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國成絕響?為何說德國註定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2020-12-26 靜夜史言

雖然超級大國是20世紀才有的概念,但作為世界單位內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都無可匹敵的大國,超級大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人民經久不衰的熱議話題。

而從15世紀大航海時代,也就是全球化開始以來,共先後產生過四個超級大國,分別是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

雖然德國在1871年統一後藉助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東風一飛沖天,一戰前更是成為綜合國力僅次於英國的二號強國。但此時的德國依然不是超級大國。

因為從四個超級大國出現的軌跡來看,超級大國作為所在時代金字塔頂的國家,必然是鶴立雞群且曲高和寡的。換句話說,超級大國是一個時代的唯一,不同的超級大國次第出現,類似於我國春秋時代的「春秋五霸」。

而蘇聯和美國兩個之所以能在二戰後並駕齊驅近半個世紀,根本原因在於蘇聯藉助反擊德國法西斯的「東風」不知不覺地在東歐完成了無產階級革命輸出,依靠蘇軍鐵蹄扶持了一系列蘇維埃政權,建立了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

因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將世界分割成了分庭抗禮的兩個陣營,所以美國和蘇聯作為各自陣營的大哥大,即超級大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對任何時期的德國而言,擺在眼前的困難永遠都這麼現實:要麼在資本主義陣營將美英等世界霸主取而代之,要麼效仿蘇聯構建和資本主義陣營對抗的其他陣營。而任何一點,都是德國絕對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因為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僅東普魯士、加利西亞等國土被奪走,剩下的土地則被美蘇英法四國瓜分,即便後來聯邦德國合併,德國東西對抗並成為美蘇爭奪焦點的定位也更加根深蒂固。

而即便1990年在蘇聯的默許下兩德統一,德國也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因為:

首先,美國影響太強悍;

其次,德國國情太尷尬;

最後,國際形勢太無奈。

兩德統一雖然改變了德國的版圖,但卻沒有改變美國在德國駐軍的現實,而且時至今日這個數字依然保持在3萬人以上,這是德國被美國控制的最佳寫照。

作為戰敗國,美國的駐軍確保了防止德國法西斯死灰復燃的勝利果實,更是美國控制歐洲的重要戰略支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莫說美國在德國駐紮了3萬多美國大兵,就是駐紮一個人,都宣示了美國對德國無可爭議的「主權」。而這也意味著德國直到今天依然是美國事實上的殖民地,根本算不上一個正常國家。

在自己主權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你讓德國衝擊超級大國之位,也就是挑戰美國,那是典型的想不開。

從俾斯麥的鐵血風格來看,德國作為普魯士的繼承者,習慣以武力解決問題。於是有了兩次世界大戰。

但問題是狹窄的中歐空間根本沒有德國野蠻成長的空間,這也決定了德國的實力始終存在著難以逾越的天花板。

而且更要命的是,德國作為中歐強國,雖然有了四通八達的交通條件,卻也深陷真正的四戰之地。所以在第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才左推右擋,儘可能避免兩線作戰。

當然了,比區位更尷尬的是,德國所在的中歐,基本沒有領土擴張的可能性。而德國在一戰後又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所以德國能依靠的,也就本土,而這塊本土卻在幾次戰爭中越縮越小。

雖然從超級大國的產生軌跡來看,超級大國在國土面積上沒有硬性指標,但最大的共同點都在於巨大的國土面積。英國和西班牙雖然本土面積狹小,但他們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尤其是英國一戰後更是超過了3000萬平方公裡,而德國現在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沒有廣闊的國土面積,德國不僅沒有自給自足的資源,更沒有廣闊的國土縱深,註定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為解決原料產地和傾銷市場嚴重不足的情況,德國和法國放下仇恨,以1951年的《歐洲梅鋼聯營》為起點,構建起了強大的歐盟。

這是德國的得意之作,也是德國曲線統一歐洲的重要步驟,因為歐盟作為國際聯盟,早已有了準國家的特質。

不過,歐盟的興起,在於美蘇爭霸的大背景,一旦蘇聯倒下,俄羅斯一蹶不振,歐盟自然也就成了美國的眼中釘和肉中刺,所以才有了又臭又長的英國脫歐,目的就是讓歐盟雞犬不寧。

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應對歐盟都顯得力不從心,更遑論收復主權,進而成為所謂的超級大國了。

