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沒成本效應,教你看你的情感模式,是否在非理性狀態

2020-12-21 同心兒童注意力

1.

同事小鄭因為丈夫提出離婚,哭哭啼啼,精神萎靡不振。

大家議論紛紛:其實大可不必,那個男人不說渣男,也離渣男很近,縱然他不提離婚,小鄭還該自己考慮離婚呢……

但小鄭心裡轉不過彎,她放不下。

她的丈夫是親戚介紹認識的,高顏值,有很好的家庭背景,但他本人是自由職業,收入不穩定。

小鄭畢業於名校,身材相貌俱佳,有不錯的職業,追她的人很多,可她遲遲沒有找到意中人。

遇見他時,小鄭說不知何因,對他有點動心,也許是因為他長得帥吧。總之,見過幾面,她就跟他走到一起,後來讓他成為自己的丈夫。

度過蜜月後,他竟然不出去工作,成天躲在家裡玩遊戲,倆人的生活靠小鄭的工資,以及偶爾他父母給的一些錢。小鄭說他,他稱沒有合適的……

小鄭工作忙,回家還得收拾家務。她的丈夫在家不是打遊戲就是睡大覺,不幫忙家務還說自己心情不好。後來,晚上還常常外出。

經過觀察和追蹤,小鄭發現他外面有女人,是他打遊戲的隊友,一個當了人家「小三」,後被拋棄,卻擁有一大筆財產的女人。

小鄭跟他吵,跟他鬧,但還沒有離婚的念頭。

可她的丈夫,吵了一段時間後,卻直截了當向她提出離婚。

「我沒嫌棄你,你倒嫌棄我?」小鄭蒙了,她想不明白,不肯跟他離婚。

有人問小鄭:「你到底愛他什麼?那樣的人,你躲還來不及呢!」

小鄭搖了搖頭,流著淚說:「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無法接受。」

「是不是還愛他的帥氣?」當有人忍不住繼續追問。小鄭回應:「他的帥氣抵不過他的頹廢,回家一看到他的髒亂和無神的雙眼,我真想跑。」

「那就對呀,現在就該趕快跑。」但小鄭依然搖頭:「我邁不動雙腿,我不想離開……」

2.

小鄭不想離開,不想放手,還真因為感情嗎?其實不然,小鄭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應該是「沉沒成本效應」搗的鬼,它是一種沉溺於過去的非理性的行為方式

生活中不由自主任由「沉沒成本效應」操控的事情很多。在愛情、親情中不乏存在,往往前期越是投入的人,後期越不甘放手。

網絡上看過關於男人最不甘分手的幾種情況,其中第一種是備胎式分手。原因很明白,因為備胎,男人基本上是單方向給予,物質的饋贈,孤獨時的陪伴和安撫。經濟上、精力上、時間上男人大量付出,但女人沒有給男人所期待的情感,沒有給男人在自己心中留下位置,當覺得不需要甚至是障礙時,女人提出分手。如此,男人極其不甘心,因為曾經的付出一無所獲,所以更難理性面對發生的一切。

親子關係出現問題時,常常更為不堪的是父母,這除了父母對子女感情更濃的原因外,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父母在子女身上投注了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所以更加不甘心,更為難受。

其實「沉沒成本效應」的非理性行為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去電影院看電影,開映之後發現電影不是自己想要看的,沒有任何興趣,但為了購買電影票付出的錢,不甘心離開電影院,搭上自己的時間,和賠上自己不愉快的心情。

再比如不小心買來不夠新鮮的食物後,因為不甘花出的錢浪費掉,繼續食用,最終影響身體,造成了更大的浪費。

「沉沒成本效應」的不甘心行為,引發了太多不該出現的痛苦和難受。

但願小鄭能夠覺醒,擺脫「沉沒成本效應」的影響,不要因為結婚後自己的付出而不甘放下,不願結束婚姻。

3.

懂得分析自己的心態,正視自己的內心,會讓自己過得更為順心。

人世間,不少不甘心,不是放不下當前,而是舍不去曾經。

那麼,在面對變化和選擇時,不要急著不甘,不要立即讓自己墜入痛苦之中,給自己一點時間,將自己需要面對的當前狀況、人和事,一點點剖開,抽絲剝繭,尋找裡面究竟有多少是自己真正不甘,放不下的。

面對情感割裂,看看對方身上有多少真正值得自己留戀的。

面對無法復得的東西,想想實際用處和價值是否無可替代。

一番尋找、思考之後,往往會發現,其實所謂「不舍」的東西,存在與否,影響不了自己現實的生活。

自己真正放不下的,是曾經,那些曾經的付出。

然而,即使已經付出,就無可返回。換個角度去思考,為無法返回的曾經,再搭上時間、精力,乃至人生去不甘,去追悔,去做無用的堅持,豈不是造成更大的浪費,無謂消耗了自我。

