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常用的六個典故,全部知道的,才能算小學畢業

2020-12-19 詩詞風月樓

中國歷史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文鬥上,各國提倡「百家爭鳴」,在武鬥上,各國兼併「勝者為王」。於是後世文人,將春秋戰國期間一些精彩的歷史片段,融化成為各種典故,並融入詩詞文學作品。

這回編者為大家帶來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六個典故,而且這也是詩詞常用的六個典故,知道少於四個的,可能小學都沒畢業。

第一個:一鳴驚人。

據說楚莊王臨政後,終日吃喝玩樂,不處理政務,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年。某日,有一位大臣對楚莊王講道:「據說我們國內有一隻很大的鳥,已經三年沒有飛起來了,也有三年時間沒有鳴叫了,這是為何呢?」

楚莊王鄭重地回答道:「這隻鳥不飛,不鳴叫也就罷了,等到他飛起來,開始鳴叫的那一天,就會震驚眾人了!」

後來,楚莊王便一反常態,不聽歌舞,也不近女色,開始整治國家,處理政務,買馬養兵,僅僅用了數年的時間,就把楚國國力提到空前強盛。於是,後世文人便把一鳴驚人比作那些等待時機的人。

第二個:紙上談兵。

在戰國時期,有個叫趙括的人,是趙國名將趙奢之子,他從小學習兵書,用兵之道也是很精通,就連父親趙奢,都考不倒他。因此趙括變得越來越自大。在趙奢去世之後,趙括帶兵上了戰場,儘管當時有很多大將都在反對,但是趙王極力支持趙括,最終在長平之戰中失敗,還造成了四十萬兵力的損失。於是,後世文人便把紙上談兵形容那種沒有實戰經驗的人。

第三個:朝秦暮楚。

在戰國時期,秦和楚戰爭不斷,其他的諸侯國為了最大程度上保全自己的利益,動搖不定。秦國有優勢就去幫助秦國,楚國有優勢就去幫助楚國。所以,這個典故就用來形容那些態度搖擺不定的人,俗稱牆頭草。

第四個:大義滅親。

春秋時期,衛國有一個名為石蠟的人,他的兒子石厚與公子州籲二人密謀殺君篡位。石厚為了使衛國的民心安定,從而去求父親石蠟幫忙他。卻不曾想,石厚的父親設計了他,趁石厚與州籲到達陳國,抓捕了二人。州籲被衛國派人殺死,而石厚,正是由自己的父親石蠟派人殺死的,所以這就有了大義滅親的典故,用於形容正義而不徇私的人。

第五個:烽火戲諸侯。

西周末年時期,周幽王臨政,此人昏庸好色,為了王妃褒姒展現笑容,竟然點燃烽火,將前來幫忙的諸侯國當作笑話。後來,等到西周真被攻打時,再次點燃烽火,卻沒有一個諸侯國前來救援了,周幽王就此殞命,西周滅。

第六個:退避三舍。

在春秋時期,晉國內部紛爭不斷,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他到了楚國後,被楚成王發現並收留,還好吃好喝地款待著他,對此,重耳對楚成王許下了承諾,如果楚國和晉國爆發戰爭,晉軍會退避三舍為楚軍讓路。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執政,由於支持了宋國,與楚國的利益相衝突,從而發生矛盾,爆發了戰爭,兩軍相遇,重耳遵守了當時的諾言,退避三舍,將楚軍引誘到自己的地盤,從而獲得勝利。

