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美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何無法成為超級大國?

2020-12-25 我要解除鍵盤鎖

巴西作為南美的大國,人口超過2億,國土面積也有850萬平方公裡,但是卻從來都不是超級大國。如果掀開巴西的建國史,分析巴西的經濟結構,就可以了解巴西無法成為超級大國的原因。

巴西地形圖

當巴西皇帝在爭權奪利之時,美國已經奮起直追了

1500年4月,葡萄牙艦隊來到了巴西,並在1549年建立了巴西省,自此這裡成為葡萄牙人殖民南美的橋頭堡。佔有了這麼一大塊殖民地,葡萄牙勢力膨脹的厲害,光是在這裡種植甘蔗,就能夠出口大量的蔗糖。從1500到1800的300年間,280萬非洲黑奴被運到了巴西種植園,他們辛苦勞作,給歐洲白人創造了巨額的財富。

1690年以後,巴西還發現了金礦,很多歐洲移民被吸引到了這裡,而且隨著歐洲其他列強的崛起,葡萄牙越來越難以應對。1808年,葡萄牙本土被法國侵佔,眼瞅著老巢被人端了,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直接遷都巴西,有了這麼一大塊地盤,何愁大事不成。過了12年,葡萄牙成功復國,若昂六世王者歸來,同時也把自己的兒子佩德羅留在巴西,好守住巴西這塊風水寶地。

巴西皇帝

雖然是葡萄牙的鎮守太子,但佩德羅對巴西感情更深,於是他造了自己親爹的反,讓巴西從葡萄牙獨立出來,並成為了巴西帝國的第一任皇帝。只是佩德羅幹了沒幾年,就被趕下臺,讓位給了自己的兒子佩德羅二世。這個佩德羅二世手腕強硬,把巴西的皇權加強了很多,還一幹就是58年。不過巴西內部早就不滿了,當年為了限制皇權,就趕走了佩德羅,在1889年,再一次趕走了佩德羅二世,巴西帝國就這樣滅亡了。

跟葡萄牙殖民者一樣,巴西的兩任皇帝也很看重農業,畢竟只靠著種地就能夠得到大量的收入,就不用辛苦發展工業了。在19世紀中期,雖然巴西的蔗糖出口遇到了嚴重下滑,但是咖啡頂了上來,到20世紀初,全球四分之三的咖啡種植來自巴西。正是因為農業佔據的比重很高,巴西的土地集中在農場主手中,政府也並不重視工業領域,這導致巴西在工業化領域嚴重滯後。

巴西裡約熱內盧

作為巴西的鄰國,美國起家的條件比巴西差很多,最初只是英國在北美的13個殖民地,因為不滿英國的壓榨,才起來造反獨立。從獨立的時間來看,巴西晚於美國45年,當巴西還在搞帝制的時候,美國的共和議會制度已經逐漸成熟。而美國的宗主國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綜合實力遠強於巴西的宗主國葡萄牙,自然也是遠強於美國。

由於先天性的條件差,美國不想一直當英國的原材料供應地,於是拼命想要發展「高端產業」,美國人開出各種優厚的條件,到英國去吸引工業人才到美國。1793年,美國就從英國偷偷學到了紡織機的製造工藝,並在隨後的60年間,吸引了40多萬英國工程師到美國效力。到了1870年以後,美國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追隨者,已經成功拿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入場券,成為了工業時代的領先者。

巴西農民

跟美國的獨立運動相比,巴西的獨立一點都不血腥,他本質上巴西是葡萄牙王室統治的延續,隨著母國葡萄牙的進一步衰落,巴西也陷入到了動蕩中。美國所處的條件差,所以奮起直追,想要發展工業,以便逆襲翻盤,而巴西沒有這樣的緊迫性,只是想著如何爭權奪利,種種地就行了。於是在20世紀初,當美國藉助工業革命的領先地位,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時,巴西還是個農業國。

當美國積極參加一戰和二戰,並在戰後分享勝利果實時,巴西還在左右搖擺

雖然巴西推翻了皇帝,實行了共和制度,但是上臺的基本都是大農場主的代言人,這些人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農產品出口到歐美各國。只是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1914年爆發了一戰,歐洲各國都在以命相搏,哪有時間來喝咖啡。在這種情況下,巴西的出口遭到了重創,但是歐洲的列強都是巴西農產品的大客戶,所以巴西剛開始決定保持中立。

