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反對沉沒成本」效應,家電廠商的智能音箱還有必要做嗎?

2021-01-09 千家智客

文|顧旭光

來源|智能相對論(aixdlun)

懶惰是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

人們在期待智能家居能夠提升生活品質,從上個世紀冷戰時期的「真空管朋克」文化流行的時代,就在等待動動嘴讓機器搞定一切的生活狀態。

AI語音技術的興起使得智慧家電的簡易控制正在變得可能。在智能家居大潮中,亞馬遜首先推出的Echo/Alexa成為智能家電市場的行業風向標,在全球有超過7400個品牌6萬臺設備支持AI助手Alexa,累積出貨已經達到一億。

易觀的《2019中國智能音箱行業深度發展分析2019》認為,搭載了AI語音的智能音箱以其控制優勢正在成為智能家電產業的核心入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真空管朋克」對未來家居生活的幻想

在大廠智能音箱如火如荼的同時,智能家電的廠商海爾、美的也都推出了自家的智能音箱,而格力劍走偏鋒推出了搭載AI助手的空調和中控魔方。

家電廠商的AI語音設備似乎都在對標大廠的智能音箱,這背後又會對智能家電格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家電巨頭默默耕耘智能音箱

以美的、海爾為代表家電頭部廠商,前面頂著百度、阿里和小米等眾多智能音箱頭部玩家的光芒,卻沒有放棄智能音箱。

2018年AWE展會上美的發布了智能AI音響「小美」,配套的是美的官方APP「美居」,音箱上喜馬拉雅標誌特別顯眼,而且產品支持管理美的全系列的智能家電產品。

售價299的美的智能音箱「小美」

2019年10月海爾發布了智能音響X20UD「小優」,這款設備可以控制海爾旗下全品類的智能家電,而且還具備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手勢識別等多態交互功能。

售價299的海爾的智能音響X20

在2014年格力就發布了移動場景中控——魔方精靈,為用戶預設了集中家居模式。面對AI語音助手的飛速發展,2019年格力又發布了自家的語音空調「金貝」,搭載了騰訊雲「小微」雲端語音服務。

電視廠商海信也在2018年就發布了「AI+信果」,雖然在宣傳口徑上反覆強調這不是「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中樞」,不過怎麼看都確實是一個智能音箱。

更重要的是,以上的產品在銷量上並無搶眼數據出現。

消費者「反沉沒成本」,家電廠商的音箱並無競爭力

從C端來看,家電廠商的智能音箱並不樂觀,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決定了家電巨頭的智能音箱在現有市場格局下沒有競爭力。

沉沒成本效應是指「如果人們已為某種商品或勞務支付過成本,那麼便會增加該商品或勞務的使用頻率」,人們會因為自身的投入而追加後續的投入。

類比到家電上,可能存在兩種現象:

1.消費者購買了某品牌的智能家電後,會儘可能購買同一種智能家電產品套件,因為這樣的體驗最優。

2. 人們在選擇了某種品牌的幾種智能家電之後,也會考慮將產品的智能音箱納入到購買計劃中。

現實中,卻並非如此,一方面由於各家電巨頭在產品上皆有所長,而且產品線複雜,消費者在各類家電品牌的不同產品系列中會反覆比較,尋找滿足自身需求的配置。如果都買單一品牌的智能家電套件,不僅投入高,而且如果要更新換代,成本實在也高。

另一方面,因為大廠智能音箱的連通性在逐漸增強,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具有更多功能儲備、技術支持和內容覆蓋的知名智能音箱產品。

網際網路巨頭的智能音箱設備佔據絕對的控制力

這意味著,儘管智能音箱的迅速發展,已經讓其成為流量入口,如果僅僅把智能音箱當作一個智能硬體,家電廠商的入局就顯得非常「雞肋」。

但是如果我們從智能家居整體的業態關係來看位於其中的「智能音箱」,就很容易理解,家電巨頭做智能音箱不僅有用,而且有長期性的戰略布局。

智能家居行業的合縱連橫江湖,網際網路巨頭與家電巨頭各有打算

在B端,智能家居和網際網路巨頭一直在上演著合縱連橫的好戲,雙方各有打算,合作與競爭並存。

美的、格力、海爾等家電大廠很早都發布了全套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2014年海爾推出了U+智慧生活作業系統「海爾智家」、美的發布M-Smart戰略,格力電器發布了「零碳健康家」的全屋智能系統。

