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國主義襲擊珍珠港以後,徹底的激怒了美國,迫使美國馬上採取行動,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對日本使用原子彈,1945年8月6日,外號『小男孩』的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爆炸了。
1945年的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隨著同盟國的節節勝利,和中國人民卓越的抗日戰爭的勝利,美國向日本投向原子彈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滅亡。但是,美國為什麼不把原子彈投向日本的首都,日本人口最多的城市東京呢?美國如果向東京投入原子彈,1945年的東京人口大約有500多萬,這樣不僅造成很多平民傷亡。還有東京天皇皇宮一直是受盟軍保護地區,盟軍吸取了德國轟炸倫敦的教訓。德國轟炸倫敦不僅沒有使英國屈服,反而激起了英國軍民的鬥志。所以盟軍儘管對日本進行多次轟炸都避開了東京的皇宮。而原子彈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投到東京勢必讓日本人玉石俱焚,日本人必然會拼個魚死網破。還有就是東京住著日本的天皇,美國人還想以後利用這顆棋子。
而投向廣島和長崎的原因就是廣島日本軍事基地。長崎是日本的工業中心。也是處於軍事戰略考慮。還有一個就是美國政府自身利益的考慮了,假如不使用原子彈的話,美國政府至少還要打一年半的戰爭,美國和英國這兩個國家的士兵至少有150萬的傷亡,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日本人奉行武士道精神,會拼死抵抗,直到戰死。每個洞穴,每個戰壕那時候都要一寸一寸的去徵服。代價太大了。
戰爭是殘酷無情的。最受傷害的還是平民百姓。原子彈襲擊讓十幾萬人葬身爆炸中,原子彈留給日本的陰影到現在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