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兼具才氣和勇氣,自詡「一個正確的人活在錯誤的地方」

2020-12-21 深圳文學

原題:《星塵——我欠李敖的一篇文章 | 秦堯》

我自感身處亂世,卻一生倨傲不遜、卓爾不群、六親不認、豪放不羈、當仁不讓、守正不阿、和而不同、抗志不屈、百折不撓、勇者不懼、玩世不恭、說一不二、無人不罵、無書不讀、金剛不壞、精神不死,其立德立言,足以風世而為百世師。

——李敖

央視《新水滸傳》中,武松和方臘在破廟狹路相逢,方臘說「武松大名倒是久有所聞」,而李敖的大名之於我,也是久有所聞。

李敖去世,網上出了很多紀念文章,但都把李敖的年齡算錯了。李敖生於1935年4月23號,卒於2018年3月18號。按周歲算,是82歲,按虛歲算,是84歲,並非網上所講的「享年83歲」。值得一說的是,毛澤東去世時,也是周歲82、虛歲84,應了中國那句老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之所以會覺得自己虧欠李敖一篇文章,原因有三:一是李敖的文章我很喜歡,他的為人我也不討厭。二是我對他的閱讀和了解,不是像《隋唐演義》裡燕雲十八騎那樣「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而是循序漸進的、細水長流的、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每次看得不多,但每次隔的時間也不是太長,某種程度上說,他的文字見證了我的成長,我的成長也鑑賞了他的文字。三是我身邊似乎無人對李敖有太大興趣,本著死者為大,作為對李敖多少有些了解的人,我覺得自己有義務稍事宣傳。

之前對他的印象,除了厲害,就剩下一個怪了。至於怎麼個怪法,那時的我也說不清楚。古龍的《白玉老虎》有一個小人物郭狗:郭狗有些跳,跳的意思就是瘋,但瘋是什麼意思,就說不清楚了。所以我的說不清楚,也是所來有自,未可厚非。古龍說不清楚郭狗的瘋,我說不清楚李敖的怪,而李敖又最經常被別人罵為瘋狗,想想也是有意思的巧合。

北大醉俠孔慶東說金庸的小說「不廢江河萬古流」。孔慶東作為大陸研究金庸的重鎮,對其小說不免有溢美之詞。對於李敖,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閱讀的積累,我更認為他才是真正不廢江河萬古流的。在這裡,我不打算說什麼「世間再也不會出李敖這樣的人」此類套話,畢竟孟德斯鳩講過,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裡,每個人都是整個國家。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人格和精神,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又何止在民法裡?

那麼李敖何以不廢江河萬古流?

一是他的才氣。

李敖的才氣,既有文才,也有口才。他的文才因為書的出版和暢銷,很多人是知道的。但他的口才,實在不亞於他的文才。比如某次當眾演講,臺下一人詰問道:你來臺灣四十年,吃臺灣米,喝臺灣水,卻始終不說臺灣話,是什麼心態?李敖當即回答:我的心態,跟你們來臺灣四百年還不會說高山族的話同一心態。又有一次,臺下聽眾以紙條提問,其中一個紙條就寫「王八蛋」三字,李敖見到,立馬對臺下說:別人都只提問題不籤名,這個人卻只籤名,不提問題。李敖口才之便捷,思維之敏捷,於此可見一斑。

二是他的勇氣。

李敖前後寫了100多本書,其中九十多本是禁書。禁了再寫,寫了再禁,循環往復,樂此不疲。中世紀時,基督教為奪回被伊斯蘭教侵佔的土地,發起十字軍東徵,先後九次,歷時兩百年,但依然沒有成功。而李敖,屢敗屢戰,愈挫愈勇,毫不苟且。實際上,他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實在不算開明,每禁一次,就有坐牢的危險。但李敖若是屈服,也就不是李敖了。他以過人的決心和毅力,誓同敵人周旋到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要在眾口一聲的時代裡,呱呱大叫一番。最後當局發現抽刀斷水水更流,只好無可奈何花落去,認這個栽。

