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神咖啡館溫習薩特

2020-12-21 中國青年報
 &nbsp &nbsp

 &nbsp &nbsp那天黃昏時分,我來到巴黎塞納河的左岸。從地圖上看,塞納河將巴黎自東而西一分為二,所以,塞納河「左岸」和「右岸」起初就只是一個純粹的地理概念。

 &nbsp &nbsp隨著聚集在左岸的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影響日增,尤其是「二戰」以後,「左岸」巴黎第六區的聖日爾曼德普萊小區的文化、思想與藝術界對整個法國乃至世界思想文化界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巴黎,「左岸」早已從一個普通的地理概念轉化為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

 &nbsp &nbsp我計劃中要去拜訪的雙偶咖啡館和花神咖啡館就在這裡——它們因薩特、波伏娃等存在主義哲學家及其他著名思想家經常光顧而聞名。

 &nbsp &nbsp據說,薩特、波伏娃等存在主義哲學家最初更多地是在雙偶咖啡館寫作與聚會,後來轉到花神咖啡館。薩特在他的「70歲自畫像」中提到過,他的《延緩》和《存在與虛無》最後都是在「花神」完成的。

 &nbsp &nbsp這兩個咖啡館是鄰居,中間隔著一條很窄的小馬路,「雙偶」和「花神」是我所見過的最為擁擠的咖啡館,「花神」的人更多一些,樓下的全滿。在座的男士基本上都是西服革履,女士也大都是正裝。

 &nbsp &nbsp我等了一會兒,在「花神」找到了座位。行前,我不知道花神咖啡館的菜單上還印著薩特的語錄:「自由之神經由花神之路……」因此,錯過了印證這個細節的機會。

 &nbsp &nbsp這兩個咖啡館之於我,其實就只是一個象徵著存在主義思想的符號。我要在這個保留著存在主義氣息的氛圍中梳理我有關存在主義的思想,為我的存在——人本主義教育觀和治療觀做一次追根溯源的總結,深化我有關選擇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的思考。

 &nbsp &nbsp在我看來,存在主義的核心概念如:自由選擇、作為(或說行動)、責任等等,都與個人的心理衛生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nbsp &nbsp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的重要性,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個人的自由選擇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

 &nbsp &nbsp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健康是與我們的選擇緊密相關的,比如,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會有相對健康的身體,而選擇健康的人生態度就會有健康的情緒與心理狀態。

 &nbsp &nbsp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一個人是否產生心理困擾,取決於他所遇到的事件,例如下崗就會導致痛苦。表面上看,前後兩者之間似乎的確存在著因果關係,但是,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樣的現實:下崗固然會導致痛苦,但是,卻只會在極少數的人那裡導致持續的痛苦甚至絕望。

 &nbsp &nbsp這說明什麼?有一位叫艾利斯的心理治療家解釋說:不是事件決定人的情緒和行為,而是人們對事件的看法決定人的情緒和行為。換言之,快樂還是痛苦更多地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事件本身。

 &nbsp &nbsp人們很難控制事件的發生,但是,相比較而言,卻可以通過自己的選擇控制自己對事件的看法。

 &nbsp &nbsp比如面對下崗,我們可以選擇的看法就有許多:「我下崗了,我這一生完了」;「人生的機會還有很多,我還可以另找工作」;「下崗了,我就有機會嘗試其他工作了」……

 &nbsp &nbsp很顯然,正是不同的看法而不是下崗本身導致不同的心情和行為。

 &nbsp &nbsp說到自由選擇,我們首先要明白人不可能有無限的自由。從宏觀上看,一個人所處的大的時代背景,如有否戰爭,或所在社會是否有制度上的保障以及人的社會性等都限制了人的自由選擇的程度;從微觀上看,對於缺乏資源的人而言,選擇的自由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nbsp &nbsp儘管由於環境和資源的不同,人們能夠做的自由選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即使是在絕境中,選擇樂觀比起選擇悲觀,選擇作為比起選擇不作為,仍然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心理上的意義,因為那幾乎是人有可能在物質和精神上絕處逢生的唯一希望。

 &nbsp &nbsp其實人總是在選擇的,只是由於很多時候這種選擇發生在無意識中,因此我們自己往往不知道。就如同物質守恆一樣,精神也同樣是守恆的,我們在無意識中把能量用在悲觀上的多一些,用在樂觀上的就會少一些。而如果我們能夠有一種自覺,也就是主動把更多的能量投放到樂觀和積極的方面,我們悲觀、痛苦甚至絕望等消極情緒產生的可能性就會小許多。