二戰中的巴西軍隊

到了1917年,眼看著最大的客戶英法即將取勝,巴西才磨磨唧唧的對德國宣戰,並象徵性地派出了一些部隊參戰。儘管一戰讓巴西的農產品出口下滑,但是也給了巴西工業化的機會,一些工廠得以建立,工人的數量在一戰後也翻倍了。只是當巴西在逐步發展工業時,美國資本開始介入了,並大力扶持在一戰中受傷的巴西農業,這時候巴西剛有起色的工業受到了打壓。

雖然參加了一戰,但是巴西幾乎沒有出什麼力,所以沒有撈到啥好處,到了二戰時期,巴西一如既往的打醬油,安心成為美國的原材料供應地。並不是巴西不想參與,實在是他的位置比較尷尬。一方面巴西遠在南美,處在被遺忘的角落,平時就沒啥存在感;另一方面巴西就是個賣農產品的,他也沒有意願與歐美國家爭雄,讓他們去爭就好了。

巴西航空工業

在工業革命中大大領先巴西的美國,則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一戰的時候直接給兩邊都賣軍火,因此大發橫財。在一戰後,美國開始嘗試主導國際秩序,雖然被英國排擠了出去,但是美國的羽翼已豐。到了二戰時,美國則是以一己之力,積極援助盟軍,並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實力,戰後已經沒有哪個國家能單挑美國了。

由於積極參與了兩次世界大戰,在戰後瓜分戰果,制定國際秩序時,美國都有很大的收穫。當巴西人還在盼望著戰爭結束,以便把農產品賣給歐美國家時,美國憑藉著自身實力,趁機到全球各地建立基地,並順利成為超級大國。每一次的世界大戰都是超級大國的重新洗牌,不光美國,蘇聯也是憑藉著巨大的戰功,在戰後建立了廣泛的影響力,從而取代了英法,成為跟美國並列的超級大國。

當然巴西沒辦法瓜分更多的戰果,也是跟其自身的條件有關,因為跟美國比,巴西的工業能力差太多了,沒辦法深度介入。如果不能深度介入,就無法發揮全球影響力,自然就無法成為超級大國。

巴西軍隊

二戰後自廢工業體系,最終徹底成為資源出口國

巴西常年跟美國保持了良好的關係,美國在二戰後也開始幫助巴西發展了工業,到了70年代末,巴西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當時巴西成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造船國,年造船能力73萬噸,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能夠跟波音、空客較量,成為第三大商用飛機製造商。巴西在1979年的人均GDP達到了1900美元,這一時期巴西發展得很不錯,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只是1980年以後,巴西開始搞去工業化,在開放市場後,大量的歐美廉價工業品湧入了巴西市場。製造業佔巴西GDP的比重,從巔峰時期的30%,下降到了現在的10%左右,服務業的比重則一直提升,甚至達到了70%的GDP佔比,在沒有完成工業化的前提之下,就已經去工業化了。

巴西貧民窟

雖然去工業化了,但是巴西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確是實實在在的,基本上種啥都能豐收。巴西的甘蔗、大豆、咖啡、橙子和雞肉都是世界第一,木瓜和牛肉則是世界第二,玉米產量排第三,菸草、菠蘿、棉花和木薯排名第四。其他的各種農產品產量,巴西基本上都能夠排上號,還有鐵礦石、銅礦和金礦等,用地大物博來形容巴西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正是因為各種資源很豐富,在巴西基本上不用太辛勞,就能夠取得不錯的收成,很多亞洲人曾經飢餓的印象,在巴西幾乎不存在的。一旦各種條件好了,人就會開始懈怠起來,巴西的資源豐富,造就了國民的懶散。我認識的巴西朋友們,基本上都是享受生活第一,每年會有大把的休假機會,這也是他們比較難以積極進取的原因之一。

巴西美女

總結

巴西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自從建國以來,就非常重視農業,這讓地大物博的巴西錯過了工業化的好時機。在工業化時代落後的情況下,巴西尷尬的地理位置,讓他沒有能力主導兩次世界大戰,也就沒有發展成超級大國的機會。即使在二戰後有了短暫的工業化,但是很快被去掉,讓條件優越的巴西,徹底成為了資源輸出國。

不過雖然不是超級大國,但是巴西的物質豐富,能夠讓巴西人即使在不怎麼努力的情況下,就過上一般國家努力奮鬥,才能享受到的生活水平,所以並不需要為巴西無法成為超級大國而遺憾。