不甘吃虧,但實際因為不懂得止損繼續投入,時間也好,情感也罷,最終出現了更大的吃虧。

再度回首時,或許又是無盡的追悔。

所以,該放手時放手,該捨棄時捨棄,不要糾結於曾經的付出。只有理性放下,才會有快樂,才會有新的開始。

相關焦點

  • 用好「沉沒成本」效應
    其實這是運用了"沉沒成本"效用的緣故。2什麼是"沉沒成本"效應?沉沒成本又稱旁置成本,是管理會計中的一個術語,主要用於項目的,是決策,在項目決策時無需考慮。但是在人們的實際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著一種決策時顧及的非理性現象,這種現象叫沉沒成本效應。
  • 生活中越來越突出的覆水難收——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指那些已經消耗掉且無法挽回的資源。是影響當前決策狀態的一個因素。生活中,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 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投資中的沉沒成本如何挽救
    這指的是人們付出的沉沒成本無法回收,但更多人卻固執於沉沒成本而一錯再錯。那麼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我們投資中的沉沒成本如何挽救?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Cost)。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沒成本
    作者:我是鐵木君來源:鐵木君(ID:tetemu)不懂沉沒成本,你越堅持,就越被坑假設你跟朋友/對象去吃自助餐。這家店裡的食材都很新鮮,味道很好。你們吃得很飽。當你們起身準備走的時候,每桌限量一份的黑松露鵝肝,送到了你的面前。
  • 對沉沒成本的處理,關係你的一生!
    還有一種成本,你生活中肯定經常遇到。或許,這種成本完全可以叫作「無奈」。比如,買了一張電影票,快開演時下起了大雨。如果不去看,白白浪費了100元;但如果去看,就必須打車去,還需要額外再花費100元。這個時候,你糾結不?
  • 沉沒成本是成本嗎?知道了對你有什麼好處?
    今天繼續看《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沉沒成本這個概念,我們都知道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但是「知道」不等於「做到」,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們去看電影,看了15分鐘,片子好不好看,已經知道的差不多,電影票錢已經退不了,是個爛片子,你會立馬退場嗎?
  • 放下:砍掉沉沒成本,及時止損
    放下:砍掉沉沒成本,及時止損覺者看世界(恒生資管集團 副總裁 何伏)人們面對收益和損失時,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我們天生就對「損失」更加敏感,為了避免損失或找回損失,我們會變得冒險。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時,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也會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已發生,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它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毫無價值,不會影響當前的行為或未來的決策。
  • 《墨菲定律》:割捨「沉沒成本」,方能及時止損
    其實這就是《墨菲定律》中所講到的由於難以割捨「沉沒成本」,而選擇將就。那什麼是「沉沒成本」呢?所謂「沉沒成本」就是說已經投入但不可能再拿出來的付出或支出,比如情感、時間、金錢等等。,甚至還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中……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或者從理性的角度看,「沉沒成本」已經產生,如果因為已經無法挽回的「沉沒成本」,長期被「沉沒成本」裹挾著往前走,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舉動和行為。
  • 沉沒成本難以捨棄,成年人該如何及時止損
    2經濟學上對沉沒成本的定義是: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比如堅持了3-5年職業發現自己不適合、不喜歡,這個時候,你腦子裡閃過想要轉行業的想法,可是3-5年的時間和付出這個沉沒成本實際上會讓你沒有辦法不去考慮,而且很難說扔掉就扔掉,而轉換行業需要重新開始、從零開始,我相信大部分人可能最後還是會選擇繼續做原有的行業,這就是沉沒成本在影響我們的決策。沉沒成本,有的時候其實是我們之前做了錯誤的選擇造成的。
  • 面臨「反對沉沒成本」效應,家電廠商的智能音箱還有必要做嗎?
    售價299的海爾的智能音響X20在2014年格力就發布了移動場景中控——魔方精靈,為用戶預設了集中家居模式。電視廠商海信也在2018年就發布了「AI+信果」,雖然在宣傳口徑上反覆強調這不是「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中樞」,不過怎麼看都確實是一個智能音箱。更重要的是,以上的產品在銷量上並無搶眼數據出現。
  • 神奇的「吊橋效應」,教你如何俘獲愛情
