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界撒點兒野 | 揭開神秘國度的面紗,赴一場色彩盛宴--「北非後花園」絕色摩洛哥行走見聞

2021-02-08 Jasmine食趣札記

由於要進入沙漠看日落,所以我們先回酒店稍作休息,差不多時間再出發;

下午4點左右,我們搭乘三輛四驅越野車向沙漠進發,穿過公路,車子進入沙漠,此時地上已沒有路,車子肆意馳騁,開了近一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沙漠帳篷營地。

駱駝隊已經恭候多時了,在沙漠白駱駝是非常少見的,我家哥哥很幸運地騎到了我們整個駱駝隊唯一的白駱駝;在摩洛哥的沙漠,一般都是單峰駱駝,當然駝峰上面會有類似鞍子的東西,所以不用擔心會掉下來,但是全程依舊不要雙手離開扶手;

我們一行人被分成了幾個小駱駝隊,由當地人牽著駱駝向沙漠前行;

想必很多人都讀過三毛最經典這段話: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

到達沙漠中心位置後,牽駱駝人會鋪上毯子,讓你坐在這裡看日落,隨著日落,沙漠會被映射成紅色,極其美麗。

到了禮拜時間,牽駱駝人在沙漠中面向麥加的方向,做起了禮拜;

日落後,牽駱駝人會掏出包裡的一些手工製品向我們兜售,我們這個牽駱駝人真的不錯,一直用手機幫我們照相(你可以放心的把手機和相機交給他們拍照),所以就買下了這兩樣東西,當然你也可以什麼都不買,直接給他一些小費即可;當然來自撒哈拉的紀念品最好就是撒哈拉的沙子,拿出口袋捧了幾把;

很遺憾這次並沒有住上沙漠帳篷,所以在沙漠中拍攝星空銀河的計劃也未能實現,在摩洛哥結識了一個自由行的姑娘,借用她拍的圖片了;

夜幕降臨回到酒店,結束了撒哈拉沙漠之旅,大家通過視頻感受下吧;

DAY5 梅組卡--伊芙蘭小鎮--菲斯

今天是此次行程中坐車時間最長的一天,除了會途經號稱非洲「小瑞士」的伊芙蘭小鎮,其他時間都在車上。

所謂沙漠中的綠洲,也就是下面這樣吧,在看似荒涼的戈壁上,竟然有這麼一抹綠色;

中午的這家餐廳據說是網紅餐廳,很多明星真人秀節目都來過這裡;


餐廳布置的很有特色;

唯一不變的餐前大餅,終於沒有了塔吉鍋,今天是烤魚哦,味道還真的不錯呢;


飯後繼續趕路,不久便發現周邊的景色開始變得不同了,不再是黃色的戈壁,而且出現了綠色的樹林;很快看到一個示意牌,大致的意思是猴出沒請注意;原來車輛駛入到一個類似森林公園的地方,路兩邊有很多猴子;

過了猴山沒多久,就到達了這個非洲「小瑞士」-伊芙蘭小鎮,英文名Ifrance,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脈中部城市,著名滑雪勝地,有『小瑞士』之稱,海拔1650米。但作為撒哈拉與菲斯之間的常規落腳城市,伊芙蘭卻在不經意間驚豔了我們。綠樹成蔭的街道、精緻的歐風木屋建築、與世無爭的恬淡生活,所有在寂然中看到的一切,美妙的像是不真實的夢。漫步小鎮或是在街邊喝上一杯咖啡,絕對可以緩解長途旅行的疲憊。

伊芙蘭小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的時候一個古老的猶太王國的首都。曾經這裡也是來自撒哈拉商隊中的一個重要中轉貿易基地,在歐洲殖民時期,因其近似於北歐的氣候吸引了大量富人前來居住。二戰期間,這裡曾經建立過一所較大的戰俘營用於關押法西斯戰犯。小鎮的地標性建築:臥倒的石獅,據說是當時被關押在集中營的德國士兵們雕刻而成,大概也是和平的意思吧。