相關焦點

  • 巴西位置優越,擁有龐大的資源,為什麼無法成為超級大國?
    ,那麼佔據天時地利的巴西,為何沒能發展為超級大國呢?:政局混亂,人種複雜在最初的時候,葡萄牙為了發展海外殖民地,並且因為巴西這塊地資源豐富,所以建立了巴西,這裡也成為了葡萄牙重要的原料產地,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殖民地,為了保證葡萄牙的利益,禁止與其它國家發生貿易往來,這也導致巴西的經濟一直沒有任何的發展。
  • 巴西擁有巨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為什麼沒能成為超級大國?
    巴西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五,全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佔地為854.4萬平方公裡。巴西總人口排名也是全球第五,共2.086億人。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巴西的緯度位於北緯10度至南緯35度之間,被赤道貫穿其中,與北美發達地區距離很近,有先天的距離優勢,並且三面臨海。
  • 根據推演的條件,未來世界上這三個國家將成為超級大國,領頭是誰
    那麼什麼樣的大國才能夠成為超級大國呢?一般來說超級大國應當具備幾個條件,第一是人口、第二是國土面積、第三是科技文化水平、第四是軍事實力。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的話,在未來的世界上,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主要有三個,而這三個國家如今也代表著世界上經濟、科技以及軍事方面的較高水平。
  • 南美雙雄巴西阿根廷經濟墮落,美國後花園南美,為何無發達國家
    不過很快在歐美國家操作「肉價」之後,阿根廷就立馬走下了發達國家序列,成為了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之後,靠著資源起家的巴西,金磚五國之一,曾一度被認為最有希望成為南美洲的發達國家,本想著裡約熱內盧奧運會的契機振興經濟,但直到現在也毫無起色。
  • 巴西建國200年,為何沒有發展成像美國之類的超級大國?
    巴西南美國土面積最大國家,建國至今已近200年,幾乎與美國同時代建國,但是美國卻早已是全球超級大國,而巴西卻處在發展中國家階段,兩國經濟體量更是相差近十倍。巴西有著廣大的平原,眾多的人口,優越的地緣環境,為何沒有發展成為美國之類的超級大國呢?
  • 國土狹長的二流國家智利為何能成為「南美小霸王」
    文/寂寞的紅酒智利,位於美洲南部,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二流國家。智利的面積約為75萬平方公裡左右,還不到巴西的十分之一,連秘魯和玻利維亞都比他大了將近一半。同時,智利的國土狹長,而且位置偏僻,所以有「天涯之國」、「世界的邊緣」之稱。
  • 超級大國成絕響?為何說德國註定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雖然德國在1871年統一後藉助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東風一飛沖天,一戰前更是成為綜合國力僅次於英國的二號強國。但此時的德國依然不是超級大國。因為從四個超級大國出現的軌跡來看,超級大國作為所在時代金字塔頂的國家,必然是鶴立雞群且曲高和寡的。
  • 同為南美鄰國,為何巴西人種五顏六色,而阿根廷卻都是白人?
    同為南美鄰國,為何巴西人種五顏六色,而阿根廷卻都是白人? 喜歡足球的朋友對於巴西隊和阿根廷隊應該都不陌生,這兩支南美勁旅共獲得過7次世界盃冠軍,也都湧現過像貝利和馬拉度納這樣的足壇巨星。
  • 為啥南美發展那麼慢?網友:看完南美的足球,我總算明白了
    常常前往世界各地旅遊的朋友們和經常研究各國地理的朋友們可能知道,世界之大,許多國家的發展都與地理條件有著重要的關係,比如一些內陸國家,苦於沒有海洋進行貿易,經濟也發展的不是很好,一些國家則由於戰亂而無法發展。而美國作為一個地理位置優越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了世界戰爭的後援,靠著戰爭迅速崛起,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
  • 為啥南美發展那麼慢?網友:看完南美的足球,我總算明白了
    常常前往世界各地旅遊的朋友們和經常研究各國地理的朋友們可能知道,世界之大,許多國家的發展都與地理條件有著重要的關係,比如一些內陸國家,苦於沒有海洋進行貿易,經濟也發展得不是很好,一些國家則由於戰亂而無法發展。
  • 富饒的南美為何沒有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
    南美洲最強大的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也不過是二流國家。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南美地區為何沒有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首先,南美地區缺乏世界大國和其自然環境有一定關係。南美洲雖然面積遼闊,又瀕臨兩大洋,但實際區位條件並不好。南美洲大部分領土位於赤道帶內,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都位於熱帶,其中大部分地區是叢林和山地。叢林地區是人類開展經濟活動最困難的生態群落。