三是他的學問。

李敖的學問似乎不為人重視,不過想想也是人之常情。張衛健歌唱得也不錯,但沒幾個人記住,因為他拍戲拍得太好了,蓋住了歌聲。李敖的歷史在中學時就得到錢穆的首肯,大學時接觸胡適,令其讚不絕口。當時胡適從海外歸來,看到李敖寫的文章,說他「簡直比胡適之還了解胡適之」。李敖在臺大歷史系讀書時,教中古史的姚從吾讓李敖研究中古史,姚從吾一個教近代史的同事,也是李敖的老師,見姚從吾稍有放鬆,就鼓動李敖悉心研究近代史。後來李敖的學術興趣,似乎確實放在近代史上。一般認為,李敖的《胡適研究》和《蔣介石研究》是其學術代表作。

四是他的抱負。

李敖時常以耶穌自居。在第一次作為政治犯被捕,被法庭問到可有話說時,李敖就說,耶穌被釘十字架上,一句話不說,我被你們抓了,也是一句話不說。既不認罪,也不辯解。古今中外,吾未見強項如李敖者。有次朋友聚餐,一人問李敖如何給自己定位,李敖說:「一個正確的人活在錯誤的地方。」滿座高朋,大笑不止。1964年,李敖的大女兒李文在美國出生,學者、哲學家陳鼓應背後調侃李敖,說他想得長遠,打算以後通過女兒的關係去美國。李敖知道後,調侃道:「我靠小文去美國,還不如靠老蔣回大陸也!」蔣介石於1975年去世,此時仍執掌臺灣。指望蔣介石反攻大陸,固是笑談,不過李敖的一瓣心香,也是在臺不在陸。李敖在十四歲隨父母來臺灣後,處境艱難有之,優哉遊哉有之,眾叛親離有之,眾星捧月有之,但從未想過離開臺灣,他是誓與臺灣共存亡的。未亡之前,他就堅持戰鬥,為自由,為人權,為臺灣,也為他自己。蕭邦說,讓我的音樂成為戰歌。李敖的戰歌,就是他的文字。口誅筆伐,車輪作戰。

李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走出臺灣,是在2005年9月。他以七十高齡來到大陸,在北大、清華和復旦三所高校,分別作了題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的講座。無獨有偶,他在臺灣因為言論被封殺,去高校演講的機會不多,但也先後在三個大學作了公開演講,分別是(臺灣)清華大學的《清華生與死》,師範大學的《師大新與舊》以及輔仁大學的《輔仁神與鬼》。

作家刀爾登說,眼裡讀袁崇煥事,心裡總想起李陵。

確實,明代的人,心胸不及漢代的人寬廣。同樣被冤枉為叛徒和內奸,「明奸」的待遇遠不如「漢奸」。崇禎皇帝自毀長城,固不足論,但袁崇煥居功至偉,卻落得凌遲處死的下場,而且百姓搶著吃他身上刮下的肉,悲慘一至於此。相形之下,李陵也不過是「蘇武牧羊」、天蒼蒼野茫茫罷了。

同樣,說起李敖,我往往會想起韓愈。理由有二:

一是言論事跡流傳很廣,而大眾往往不知道真正的主人。

比如,我們能夠脫口而出的句子,很多出自韓愈,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等等。對於李敖,情況也不遑多讓,比如罵國民黨意淫大陸,手淫臺灣;說別人罵你王八蛋,我也罵你王八蛋,但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凡此種種。

二是兩人都是全能人才,而真正的拿手好戲反而被忽視。

蘇軾說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實際上作為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的散文妙則妙矣,但他最拿手的文章並非散文,而是碑銘。李敖也是,以雜文名世,但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他寫的介紹語。比如他為自己的《胡適研究》和《胡適評傳》兩書所寫的簡介:

