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記帳先生的標準,炫耀什麼

2020-12-24 藤家家的家

範曾大師,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在他身上可謂毀譽參半。一方面,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環,書畫界、書法界、文學界、中國學術界,都留下了傲人的成績,有很多頭銜,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著名評論家對他人品不佳、功力不濟的評價。

儘管如此,範曾仍不斷吹噓自己是中國畫家第一人,甚至在2017年前後,他還在電視媒體上放話"假我三十年,我將超八大山人"。

"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

大家聽了這話都笑了,但範曾卻很自信。

八大山人是誰?八大山人名叫朱毅,是明末清初的書畫家。明朝滅亡後,他因悲憤而出家,後成為清初畫壇"四僧"之一。

他的繪畫特點注重畫面布局的地位和氣勢,畫的布局突出了適時、奇巧的特點,如果畫面上有布局上的欠缺,有時會在畫上提詩以補意。

能文能詩,書法精湛,繪畫有意境――幾個方面相輔相成,這是八大山人繪畫的匠心所在。

八大山人一直被中國傳統書畫界視為"標杆",

當年,範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上將自己的書畫定位為"我坐四望五待將來",即解釋說,達到四品就可以成為大師,然後器物就可以成為巨人,五百年後就會出現器物。

敢這麼說,範曾不是"一窮二白",有兩把刷子。

首先,範曾之所以敢說自己在繪畫上可以與八大山人媲美,是因為範曾的繪畫風格在當前中國的中國畫市場上頗為流行。

他的畫在藝術市場上很受藏家歡迎,連續多年成交率都在90%以上,這對一個畫家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僅2011年,範曾的作品總成交額就達到9.4億元,其中單幅作品最高成交價為6900萬元,這就是他1997年創作的《八仙圖鏡心》。此外,他的代表作《老子出關》以1104萬元拍賣成交。

其次,範曾的水墨風格獨特,也就是網友調侃的"鐵線畫風",在他的一些畫作中確實能看到"詩為魂,書為骨"的影子,他的創作能像流水線一樣高產,在國內尚屬第一人。難怪有人稱他是"印鈔機",甚至說印鈔機不如他賺錢快。

富起來後,範曾還在祖國各地做了很多慈善,包括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一共捐了2000多萬元用於救災。這一舉動也引起了全國網友的關注,大家意識到一個書畫家也能如此富有。

即便如此,範曾的狂言還是引來了網友們的調侃,認為他的畫只是模仿了八大山人的造型,而沒有學到他的意思,難怪有人說,範曾的畫就像"看圖讀書",就像連環畫一般簡單而缺乏意境。

"瘋狂"和"驕傲"只是範美忠批評的一個方面。

翻看範曾的履歷,你會發現他不僅出身於書香門第,而且早年曾跟隨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等多位國內名家學習繪畫。剛工作時,他還被沈從文等文學界人士提起。

如今範曾本人早已成為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博導,博士生眾多,他坦言自己選擇學生首先看品德,其次看學養。

選拔學生的標準沒有錯。然而,當我們審視範曾自己的生活時,當他還是一個學生時,他的導師非常失望。沈從文批評他老奸巨猾、驕傲自滿,批評他不精不專、沾沾自喜。著名畫家李苦禪曾說:"沒有範曾這個學生,兒子就是中山狼,野心就會橫行。"。

連他以前的朋友都說,"不要把範增介紹給比你強的人",一旦認識了更厲害的人,他就會把朋友踩在腳下,拿他們當墊腳石。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性格難以服從,又如何以身作則教導學生?

不過,在書畫界,範曾是唯一一個被李敖罵過的人。

除了毒舌的文化學者,李敖對自己的書法也相當滿意。他說自己的書法是學黃庭堅的,並不認為用毛筆寫的字才能叫書法。所謂書法,必須包含向下的壓力,必須有深層的文化意蘊。

狂人李敖遇到狂人範增,自然是看不順眼。他說範曾的書法"做作、噁心",不過是帳房裡的書法而已。對於範曾性格的評價,李敖在《評價範曾》一文中評價道:

其中一人稱,範曾有一次來臺灣交流訪問,剛下飛機就被名人畫廊負責人胡云鵬動粗,事情的起因是範曾與名人畫廊合作時發生糾紛,污衊名人畫廊賣假畫,導致對方損失慘重,後來將畫作破解為真跡。