從小鎮出發,很快就到達了菲斯,我們住的是菲斯的新城區,看上去還是很繁華的;酒店是連鎖酒店,在摩洛哥有電梯的酒店,都會被我們定義為好酒店,整個酒店很新,房間設施都不錯,牆上的電視還能看到中文臺;

酒店頂層的泳池,上樓剛好趕上落日;

晚飯後步行10分鐘逛了菲斯「大悅城」,最後還是去了樓下的家樂福,摩洛哥當地的水比較硬不適合飲用,所以我們每隔兩天就要去買一次水,下面圖上那個牌子的水算是最與國內口感一致的水了;

DAY6 菲斯--舍夫沙萬

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個伊斯蘭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來宗教、文化與藝術中心。 菲斯分為老城、新城和新市區,老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大規模的典型的中世紀風格的城市之一,在阿拉伯國家可與馬拉喀什、開羅、大馬士革和薩那等城市相媲美,依舊保存著濃鬱的中世紀風採。

菲斯古城佔地250公頃,由伊德利斯二世興建於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17公裡長的城牆基本完好,保留著濃厚的阿拉伯色彩。菲斯是摩洛哥第二大城市,菲斯古城也是世界遺產,目前還在不斷地修建恢復中。

菲斯的代表色彩還是藍色,菲斯一向盛產馬賽克,而馬賽克以藍色為主。漫步菲斯舊城,隨處都可以看到鑲貼著藍色馬賽克的建築或室內裝飾,商店中陳列的馬賽克工藝品更是藍得豐富,藍得可愛。第一站參觀了馬賽克工廠,工廠的大門就是具有馬賽克特點的裝飾。

先看看塔吉鍋是怎麼製作的;

而在這裡的塔吉鍋是被做成精美的工藝品,上面的銀絲掐絲工藝全部是純手工;

我們看到的古城裡面的任何馬賽克裝飾都是手工敲制出來,再拼成想要的圖案;

摩洛哥精美的掛盤也是非常出名的手工藝品;

下面的環節就是買買買,侃侃侃;

布日盧藍門,簡稱藍門,它處於古城中兩條最重要道路的起點處,因此大部分遊客都會選擇從這裡進入菲斯老城。藍門非常的漂亮,城門向外一側鑲嵌滿了藍色的馬賽克瓷磚,古典而充滿異域風情。據說從布日盧藍門進入非斯古城才算是走的「正路」。

走進古城就像進入了「迷宮」,古城面積3平方公裡,裡面卻有9400條街巷,126座清真寺,現今還住有35萬居民。一般人來到古城基本都會迷路,而當地人也會以帶路為由收取遊客「帶路費」,即便是來過多次的導遊也不敢保證可以順利走出來,所以我們請了地陪導遊,一路上導遊強調的就是一定要跟上隊伍,一旦跟不上隊伍,走錯一個巷子,就會走出去很遠,而且你根本無法說清楚你在哪裡,導航定位也沒法使用,所以一旦真的脫離隊伍,就一定要站在原地,等地陪導遊過來找;因為尊重當地人的宗教信仰,所以照相的時候都是儘量避開拍人;

導遊說,有的當地人早上出門買菜後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路上遇到鄰居還要問鄰居:你知道我家怎麼走嗎?可見菲斯古城小巷子是多麼錯綜複雜。導航在這裡也不靈呢;

各類商販;

古蘭經經學院,四方庭院二層樓,牆壁上布滿阿拉伯風格的圖案。

由於古城小巷非常狹窄,不能通車,一般都是用驢來做交通工具的,所以走著走著經常會撞驢,菲斯古城也是世界號稱最大的步行街!

