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沉沒成本

2020-12-16 公明易學

前天一個朋友問一個問題。有感而寫。

問:最近有個問題想不明白,我現在上班的這個廠(小廠)運營了兩年,兩個老闆前後投了一百多萬,廠裡沒賺到一分錢且處於負債狀態。老闆們卻選擇繼續堅持,這堅持是為了什麼?

這廠是做機械零件加工,俗稱機加工。

運營情況是:訂單多,單價低,產能上不去,交貨逾期,返修率較高。

兩年過去了自己沒賺到錢,私人還欠一屁股債,說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看到這個廠盈利後再退休。

我在想這個老闆,可能是個火星人吧。

答:在詐騙行業,有個非常知名的玩法「釣魚」,屢試不爽。

先用唰單兼職,騙你100元,再找個藉口說 唰夠500元才能返現,你提現的時候對方說,要做夠10單才能提現。

你不想損失這100元,就得繼續付500元,不想損失前面的600元,就得損失幾千元 ……

這種心理慣性,也叫做「沉沒成本」。辦工廠的老闆堅持下去,不認虧,此時帳面損失很小,還有希望。

一旦認虧,二手機器成了一堆爛鐵,工人解散,投資的幾百萬就打水漂了,家人反目,債主上門……騎虎難下,只能繼續做下去。

其次,老闆不是員工,生意再差,老闆也必須表現出很有希望的樣子,只有到了最後一刻,彈盡糧絕,老闆才有資格垂頭喪氣。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沒做過老闆,很難理解這種心境。