同步進行的還有家電巨頭與網際網路巨頭的合縱連橫。

2014年小米與美的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美的以23.01/股價格向小米科技定向發行5500萬股,隨後經過多次減持,在小米退出美的十大股東的節點,小米已經獲利20億元,並且已經逐漸完善了自身的智能家居生態鏈。

之後,美的M-smart物聯網平臺則以開放性達成更廣泛的合作,在美的平臺下簽訂協議後可以採用SDK包和技術文檔,美的已經與亞馬遜、阿里、騰訊、華為、百度、OPPO、vivo、創維、公牛等企業開展合作。

2019年6月「海爾智家」與百度籤訂專利合作許可合約,對外宣稱將在IoT(物聯網)與AI(人工智慧)領域開展合作。而小度智能音響可以和lifesmart、創維、塗鴉等品牌的家電設備進行互聯。

2019年9月華為HiLink云云互聯和格力達成合作,通過「華為智能家居」APP將掌控大部分格力空調。

阿里的天貓精靈已經可以支持連接美的、海爾、格力、科沃斯、格蘭仕、飛利浦、博世、九陽的部分產品線。其中,阿里和美的在2019年達成合作,美的上線了五款專供天貓精靈的機型。

在這個市場中,小米是唯一的異類,在與美的一番「暗通取款」後,順利「拿錢走人」,在家電和網際網路兩方都能吃能佔。

網際網路巨頭和家電巨頭就IoT形成了一個複雜的交叉網絡。

雙方試探、布局、同時還在革新。

對於家電巨頭來說,不具有AI和流量優勢,如果網際網路大廠依靠自身在雲、AI和流量上的優勢與友商統一了智能家居的行業標準(比如阿里已經發布了智能照明白皮書),這對智能家電廠商來說等於被徹底扼住了咽喉,產品的功能呈現、可能變現的其他渠道都要受莊家擺布。所以必須要做自己的音箱作為入口,同時繼續完善自家的物聯網平臺。

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家電賽道是一個陌生賽道,與家電行業合作,可以完善智能音箱覆蓋的功能,對逐漸發展的智能家電賽道,可以徐徐圖之,先稍作布局,並不急於一時。

有棗沒棗先捅一桿子,總沒錯的,這話適用於網際網路巨頭和家電巨頭兩方。

結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819.3億元,市場還在繼續上行。

「智能相對論」顧旭光認為,家電廠商堅持做搭載AI語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不僅短期有補完自家智能家電生態的意義,長期戰略意義也不可忽視。

首先,智能家居行業標準尚未完全定局,當前智能家電內部標準尚處於群雄混戰的狀態,智能音箱大廠雖然有制定行業標準的野心,但是短期難以實現,所以繼續強化智能家居入口,是堵住木桶短板。

其次,入口技術也並未完全壟斷,百度、阿里、小米、亞馬遜有優勢,以目前智能家居體驗,家電巨頭的智能音箱設備也完全可以滿足需求,而且由於對生活場景中消費者對家電的需求理解更透徹,在家居場景下甚至更有優勢。

最後,家電行業傳統品牌效應還在發揮作用,作為一項傳統製造業的家電行業,短期看不會因為智能化而遭遇重大洗牌,在此時做智能音箱,對智能家電賽道並不晚。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完】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

•AI新媒體;

•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TOP10;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佔」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慧 十萬個為什麼》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AI+硬體(含無人機、智慧型手機、電視)、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雲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片、算法等。