所以,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的領頭羊,歐盟無可爭議的盟主,雖然有著強大的能量,但卻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因為大國不是你想超,想超就能超。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歐洲的德國,會不會崛起為超級大國?
    最近兩天,有國家稱中國和德國即將成為超級大國。認真的說,這屬於標準的捧殺,頗有迫使被動吸引火力的意思。因為,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超級大國,那就是美國。那麼,中國和德國有沒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呢?中國的崛起和潛力,我們以後慢慢聊。今天,我們聊聊德國。
  • 印度能阻止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嗎?
    我經常對國內的人說,中美之間的戰爭基本上是當今世界上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我們應該煞費苦心地避免。不過細細想來,我覺得中印之間的戰爭可能比這更糟糕。這種零和思維可能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簡而言之,不要試圖逼迫中國趴下,反正你是做不到的,而且對你來說,嘗試是毀滅性的。
  • 除美國之外,哪個國家還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看局座是怎麼說的
    美國和蘇聯成為當時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他們為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儘管美國成功推翻了蘇聯,但美國的地位並不是永遠無法撼動的。今天,美國的確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中仍然處於領先地位,但必須說,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已逐漸放慢。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一直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或參與戰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後面的發展活力。
  • 日本人口,國土面積都不算多,那未來還會成為超級大國嗎?
    超級大國,只是定義不一樣,就像中國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一樣,都會走適合本國的路線。英國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大國,靠的就是遼闊的殖民地,失去殖民地後,英國就不再是世界霸主了,所以說國土大是超級大國的硬標準之一,如果日本也擁有英國那樣的殖民地,誰能肯定,日本不能成為超級大國?
  • 如果德國沒有發動二戰,專心發展能成為超級大國嗎?
    絕對不可能!二戰前期的德國表現雖然很是耀眼,但並不能掩蓋其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先天劣勢,比如說國土狹小、人口數量少、資源匱乏等短期難以改變的先天不足。很多人認為,德國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希特勒上臺後,無論通過怎樣的手段,忽悠也好,欺騙也罷,但終究將被凡爾賽合約壓制死死的德國重新強大了起來,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強國。
  • 作為南美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何無法成為超級大國?
    如果掀開巴西的建國史,分析巴西的經濟結構,就可以了解巴西無法成為超級大國的原因。1808年,葡萄牙本土被法國侵佔,眼瞅著老巢被人端了,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直接遷都巴西,有了這麼一大塊地盤,何愁大事不成。過了12年,葡萄牙成功復國,若昂六世王者歸來,同時也把自己的兒子佩德羅留在巴西,好守住巴西這塊風水寶地。
  • 日本在未來會成為超級大國嗎?三點原因,讓日本無法實現大國夢!
    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很難,現在這些發達國家都是靠這些發展中國家供養,如果中國成為目前日本那樣的國家,需要多少人供養?那時候恐怕只有中國及其他窮國。土地能源就這麼多,將來可能出現幾十億人都衣食無憂呢,我懷疑。所以我更懷疑,得多大的體量能讓中國14億人口都生活的和現在日本人一樣。 日本德國英國都是有超級大國的基礎的。沒有美國制約,他們已然是超級大國了。
  • 巴西位置優越,擁有龐大的資源,為什麼無法成為超級大國?
    提起巴西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足球和美女,其它的好像大家都沒有任何的印象,事實上除了足球和美女之外,巴西擁有著廣袤的領土,上億的人口以及豐富的資源,並且還是南美洲僅次於美國的第一大國,巴西的這些基礎足以令它成為超級大國,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巴西不僅在國際上沒有任何的影響力,甚至連發達國家都算不上
  • 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中國離超級大國還有多少路要走?
    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中國離超級大國還有多少路要走?首先,什麼是超級大國呢,超級大國是指極端強大的國家,其特點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到別的國家。從超級大國這個名詞出現以來全世界共出現過4個超級大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這4個超級大國的崛起之路。現今世界上只有美國一一個超級大國,曾出現的三個超級大國均在歐洲。世界上第一個被冠以超級大國稱號的就是西班牙帝國,第二個出現的超級大國就是英國,另外一個就是同美國一樣在二戰之後同時成為超級大國的前蘇聯。
  • 非常危險的亞洲國家,國土天然「四分五裂」,很難成為超級大國
    真正強大起來的國家是屈指可數的,有的國家甚至一直都處於危險的境地,隨時都可以四分五裂,其中,印度尼西亞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對於印度尼西亞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國家有大量的華人,所以會給人一種天然親近的感覺,而且它還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大國,領土面積高達190萬平方公裡,人口更是達到了3億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很多人都認為印度尼西亞在不久的將來勢必會成為超級大國