 &nbsp &nbsp從操作上看,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習對事件做資源取向的解釋,即從有利於積極解決問題的方面去對一個事件作出解釋,比如:「下崗雖然是一件很糟的事,但是,卻給我提供了一個了解自己潛能的機會。」

 &nbsp &nbsp我們改變不了生活中已經發生的事件,不可能讓時光倒流、重新活過,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改變對事件的態度——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悲觀的還是樂觀的,絕望的還是充滿希望的。這種改變可以使我們的生活發生質的變化——或重新充滿希望,或從此墜入深淵。

 &nbsp &nbsp每個人的選擇在其個人的命運中有很重要的意義,這其中也包括個人的身心健康。很多時候,我們今天和日後的健康狀況——生理的和心理的——都取決於我們昨日和今日的選擇。

 &nbsp &nbsp健康的心理是負責任的選擇的結果,你選擇微笑面對生活,你選擇積極解決你所面臨的問題,你選擇負責任地對待自己選擇的結果,你就一定會擁有心理健康。

 &nbsp &nbsp

相關焦點

  • 在花神咖啡館溫習薩特(圖)
    我計劃中要去拜訪的雙偶咖啡館和花神咖啡館就在這裡——它們因薩特、波伏娃等存在主義哲學家及其他著名思想家經常光顧而聞名。  據說,薩特、波伏娃等存在主義哲學家最初更多地是在雙偶咖啡館寫作與聚會,後來轉到花神咖啡館。薩特在他的「70歲自畫像」中提到過,他的《延緩》和《存在與虛無》最後都是在「花神」完成的。
  • 再見了,花神咖啡館!
    近日,義大利最古老的咖啡館——花神咖啡館即將歇業。它曾是「世界上最美的十大咖啡館」之一,開業至今,無數文化名流慕名而來,在暢所欲言間孕育了諸多傳世之作。莫奈、安迪·沃霍爾、卓別林、海明威都是這裡的座上客。
  • 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 「花神」咖啡館
    巴黎塞納河的左岸的「花神」咖啡館「花神」咖啡館,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之一,1865年開始營業,它以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於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除此之外咖啡館與文學淵源頗深,甚至還有文學獎學金,並且在二樓上為得獎者保留專用座位一年。還在咖啡館內永遠陳列一隻刻有得獎者名字的咖啡杯。在二十年代,年輕的周恩來也常去那裡喝咖啡,寫文章。店內的侍應生帕斯卞爾,性格開朗,對那些熱血沸騰的窮書生,充滿同情,而且喜歡和他們交往。中國青年周恩來,也成了他的朋友,他很佩服這位黑頭髮黃皮膚的年輕人。為尋求真理,離鄉背井,來到法國。
  • 夢回威尼斯花神咖啡館
    最近幾天微信朋友圈裡有一個咖啡館被刷屏了,那就是義大利威尼斯的花神咖啡館。
  • 姜昆:巴黎的「花神咖啡館」
    當然,這裡最多的還是咖啡館。巴黎的咖啡館有露天和室內兩種,但即使是室內咖啡館,也是一半在屋裡,一半在人行道上,頭上面有可以活動的篷,天氣不好時,活動篷不打開,就是室內咖啡館;天氣好時,活動篷打開,就是露天咖啡館了。一般不露天的咖啡館,有大的落地玻璃窗,我在道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屋裡看我。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看見的咖啡館,幾乎都是這樣的。
  • 巴黎的「花神咖啡館」(行天下)
    當然,這裡最多的還是咖啡館。巴黎的咖啡館有露天和室內兩種,但即使是室內咖啡館,也是一半在屋裡,一半在人行道上,頭上面有可以活動的篷,天氣不好時,活動篷不打開,就是室內咖啡館;天氣好時,活動篷打開,就是露天咖啡館了。一般不露天的咖啡館,有大的落地玻璃窗,我在道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屋裡看我。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看見的咖啡館,幾乎都是這樣的。
  • 在花神咖啡館遇見波伏娃,很意外!
    行前專門找出好幾年前買的那本《巴黎情人》,臺灣作家鍾文音在巴黎探尋杜拉斯、卡米耶與波伏娃的生活蹤跡,我特別找出波伏娃的章節,想著,至少,要去花神咖啡館喝一杯咖啡。這應該是所有文藝青年去巴黎的標配,之一。
  • 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
    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
  • 周恩來和「花神」咖啡館的不了情