……所以,評傳不是胡適個人的評傳,研究也不是胡適個人的研究,而是時代的評傳和研究。李敖不單寫出胡適曾怎麼樣,同時寫出胡適該怎麼樣,不但寫出胡適的理想,同時寫出理想的胡適。

胡適已經墓草久宿,但理想的胡適卻萬年長青。他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星火,從黑暗照到黎明。

胡茵夢

再如他受人之邀,給當時女友、後來結婚又離婚的演員兼作家胡茵夢所寫的白描:

……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是胡——茵——夢。

她是才女、是貴婦、是不搭帳篷吉卜賽、是山水畫家、是時代歌手、是藝術的鑑賞人、是人生意義的勇敢追求者。

你不能用看明星的標準看胡茵夢,胡茵夢不純粹是明星。明星都在演戲,但胡茵夢不會演戲——她本身就是戲。

後來胡茵夢迷上玄學,改名胡因夢,李敖說她本來是綠草如茵,人生如夢,現在她要落草為因云云。也是絕妙。

關於胡因夢,某件事倒是值得一提,這件事也直接導致了李敖第二次坐牢。李敖的老朋友、文星雜誌創始人蕭孟能打算移民,將自己的兩套房子和一些字畫交給李敖,代為保管。回來後發現李敖扣留了他的財產,不予歸還,於是一紙訴狀,將李敖告上了法庭。

實際上李敖是為蕭孟能的髮妻朱婉堅打抱不平。在文星時代,李敖和蕭氏夫婦關係親密,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後來蕭孟能另覓新歡,打算將財產悉數轉移。李敖認為他的財產起碼應該分一半給朱婉堅,就把代管的字畫和房子給了她。可是房子當時有貸款,李敖把房子轉給胡因夢,自己出錢讓胡因夢去還貸款,打算貸款還完了再轉給朱婉堅。結果這時蕭孟能趕回來,李敖當然不會還給他,結果昔日的好友對簿公堂。當時國民黨為了打壓李敖,讓胡因夢做偽證,誣陷李敖是打算借她之手私吞房產,而不是為了給朱婉堅。胡因夢因為和李敖的關係,電影被封殺,沒法拍戲,國民黨允諾讓她拍戲,於是胡因夢同意作偽證。李敖懲強扶弱的仗義行為,在商人無情、戲子無義和國民黨無德的共同作用下,反而變成侵佔朋友財產的無恥行為,並導致「二進宮」,讓人不勝唏噓。

胡因夢作偽證時,已經和李敖結婚,李敖知道消息後當即宣布離婚。其後,胡因夢在書裡、在生活中,經常說李敖壞話,不過李敖從不說她的壞話,只此一點,也可見李敖的胸懷。

李敖是有仇必報的人,關了6個月出來後,堅決打擊蕭孟能,把他告進去兩次,一共坐了5個月的牢。因為沒滿6個月,李敖第三次起訴。蕭孟能很吃他不消,遠遁大陸,最後客死他鄉。

這件事涉及到的人,大多都能說會道,而且筆上功夫不錯,加上主角蕭孟能晚年流亡大陸,所以流毒甚廣,這件事也成了李敖最飽受詬病的一件事。而實際上,法院很早以前就給李敖平反了。

李敖性情狷介,快意恩仇,做人做事毫不假借,且一生無悔。北宋周敦頤說蓮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而李敖剛好反過來,褻玩可以,只要你跟他熟,但不大能遠觀。他不是那種很隨和的人,你跟他打招呼,他愛理不理,但如果你們是朋友,就很好講話。

