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大閱兵,對於軍迷來說,這次閱兵完完全全就是一場視聽盛宴,因為在閱兵場上看到了很多高科技武器。比如說以前從未亮相過的東風-17、無偵-8、攻擊11等等。不過最令軍迷們歡呼的並不是前面這些高精尖武器,而是最後壓軸出場的大殺器東風41飛彈,這型飛彈是世界和平穩定的基石之一,那麼這型飛彈究竟厲害在哪裡呢?
1:無依託發射我們在東風41飛彈的最尾部,能夠看到一個圓圓的黑色墊子。大家可別小看這個墊子,它能夠讓東風41飛彈的生存力更強。以前,東風31飛彈雖說能夠機動發射,不過一定要依靠預設陣地,而這種預設陣地一般都是硬化地面,比較會被衛星發現,而且發射之前的準備工作較長,很不方便。而東風41飛彈則不需要這樣,它能夠在機動過程中隨時停車發射,這樣很大程度地增強了發射時候的安全性,同時發射前的準備工作也沒有那麼繁瑣,節約了發射時間,又減少了被衛星發現的概率。
2:射程和精度洲際飛彈的射程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而東風41飛彈在射程以及精度這一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一型飛彈採用的是國產新一代的N15固體推進劑,這種推進劑的比衝很高,要比美軍目前現役的民兵3以及三叉戟系列飛彈所使用的推進劑更加先進。更先進的推進劑能夠給飛彈帶來更加遠的射程,根據外界的推測,東風41的最大射程能夠達到1.2~1.4萬公裡,這麼長的射程,能夠使得東風41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發射都可以覆蓋美國全境,威懾力非常強。
而在打擊精度這一方面,東風41也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它採用的是我國目前最為先進的四頻差動雷射陀螺慣性導航系統,以及天文星光制導系統,在這兩種高科技制導系統的幫助下,東風41的命中精度能夠達到150米!
3:攻擊能力與突防能力在反導技術越來越成熟,反導武器也越來越先進的今天,飛彈的突防能力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畢竟再厲害的飛彈也必須要打到敵人頭上才行,否則一切都是空談。而在攻擊能力以及突防能力這些方面,東風41也非常厲害,這一型飛彈的戰鬥部重量為1.6噸,而且組合樣式非常多。既能夠選擇攜帶10枚160公斤的分飛彈頭,又可以選擇攜帶6枚250公斤的分飛彈頭,還可以選擇只攜帶一枚爆炸當量為550萬噸的熱核彈頭。
為了能夠帶來更好的突防能力,飛彈的工程人員為東風41採用了最先研製出來的大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這讓東風41的中間段燃燒時間很短,可以躲避早期預警衛星的探測,讓敵人無法在早期的時候攔截飛彈。當飛彈進入中段飛行之後,母彈頭會先後釋放出攜帶的分飛彈頭和誘餌彈頭,從而迷惑敵方的反導系統,讓敵人的反導系統搞不清楚哪枚彈頭是真,哪枚又是假,同時也讓它們自亂陣腳。
另外,有消息指出東風41飛彈能夠全程機動飛行,可以讓飛彈的飛行軌跡更加琢磨不透,而能達到這一作用。就是因為這型飛彈採用了特殊設計的火箭發動機,可以使得飛彈機動變軌!
除東風41外,如今我軍還有很多裝備均也都實現了完全自主研發,甚至在某些武器領域也已經超越了美國。那麼,中國又是如何做到在軍事領域的快速發展的呢?
發展軍事科技,人才是關鍵!中國人之所以能在軍事科技領域超越歐美,主要是靠自己的創新和智慧;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培養了更多的數學方面的人才。在中國,數學從小學起就一直是孩子們的一門重要學科,所以家長應該更加重視孩子數學的培養。說到數學,我們不得不提的是,我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劉薰宇先生。
劉薰宇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和教育家,曾在暨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南聯大任教,還當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總編輯。他的作品直到今天也有人常常提起,讓很多大師都忘不掉。
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再一次座談會上對參會的學生們說到:"我年輕的時候,讀過一位叫劉薰宇的先生寫的數學書,書中有把數學這一很枯燥的知識講得非常有趣生動,在我讀了他的作品之後,我才搞清楚了很多重要的數學概念。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前武漢大學校長就曾經向學生們分享了他的學習經歷;"在我剛上中學時,我對數學也是不感興趣,考試成績一塌糊塗,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後來慕名讀了劉薰宇的數學作品,被其中好多有趣的故事吸引,我發現原來數學還可以這麼學,之後我就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慢慢喜歡上了數學,走上了研究的道路。
從上面這些人的口中我們可以得知,劉薰宇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趣。現在劉薰宇先生作品當中的精華部分已經被後人匯總在《給孩子的數學三書》當中,這套書非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如果你還在為孩子學習數學而感到煩惱,點擊上方小卡片了解詳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