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獨角獸早知道
來源:微信公眾號「獨角獸早知道」
據獨角獸早知道(ID:iponews)消息,中國抗體今日正式登陸港交所,發行價為7.6港元/股。中國抗體是港股首家專注於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病的生物製藥公司。
中國抗體的研發涵蓋海內外市場,上市後中國抗體資本實力增強,為下一階段的商業化鋪路。
作者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雲南白藥(000538.SZ)在10月25日公告稱,為提高自身資金利用效率,更好的藉助資本市場優勢推動公司的戰略布局、促進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加速國際化進程,計劃使用自有資金5000萬美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以基石投資者的身份參與認購SinoMab BioScience Limited(中國抗體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的股份,並相應籤署《基石投資協議》。
並且,這是雲南白藥首次作為基石投資人投資創新藥企業。傳統藥企雲南白藥投資創新藥企,不僅限於財務上的資助,雙方可能還會在產業合作方面迸發新的火花,這樣「新老」合作讓人相當期待。
中國抗體製藥有限公司由梁瑞安博士創立,梁博士在分子免疫學和治療用單克隆抗體領域擁有三十年經驗,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背景也讓梁博士挑選的精英團隊更加值得信賴。並且梁博士曾是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院長,現任聯交所生物科技諮詢小組成員,同時他還是全球首位引入、發展和實現功能性人源化概念的科學家。
作為香港第一家本土生物製藥公司,中國抗體主要在開發以單克隆抗體為基礎的生物藥,現在專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療法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抗體建立的研發管線上已經有6種在研抗體藥物,涉及到了10多種適應症,並且多數為first-in-target或first-in-class(首創新藥)品種。
中國抗體製藥研發管線
在這其中,中國抗體開發進展最快的一款CD22單抗藥物,開發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適應症在中國正處於3期臨床後期,安全性對比其他藥物還是有著壓倒性的優勢,項目負責人是全國最好的專家曾小峰,這款藥物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CD22單抗藥物。
其實類風溼性關節炎算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了,主要的特徵就是手足多處關節產生炎症,而嚴重的情況會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目前實際上是沒有永久性治療方式的。
中國抗體的另一款第三代BTK抑制劑也已經邁入了臨床開發的階段,其設計為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天皰瘡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據了解,相比於第一代BTK抑制劑,三代能有效解決BTK抑制劑抑制時間過長導致的不良反應。
根據公開數據不難了解,在2018年,中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市場規模為134億元人民幣,隨著診斷率的上升,加上龐大的未滿足醫療需求,預計2030年前市場規模將達到133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1.08%,這是遠高於全球4.43%的複合年增長率。
中國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市場規模
從最近幾年來看,由於診斷率低,並且缺乏治療選擇,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中國生物藥市場依然供應不足。而隨著疾病診斷率增加,研發投資加大和有利政策支持所帶動,預計2018-2030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國生物藥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34.6%,規模將達到878億元,在中國自身免疫性疾病療法市場的份額從18.5%上升至66%。
中國抗體目前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有全部自體能力的公司,從早期研發到自身生產的能力一應俱全,據了解,公司未來還會搭建自己的銷售團隊,現在中國抗體已經在深圳、海口、蘇州和澳大利亞分別設立了研究中心及生產基地。
財務數據顯示,2017、2018和2019年前四個月,中國抗體製藥的研發成本分別為3260.3萬元、4728.3萬元和2020.9萬元,研發成本低於大部分上市的製藥企業,在藥品成功上市後,預計會給中國抗體帶來穩定的現金流,相對穩健的財務數據對於研發階段的創新藥企來說是相當主要的參考,畢竟隨著研發進入臨床後期,研發費用會進一步增加,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壓力。
通過我們上文的分析,也就不難理解雲南白藥這種老牌傳統大藥企會作為基石投資人投資創新藥企業了。
雲南白藥這次投資中國抗體,有一部分產品協同方面的考量。
像雲南白藥的核心產品雲南白藥系列(雲南白藥氣霧劑、雲南白藥膏、雲南白藥創可貼等)專注於止血鎮痛、消腫化瘀,針對疼痛管理,產品銷售渠道偏向消費端。
而上面我們提到的中國抗體未來首個上市的旗艦產品SM03會針對慢性免疫系統疾病,也就是像類風溼關節炎這樣的病症,需長期用藥,而且消費屬性較強,雲南白藥和中國抗體在銷售渠道方面具有很強的協同效應。
中國抗體可以藉助雲南白藥的銷售能力,雲南白藥龐大的資源嫁接能力,可以通過現成渠道迅速打開市場,獲取市場份額。
後續中國抗體的自建商業化團隊也可與雲南白藥商業化隊伍進行合作,對產品上市後的市場導入和銷售提供有利的保障。
其實傳統大藥企入股創新藥企業,並且積極尋求創新藥領域發展機會已經形成了行業的新趨勢,像復星醫藥投資復宏漢霖、中國生物製藥投資亞盛醫藥,還有這次雲南白藥基石投資中國抗體,能看出來,越來越多的傳統藥企從創新藥產品上市前,有的甚至在基礎研究階段就開始進行關注,利用大藥企全面資源和充沛的資金實力,來促進創新藥行業的發展。
在本次中國抗體成功上市後,將會成為港交所首家採用港交所「新政」上市的香港本地生物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