基本上,對李敖這樣的人,能做朋友當然最好,做不成朋友,那也千萬不要成為敵人,否則你會被他沒完沒了。

比如,東吳大學校長章孝慈慧眼識英,曾力排眾議,聘請李敖來東吳任教,這也是李敖一生中唯一一份正式職業。那時在臺灣,李敖仍是屬於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那一類,所以他很佩服章孝慈的膽量和度量。章孝慈是蔣經國的私生子,李敖對他開玩笑,說他是「歹竹出好筍」,並且還拿秦檜類比:秦檜雖奸,他的曾孫秦鉅卻是抗金而死的好臣。這裡的歹竹當然是指蔣介石和蔣經國。後來章孝慈突發腦溢血,成為植物人,最後去世。李敖發動募捐,並把自己收藏的古董拍賣,籌集來的錢全部捐給章孝慈一家。但東吳的秦孝儀,一向以章孝慈好朋友自居,此次募捐一分未捐,還從中興風作浪,說李敖的古董是假的。這種貨色,自然被李敖告到法庭,理由是他的文章和書籍捏造歷史、敗壞學風,秦孝儀為此元氣大傷。

李敖好批判,活到老罵到老,一生之中,僅對幾個人抱有較為有限的尊重,胡適是一個,《自由中國》的殷海光是一個。在古人中,李敖比較佩服戊戌變法的譚嗣同,他的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就是紀念譚嗣同的。

譚嗣同也是大勇之人,戊戌政變後,譚嗣同拒絕親友的營救,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始,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有之,請自嗣同始」,慷慨就義,死前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絕唱。

李敖曾說:

孟子的「患有所不辭」,不是一定要死,而是有犧牲的危險也不躲避,並不因為有犧牲、有危險,就不幹了。我在臺灣的處境,就是如此,我認為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找出真理並勇於維護它,在維護過程中,並不因為有犧牲、有危險,就不幹了。

古人言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李敖對臺灣,也是情之所鍾。他的一生,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來救世。武則天立無字之碑,是非功過,留待後人評說。如今李敖去世,他的是非功過,有沒有無字碑可書?有之,請自我始。

當年曾國藩討伐太平天國,因不習水戰,初戰失利,寫下「每聞春風之怒號,則寸心欲碎;見賊帆之上駛,則繞屋彷徨」。曾國藩如此,李敖亦如是,不過曾國藩對抗的是太平軍,而李敖對抗的,則是柏楊筆下醜陋的中國人。

作者簡介

秦堯安徽全椒人。筆名克利斯朵堯,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法學學士學位,金融從業人員,國家壽險高級管理師。受父親影響,熱愛文學,小學期間就在《滁州日報》《滁州廣播電視報》等報刊發表文章。截至目前,已在省內外報刊和網絡平臺發表散文一百餘篇,並多次獲獎。