  • 根據推演的條件,未來世界上這三個國家將成為超級大國,領頭是誰
    那麼什麼樣的大國才能夠成為超級大國呢?一般來說超級大國應當具備幾個條件,第一是人口、第二是國土面積、第三是科技文化水平、第四是軍事實力。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在未來的世界上,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主要有三個,而這三個國家如今也代表著世界上經濟、科技以及軍事方面的較高水平。
  • 巴西擁有巨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為什麼沒能成為超級大國?
    所以從國土面積、人口數量和地理條件來說,巴西都是很優越的,但是為什麼巴西卻一直無法成為超級大國嗎 超級大國的標準 一個超級大國的評判標準是非常嚴格的,我們現今蒸蒸日上發展的中國尚且不敢說自己是超級大國
  • 如果能擺脫美國的控制,日本真能成為超級大國嗎?答案可能不一定
    畢竟他們的確有這樣的需求,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資源不夠,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在靠從國外購買,只不過因為本國沒有機會使用資源,所以現在國內積累了不少的資源但是日本國土依然面臨著,隨時可能會被海洋吞沒的危險,所以若是有機會,日本自然還會再來一次侵略戰爭,尋找更大的土地,用於移民以挽救他們的國民安全,但是二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還不錯,甚至是眾多參戰國中率先發展起來的幾個國家之一,沒過多久就成了亞洲的一個發達國家
  • 德中正崛起為超級大國?普京給出肯定答案 但背後暗藏玄機
    在過去20年裡,世界與俄羅斯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說世界變化的部分原因來自俄羅斯的變化,那麼俄羅斯的變化則主要來自普京的變化。普京在2000年參選總統時曾提出了"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的競選口號。然而,雄心壯志雖令人振奮,但想要實現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復興,又談何容易?
  • 胡錫進:美國成死亡數最多國家 這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恥辱
    【胡錫進:美國成死亡數最多國家 這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恥辱】美國彭博社剛剛報導,美國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達到至少19563人,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這是莫大的悲劇,也是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恥辱。美國經濟最發達,醫療科技最先進,相關資源最豐富,本不該落到這一步。這是對世界其他國家抗疫的經驗及教訓均予輕視的結果。
  • 為何說俄羅斯根本不可能恢復蘇聯榮光?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比太陽從西方升起更不可能出現的事,那毫無疑問就是蘇聯的死灰復燃。而既然蘇聯不會復活,那麼所謂美國會不會袖手旁觀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普京曾說「誰不懷念蘇聯,誰就沒有良心」,對於當下的俄羅斯而言,雖然蘇聯早已遠去,但畢竟是蘇聯的直系繼承者,說完全忘記那是自己騙自己。而且「大俄羅斯」主義的理想也需要俄羅斯重新佔據高加索和中亞兩大帝國之基。所以如果可能,俄羅斯當然願意將昔日的加盟國重新收入麾下。
  • 西方推演30年後的亞洲,三大強國崛起,有一個成為超級大國
    從古到今,世界經歷著千變萬化的格局,每一個國家都會發生興衰交替的現象,按照我國的一句古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所以說經過時間的演變,會發生許多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初西方強國為了自己國家的發展,侵略了許多弱國,後來這些西方強國為了保持自己的強勢地位,就對發展中的國家進行圍追堵截,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倒在了這些西方國家的自私自利下,不過還是有很多的國家強勢崛起,因此這些西方國家推演了30之後的世界,會有3個國家崛起,其中有一個還能成為超級大國。
  • 法國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為何不是超級大國?
    這個假定太牽強,要是人口少、資源多成為了超級大國的條件。那就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莫屬!加拿大土地面積1000萬平方公裡排全球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人口數量才3800萬;澳大利亞土地面積770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人口數量更是才2500萬。
  • 成為超級大國的秘訣 美國從英國身上學到的三個寶貴經驗
    然而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就迅速沒落再難恢復當年的雄風,繼承了英國衣缽的美國群混得風生水起,超越了所有的競爭對手直至今天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而美國成功的秘訣是因為他學到了英國身上的三個寶貴經驗,並且將其發揚光大。
  • 澳大利亞獨佔澳洲大陸,為何不能成為像美國之類的超級大國?
    不但不像美國、俄羅斯這些世界大國頻繁在國際舞臺露臉,甚至與印度這個南亞區域國家相比都顯得遜色,那麼為何澳大利亞不能成長為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第一、地緣環境因素。澳大利亞在英國殖民地時期,是英國各種罪犯的流放地,這些人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批開拓者。英國以前擁有美國、加拿大、印度等條件更優越的殖民地,而澳大利亞由於自然條件惡劣,並未受到英國政府的重視,也正是由於英國的不重視導致了澳大利亞發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