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八大山人多「一大」,自稱九大山人,書法繪畫水平如何?

2020-12-14 有畫說藝術

稍有一些藝術情懷的人大概都知道「八大山人」,這位明代落魄王孫以其空前絕後的繪畫造詣,在傳統藝術史上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筆墨巔峰。

自朱耷之後的三百餘年間,即使出了如齊白石這樣的繪畫大師,他也保持著對八大山人的仰視姿態不敢逾矩,迄今為止,也僅有當代大師範曾敢放豪言稱自己有可能超過朱耷。

八大山人

範大師這一豪言壯語被世人譏為狂人妄語,所以即便牛到範大師這等地步的人,說過一次挨盡批評嘲諷之後也再不敢亂打誑語了,但在宋莊,卻出現了一個比範大師還牛的藝術家,自號「九大山人」,大有「八大山人算什麼,我比八大還多一大」的英雄氣概。

原本這個宋莊「九大山人」還真如「山人」一般不為人知,但近期他畫的一幅山水欲賣一億的消息傳開,書畫圈一下轟動,大家奔走相告:古有「八大山人」算什麼呀,大家都來看看宋莊的「九大山人」啦……

九大山人

要知道,八大山人雖牛,但一幅畫也至高不過一億出頭,而且人家好歹是三百年前的大師,那畫不光是真有巔峰筆墨,幾百年下來還有「文物」這一身份加持貼金。

那這個比「八大山人」還多一大的「九大山人」,年輕力壯、在宋莊活蹦亂跳的現代藝術家,他的書法繪畫水平如何呢?憑啥一幅畫要賣一個億呢?他又憑啥給自己取了個比八大山人還多一大的名號呢?

吳加高

從網上檢索得知這位自稱是「九大山人」的人叫吳加高,是北漂於宋莊的一位畫家,以山水及書法行走於當代藝壇,但他的形象可不像「山人」那般古樸,反而是比較潮比較「當代大師」化,身著黑色繡花的潮牌小T恤衫,留著潮男型短髮,唯有嘴巴下面一縷美髯頗有大師氣息。

在「九大山人」的畫室有一幅巨幅「佛系」山水,作品下方有他親手墨書的標價牌——一億整。畫中有山有水有龍有佛,還有數朵紅豔豔的佛蓮。

這幅畫在網上分享開來之後不少人評價調侃:光看這標牌上的幾個字就值一億了。

一億山水畫

據說吳加高這幅佛系山水巨作,曾有人想要用京都一座別墅換,但卻遭到了吳加高的拒絕。此事是否為真暫不考證,但九大山人慾賣一億肯定是真。

古往今來,一幅畫要賣一億、能賣一億的人真是屈指可數,八大山人被封神幾百年也僅僅只有兩幅畫破億,也難怪網友要調侃吳加高這幅山水是光看標牌上的字就值一億。

吳加高手書的標牌

再看九大山人的書法,書風也極為有張牙舞爪之現代個性,光膀子大筆頭大宣紙,濃墨一蘸使狠勁兒一戳,各種大自在的書法就在筆下扭了出來,讓人不禁腦補其創作時是否還要氣沉丹田哄出幾聲「哼哼哈兮」來。

九大山人一幅畫要賣一億,這事傳播甚廣,當代「九大山人」收穫到熱度的同時,其實更多是收到了一片嘲諷,但是,在「我活得太難了」的現實面前,這大概也是「九大山人」們寧願承擔嘲諷的難處所在——不賣一億、不蹦躂著出來顯眼一番,大概就真的只能做個「山人」了。

九大山人書法

難,著實是難,為什麼敢叫九大山人,大約就是因為他們確實比苦難多磨的八大山人,還要難上一難——今天我不叫「九大山人」,明天就可能只能叫「十大山人了」。但是,九大山人真實的藝術水平如何呢?能做到名副其實麼?歡迎您在文末留下您對「九大山人」的藝術評價吧