相關焦點

  • 紀念李敖先生|李敖談李敖
    事實上,我還被記了一過,用刀扎人。當時,您在上海住在哪個區域啊?李敖:虹口區。對面我還記得是個監獄嘛,提籃橋那個監獄。我家住在亭子間裡,很狼狽的。我們是從北京逃出來,逃到上海。當時,我爸爸有一個錯誤的判斷,認為國民黨再垮臺,也可以跟共產黨隔江而治,隔一條江,你一半兒,我一半兒。
  • 「真小人」老憤青李敖去世,敢說真話的中國人又少了一位
    他是一個特別可愛的人。李敖,他有很多頭銜人們給了李敖太多頭銜,只是不少都似是而非,比如國學大師之類。但持平而論,思想家、時事批評家、作家、歷史學家、詩人和他非常不喜歡的「政客」二字,都可安在他頭上。當然,還有主持人。李敖,他罵人。
  • 連線萬靜波:李敖開朗頑皮但謙虛 特性讓人難忘
    萬靜波:我相信飯局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玩兒的說法,但是可能李敖回祖國大陸來探親、訪友,我想是李敖一個很久的夙願。  搜狐網:據您所知道的,李敖在時隔56年之後回到大陸的最大動因是什麼?  萬靜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回到他56年沒有回來過的地方看看吧。
  • 愛國者李敖:難忘我是大陸人
    「今印此書以歸故國,滄海浮生,難忘我是大陸人而已。」1991年6月12日,出版歷史小說《北京法源寺》時,李敖在後記中如是感慨:「書中大人物之一譚嗣同,……他一生心血,全在《仁學》一書。……他感於臺灣新喪日本之手,乃不用真名,而以『臺灣人所著書』顏其封面,借哀濁世;如今,我獨處臺灣,寫《北京法源寺》,『臺灣人所著書』之讖,百年孤寂,又復重演。」
  • 盤點李敖情史:最讓男人難忘的女人,往往是他高攀不起的!
    2018年3月18日,臺灣著名學者、時事批評家李敖不幸過世,享年83歲。我們依然很難用一句話或者一段話去評價李敖放蕩不羈的一生,他公開罵了一些人不敢罵的人,說出了許多人不敢說的話,做了大多數人沒有做過的善舉——通過義賣自己的珍藏,將善款全數捐給臺籍慰安婦,以改善她們的生活,希望她們在日本政府正式道歉以前拒絕來自日本民間的補償。
  • 臺灣作家李敖病逝,他曾說「喜歡你喜歡的,才算不白活」!
    3月18日,臺灣作家李敖病逝,享年83歲!據了解,近兩年來,李敖健康頻亮紅燈,更是於去年患上腦瘤,經過保守治療,雖然一度病情穩定好轉,但是仍不幸過世!對於李敖,記憶最深的就是有人問他「如何不白活?」他答「喜歡你喜歡的,打敗你不喜歡的,活過你討厭的」,所以,李敖才活得那麼真性情,快意恩仇,特立獨行!最近有3位偉人去世(紀梵希、霍金、李敖),從而覺得,人的生命是多麼的脆弱,人總會有一死,那麼,依照李敖所說的「喜歡你喜歡的,打敗你不喜歡的,活過你討厭的」,未嘗不無道理!
  • 李敖經典語錄大全,句句都是大實話!
    ——李敖8、前進的理由只有一個,後退的理由有一百個,每個人都會用一百個理由證明自己不是懦夫,卻不用一個理由證明自己是個勇士。——李敖9、心帶給人痛苦,屌帶給人快樂。神父的錯誤在用心去快樂用屌去痛苦,所以只有和尚同情他。
  •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80歲的時候,李敖說:「我立志要活到一百歲;但可以前瞻一百,總結八十……我要用我的八十定性、定位,顯靈給人,使人感到,後世的子孫,很難想像『這世界上曾經走過這樣一位血肉之軀』。」  說李敖「著作等身」不是誇張,他最有名的語錄之一是「500年來中國白話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這一輩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憑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
  • 笑傲江湖的李敖,正騎白馬而去
    有人問李敖怕不怕死,李敖說,《聖經》中有匹灰馬,馬上之人名為死亡。他已隨時準備上馬,就此別過,永不相見。臺下一片笑聲掌聲,沒人當真,以為這只是嬉笑怒罵的李敖,又一次喊麥口嗨。散場後,有同學在bbs上記錄這個細節,下面有人跟帖,李敖是誰?那是十二年前,已經有年輕人不知道李敖是誰了,又何況當下?
  • 96本著作被禁,罵遍天下無敵手的李敖,自曝患癌活不過3年?
    那個炫耀自己的大腦比電腦好的李敖走了。今天早上10點59分,李敖患腦癌病逝,安然離世,享年83歲。83歲的一生中,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沒有的是滿臉驕氣,卻總是有一身傲骨。傲骨這個詞語在李敖身上表現的尤為突出,所謂君子和而不同,他實屬一個性情中人,有著很多人沒有的赤子之心。
  • 範曾: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記帳先生的標準,炫耀什麼