    「花神」咖啡館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爾曼大街172號,建於1887年,因當時門前裝有一尊古羅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其間,到咖啡館喝咖啡成了周恩來了解社會、發展社會關係的重要手段。「花神」咖啡館,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之一,1865年開始營業,它以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於世,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畢卡索、薩特、布雷東還有政治人物託洛斯基都在那裡喝過咖啡。上世紀20年代,年輕的周恩來也常去居住的小旅館附近的「花神」咖啡館喝咖啡,寫文章。
  • 威尼斯 | 解鎖花神咖啡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說起威尼斯的花神咖啡館 (Caffe Florian),算得上是家喻戶曉了。
  • 花神咖啡館與周恩來早期旅法革命活動
    2008年,筆者赴法公務活動之餘,在當地華僑的幫助下,意外地發現了一處被巴黎市政府立牌紀念的周恩來旅法革命活動舊址――花神咖啡館。     花神咖啡館(LeCafedeFlore)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爾曼大街172號,建於1887年,因當時門前裝有一尊古羅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從開業之初,花神咖啡館就與政治家、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 一杯入魂——巴黎花神咖啡館那些事兒
    正值創作黃金期的文藝哲學青年,讓-保羅·薩特(Jean Paul Sartre)幾乎每天都來花神咖啡館。說起來挺悽慘,一代巨匠來這裡幾乎只點兩樣東西:咖啡和羊角麵包。而且,他一坐下起碼就是半天,對於這種點不了多少還坐很久的客人,服務生總是記憶猶新的。
  • 瀕臨倒閉的義大利花神咖啡館,和後疫情下的威尼斯
    反覆的疫情讓歐洲旅遊業在過去的一年中遭受重創,現在,連義大利最古老也最昂貴的咖啡館,也撐不住了。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上的花神咖啡館(Caffè Florian)創辦於1720年,是義大利歷史最悠久的咖啡館,向來是威尼斯的旅遊地標。
  • 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其他海報
    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其他海報
  • 300年歷史的花神咖啡館面臨倒閉危機:歐洲咖啡館的前世今生
    花神咖啡館(Caffè Florian),於1720年12月29日開始運營。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來使義大利的旅遊勝地威尼斯成為空城。作為歐洲歷史最古老的咖啡館之一,花神咖啡館以一種近乎苦澀的方式度過了300周年紀念日。
  • 全球最美咖啡館福裡安花神咖啡店首入臺灣
    全球最美咖啡館福裡安花神咖啡店首入臺灣來源:聯商網2017-04-07 13:26聯商網消息:3月10日,Caffè Florian福裡安花神首次在臺灣亮相,入駐新光三越臺北信義新天地,成為全球第六家分店。
  • 花神咖啡館的情侶們
    一次命裡註定的相見恨晚,然後是長達17年的紙上傳情——波伏娃時常坐在花神咖啡館臨窗的桌前,給遙遠的愛人寫信。儘管3年後,阿爾格倫就提出分手,並準備與前妻復婚,可17年從不停歇的書信,足以說明這份戀情的分量。 她打算嫁給他嗎?看起來像。在信中,她不止一次地稱他為「我的丈夫」,最後還是分手了。波伏娃數著日子終於盼到再一次相聚,情人的懷抱並不像意料的那樣向她敞開。
  • 義大利旅遊業倒退30年 聞名世界的威尼斯花神咖啡館面臨關閉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上最負盛名的花神咖啡館因為疫情的影響,面臨關閉;1720年創立,位於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拱廊,後改名為人們熟知的
  • 世界上最古老的花神咖啡館倒閉了!?從此再也喝不到莫奈和雪萊的同款咖啡了......
    >在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上,有一家古老的花神咖啡館。 上個月月底,它才剛剛度過了300周年生日。 近日,新聞卻曝出,花神咖啡館即將停業倒閉。往年花神咖啡館的營業額高達800w歐元,2020年卻驟降至不足200w歐元,完全入不敷出。 在苦苦支撐了半年之後,花神咖啡館向自顧不暇的威尼斯政府求助也無果,終於無奈宣布關門 。
  • 巴黎的花神咖啡館,藏著的是兩個哲學家的「奇妙愛情」
    巴黎的浪漫不只是街邊的風景,比如這家鼎鼎有名的咖啡館——花神咖啡館。 甚至這個平平無奇的咖啡館還接待過周恩來總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