  • 非常危險的亞洲國家,國土天然「四分五裂」,很難成為超級大國
    雖然我們從小都被教育成功是靠後天的努力得來的,並非是天生的,而現實卻讓我們領悟到有些東西就是天生的,普通人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得到,主要還是由自己的背景決定的,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也是同樣如此,一個國家想要強大起來,同樣需要有強大的基礎,否則的話不管怎麼努力都不會崛起。
  • 黃志華總裁率隊赴巴西、烏拉圭等南美國家考察交流
    12月9日-16日,珠海港股份總裁黃志華率隊赴巴西、烏拉圭等南美國家考察交流,實地考察巴西桑託斯港、巴拉那瓜港以及烏拉圭蒙得維的亞港,並向兩國主要港航企業宣傳推介珠海港,拓展珠海港-南美國家航線網絡建設,推進與南美港航企業的合作。
  • 巴西的領土面積是印度3倍,人口2.2億,為何不是一個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的指標應該是其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足以改變世界格局或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家。顯然巴西和印度都還沒有達到這個指標。超級大國即具有超級能力的國家。領土面積與人口數量不是超級大國的決定性標準。
  • 南半球最大的都市,也是巴西唯一的世界城市,國際排名比廣州高
    南半球最大的都市,也是巴西唯一的世界城市,國際排名比廣州高世界的中心一直都在北半球,這裡的陸地面積大,並且還有相連的亞洲和歐洲,這裡的資源異常豐富,單就一個中東就能供給全世界大範圍石油需求,這裡的人多,中國和印度加起來就是近30億人口,這裡還有美國這個超級大國
  • 除美國之外,哪個國家還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看局座是怎麼說的
    美國和蘇聯成為當時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他們為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儘管美國成功推翻了蘇聯,但美國的地位並不是永遠無法撼動的。今天,美國的確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中仍然處於領先地位,但必須說,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已逐漸放慢。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一直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或參與戰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後面的發展活力。
  • 印度能阻止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嗎?
    ,我們首先應該考慮如何使我們自己的國家成為超級大國,而不是考慮如何阻止任何其他國家成為超級大國。我的觀點是:作為一個印度人,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所以我們仍然需要在誠信上下功夫。作為一個印度人,我們必須利用我們的知識或資源,在印度建立方便做生意和更多的製造產品。
  • 巴西新港口「通往中國的捷徑」助中國進入南美
    巴西新港口助中國進入南美 暱稱為「通往中國的捷徑」環球網記者賀娟娟報導,據英國《衛報》9月15日消息,巴西正在修建的位於聖若昂-達巴拉的大型港口投資16億英鎊,屬於巴西首都裡約海岸線大工業中心的一部分,它將會幫助中國更加迅速地進入南美市場,它擁有一個不尋常的小名——「通往中國的捷徑」。
  • 南美拉響警報:巴西確診人數全球第二,美國出臺巴西旅遊禁令,阿根廷...
    來源:國際金融報南美已成為新冠疫情新震中。據CNBC報導,當地時間5月24日,美國白宮宣布,鑑於巴西新冠肺炎病例數不斷激增,川普總統將限制來自巴西的非美國公民入境。白宮發言人凱利·麥克納尼(Kayleigh McEnany)在聲明中表示:「今天,總統採取果斷行動保護我們的國家,暫停在進入美國之前14天內進入巴西的外國公民入境。但這項規定不適用於美國和巴西之間的貿易往來。」
  • 日本在未來會成為超級大國嗎?三點原因,讓日本無法實現大國夢!
    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很難,現在這些發達國家都是靠這些發展中國家供養,如果中國成為目前日本那樣的國家,需要多少人供養?那時候恐怕只有中國及其他窮國。土地能源就這麼多,將來可能出現幾十億人都衣食無憂呢,我懷疑。所以我更懷疑,得多大的體量能讓中國14億人口都生活的和現在日本人一樣。 日本德國英國都是有超級大國的基礎的。沒有美國制約,他們已然是超級大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