在這個現存最大的伊斯蘭古城,狹窄、曲折的小巷、擠滿商鋪的集市、清真寺的祈禱聲、刺人的皮革廠氣味,對視覺、聽覺、和味覺都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第二家店是主營手工銅器和當地的柏柏爾銀飾;店主會用簡單中文侃價,當然你仍然需要狠狠侃,侃不到心裡價位就走人,這招兒最好使;

各種街拍,有些巷子真的很窄,左繞右繞還是緊跟著隊伍吧;

第三家店是當地很有名的阿甘油作坊,還記得旅途的花樣嗎,張歆藝被分配到阿甘油作坊製作阿甘油;

進來之後每人發了一個阿甘果,其實人家是想告訴你這就是阿甘果,結果團裡有人以為是發什麼好吃的乾果,一下子就扔嘴裡了,噗~~~

製作阿甘油的工具,阿甘果需要先敲開外面的硬殼,磨裡面的東西才可以出來阿甘油;

賣家會往你的手上胳膊上滴上不同味道的阿甘油,讓你體驗,便於購買;

最後我們集體購買,集體侃價,最終價格還是挺不錯的;

第四家就是最最臭名遠揚的,來菲斯古城必去的大染缸,摩洛哥自古就是手工業發達之地。菲斯堪稱摩洛哥的手工業之都。在眾多的手工藝中,皮革業算是菲斯最為著名的行當了。記得旅途的花樣中說聞著味道就能找到大染缸,看著馬麗在大染缸給燻吐了,我已做好被臭暈了的準備,可是到了門口領了薄荷葉(聞不了這個味道可以把薄荷葉塞進鼻孔)之後還是沒聞到什麼異味,直到爬上了3樓俯瞰大染缸時才領教了傳說中的酸臭味,不過我覺得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我們從周圍樓上俯瞰拍攝,可見形成於18世紀的皮革大染缸就像一塊巨大的調色板。大染缸其實是上百個大石臼排列組合而成,石臼裡的各色染料提煉自天然植物,用石灰對皮子進行浸泡後,用鴿子糞和牛尿清洗,再放入植物染料中進行染色,據說200多年來從未更換過。烈日下,染匠們跳進五顏六色的染缸,或將一塊塊完整的牛羊皮革放進去,或將已浸泡在染缸裡的皮革拎出來。這裡是我們今天在摩洛哥城市中,能見到的最原生態的手工行業了。老城裡的皮革工廠是菲斯乃至整個摩洛哥最著名的景點,很多旅行書籍都把這裡當作摩洛哥的標誌。這裡依舊保持著傳統的手工製作工藝,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感受到從視覺到嗅覺的全方位衝擊力。

那些五顏六色的染缸矩陣排列,估計數量至少會超過200個。而勞作的工人,赤腳站在染缸中、或穿行於其間,有的在侵染皮革、有的在揮刀修理皮毛、有的在給染缸添水...在摩洛哥灼熱的陽光下,他們不僅需要辛苦工作,還要忍受染缸散發著的刺鼻氣味。只有一會兒的功夫,就有遊客受不了的氣味,他們卻要整天沐浴其中。

繼續買買買,侃侃侃;

眾多的皮具中,還是入手了兩雙皮拖鞋,果然比外面小攤上面的做工好且穿著舒服,鞋面是牛皮,內裡是羊皮,鞋底是駱駝皮。正是因為傳統的加工工藝,在摩洛哥買到的皮具剛開始有股特別臭的味道,給我家哥哥買了條皮帶,帶了幾天老覺得身上有味道,最後才發現原來是皮帶的味道,聞了一下差點暈過去,從皮帶到皮包到拖鞋,無一不散發著一股股騷臭味,好在回到國內經過晾曬和噴香水,味道已經小很多了,想必沒有這股味道,也不是正宗的摩洛哥皮具;

第五家店也是菲斯古城的特色手工羊毛地毯,我家哥哥一直想入手這麼一塊地毯,這機會可不能錯過,最後從2500迪拉姆一直侃到1500迪拉姆,算是如願以償了,放在我家飄窗上,還不賴;

出來之後看到一家製作當地人主食的麵包坊,就是旅途花樣中金晨工作的地方,當地人叫這個麵包,我覺得更像是發麵烤饢,剛出爐的真的特別香,還很有嚼勁兒,非常好吃;