李敖用這篇文章發出自己的聲音,就是為朋友打抱不平。範曾的行為,在李敖看來,應該不是名家風範。這簡直就是"靠別人的生活為生"

這樣的性格,難怪會被李敖"毒舌",也難怪那麼多人認為他"身不正,影斜",喜歡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損人利己來增加自己的名氣。以"自我吹噓"和"自我包裝"而名揚天下的範曾,顯然是為"名"而"利"的藝術典範。

面對別人對他的看法,範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少有人認識我",也很少有人能先跟他聊一聊。對於外界的爭議,他並不在意,認為這與人性的弱點和嫉妒心理有關。他選擇無視網絡上汙損他的不實之詞,遇到侵犯他尊嚴的,他依靠法律來解決。

他真的很好的踐行了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相關焦點

  • 範曾:我再活30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帳房先生水準,嘚瑟啥呀
    儘管如此,範曾依然不斷自吹自擂,認為自己是中國畫家界的第一,甚至2017年前後還在電視媒體上大放厥詞 「假我三十年,我定超過八大山人」。 「再活30年,超越八大山人」 此話一出人人皆笑,唯有範曾很自信。 八大山人是誰?
  • 範曾:30年後我將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胡扯!
    比如,1994年他畫的一幅《老子出關圖》,在拍賣行就賣了1104萬。再如,他畫的另一幅《八仙圖》,在拍賣行就賣了6900萬。而早在10年前,「胡潤藝術榜」就曾顯示,他的字畫一年內的成交總額已高達9.4億。9.4億什麼概念?我等屌絲是無法想像的。
  • 紀念李敖先生|李敖談李敖
    2018年3月18日,作家李敖在臺灣逝世,享年八十三歲。2008年年底,《可凡傾聽》電視欄目組專程赴臺北採訪李敖。李敖以他一貫的直言不諱、放言不忌,大談平生快意恩仇、師友舊事、獄中生活、多情善愛……訪談文字版刊載於2009年3月1日出版的第三十二期《東方早報·上海書評》。現重刊,紀念李敖先生。
  • 範曾--傳媒--人民網
    2010年12月30日,受聘擔任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首任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3月30日,南通大學範曾藝術館正式開工。藝術館建成後,將展示、收藏、研究範曾先生的精品佳作,成為國內研究範曾藝術的重要基地。
  • 範曾:筆墨文心逍遙遊
    著作有《大丈夫之詞》、《範曾詩稿》、《莊子顯靈記》、《範曾簡墨》、《尊賢畫集——範曾與八大山人神會》、《範曾詩文集》、《範曾韻語》、《範曾散文三十三篇》、《範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老莊心解》、《範曾論文學》、《趨近自然》等約150篇,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119件。
  • 96本著作被禁,罵遍天下無敵手的李敖,自曝患癌活不過3年?
    那個炫耀自己的大腦比電腦好的李敖走了。今天早上10點59分,李敖患腦癌病逝,安然離世,享年83歲。83歲的一生中,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沒有的是滿臉驕氣,卻總是有一身傲骨。傲骨這個詞語在李敖身上表現的尤為突出,所謂君子和而不同,他實屬一個性情中人,有著很多人沒有的赤子之心。
  • 榮寶齋庚子年範曾新春展將於2020年1月18日開幕
    前言「三絕詩書畫——榮寶齋庚子年範曾新春展」將於2020年1月18日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百餘件範曾先生新創作的書畫精品。範曾先生有二十四字自評: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
  • 八大山人的甲戌年
    而且於一九二八年轉讓的高鳳翰《雪石圖》的盒蓋內側,也記有「餘三十年前得之」的字樣。綜合來看,可以認為《安晚帖》是於三十年前的明治三十年(1897年)購自中國,而鐵城也確實於該年和隔年(1989年)訪問過中國。前述《安晚帖》原是清末蘇州的大收藏家顧文彬的舊藏。
  • 1991年,畫家範曾去臺灣,在機場卻被同行扇巴掌,發生了什麼?
