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奶茶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奶茶杯子的發展史。
在刷臉和玩社交的當下,一隻高顏值、自帶社交屬性的杯子,無疑會大大促進消費者對品牌的觸達和認知,降低品牌和產品的溝通成本,縮短購買決策過程,提升復購率,這些都已被業內公知。
但在方寸之間,怎樣玩出新花樣,小編這個月專程去了一趟臺灣,看看那邊的同行們的新做法。
最大的印象是,在臺灣的茶飲市場,杯子的設計盛行國潮風。其中,以春芳號、良辰吉時等品牌的精緻花式彩繪為代表。
春芳號,這家品牌起源於臺中,目前在臺北、臺中、新北、宜蘭、桃園、新竹、臺南和高雄都有店面,香港也有展店。
他家的杯子,不論是京都風的花鹿杯、文青風的黑花杯,還有最新推出的動物杯,配色大膽,再加上療愈花朵,每一杯款都是華麗現代感融合懷舊復古風,打造出了獨特風格,讓一大票女性消費者和年輕族群成為鐵粉。
標準化和一致性,是大品牌和大連鎖的一貫做法,根本原因是規模之下的成本減損考量。但在臺灣,杯子的設計上,出現了本地化趨勢。
門店開到不同的區域市場,每款杯子的設計,會結合本地的文化,再抽象成符號,以訴求地方特色。
這種做法很接地氣,聽說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不過這種做法,還局限於中小品牌。「有些時候,這些風格看上去很土氣。」但在三四線市場,情感上有接近度,也就很實用。
如果茶飲能夠持續成為大市場,對中國傳統茶的重視、深挖、賦值和重構,是必須要做的基礎工作。茶湯會、吃茶三千的有些做法,值得借鑑。
吃茶三千這家主打「茶葉」的手搖飲品牌,利用外帶杯呈現中國傳統「挑擔」文化,寓意了茶農背茶的艱辛,從形象上賦予了茶飲的文化意涵。
茶湯會則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合作,在調茶文化上做出了不一樣的詮釋。
對於90後、00後消費新族群,對社交屬性的表達,是新中式茶飲必須要做的功課之一。因為後物質時代的每一單消費更多超越了產品的物理屬性,而有了精神訴求和身份認定的標籤,這其中杯子是很好的載體之一。
可不可熟成紅茶品牌在情人節前夕,推出特製杯貼,上頭寫著:可不可「當我女友」、可不可「剛好也喜歡我」,各種土味情話,融化你的情人節。
兔子兔子這家臺中老牌美式餐廳則推出了鬍鬚杯。來一張照片是這樣。
此外,與消費者在共同的情感話題上做交流,以達到治癒和共振的目的。小確幸品牌的某些做法就值得參考和揣摩。
讓用戶為自家產品拍一張好看的照片後上傳,就是替品牌又打了一次免費的廣告。這家麥吉奶茶品牌,就善用這點,實現了店內購買、在內互動、向外分享。
聯名當道,但茶飲杯聯名沒看過吧?看看可不可熟成紅茶與服飾品牌的聯名杯,美到哭!
我們在臺灣的那段日子,兔子兔子也搞了個聯名杯款,主角是玩具總動員的土豆先生。這對特定群體,殺傷力不小。
呷茶搭上聯名風潮,與臺灣服飾品牌DYCTEAM聯名推出了設計感十足的環保杯帶,推出一整組跟著搭配的全黑杯身及吸管,超級吸睛!
為了挽救年輕客戶的心,清心福全近年也陸續推出聯名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