相關焦點

  • 「八大山人」稱號如何而來?其畫有何特點
    朱耷原是明朝王族後裔,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他一生對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朱耷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但他的名氣並不像其他大畫家一樣為人熟知,一方面是因為其人性格低調,另一方面是因為後期因明朝滅亡,他遁入空門,與世無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八大山人」這個號是朱耷的自稱,歷史上對這個名號的由來有諸多版本,但至今未有定論。
  • 【繪畫】八大山人畫荷
    荷花是八大山人最得意的畫題,他愛荷、夢荷、吟荷、寫荷、畫荷,荷花是他藝術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八大山人與禪學……
    個山小像 黃安平繪 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藏一六四五年,八大山人棄家逃往西山;一六四八年,他剃度受戒進入佛門;一六五三年,他拜師於弘敏,一直到弘敏圓寂的一六七二年,大概有二十年的時間,八大山人是在寺廟中度過的。
  • 範曾:再活三十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記帳先生的標準,炫耀什麼
    範曾大師,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在他身上可謂毀譽參半。一方面,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環,書畫界、書法界、文學界、中國學術界,都留下了傲人的成績,有很多頭銜,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著名評論家對他人品不佳、功力不濟的評價。
  • 八大山人的甲戌年
    八大山人題退翁 關於《安晚帖》自題中出現的退翁,顧文彬認為是明朝遺民的中心人物、靈巖寺高僧李洪儲(1604你那-1673年),僧名繼起,號退翁。當時的日本也多承襲這一說法。但繼起在《安晚帖》創作之前的二十多年就已經去世,有說法認為他雖和八大山人並無交集,但為了表達對他的懷念,八大創作了《安晚帖》。
  • 「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的藝術哲學與人生哲學
    《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藝術中的生存智慧》與《八大山人研究》這本書的相似之處在於,朱良志先生通過文獻資料與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尤其注重曹洞宗思想對八大山人的影響,而不同之處在於《畫者東西影:八大山人藝術中的生存智慧》更加側重於從八大山人的藝術哲學,朱良志先生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中國哲學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所以用12個章節,從多個視角解析八大山人的藝術思想,繼而從中探尋八大山人乃至宇宙中人的生命價值。
  • 寒煙淡墨 ——《潦河八大山人石典藏》
    也是在江西這片神奇的山水之間,三百年前,在這裡誕生了一位傳奇般的藝術天才,他就是中國山水大寫意畫的開山鼻祖八大山人。也許這就是一種機緣,也許這就是一種造化。在潦河石與八大山人畫之間,痴迷於賞石多年的黃河清先生,以其獨有的藝術敏感,有了「潦河八大山人水墨畫石」這一驚人的發現。這是天造地設,這是鬼斧神工。
  • 範曾:30年後我將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胡扯!
    也有人說,範曾畫畫就是在印鈔,他手裡的筆墨紙硯就是印鈔機。說得對嗎?太對了,不過,還要加上一條——比印鈔機還過勁。 比如,1994年他畫的一幅《老子出關圖》,在拍賣行就賣了1104萬。再如,他畫的另一幅《八仙圖》,在拍賣行就賣了6900萬。而早在10年前,「胡潤藝術榜」就曾顯示,他的字畫一年內的成交總額已高達9.4億。9.4億什麼概念?我等屌絲是無法想像的。
  • 八大山人在清代算是被忽視的畫家,反而是被一些日本收藏家推崇
    朱耷六十歲時開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題詩作畫,他在署名時,常把「八大山人」四個字連綴起來,仿佛「哭之」「笑之」字樣,以寄託他苦笑皆非的痛苦心情。我認為他的畫除了在造型上進行抽象變形處理,在筆墨的運用上已經達到化境,筆墨才是他繪畫藝術的精華或偉大所在,才是支撐他作品的支柱。他畫中的每一根線條、每一片墨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破碎河山巔倒樹,不成圖畫更傷心。
  • 八大山人是幾人?
    上學的時候考試經常會考「唐宋八大家」都有誰,毫無疑問他們一定是八人。那麼你聽到八大山人是幾個人的時候是不是也以為是八人呢?來到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八大山人只是朱耷一人。關於八大山人的名字由來眾說紛紜,小編認為可這個說法:這一別號和朱耷的出身與其僧還俗有關,八指寧王朱權第八代孫;「大」與「耷」同聲,表明自己是第八代子孫耷,現在歸宗了。八大山人有一首題畫詩說:「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 八大山人:孤獨者的光芒 - 私享藝術
