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一間間鐵皮棚應聲倒下。5月8日,按照恩施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恩施市城市管理執法大隊、市「兩違」清理辦、六角亭街道辦事處、勝利街社區居委會等多部門聯合行動,對州城掛榜巖車站外的棚戶經營攤點進行拆除。
全媒體記者陳航 通訊員譚華
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一間間鐵皮棚應聲倒下。5月8日,按照恩施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恩施市城市管理執法大隊、市「兩違」清理辦、六角亭街道辦事處、勝利街社區居委會等多部門聯合行動,對州城掛榜巖車站外的棚戶經營攤點進行拆除。
拆除後的現場。
5月9日,恩施晚報記者來到拆除後的現場看到,熱鬧了10年的早餐夜市經營攤點已被花箱圍住,變成臨時綠化帶。同時,記者向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編制科了解到,該片區將被打造為佔地千畝的掛榜巖(摩天嶺)歷史文化公園,建成後,城市整體形象和市民幸福指數將大幅提升。
工人擺設花箱。
再見!麻辣燙炕洋芋
「轟隆隆……」5月8日10點,幾臺挖掘機臂爪伸向一間間鐵皮棚,州城掛榜巖車站外的棚戶經營攤點被依法拆除。
據恩施市城市管理執法大隊法制信訪辦公室副主任黃律明介紹,為建設掛榜巖(摩天嶺)歷史文化公園,恩施市人民政府決定對掛榜巖棚戶區改造項目國有土地上的房屋予以徵收,並拆除位於恩施市掛榜巖1號——恩施州交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掛榜巖車站前臨航空大道一側搭建的臨時棚戶經營攤點。
「為確保按時拆除,不影響歷史文化公園開建時間,通過和車站接洽以及多次商定妥善處理經營攤主的相關事宜後,經營攤主都十分配合。」黃律明表示,5月8日,和車站籤有租賃合同的13戶經營戶已全部撤離。
問月亭。(效果圖)
據黃律明介紹,掛榜巖汽車站外的棚戶經營攤點均來自原清江橋頭勝利街入口的經營攤點,其中以麻辣燙居多。流動擺攤點露天經營不僅影響周邊的環境衛生,更有損市容市貌,2009年,政府對該處經營攤點進行取締,將經營戶臨時規劃到掛榜巖車站前的空地。
自2009年起,該處集中經營早餐和夜市至今已有10年時間。5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拆除後的現場,原本熱鬧的早餐夜市已不復存在,幾位工人正用花箱圍住空地,打造臨時綠化帶。
「唉,終於拆了!這麼多年,我們過路都不好走,人行道被他們佔完了。」對於經營攤點的拆除,州城市民王大伯表示支持。也有一些市民對此保持中立的看法,「以前回白果壩要在這裡坐車,每次都要吃麻辣燙和炕洋芋,現在突然不見了,有點不習慣。」李先生笑著說。
據黃律明介紹,這些經營戶沒有消失,而是入駐恩運集團即將投入運營位於紅廟下官田的新車站,車站繼續為經營戶們提供租賃場所。
被拆除的空地後有一排幾十年歷史的危房,其中一戶為經營商戶,「做了16年的生意,有好多老顧客了,捨不得也要走,政府要搞建設,我們要支持。」老闆娘說。
今年45歲的萬女士在該處做了18年的早餐生意,她介紹,該處房屋比自己年齡還要大,「我們還是娃娃的時候這裡就是招待所,是汽車分局的辦公樓,也是我們兒時的回憶。」
廣場設施。(效果圖)
期待!歷史文化公園
據了解,掛榜巖車站及小商品市場位於清江姊妹橋頭,處於航空路、舞陽壩、後山灣、六角亭的交通咽喉位置。在城市發展早期,特別是在舞陽壩商業中心位置確定後,掛榜巖成了城市中心商圈與航空路、機場路城市副中心商圈的連接點。這種獨特的區位優勢,讓掛榜巖成為恩施早期的客運樞紐和商貿市場。
隨著城市發展步伐加快,掛榜巖地區原有的商貿和客運功能已滿足不了市場和市民的需求。2018年10月17日,掛榜巖車站及小商品市場搬遷用地公告公示。公告顯示,掛榜巖新車站將搬至紅廟下官田。
梯田花海。(效果圖)
5月9日,恩施晚報記者從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編制科了解到,該處將被打造為佔地千畝的掛榜巖(摩天嶺)歷史文化公園,該公園東臨州政府、西靠葉挺公園、北接恩施老城區、南至張家巷,佔地1050畝。
公園主要為以摩天嶺山頭為核心的周邊山體區域,包含原掛榜巖車站、白衣庵、天街及勝利街部分區域。該公園秉持低成本、生態化、人性化的設計原則,遵循生態發展的規律,充分利用山體原有景觀形態,減少人工雕琢痕跡,將生態和野趣納入景觀區內。同時,該公園在空間上更重視空間維度,滿足人們個性化需求,包括娛樂性質及商業服務性質,規劃形成以掛榜巖為主入口廣場、掛榜巖梯田花海、勝利街次入口廣場、問月亭、天街等五大核心景觀節點。該公園建成後,將大幅度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