    儘管如此,範曾仍不斷吹噓自己是中國畫家第一人,甚至在2017年前後,他還在電視媒體上放話"假我三十年,我將超八大山人"。"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大家聽了這話都笑了,但範曾卻很自信。八大山人是誰?八大山人名叫朱毅,是明末清初的書畫家。
  • 李敖點評金庸:臭雞蛋聞聞就行了,用得了全吃了麼?你怎麼看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李敖「國學大師」李敖先生以「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而聞名遐邇,被西方媒體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評論家」,要說其一生成就,可謂是風採傲然
  • 李敖作品和魯迅作品的差距在哪裡呢?有一種這樣的說法
    李敖大師剛走,本來不應該說他不如人的地方,但既然要拿他和魯迅相比,我只好遵照我內心最真實的的評價,狠著心說出那兩個字:不能。老實說,李敖大師也是很牛叉的了。我最早接觸李敖的作品,是讀中學那會兒,大概有《傳統下的獨白》、《李敖快意恩仇錄》、《要把金針度與人》等幾種。
  • 範曾:我再活30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帳房先生水準,嘚瑟啥呀
    大師範曾,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在他身上可謂毀譽參半。一方面,在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環,書畫界,書法界,文學界,國學界,都留下了傲人的成就,有諸多頭銜,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名家批評他人品不佳、技藝不精。
  • 有名又有故事的李敖
    昨日17時左右,一位名叫李敖的中國人,乘飛機跨越淺淺而又深深的臺灣海峽,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開始了他為期11天的神州文化之旅。  李敖是今年從臺灣抵達大陸的眾多中國人中的一個,但是他的抵達無論對於臺灣的中國人、還是對於大陸的中國人來說,都具有相當大的震撼力。
  • 李敖的女人之五 李敖為何要詛咒他前妻的母親下19層地獄?
    下面蕭陶就來說說這一篇的另外兩位女主角:14、胡茵夢胡茵夢是李敖的前妻。他倆的恩怨情仇,早就廣為人知。與其重複別人的話,拾人牙慧,倒不如以問答的形式說說蕭陶對很多人特別關心的三個問題的了解和看法。一,胡茵夢和李敖,到底誰追的誰?
  • 李敖——玩世不恭的唐吉坷德
    這個狂人曾言: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李敖在北大演講會上講到:「今天我來到這兒,香港一句俗話就是「不是猛龍不過江」,我敢來,我是個自由主義者,我敢罵國民黨、敢罵小日本和老美,今天我來,不是罵人我也捧人,我捧了北洋軍閥給您看。」
  • 李敖之子發聲:遵循父親生前願望 不舉辦追悼會 一切從簡
    知名作家李敖今天上午過世,李敖先生患有惡性腫瘤,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命運的魔掌,今天上午與世長辭。李敖先生過世後,引起了無數網友們的熱議,李敖先生是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 李敖長女: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卻不適合做先生和父親!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的李敖並不忌談生死。2017年4月他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說,「假如死的話,絕對會很快樂地死掉」,並有一封公開親筆信,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別」。據悉,李敖有三個子女,長女是他與原同居女友王尚勤的私生女李文。另外一對兒女是和現任妻子王小屯所生,兒子叫李戡,女兒叫李諶。李文出生於美國紐約,曾長期定居北京,2017年回臺定居。
  • 江青:李敖表面是快意人生的大男人,內心是嚴重缺乏安全感的人
    文︱江青(舞蹈家) 3月18日李敖在臺北作古,不到一個小時,知道我和李敖相熟的女友給我傳來噩耗:「小青 :李敖走了!」據我所知李敖一直相信靈欲一致的愛情,對小情人憐愛有加,我親眼目睹在李敖人生低谷時,小蕾小鳥依人般陪伴在旁,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愛情給予的力量。小蕾小小年紀,這份從容、勇氣和對愛情的執著,也令我對她刮目相看。 1970年夏天我婚變,倉徨之下「逃」離臺灣,沒有跟任何人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