    白石老人曾有詩曰:「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遠凡胎,缶老(吳昌碩)當年別有才。我原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其傾倒如此。今天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欣賞和理解他藝術的人越來越多。在《個山小像》上,八大錄劉慟城給自己的贊語云:「個,個,無多,獨大,美事拋,名理唾。白刃顏庵,紅塵粉。清勝輞川王,韻過鑑湖賀。人在北鬥藏身,手挽南箕作簸。冬離寒矣夏離炎,大莫載兮小莫破。」八大非常重視老友對自己的評價,意思是:個山,個山,真是法門偉器,雖然是一點(無多),卻是大全(獨大)。他通入空門,是個超越者。善畫工詩,畫不減王維,詩不讓賀知章。
  • 八大山人冊頁精選:山水書畫冊
    《山水書畫冊》創作於1694年,是八大山人69歲時的作品,此冊以山水為主,偶有竹石、魚鳥、花卉等題材,每幅山水均對題以絕句,這些詩歌不僅展現了八大山人的詩才文採,還從側面反映出了八大晚年的藝術、生活狀況。
  • 範曾:我再活30年,超越八大山人!李敖:帳房先生水準,嘚瑟啥呀
    大師範曾,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在他身上可謂毀譽參半。一方面,在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環,書畫界,書法界,文學界,國學界,都留下了傲人的成就,有諸多頭銜,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名家批評他人品不佳、技藝不精。
  • 八大山人:一顆極度孤傲心,創造了美學的永恆
    朱耷(1626—約1705)字雪個,號八大山人明朝宗室寧王朱權後代祖父、父皆能詩善畫從小耳濡目染,八歲即能詩善書法,工篆刻,尤精繪畫清 八大山人 松鹿圖 立軸陳鼎《八大山人傳》說他「性孤介,穎異絕倫。八歲即能詩,善書法,工篆刻,尤精繪事。」還說他「善恢諧,喜議論,娓娓不倦,常傾倒四座。」12歲時,他畫過菡萏一枝,在池中半開,橫斜水面,生意勃然,掛在堂上,有清風徐來時便會盈香滿室。
  • 嘉德拍賣的八大山人《山水花鳥書法冊》你能看出齊白石學他多少?
    略談八大山人山水花鳥書法冊文/尹光華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明宗室弋陽王孫,天啟六年丙寅生。青年時迭遭喪亂,國破家亡,為避清軍追殺,東躲西藏,惶惶如喪家之犬。所寫魚鳥禽獸,皆弓肩縮背,瞪目向天,有不勝天寒地凍之悽涼;所作山水雲物,多荒村孤居,危崖斷壁,無非殘山剩水,寂寞荒寒之景。寄託之深遠,形象之怪異誇張,筆墨之沉酣蒼鬱,格調之清脫高逸,直超青藤白陽之上。題識:八大山人。鈐印:可得神仙題識:八大山人。
  • 拍賣前瞻 | 日本頂級私藏再釋出:是我們都愛的八大山人
    另有文徵明山水書法各一件、王鐸書法兩件和藍瑛山水一件。在山本悌二郎「出場」之前,先來看看這次我們都愛的八大山人和他的作品。何園八大山人晚號「何園」,有數枚不同形狀的「何園」印章,時間大約在1698年之後。
  • 朱良志|八大山人——孤獨者的光芒
    白石老人曾有詩曰:「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遠凡胎,缶老(吳昌碩)當年別有才。我原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其傾倒如此。今天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欣賞和理解他藝術的人越來越多。月雅藝術圖書活動期間57折!《八大山人繪畫精品集》主編:朱良志 超高清八開大系精裝小程序八大山人藝術有強烈的孤獨感。
  • 從《個山小像》看八大山人的身份
    也有人評價「山人形容憔悴,如瘦馬臨風,然眼無驚恐顫慄之色,神有閒靜從容之風」,甚是精到準確。不說八大的神態,先說王方宇先生為什麼要特別點明「戴鬥笠」「著寬袍」。為什麼要強調八大「不作和尚、道士裝束」呢?清代的龍科寶在《八大山人畫記》中也說「山人初為高僧,……既而蓄辮髮……」清代的陳鼎在《八大山人傳》中也說八大「遂慨然蓄髮謀妻子……」這裡強調的是八大的一種身份。
  • 現場|「哭之笑之」的八大山人,在南昌重看其寫意緣起與影響
    以簡筆大寫意影響中國畫史三百多年的八大山人是中國文人畫史上的一座高峰,經歷了明清巨變的他,筆下「墨點無多淚點多」,既有疏曠清遠的飄零之荷,厚重蒼渾的古勁之樹,也多「白眼向天」的倔強之作,他在畫作上署名時,常把「八大」和「山人」連寫,取「哭之笑之」之意。八大山人何以在中國畫史上有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 姚亞平:朱耷59歲時自號「八大山人」,後人為什麼解讀成「哭之笑之」?
    壬申五月之七日 八大山人題    譯成白話就是:經,就是路徑,(也就是這部《八大人覺經》)我在陶冶的過程中遇到了它。有先生認為《八大人覺經》講到了八大覺悟:「世間無常,多欲為苦,心無厭足,懈怠墜落,愚痴生死,貧苦多怨,五欲過患,生死熾然。」八大山人從《八大人覺經》中得到撫慰開導,因而以「八大」自號。陳世旭先生認為「這樣的解釋更合乎他的思想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