前期建館規劃內,利用辦公空間改造),在距博物館十幾公裡外就是赫赫有名的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來感受一下令人窒息的大……我們要面對的是這個小小的水族館是不缺少觀眾的(博物館自帶流量),而且這些觀眾很可能都有過海洋公園遊覽的經歷。
  • 國家海洋博物館:詮釋海洋人文的「海上故宮」
    近日,中國網記者同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海洋報、海洋世界等多家媒體的記者組成「2016年海疆生態行」記者團,隨同國家海洋局辦公室副主任王斌、國家海洋局辦公室新聞宣傳處副處長張海勇一行來到天津濱海新區,來到了正在建設中的國家海洋博物館。博物館的外形設計非常抽象,既像是魚躍海面,又像是靠塢船隻。資料顯示,這座博物館佔地8萬平方米,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
  •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地標,深圳海洋博物館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
    原標題: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地標,深圳海洋博物館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李冬梅)5月2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和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聯合發布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公告
  • [分享]天津海洋博物館cad資料下載
    ,本市在建的國家海洋博物館將在年底前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屆時,國家海洋博物館優美的「魚躍」外觀將展現在大家面前。  國家海洋博物館作為國內首個國家級海洋博物館,位於本市在建的國家海洋博物館6月底前將基本完成外簷幕牆施工,年底前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在布展工程方面,3月底前基本完成展陳方案的優化整合,力爭6月底前布展工程進場施工,年底前初步完成。此外,國家海洋博物館累計徵集藏品超5萬件,其中新徵集上展文物標本2000件,最大限度滿足展陳需要。
  • [分享]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圖紙資料下載
    > 摘要:由中建施工的國家海洋博物館主體鋼結構基本完工,「魚躍」外觀初現雛形。預計今年底全部建成,2017年5月開館試運行。   摘要:國家海洋博物館坐落於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濱海旅遊區域,總投資逾20億元,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
  • 國家海洋博物館邀公眾票選LOGO
    原標題:國家海洋博物館邀公眾票選LOGO   經過兩輪評審,國家海洋博物館評選出15個人氣最高LOGO設計方案,市民可關注「國家海洋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9月25日內容選擇最喜歡的5幅作品進行投票,每個微信用戶只可投票一次,投票截止時間為9月30日。
  • 海洋日報|國家海洋博物館將亮相87件瀕危動物標本
    國內時事1.國家海洋博物館將亮相87件瀕危動物標本日前,國家海洋博物館迎來了一批來自南非共計87件瀕危動物標本。包括:有尼羅鱷魚、非洲象、白背禿鷲、非洲獅等瀕危動物標本12件,是首批入駐國家海洋博物館的瀕危動物標本;另有白腿牛羚、非洲斑馬、豪豬、長頸鹿等一般動物標本75件。
  • 國家植物博物館設計方案公布
    2019年12月31日,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英國薩澤蘭-弗塞規劃建築事務所聯合中標植物博物館核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及主館建築方案國際徵集招標項目。項目由第五分院具體負責承擔設計工作。國家植物博物館設計方案國家植物博物館核心區位於昆明市盤龍區茨壩片區,是昆明市北部的自然科普基地。在昆明「大三山一水」的城市山水格局中,國家植物博物館位於歷史主軸之上,對於強化城市的歷史脈絡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
  • 深圳海洋博物館方案設計競賽舉行線上答疑,15家入圍團隊「開跑」
    6月18日下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和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主辦方)聯合召開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線上答疑會。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以在線的特殊方式實現了主辦方與15家入圍設計機構的首次正式「會面」,這也標誌著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進入實質性「開跑」階段。特殊時期採取了線上答疑進行溝通深圳海洋博物館選址於大鵬半島新大片區,被列為深圳 「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
  • 東莞南城CBD中央公園規劃設計基本敲定,效果圖曝光
    而且,商業規劃與設計公司天霸設計今天又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東莞南城CBD中央公園建設思路基本敲定,設計效果圖也已曝光;大局已定,快一起來瞧瞧吧!東莞南城CBD中央公園位於水澗頭村。要在這一寸土寸金的區域內打造「城市綠心」,那肯定要有足夠優質的規劃設計方案的。
  • 全面推進國家海洋博物館項目建設
    日前,副市長尹海林來到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深入國家海洋博物館項目建設工地,詳細詢問了工程建設進展情況,查看了外簷材料實樣,並主持召開工作座談會。市建委、市規劃局、市海洋局、濱海新區政府、中新生態城管委會等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尹海林指出,加快國家海洋博物館項目建設,對於帶動中新生態城建設、促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 國家海洋博物館:在生態城開啟「航海之旅」
    國家海洋博物館將努力打造成為國家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權威的海洋文物收藏保護中心、海洋文明研究中心、海洋文化交流傳播中心、海洋體驗中心,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 國家海洋博物館:在生態城開啟「航海之旅」
    陳列展覽內容圍繞「海洋與人類」主題展開,分為「海洋人文」、「海洋自然」、「海洋生態」三大版塊,共設六大展區16個展廳,同時設有博物館商店、餐廳、咖啡廳、影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國家海洋博物館將努力打造成為國家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權威的海洋文物收藏保護中心、海洋文明研究中心、海洋文化交流傳播中心、海洋體驗中心,成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 公共文化建築設計: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案例
    設計:COX建築事務所 國家海洋博物館由澳大利亞建築公司COX建築事務所設計,其擁有著獨特的造型,從大型的濱海公園延伸向海灣。
  • 浙大設計院西湖博物館設計方案勝出
    年底左右,杭州南山路錢王祠旁將開建西湖博物館。佔地兩萬餘平方米的西湖博物館預計明年10月可以完工,將第一次全面展示西湖的文化與歷史。相關設計方案及文字陳列大綱今起公展。
  • 成都自然博物館設計方案敲定 2021年去博物館體驗「奇妙夜」
    狂暴的史前生物、野蠻的古代戰士、被時間的流沙埋掉的原始部落、非洲的草原動物……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朋友,可能會對電影中的取景地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印象深刻。現在,你家門口的自然博物館——備受關注的成都自然博物館也有新的進展了。
  • 國家海洋博物館周邊地區未來這樣建設!
    海博之於天津天津未來依託國家海洋博物館(簡稱海博)打造濱海旅遊新城區,位於天津濱海的海博是展現國家海洋戰略的標誌性建築,是我國首座國家級海洋博物館。圍繞國家海洋博物館周邊區域,形成居住、辦公、消費、生產、娛樂、休閒一體化的城市功能體系,儘量延長一天中城市活動的時間,擁有7x24小時的綜合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