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我在刷小視頻的時候,多次刷到同一種類型的廣告,廣告的內容就是對陪玩行業進行招商。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沒想到這個行業已經火到了如此地步,幾乎每一條廣告的點讚量超過數萬,當我點進連結後,更是被數據嚇了一跳,諮詢該項目的人數已經超過10萬……
雖然這種類型的廣告有造假的成分,不過這也讓我再次對陪玩行業有了新的認識,沒想到它能在短期內如此火爆。
任何一個行業火了之後,都會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遊戲行業同樣如此。近年來,隨著網絡的完全普及,已經智慧型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加,智慧型手機遊戲市場的規模和體量越來越大。
數據顯示,2018中國遊戲產業整體市場:收入2144.4億元,同比增長5.3%佔全球遊戲市場比例約為23.6%。中國移動遊戲市場規模佔比超過70%,預計到今年,這一比重將增至73.16%。
學生玩遊戲,大人玩遊戲,不少遊戲甚至已經成為國民級的遊戲,遊戲本來就是為人們枯燥的生活增加樂趣的,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如此巨大,該行業能夠獲得迅猛發展也在情理之中。
遊戲火了之後,與之相匹配的行業也跟著爆火。比如遊戲代練、遊戲解說等等,都是新興的行業,而且各類遊戲的工作室也很多,他們靠搬磚賺錢,開一個遊戲工作室的收入絲毫不比小企業老闆的收入低。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遊戲陪玩行業也開始大火。想必大家對遊戲陪玩行業不會感到陌生,它跟遊戲代練行業相似,也是需要玩家付費,之後再提供服務的行業。
從初期不到10億元的小市場規模,發展到現在的100億元市場。電競陪玩也培育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成長力強的企業。在過去的六年裡,比心作為陪玩行業第一個開拓者,它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4000萬,它也為中國超過500萬的電子競技培訓合作夥伴創造了就業機會。
遊戲陪玩行業,簡單的理解,就是有一群人專門配玩家打遊戲。遊戲玩家數量巨大,對陪玩的需求也非常高。值得一提的是,受歡迎的陪玩都是女陪玩,這也跟行業性質相關,畢竟平時玩遊戲的男性玩家居多。
自己玩遊戲枯燥而又無聊,如果能有一個妹子陪自己聊天,肯定會為枯燥的遊戲增添一絲樂趣。而遊戲陪玩行業正是抓住了男玩家的這個心理,所以才逐漸爆火。現在的陪玩市場中,幾乎遍地是女陪玩。
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姐姐加入陪玩行列,她們靠打遊戲輕鬆月入過萬,進入該行業的門檻不高,對女玩家的技術要求不高,但是對顏值和聲線有很高的要求!通常來說,陪玩是按小時計費的,根據各個陪玩平臺的規則,一般來說,陪玩的價格從每小時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顏值越高,聲音越好聽,甚至是身材越好的女陪玩,在行業中就越吃香!隨著行業的發展,之前爆火的女陪玩行業卻變得愈加地不單純了。
在行業發展初期,女陪玩的服務項很少,除了陪聊天,陪上分外就再沒有其他服務了,而現在,女陪玩不僅可以陪唱歌、陪視頻,如果客戶充值到位,還能提供網戀服務……更誇張的是,這個行業也被曝出存在有色交易的情況。
前面我們也說了,市面上的陪玩價格集中在幾十元一小時,而有些平臺的陪玩價格甚至達到了500,甚至是1000元!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陪人玩遊戲真的有必要收這麼高的費用嗎?
記者暗訪後發現,原來這個行業並不單純!為了弄懂該行業內幕,某記者點了一個女陪玩進行暗訪,通過兩個小時的交談了解了內幕,原來女陪玩還會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務,表面上是女陪玩,實際上還存在不光彩服務,前提是錢到位。
本來是一個新興行業,陪玩行業的出現讓很多遊戲玩家找到了賺錢的辦法,解決了一部分的就業問題,應該值得鼓勵。但是為啥這個行業現在卻又難能單純了?
其實這跟以下兩點有關:第一就是行業監管存在缺陷。以前,陪玩行業剛剛起步,監管不周可以理解,但是當平臺用戶規模達到一定體量之後,由於電競遊戲帶有天然的社交屬性,平臺對於內容的監管態度和治理能力就至關重要。
第二就是玩家自身的問題。有些玩家以找陪玩為幌子,實際上是為了在線下尋求其他服務項,尋求刺激,他們的需求也助長了平臺的不良風氣!要知道這種行為變相等於違法!
如果想淨化這個行業,除了要加強行業的監管力度外,同時也需要陪玩和玩家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