相關焦點

  • 智能音箱只是開始 智能家居不止是聯網
    2表面的入口與隱形的入口表面的入口與隱形的入口    現在智能家居存在入口之爭已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對於傳統的白色家電和黑色家電來說,智能化幾乎成了它們突破創新的救命稻草。你不可能對每個智能家居產品發號施令,也沒那必要,你的家裡只需要一個電子智能管家就夠了,通過它來幫你管理運行其他各個處於區域網的機器。
  • 重估BAM的智能音箱戰略
    01 阿里逐漸聚焦「智能生活」不久前結束的雲棲大會上,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推出了兩款智能音箱,一款是無屏版的天貓精靈 IN 糖,定價199元;另一款是有屏智能音箱天貓精靈 CCL,定價499元。隨著智能音箱產業鏈的高度成熟,無屏智能音箱的硬體成本已經在 100 元左右,有屏智能音箱的價格普遍在400元上下。
  • 傳統家電廠商霸榜第三季度智能家居市場 只是繼續被領跑者碾壓
    IDC於12月10日發布了《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追蹤報告》。該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約為5112萬臺,同比下降2.5%,而其中小米的市場份額最高,達到16.3%。IDC表示,第三季度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下降主要受到智能音箱,家用視頻娛樂設備以及上遊組件短缺的影響。第三季度智能音箱出貨量約為829萬臺,同比下降14.7%。家用視頻娛樂設備的出貨量約為1238萬臺,同比下降19.9%。此外,家庭安全監控,智能照明和智能溫控等設備市場正在迅速增長,智能溫控產品出貨量同比增長了337.5%。
  • 用好「沉沒成本」效應
    他照做了。一個月後,淨利潤提升到了每月2萬左右,翻了兩倍多。為什麼提高價格,發優惠券,顧客就會少吃了呢?其實這是運用了"沉沒成本"效用的緣故。2什麼是"沉沒成本"效應?沉沒成本又稱旁置成本,是管理會計中的一個術語,主要用於項目的,是決策,在項目決策時無需考慮。但是在人們的實際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著一種決策時顧及的非理性現象,這種現象叫沉沒成本效應。怎麼理解呢?打顆慄子。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家,曾用一個生活中的小例子來說明這個現象。
  • 智能音箱行業魚目混雜 企業應如何突圍?
    探索期內我國智能音箱產業現狀這兩年一直被認為是國內智能音箱元年,對於智能音箱產業鏈發展來說是關鍵性階段,所以任何廠商都不想放棄這塊蛋糕。據記者了解,市面上的國內品牌的智能音箱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智能助手類音箱,以語音交互技術為重點,成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國內廠商中以京東的叮咚音箱,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小米旗下的小愛同學為代表。另一種是以內容分享為主的內容智能音箱,將音箱作為音樂、有聲讀物等流媒體內容的載體,國內廠商以喜馬拉雅的小雅為代表。
  • 吸塵器音箱? Electrolux發布創意家電
    又可以做家務又可以聽音樂豈不是很好?近日,著名的家電廠商Electrolux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帶有iPod功能底座的吸塵器,這款設備可以很好地打發你做家務時無聊的時光。Electrolux創意吸塵器音箱Electrolux吸塵器音箱效果圖
  • 聽說智能家電太智障了?我帶大家來品品!
    其核心在於所有家電都是聯動起來的,形成多種智能系統,這個實現起來還是比較困難,除非所有家電都是出自同一家廠商。(目前不同品牌的智能家電是無法互聯互通互控的)簡而概之,智能家居就是把你家變成一個簡易版的網際網路。
  • 越南遭遇市場危機 令國內家電廠商雪上加霜
    而面臨著原材料上漲,外貿壁壘增多,國內家電消費市場萎靡等不利因素,曾經是國內家電製造廠商轉移成本上漲的投資熱土,越南遭遇的市場危機,無疑令國內家電行業雪上加霜。  現狀  家電廠商曾扎堆投資越南  在人民幣升值,國內製造成本上升以及貿易壁壘不斷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下,近年來,國內不少家電企業紛紛在越南建立生產基地。
  • 內行熱鬧、外行冷 智能家居是「偽需求」嗎?
    2008~2020年智能家居領域的投資數量與投資金額(數據來源:IT桔子)智能家居領域不僅吸引眾多的創業公司,傳統家電廠商、網際網路巨頭也都紛紛跟進,希望從各自擅長的領域進入智能家居市場,爭奪智能家居入口。從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電視再到智能音箱,這些一度被當作入口的產品,都引發一波又一波的鏖戰。
  • 「有屏+AI交互」重新定義智能音箱,機構:需求或迎爆發
    根據Canalys 2019Q3智能音箱報告,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達2860萬臺,其中有屏智能音箱出貨量高速增長500%達630萬臺,佔比22%,而百度旗下有屏智能音箱出貨量230萬臺,同比增長290.1%,市佔率36.5%,位列全球第一。對此,中泰證券表示,有屏交互重新定義智能音箱,需求或迎爆發。