除了上述六個典故,春秋戰國時期還有許多典故,如扁鵲治病等。而編者上述提到的六個典故,都是小學曾學過的,也是詩詞常用的六個典故,全部知道的,才能算小學畢業。各位看官對春秋戰國時期還有哪些比較熟悉的典故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古詩詞中常用十五個典故,幫你理解好詩詞
    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兩座高峰,它們以其文字優美、含義深刻著稱於世,在詩詞中,典故是經常出現的,我國唐宋時期更是湧現出了李商隱、辛棄疾等用典高手,而用典因為它文字簡練、深刻,含義婉約、深刻,為古詩詞增色不少。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小學友們,你們知道「典故」是什麼意思嗎?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
  • 古詩詞中常用典故十五個,幫你讀懂好詩詞
    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兩座高峰,它們以其文字優美、含義深刻著稱於世,在詩詞中,典故是經常出現的,我國唐宋時期更是湧現出了李商隱、辛棄疾等用典高手,而用典因為它文字簡練、深刻,含義婉約、深刻,為古詩詞增色不少
  • 關於春天,這16個成語你都知道嗎?背後的詩詞典故非常精彩!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春天的16個成語,帶詩詞典故與釋義。這些成語的意境都很美,配上詩詞典故的解析更是精彩,快來看看你知道幾個?春天是一個讓人心情愉悅的季節,關於春天的美好詞彙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成語還是詞句,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春意盎然的意境,仿佛春天就是美好的代名詞。中小學生在寫作中也經常會遇到和春天有關的話題,大家對與春天真的是太熟悉了!
  • 小學語文老師整理:這100個歷史典故,幫助孩子了解中國史!
    小學語文老師整理:這100個歷史典故,幫助孩子了解中國史!提前幫孩子啟蒙,升入初中還受益!語文學習最忌急功近利,很多家長跟我談及孩子成績,都過於注重分數,忽視了語文最本質性的東西——語文素養的形成。一時分數的高低決定不了孩子的未來,重要的是孩子能夠養成聽、說、讀、寫的好習慣,內涵的提升才能受益一生,語文成績也能潛移默化式地提升。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會接觸到它。小學階段的時候,語文的學習還包括課外閱讀,其實,光靠課堂上的一點知識是不夠,如果想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就要多多涉獵其他知識。
  • 六句典故詩詞名句,承載的文化氣息,值得收藏!
    典故詞語具有「簡略的暗示」性能,在詩性語言活動中顯示出「壓縮式歷史的運用」功能。「典故」指代功能的發揮,藉助于欣賞者對「歷史原型(史實)」的領悟而得以實現。一、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出自唐代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但願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意思是:但願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二、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詠志見示》, 桑榆:指太陽到了桑榆星附近,日所入處。指日暮,喻晚年。
  • 100個好聽的男孩名字,詩詞有典故的男孩起名大全!
    怎樣起個好聽有寓意的男孩名字呢?這是很多朋友在起名的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要想起一個吉祥好聽的男孩名字,不光要關注寶寶的生辰八字,更重要的要關注名字的含義。接下來大眾起名網小編整理的100個好聽的男孩名字,詩詞有典故的男孩起名大全,大家可以從中間挑選一個最適合的名字給自己的寶寶起名。
  • 基隆路小學舉行六年級畢業典禮 書寫心願卡祝福母校
      半島網6月23日消息 6月19日上午,青島基隆路小學多功能教室裡既有孩子們的歡歌笑語、也有師生的戀戀不捨……六年的小學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難忘的,畢業前夕,基隆路小學舉辦以「放飛理想 告別母校 師恩難忘」為主題的畢業生畢業典禮,通過隆重而有意義的畢業典禮來展示六年來的教育成果
  • 古詩詞中常見的文化典故,含蓄典雅,別有詩意!
    詩詞中運用典故,是歷代詩人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不僅可以讓詩詞的表達更為形象,還可以讓詩詞讀起來含蓄典雅,別有一番詩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詩詞中的文化典故吧!因此一定要兩隻鳥一起才能飛,常用來是比喻夫妻。兩個樹枝,連生在一起。常用來比喻恩愛的夫妻。