如有人問你哪所大學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歐洲哪個大學。其實,世界最古老的大學不是義大利的博羅尼亞大學(1088),也不是英國的牛津(1168),而是非洲摩洛哥非斯的卡拉維因大學。根據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卡拉維因大學是至今為至一直在從事教育事業的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公元859年巨商穆罕默德·菲赫利的女兒法蒂瑪·穆罕默德·菲赫利在菲斯出資修建了卡拉維因清真寺及其附屬的教育機構,卡拉維因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培育出了很多著名人物。目前這裡不對外開放,穿過無數迷宮般的胡同,來到這個大門緊閉的大學。

午飯依舊是最傳統的庫斯庫斯,那天吃烤羊的時候曾經介紹過,味道還可以;

飯後依舊是在小巷子裡穿梭,再次回到藍門已經下午3點左右,我們竟然在迷宮般的菲斯裡暴走了6個多小時;

禮拜時間,虔誠的信徒跪在車前,面向麥加的方向禱告;

結束了菲斯的遊覽,驅車前往舍夫沙萬,到達舍夫沙萬已經是晚上8點左右,我們住在半山腰,只能遠遠俯瞰燈光點點的舍夫沙萬老城,明天又將要投入到另一片藍色之中。

DAY7 舍夫沙萬--丹吉爾

舍夫沙萬位於裡夫山寬闊的山谷之中,海拔564米,這裡遠離大都市的繁華,大多數民宅門口、階梯和牆壁都被塗繪成最燦爛的天空藍。作為伊斯蘭國家的小城,處處洋溢著濃鬱的阿拉伯風情。城鎮始建於1471年,位於老城區麥地那的小堡壘至今仍然存在。舍夫沙萬臨近地中海,清爽的空氣,清新的藍色,安靜的小巷,淳樸的民風,仿似童話般夢幻。世界上有三大著名的藍城,它只是其中之一。

說起舍夫沙萬的藍,先從酒店說起,藍色元素處處都有體現,遠觀山腳下的舍夫沙萬老城,被一團霧氣所籠罩,但即便如此,依舊可以映出藍色的氣質。

第一次坐如此古老的電梯,電梯門居然是手拉的,也僅能裝下一個人和一件行李,在摩洛哥的酒店能見到電梯已屬萬幸,所以我們一定會讓行李先行,人嘛當然還是走樓梯了;

來舍夫沙萬就是為看它的這片藍,這片不可思議聲名遐邇的藍。舍夫沙萬幾乎所有的房子全部被當地人刷上了藍色的塗料,只是刷得有點任性,有點張狂,有點隨心所欲。

這棵樹就是小城最中心的廣場位置;

下面就跟我進入這個藍色童話世界吧;

這就是最著名的舍夫沙萬網紅臺階,不用我多介紹吧,來此必合影;剛開始我們並沒有找到這個臺階,在路上有個十幾歲學生模樣的男孩一直跟我們聊天,他居然會說簡單的中文,後來才知道原來他的哥哥在香港上學,他是跟他哥哥學的,最後還是這個孩子帶我們來到了這裡;

繼續藍色之旅;

摩洛哥的貓都是野貓,經常吃不飽,脾氣不太好,所以輕易不要招惹;

深深陷入這種藍,不能自拔;

很喜歡一群外國女孩的那張照片,很陽光很隨意;

看見母語很親切啊,店主人很好,剛才曾經路遇店主,店主告訴我們往山上走拍照好看;

舍夫沙萬也是購物的好選擇,手工皮具,銀飾,便宜到令你咋舌,當然侃價依舊要狠狠狠;

舍夫沙萬不會迷路,基本就分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最後都會回到中心廣場,所以放心大膽的轉吧;

