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所言,解的很辛苦,投入地很無謂,出於面子仍無畏出手,坐了四個月的冷板凳。因無補倉資金,中途放跑一個半導體中籤新股,失掉不少利潤。而要早些知道「沉沒成本」,或許這個情形就可以避免了。「沉沒成本」是指那些已經發生且無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經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等,都屬於沉沒成本。作為資深股民,因早期的衝動投資,購過許多股票,凡是形成帳面虧損而又短期解套無望的,能做到斬倉出局,但斬的不徹底,會留100股趴在帳上,存了遲早要把虧損找回來的賭氣念頭。手中最後一個帳面虧損的股趴了有十年了,解決掉這個歷史遺留問題,是我的執念。我太明白這種A+H股的肉性了,也可以說在賭性的驅使下,在綜合考慮了各種不利情況出現的可能後,仍是出手了。結果很僥倖,但負出了巨大的時間成本及間接的利潤。如果早點按「沉沒成本」指導,這個嗔念導致的魯莽行為或許可以避免。「沉沒成本」不應該影響我們對後續事件的決策。執行好」沉沒成本」計劃,需要我們始終提醒自己做到三件事情:1、放棄眼前的事並不意味著之前的決定是錯的,當時的情況下,那也許是最好的決定。 2、與高手交流看法,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3、放棄後,可以讓自己投入到更有價值的活動裡,換來更大的收益。而之前所經歷的知識、技能和感悟也會有助於正在開展的工作。休息日懶洋洋宅在家裡,看書看到了「沉沒成本」,想起解套的僥倖,就把這個感悟寫了下來,算是與諸位股民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