    摘要:你是否為如何快速與女友升溫感情而苦惱,別著急,小編教你一招,就是利用了神奇的吊橋效應。什麼是吊橋效應?所以無論男女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將這種心跳加速等生理狀態歸因為為對異性有好感的標誌。那該怎麼做了?
  • 算清楚你的沉沒成本,看值不值得
    算清楚你的沉沒成本,看值不值得大學畢業後,普通人大概就是有兩種選擇,要麼就業正式步入社會,要麼考研繼續往上深造。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作出的最終決定也不同。有些人可能會十分的糾結,因為各種現狀原因,比如說,金錢、時間等等。其實,畢業選擇考研還是工作,只需要去算清楚你自己的沉沒成本是什麼?再想一下你自己覺得值不值得了。
  • 沉沒成本的陷阱:為了降低3333元的機票成本,我再多花了2W
    「如果直接退票的話,你就是0成本了」不到十分鐘,朋友截圖來退票信息,順帶提了一嘴,「想來不用我提醒你這3333的沉沒成本,不是成本吧」簡單來說就是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金錢、時間、精力等,是一種歷史成本。從字面意義上就不難看出,沉沒成本其實不應該成為我們當前決策時所應考慮的因素,換言之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不過,可惜的是,沉沒成本在我們生活中很是活躍,人們在做決策時往往會被沉沒成本所影響。
  • —沉沒成本
    這種現象在行為決策理論中被稱為「沉沒成本謬誤」,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會看這件事情將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和因此引發的成本,而且也會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人,雖然這些投人已經是不能收回的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從理性的角度說是不應該影響我們決策的,因為不管你是不是去聽音樂會,你的錢已經花出去了。
  • 黃子韜勸粉絲直接分手,別讓沉沒成本影響項目決策
    黃子韜在線暴躁,說道:「直接分手,這種出軌你還問我?」黃子韜還說:「人都出軌了你跟他在一起幹什麼,有點志氣行不行?永遠不要吃回頭草」。這樣的霸氣回復,令他的黑粉也開始稱讚:「雖然他瘋 但三觀挺正的。」沉沒成本一直以來是項目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一些項目經理對沉沒成本不太了解,造成了進一步的損失。
  • 兩性關係中,你之所以對男人沒吸引力,是因為缺乏這三種能力
    這種感覺持續的時間越長,男人對你的依戀會越深。 也就是說,不要讓男人徹底讀懂你的思緒。 迷一樣的女子,比深知的女子更有魅力。 結婚多年,二個人共同生活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情感變淡。 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愛情變成了親情。
  • 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到底哪個更重要?
    這就涉及到我今天要跟大家重點說的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的問題,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在股市投資中的煩惱會少很多,收益也會有突飛猛進的增長,你的投資水平會有質的飛躍。但如果你買入的不是一家優質的公司,或者說你是在高位買入的,只是不願意接受虧損的事實,你這樣做的話,只會讓你越陷越深,最後損失慘重。這就是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指已經發生的成本,也可以稱歷史成本。
  • 什麼是——沉沒成本
    問:最近有個問題想不明白,我現在上班的這個廠(小廠)運營了兩年,兩個老闆前後投了一百多萬,廠裡沒賺到一分錢且處於負債狀態。老闆們卻選擇繼續堅持,這堅持是為了什麼?這廠是做機械零件加工,俗稱機加工。先用唰單兼職,騙你100元,再找個藉口說 唰夠500元才能返現,你提現的時候對方說,要做夠10單才能提現。你不想損失這100元,就得繼續付500元,不想損失前面的600元,就得損失幾千元 ……這種心理慣性,也叫做「沉沒成本」。
  • 趙名輝塔羅測試:你近期的情感狀態
    塔羅測試規則:先不要看答案解析,內心保持平靜,不要著急,默念本次的問題後,從以下四張牌中選一張最有感覺的的牌,或直接選一張你認為符合自己當前感情狀況的,之後看答案解析。A:權杖十權杖十表明你近期的情感狀態不是特別的好。這段愛情給你帶來的壓力遠遠多於快樂,即使表面上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內部已經是問題叢生了,而且在這段感情中你也會感覺到要承擔的責任特別多,你已經很累了。
  • 只要掌握「吊橋效應」的原理,就能讓對方產生愛上你的錯覺
    別看這些只是影視劇的情節,事實上它有著一定的依據,並且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要運用其中的原理,就能夠讓你在談戀愛的時候無往不利。換而言之,如果你能把握吊橋效應的原理,往往就能夠讓對方更容易對你著迷。當然,這並不是說就讓你帶異性到吊橋上見面,事實上,下雨天也同樣能夠產生這種效應。這些因為下雨天的時候,人本能地保留了原始的感受,習慣性地會覺得自己處於危險當中。這個時候,如果你能出現在對方的身邊,去偶遇對方,那麼你們兩個人的感情,就會更濃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