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崑嵛山「藏」著這樣一個韻味十足的古村,它紮根於好山好水的自然風光,帶著底蘊深厚的人文歷史,在新的歷史機遇裡描繪出一幅生態振興的美景,這裡就是文登界石鎮梧桐庵村。村裡的山花開了又開,兩條綠水依然長流,現在的小村莊正展現出繁盛的生命力,迎接八方來客。
好水好山好風光 「慢行」走進「世外桃源」
梧桐庵村於清朝康熙三十五年建村,距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建村人為大水泊書法家於令淓第四子於書傑,因書傑字桐庵,居所處多梧桐樹,故定名梧桐庵。梧桐庵村背靠國家級森林公園、赤松資源寶庫、威海市優質水源涵養地崑嵛山,優質生態環境涵養了一方世外桃源般的水土。
「慢生活」,是梧桐庵村原生態文化旅遊的主題。步入梧桐庵村,走的每一步都有新風景,唯有駐足,才能領略這裡的秀美風光。村子的空間布局尊重山形水勢,切合地貌。村內道路依山就勢,村內支路保持原有風貌,整體形態與山區環境相得益彰。村中有兩條水系,村南一條大河,河中央鴨、鵝水中嬉戲,河兩岸以毛石堆砌,岸邊綠樹成蔭,河水清澈見底。河床布滿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村周邊種植數百棵」四月雪」,每年春天開白色的小花,香氣撲鼻。
村內有「半畝方塘」,用於養殖魚苗,方塘周圍栽植竹子,綠意盎然;有百畝櫻桃園,借用「竹籬笆牆」圍起,櫻花配著竹籬笆,呼應著清晨的嫋嫋炊煙。經過改造,昔日閒置的小水塘「變身」荷花灣,經過加固修繕的院落依然「老舊斑駁」,石磨、車輪和竹簍等一批「老物件」也從塵土中翻找出來……一個原汁原味的美麗山村正帶著歲月的印跡迎接八方來客。梧桐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于振國告訴記者,2017年梧桐庵村榮獲了「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的榮譽稱號。
舊民居有了新「靈魂」 農家樂「賦能」原生態旅遊
村中的民居錯落而至,黛瓦青石在遠山下流水間有著別樣韻味,其多繼承膠東民居特色。承重牆體多以本地山區石材砌築,內充泥草漿,房頂多採用當地硬木承重,高脊橫臥。有很多都是清末、民國時期村居。
為挖掘和保護歷史遺存,在進行旅遊開發、打造美麗宜居村莊的過程中,梧桐庵村重點對這些民居進行修繕,老舊危房也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確保原滋原味。並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村民主動改建房屋、發展民宿。現在,梧桐庵村已經積極引入、打造了水雲天、秋水居等10餘所精品民宿。回歸山林,在民居中聆聽村頭風鈴的旋律,感受山澗季節的流轉,這樣的生活狀態不由得讓人流連忘返。
時值中午,寧靜的梧桐庵村熱鬧起來,村內農家宴迎來了一批批遊客。在「荷塘人家」農家宴,不僅可以欣賞美景,還能品嘗到不少地道的農家風味菜。螞蚱菜、黃精等新鮮的山珍,自家的出產的蜂蜜,櫻桃、杏子等四季不斷的水果,都是自然賦給這個小山村的禮物。村民用自己的巧手將自然的饋贈加工成豐富的農家宴,時蔬、跑山雞、大餑餑等美食從村民的飯桌上走到了遊客的餐桌上。此時,窗外是滿池荷花,桌上是生活中最自然的「原生態」食物,很多遊客成了這裡的「回頭客」。
小櫻桃要講大故事 打造觀光旅遊一體化
農村生態環境好了,生態相關的產業就會紅火起來,土地上就會長出「金元寶」,生態產業就會變成「搖錢樹」,田園風光、秀美鄉村就可以成為「聚寶盆」。推動鄉村振興,梧桐庵正圖謀以生態產業化帶動鄉村居民增收致富。
崑嵛山櫻桃出名,梧桐庵出產的更甚,櫻桃在這裡受泉水滋養,口味格外鮮美,大小櫻桃品種總數超過20種,種植面積超300畝。每年櫻桃收穫的季節,都有不少遊客來到村莊採摘、遊玩,品嘗聲名遠揚的崑嵛山大櫻桃。曾經,梧桐庵只是一個以種植櫻桃為主的普通村落,眼下正慢慢蛻變成為集櫻桃種植、休閒民宿於一體的美麗鄉村。
現在,梧桐庵作為鎮級「文化旅遊+」示範村,積極發展鄉村旅遊產業以櫻桃為媒,建設民俗展示中心,聯繫剪紙、柳編等民俗工藝傳承人,利用村內空閒房屋展示民間藝術,把傳統文化留在現代生活身邊,對接文登區民間藝術家協會,打造崑嵛風情館、歷史記憶館。發展紅色文化,挖掘本地「114暴動」「崑嵛山紅軍遊擊隊」故事資源,打造崑嵛山紅軍紀念館。
依託櫻桃產業,梧桐庵還開展了登山大賽、集體寫生、品茶會等系列活動,不斷提升節會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每年吸引數萬遊客來此觀光旅遊,成為周邊區域群眾旅遊休閒的重要目的地,梧桐庵村的「美麗」故事正在越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