  • 沉沒成本效應,教你看你的情感模式,是否在非理性狀態
    小鄭不想離開,不想放手,還真因為感情嗎?其實不然,小鄭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應該是「沉沒成本效應」搗的鬼,它是一種沉溺於過去的非理性的行為方式。生活中不由自主任由「沉沒成本效應」操控的事情很多。在愛情、親情中不乏存在,往往前期越是投入的人,後期越不甘放手。
  • 想不到 小姐姐的天貓精靈方糖智能音箱居然還能這麼用
    【PConline 雜談】很多情況下家裡都比較亂,空間永遠都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如何將設備輕薄小型化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就比如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的智能AI音箱如今也有小型化發展的趨勢。比如我們今天拿到的天貓精靈方糖智能語音助手,就是一款mini機型,體積相比較天貓精靈要小上許多,那mini型的設備又有怎麼不同的體驗呢?  今年的520,她收到了來自閨蜜的小禮物,一個可愛的天貓精靈方糖,她與小方糖的故事就此開始了。
  • 科技巨頭想讓音箱更智能,Sonos、Bose 們在做什麼呢?
    對於新的市場機會音頻廠商無法坐視不管,而消費者對於先前產品的依賴性也會將它們捲入進來——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戰區之外的那些音頻廠商們一定會加入智能音箱的戰事中,而它們的參與程度很大程度上也將決定整個市場的成熟程度。
  • 日新創也大玩特玩推智能音箱服務 這次是針對老人照護
    2019年春季推出由智能音箱使用的老人照護服務程序,解決老人照護問題。Voistart並非最早發現智能音箱老人照護市場的廠商,日本家電巨擘Sony的聊天機器人Xperia Hello!。在2018年初上市銷售,原先設定的市場是學童管理市場,聯絡父母得知孩子是否已經回家,並播出寫功課以及零嘴放哪邊等提醒,但到2018年中卻發現,主要使用者是老人與子孫的聯繫,讓Sony大感意外。
  • 聊天軟體 LINE 也做了智能音響,還有布朗熊款
    智能音響、語音助理又多了一家,來自即時通訊應用 LINE。即時通訊應用公司 LINE 昨天開了年度大會,說接下來的 之一是人工智慧(AI),他們也做了智能音響和語音助理。LINE 給出的概念圖畫風跟 LINE 上的貼紙更接近:此外還有個配備了顯示屏的版本 FACE,LINE 說還在開發中。對於這 3 款產品具體的工作方式,LINE 沒有給出太多的信息,手機上單獨會有個 Clova 的 app 配合音響使用。LINE 3 月份推出了語音助理 Clova,以及搭載 Clova 的智能音響。
  • 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投資中的沉沒成本如何挽救
    這指的是人們付出的沉沒成本無法回收,但更多人卻固執於沉沒成本而一錯再錯。那麼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我們投資中的沉沒成本如何挽救?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 終局2019④:智能面板小度音箱在這裡,小米手錶騰訊連連去哪兒
    作者|蔣傑升簡稱|單蔣讓你們蕩起前些年,小姐姐一調皮就敢說,睡不到小包總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這話現如今變成了這樣:搞不定一個智慧場景,IOT入口還有什麼奔頭?由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機電設施混搭而成的生活IOT,一旦鋪裝到位,總得有一些智慧場景的分布式操作入口。
  • 補貼四億,阿里雙11推99元智能音箱到底是為了啥
    智能音箱是語音交互的入口,被認為是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的主要交互方式。這也可以用於解釋為何阿里會賠本做生意。生態體系才是智能音箱能否成功的關鍵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能夠通過語音交互實現音樂播放、新聞搜索、天氣播報、網購下單、外賣預訂、控制家電等服務,進而控制物聯網的一切。這也是智能音箱被如此追捧的原因。
  • 智能音箱國民品牌小度:帶屏音箱下一站是「智能屏」
    人類的技術與科學史,實際就是自己做自己「破壁人」的歷史。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人類開始進入個人硬體時代之後,我們已經習慣於用某種硬體的破壁而出、風起雲湧、全民普及,來標記一個時代的發生。 而在智慧型手機之後,人類還能突破硬體限制,讓下一個時代破壁而出嗎?這個話題被追問了若干年,但好像始終沒有統一的答案。
  • 可隨身攜帶的AI智能音箱—華為智能音箱2電池版
    從小米家的小愛同學開始越來越多廠商在智能音箱上加大布局,小小的音箱不單單承載播放的功能,已經是每個廠家AI的布局,更把物聯網最後一步進行了打通,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將是最重要的兩個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