  • 十首美不勝收的古詩詞,十個恰到好處的典故,你都知道嗎?
    古詩從來都離不開典故,一個書香濃厚,一個氣韻悠長,正是這樣絕好的搭配讓古詩詞源遠流長,成為中華民族最美的印記。我們該在這些唯美的典故中尋找詩詞的來處,以便更好的理解詩詞中的意韻,就如我一看見你,就知道了你的過去。
  • 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13個意象典故!
    古人的詩詞喜歡用意象典故,就是用自然界中的外物來感應或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以達到烘託人情感的作用。在古詩詞中,有最常見的13個意象,具體都哪13呢?哲學詩畫為大家整理了下,一起來品讀。1,冰或雪以冰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臺北一小學堅持泡湯畢業傳統 合乎禮儀才發畢業證
    原標題:臺北一小學堅持泡湯畢業傳統 合乎禮儀才發畢業證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逸仙小學今天在北投露天溫泉舉辦畢業泡湯儀式,六年級學生得先一起泡過湯,領到「溫泉禮儀證」,以後才能領畢業證書。   「畢業泡湯」是臺北市北投溫泉區逸仙小學的傳統活動。
  • 12歲女生摘得江漢區小學「中華詩詞美大賽」冠軍
    楚天都市報5月22日訊(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宋驥)今天,歷時兩個多月的武漢市江漢區小學第二屆「中華詩詞美大賽」在江漢區北湖小學圓滿拉下帷幕。其中,由紅領巾學校、紅領巾國際學校、鄔家墩小學、振興路小學和福建街小學組成的紅領巾學區獲得學區冠軍,來自華苑小學六(1)班的12歲學生胡明雪摘得個人總冠軍。胡明雪介紹,她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接觸古詩詞的。因為媽媽以前是初中老師,家裡有不少古詩詞方面的書籍,平時沒事就喜歡翻閱。因為從一年級起就有古文誦讀課,胡明雪就開始背誦古詩文。
  • 這15個古詩詞中的常用典故,孩子一不小心就會理解錯,一起來積累
    我們在古詩詞閱讀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典故。這些典故本來是古人淵博學識的濃縮,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可是,因為時代久遠,我們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如果不能透徹理解這些典故,就會影響我們對整首詩詞的理解,不僅影響我們的對文字之美體驗,甚至可能把詩詞的思想感情完全理解反了。
  • 詩詞大會總冠軍陳更,北大博士6年未畢業,如今面臨退學風險
    不過同濟卻有一位學霸並沒有將自己的學業放在首位,相反熱衷參加各種詩詞大會、綜藝節目,儘管憑藉著本科的積累被保送至北大直博,可6年過去了,她仍然沒有畢業,她就是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陳更。聽到陳更的名字,想必有很多朋友都會感到熟悉,她是與武亦姝齊名的才女。
  • 詩詞常識——詩韻常用字、詩詞鑑賞的方法和詩歌與書法
    詩詞常識——詩韻常用字、詩詞鑑賞的方法上平聲:一東——東同銅桐筒童僮瞳中(中間)衷忠蟲終沖戎崇嵩(崧)弓躬宮融雄熊穹窮馮風楓豐充隆空(空虛)公功工攻蒙濛籠(名詞,董韻同,又動詞,獨用)聾瓏洪紅鴻虹叢翁聰通蓬篷烘潼朧怱峒螽夢訌凍忡酆恫總侗窿懵龐種盅芎倥艨絨蔥匆驄
  • 青島臺東六路小學的小學生涯
    陳祥泰 /文青島臺東六路小學是一所歷經滄桑的百年老校。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後,這所百年老校獲得新生,有了嶄新的面貌。我正好是1949年秋季入校的學生。到1955年夏季畢業,我在這所學校裡度過了整整六年的小學生涯,這所小學給我留下了許多抹不掉的記憶。
  • 《慶餘年》範閒抄襲的詩詞中很多名人典故,慶國人能聽懂嗎?
    最為有趣的是,範閒是個擁有現代人記憶之人,因此在慶國生活的時候,他抄襲了不少詩詞,並為人們所追捧。但是我們都知道,在很多優秀的詩詞之中都包含著名人典故。那麼問題來了,範閒所說的,慶國人聽得懂嗎?在範閒抄襲的作品中,《將進酒》必定是經典之一。有趣的是,在這首作品中,出現了不少名人的名字,也蘊含著慶國所沒有出現的典故。
  • 小學六年級寒假作文、日記精選:畢業,我們笑著離開
    小學六年級寒假作文、日記精選:畢業,我們笑著離開   飛鳥從天空滑過,不會留下痕跡;魚兒從海洋遊去,不會留下音信;時間從我們手中溜走,不會留下提醒。如今,我們要畢業了,畢業時,我們忍住悲傷,笑著離開,不說再見。
  • 六首詩詞自帶「背景故事」,你知道幾個?
    詩詞的審美,講究的是「賦比興」,是意在言外,因此往往習慣用典故、借喻等手法,不太容易看懂,比如李商隱的無題詩,歷來就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的評價。但有一些詩詞,不一定用典故,卻往往自帶背景故事,甚至故事比詩詞更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