    但1991年,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家範曾卻在臺灣桃園機場遭到了陌生人的當眾打臉。 我們都知道,像是藝術家,教師等都是非常注重臉面的人,即使是普通人,被當眾打臉也會立即引起關注並引發討論,成為全場的焦點,更別提範曾這麼厲害的國畫大師了。
  • 國畫大師範曾的書法倆字40萬,這麼貴的書法有沒有超越古人
    範曾先生,是書法界的大名人,著名書畫家,這個地位是不容懷疑的。他的一直被爭論,成為一個書畫界的爭論人物,也因為他的出名。就如同著名的二田兄弟書法家被爭論是一樣的。為什麼我本人只在我們的小縣城被爭論,而不會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書法界沒有被爭論呢?
  • 李敖「所思仍在海南」讓人難忘
    作為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李福順訪臺期間拜訪了臺灣著名文化人李敖、瓊瑤等。他最難忘的是,李敖仍掛念海南,並表示如有時間,將於今年下半年來海南走一走。  李敖:我所思之在海南  應臺灣中國新聞學會邀請,以萬伯翱會長為團長的中國傳記文學學會代表團,於本月中旬結束了赴臺訪問。
  • 李敖:我吹牛,因為你沉默
    隱約記起自己還追了很多期的《李敖有話說》,至今我的書架上還擺著很厚的一本《李敖情書集》。我在學生時代讀了很多李敖先生的作品,但卻不是李敖的粉。作為一個打破了很多學術偶像的人,是不希望自己成為什麼偶像的,他只希望他的讀者做自己。
  • 中國畫-範曾先生國畫作品
    範曾,字十翼,別署抱衝齋主,江蘇南通人, 1938年生於書香之家,自幼即鑽研歷史、文學和繪畫。 1955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
  • 他比八大山人多「一大」,自稱九大山人,書法繪畫水平如何?
    自朱耷之後的三百餘年間,即使出了如齊白石這樣的繪畫大師,他也保持著對八大山人的仰視姿態不敢逾矩,迄今為止,也僅有當代大師範曾敢放豪言稱自己有可能超過朱耷。」,大有「八大山人算什麼,我比八大還多一大」的英雄氣概。
  • 李敖兼具才氣和勇氣,自詡「一個正確的人活在錯誤的地方」
    ——李敖央視《新水滸傳》中,武松和方臘在破廟狹路相逢,方臘說「武松大名倒是久有所聞」,而李敖的大名之於我,也是久有所聞。李敖去世,網上出了很多紀念文章,但都把李敖的年齡算錯了。李敖生於1935年4月23號,卒於2018年3月18號。
  • 李敖已去,臺灣文壇無人再能執鐵板銅琶高唱:「大江東去」
    2018年3月18日,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的臺灣文壇「老頑童「--李敖先生西去。此生他罵盡生平不如意之人,之事。只是今日一去,仇敵之間再無相會之日。若有來世,不知先生是否願意同今生一般再與他們為敵呢?
  • 八大山人與禪學……
    個山小像 黃安平繪 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藏一六四五年,八大山人棄家逃往西山;一六四八年,他剃度受戒進入佛門;一六五三年,他拜師於弘敏,一直到弘敏圓寂的一六七二年,大概有二十年的時間,八大山人是在寺廟中度過的。
  • 江青:李敖表面是快意人生的大男人,內心是嚴重缺乏安全感的人
    但作為相交斷斷續續超越半世紀的朋友,我可以談談個人和他交往的點滴片段,好留下他翩翩令人難忘的嘻語容顏,也好告慰這位生命後期常引用陸遊詩「我死諸君思我狂!」來自誇的友人。 我認識李敖這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狂人,是1964年。1963年李翰祥導演在香港成立「國聯電影公司」,那年我隨「國聯」去臺灣拍創業片《七仙女》,正好李敖的書《傳統下的獨白》同一年出版,轟動一時。
  • 李敖05年捐35萬,要求北大立胡適雕像,但是這尊雕像至今未立
    說起胡適和李敖,很多人會產生一種時空錯覺:因為對於內地民眾來說,胡適主要生活的時代,是在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運動前後。而李敖去世於2018年——即一個是近代人,一個是現代人。但是這種認知,其實陷入了一種誤區。
  • 八大山人:孤獨者的光芒 - 私享藝術
    清 八大山人 黃雀圖 草書合璧 立軸 紙本 成交價1207.5萬元八大藝術這種孤獨感與禪宗有關。八大自成年之後便遁跡佛門,依佛門達三十多年。晚年他離開佛門,但心念仍在佛中,佛教思想仍是其思想主流。作為一位曹洞宗的信仰者,八大藝術的孤獨精神打下了深深的禪家的烙印。禪給了八大山人獨特的智慧,他畢生用藝術的語言來表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