相關焦點

  • 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投資中的沉沒成本如何挽救
    這指的是人們付出的沉沒成本無法回收,但更多人卻固執於沉沒成本而一錯再錯。那麼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我們投資中的沉沒成本如何挽救?沉沒成本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 沉沒成本是成本嗎?知道了對你有什麼好處?
    今天繼續看《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沉沒成本這個概念,我們都知道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但是「知道」不等於「做到」,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們去看電影,看了15分鐘,片子好不好看,已經知道的差不多,電影票錢已經退不了,是個爛片子,你會立馬退場嗎?
  • 沉沒成本、邊際效用……這和愛情有什麼關係?
    聽:用「沉沒成本」幫太太做決策,後果很嚴重「沉沒成本」是經濟學的經典術語,說的是已經發生、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再收回的支出。經濟學家們認為,一個理性的人在面對「沉沒成本」時應該做的選擇就是:趕緊跑路。而且,經濟學家也告訴我們,考慮事情要先向前看,所有的沉沒成本都不應該在考慮範圍內。不過,現實生活比理性的經濟學世界複雜得多。有經濟學家認為,現實中,沉沒成本給他帶來了不少困擾。
  •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沒成本
    鐵木君想陪你進化18年,從質子到巨物沉沒成本,指的是那些發生在過去,我們無法去收回或改變的付出。我們可以用一個經濟學詞彙來解釋——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指的是那些發生在過去,我們無法去收回或改變的付出。這些付出,包括且不限於金錢、時間、精力、感情等等。聽起來好像沒感覺?
  • 生活中越來越突出的覆水難收——沉沒成本
    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內涵闡釋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決策。對我們來說,沉沒成本是我們在以前生活活動中攤入成本的支出。
  • 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到底哪個更重要?
    這就涉及到我今天要跟大家重點說的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的問題,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在股市投資中的煩惱會少很多,收益也會有突飛猛進的增長,你的投資水平會有質的飛躍。這就是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指已經發生的成本,也可以稱歷史成本。在投資的過程當中,如果你一直被沉沒成本所羈絆,不僅會給你帶來很多煩惱,還會干擾你做投資決策,讓你錯失很多投資機會。
  • 放下:砍掉沉沒成本,及時止損
    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已發生,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它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毫無價值,不會影響當前的行為或未來的決策。「沉沒成本」可能是那些難以割捨的東西,就像有的人家裡堆積著大量用不著的物品捨不得扔,卻想著「萬一哪天用得上呢?」。
  • 《墨菲定律》:割捨「沉沒成本」,方能及時止損
    其實這就是《墨菲定律》中所講到的由於難以割捨「沉沒成本」,而選擇將就。那什麼是「沉沒成本」呢?所謂「沉沒成本」就是說已經投入但不可能再拿出來的付出或支出,比如情感、時間、金錢等等。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往往因為不能割捨「沉沒成本」,而選擇默默忍受,默默將就。不少人還將整個人生陷入「沉沒成本」的泥潭裡無法自拔。
  • 對沉沒成本的處理,關係你的一生!
    還有一種成本,你生活中肯定經常遇到。或許,這種成本完全可以叫作「無奈」。比如,買了一張電影票,快開演時下起了大雨。如果不去看,白白浪費了100元;但如果去看,就必須打車去,還需要額外再花費100元。這個時候,你糾結不?
  • 沉沒成本難以捨棄,成年人該如何及時止損
    新公司希望你儘快入職,而你卻還在考慮今年的年終獎,即使你跳槽的漲薪基本上能覆蓋住你的損失,你卻總覺得辛苦了快1年,想等下年終獎,但年終獎卻要2月份才發,新公司沒有辦法等你那麼久;跟男朋友談了好幾年,互相去見了對方家長後,你發現兩個家庭的生活習慣、價值觀都相差很大,可預見未來肯定會有很多矛盾和摩擦,但你卻捨不得這麼多年的付出,不想現在結束;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好多年,這兩年都是要重複做一些同樣的事情,基本上沒有什麼提升
  • 沉沒成本的陷阱:為了降低3333元的機票成本,我再多花了2W
    真是一點就透,沒錯,3333的套票錢,確實已經成了我的沉沒成本,那什麼叫沉沒成本呢?簡單來說就是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金錢、時間、精力等,是一種歷史成本。從字面意義上就不難看出,沉沒成本其實不應該成為我們當前決策時所應考慮的因素,換言之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不過,可惜的是,沉沒成本在我們生活中很是活躍,人們在做決策時往往會被沉沒成本所影響。
  • —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失去的永不能再回來如果面對以下問題,你會怎樣回答?單位發給員工每人一張免費音樂會門票,位置在前排中間,價值300元。可是天公不作美,在開音樂會的那天突然來了一場暴風雪,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導致所有公共運輸工具都暫停使用,但是音樂會照常進行。
  • 早知道「沉沒成本」,何至於股票被套四個月
    而要早些知道「沉沒成本」,或許這個情形就可以避免了。「沉沒成本」是指那些已經發生且無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經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等,都屬於沉沒成本。作為資深股民,因早期的衝動投資,購過許多股票,凡是形成帳面虧損而又短期解套無望的,能做到斬倉出局,但斬的不徹底,會留100股趴在帳上,存了遲早要把虧損找回來的賭氣念頭。
  • 黃子韜勸粉絲直接分手,別讓沉沒成本影響項目決策
    黃子韜還說:「人都出軌了你跟他在一起幹什麼,有點志氣行不行?永遠不要吃回頭草」。這樣的霸氣回復,令他的黑粉也開始稱讚:「雖然他瘋 但三觀挺正的。」沉沒成本一直以來是項目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一些項目經理對沉沒成本不太了解,造成了進一步的損失。
  • 用好「沉沒成本」效應
    其實這是運用了"沉沒成本"效用的緣故。2什麼是"沉沒成本"效應?沉沒成本又稱旁置成本,是管理會計中的一個術語,主要用於項目的,是決策,在項目決策時無需考慮。但是在人們的實際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著一種決策時顧及的非理性現象,這種現象叫沉沒成本效應。
  • 算清楚你的沉沒成本,看值不值得
    算清楚你的沉沒成本,看值不值得大學畢業後,普通人大概就是有兩種選擇,要麼就業正式步入社會,要麼考研繼續往上深造。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作出的最終決定也不同。有些人可能會十分的糾結,因為各種現狀原因,比如說,金錢、時間等等。其實,畢業選擇考研還是工作,只需要去算清楚你自己的沉沒成本是什麼?再想一下你自己覺得值不值得了。
  • 投資理財要警惕心理陷阱,關於「沉沒成本」和「損失厭惡」
    上面的問題其實就引出了今天要說的第一個概念:沉沒成本。什麼叫做沉沒成本呢?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並且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簡單來講就是:已經發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
  • 給女孩子的戀愛忠告:請對愛情中的「沉沒成本」堅決說不!
    這種現象叫做「沉沒成本」。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以往發生的費用。顯然這是「沉沒成本」在從中作祟。盈盈不舍的這5年不單單是對彼此雙方的感情的留戀。還包括盈盈在這5年中投入的時間、金錢和精力等。
  • 沉沒成本效應,教你看你的情感模式,是否在非理性狀態
    有人問小鄭:「你到底愛他什麼?那樣的人,你躲還來不及呢!」小鄭搖了搖頭,流著淚說:「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無法接受。」「是不是還愛他的帥氣?」當有人忍不住繼續追問。小鄭回應:「他的帥氣抵不過他的頹廢,回家一看到他的髒亂和無神的雙眼,我真想跑。」
  • 和《日本沉沒》一同沉沒的,還有什麼?
    劉慈欣曾說:我看《日本沉沒》後很震驚,一部科幻作品竟然能把一個民族深處最敏感、脆弱的對未來的恐懼感體現出來,我就想寫一部中國的《日本沉沒》。中國人對未來對末日的恐懼是什麼?我想了很多年,沒想出來。但作為人類,我們對宇宙肯定有共同的恐懼,這也是《三體》重要的思考來源。小說不是第一次被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