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瞬時客流堪比8架空客A380同時降落的郵輪港,入境申報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搞定?
在全球第四、亞洲最大的郵輪港口——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單日進出境客流量最高可達2.6萬人次,相比空港,郵輪港瞬時客流量壓力可能更大,相當於8架空客A380同時降落。如果單純依靠手工填單方式進行旅客入境申報,無疑影響旅客通關速度,也給口岸監管帶來挑戰。
1月22日,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來新年第一次「三船同靠」,海洋量子號、諾唯真喜悅號和歌詩達賽琳娜號三艘大型母港郵輪依次排列停靠。(張海峰 攝)
5月16日清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乘坐郵輪「賽琳娜號」從日本而來準備入境的旅客張女士,因著急要去火車站換乘高鐵回家,所以趕在第一批下船。入境旅客通道,上海寶山海關工作人員了解到張女士的需求時,立即引導她來到吳淞口國際郵輪港T1入境大廳內的海關旅檢自助申報終端。張女士按照終端上的提示,進入系統選擇語言,將通行證件放在讀取機上,待系統自動讀取證件信息後,可在《行李物品申報單》中填寫需要申報的物品信息,確認無誤後進行電子籤名並列印單證。整個操作過程用時僅2分鐘。
寶山海關自主研發的進出境旅客自助申報終端首次在郵輪港投入使用。(張寧宇 攝)
這臺能「快速申報」的機器,就是上海寶山海關自主研發的旅客自助申報終端,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已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進出境通道正式上崗,大幅縮短了進出境旅客向海關申報的時間。這也是上海水路旅檢口岸首次應用這一科技創新舉措。而在此前,旅客辦理海關通關手續時,需要在海關人員指導下手工填寫《進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受國籍、語言、文化程度等因素影響,錯填、漏填、字跡模糊、塗改反覆等狀況時有發生,旅客經常需重新填寫,紙筆耗費量大,現場發生旅客需要排隊等候的情況很多,而海關人員也常需抽調額外人力進行現場指導,費時費力。
旅客現場即可領取機打申報單。(張寧宇 攝)
今年年初,寶山海關根據需求進行論證,著手自主開發自助申報終端。該終端旨在實現信息準確明晰,進出境旅客只需根據提示在線申報,通過掃描船票上的條形碼,即可自動導入個人身份、航次等信息,並根據實際情況勾選申報類別、添加物品詳細清單,方便快捷;人機互動友好,該終端為自助使用,省去了海關人員問詢旅客的步驟,減少了填報時的一對一現場指導,節約了人力資源;普法功能完善,該終端上可查詢瀏覽海關政策,旅客在對相關法律法規有所疑問時,可自行查詢學習。
旅客自助列印出的船票,上有唯一識別碼條形碼。(張寧宇 攝)
據悉,待該自助申報終端運作成熟,有望進一步擴大使用規模。此外,寶山海關還開發了更為便捷的微信端,正推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申報途徑,並將繼續探索創新自助申報終端與水路旅客艙單系統的對接,使通關效率比現在的2分鐘更快。
旅客也可通過手機微信端進行自助申報。(張寧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