回到廣場驚奇的發現了一家中餐館,老闆人很好,用支付寶幫我們換了些迪拉姆;下面講講什麼叫緣分:當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中餐館準備去吃行程裡面的最後一頓塔吉鍋,沒想到到了那裡說我們沒有預定上,全團人都開心了,強烈要求回去吃中餐,經過協調,我們終於吃上了山水茶餐廳,而這家餐廳是第一天營業,哈哈,這就是不遠千裡來相會的緣分啊!老闆原來在鳥巢做廚師,看到我們回來還特意給我們加了菜,我們吃得那叫一個滿足啊。不知道是不是該感謝一下真主呢。

午飯後我們驅車3個小時到達了摩洛哥最大旅遊中心:丹吉爾。 丹吉爾位於直布羅陀海峽的丹吉爾灣口,距亞歐大陸僅11到15公裡,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東進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隻,都要從這裡經過或停泊,大西洋東岸南來北往的船隻,也要在這裡調整航向,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離丹吉爾不遠的大西洋海邊,還有一個奇怪的洞穴,當地人稱之為「大力神洞」或「非洲洞」。傳說:大力神為了使地中海與大西洋連同,伸手劈開了直布羅陀市山,形成了一道海峽。然而正是因為大力神這種違背了宙斯的的做法也讓大力神受到了永遠要舉著重物的刑罰。而「非洲洞」所在的位置也臨近直布羅陀,因此得名「大力神洞」。洞不算大,但令人稱奇的是,這個洞穴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地圖,甚至連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都有。它是千百年來海浪衝擊巖石自然形成的,在非洲洞特別適合拍個剪影照片。

海的對面就是西班牙,能見度好的時候連對面港口輪船上面的字都可以看見;

夕陽西下,再次在摩洛哥看日落;

距離非洲洞不遠則是著名的卡斯巴大燈塔。卡斯巴大燈塔位於丹吉爾西面十二公裡的直布羅陀海峽入口處斯帕特爾角。斯帕特爾角是非洲大陸最北的西點,燈塔面對遼闊浩茫的海洋,塔身高聳,隔很遠能清晰可見,夜間塔頂燈光透亮,來往船隻都要據此調整航向。這個燈塔有一個特別之處,站在燈塔下可以認定,西邊是大西洋,東面是地中海。導遊說,天氣晴好的時候,可看到大西洋和地中海不同色彩的海水在此交匯。

而燈塔旁邊就是丹吉爾的富人區;

在丹吉爾終於住上了行程裡最好的一家酒店;

雖然酒店自助品種豐富,但是口味實在難吃,所以直接出來覓食,看見一家現場製作的冰淇淋店,小哥賣力的表演了好幾分鐘;

冰淇淋店旁邊有一家土耳其烤肉,沒想到土耳其沒吃到的,竟然在摩洛哥吃到了,雖然跟國內差異很大,但味道真的不錯;

吃完到海邊溜達一圈,結束了丹吉爾的行程。

DAY8 丹吉爾--拉巴特--卡薩布蘭卡

早上在酒店吃早飯,令我吃驚的是我居然吃到了一枚沒有蛋黃全是蛋清的雞蛋,我是不是該中獎了;

一早從丹吉爾出發,前往環摩洛哥之旅最後一站,首都拉巴特。摩洛哥首都,位於摩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瀕臨大西洋,與菲斯、馬拉喀什、梅克內斯同是摩四大皇城之一。拉巴特王宮、穆罕默德五世墓、烏達亞城堡和舍拉廢墟等是遊人參觀的名勝。

中午前後到達拉巴特,街道明顯變得擁擠;

中午又是中餐,能吃到中心實在是太滿足了,更何況味道還不賴呢;


飯後第一站便是拉巴特王宮,相當於摩洛哥的「中南海」,當然我們只能在地陪的陪同下參觀一下門口;

王宮的對面是麥克蘇爾清真寺


這才是王宮的大門,守衛森嚴,而我們只能在欄杆裡隔路相望;


哈桑塔是阿爾默哈德王朝於公元1196年所建,當時的蘇丹曾懷有一個宏願,就是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讓所有的軍隊在此禱告,無奈缺乏經費和地震頻發,工程被迫中斷,只留下一百多根未完成之尖塔石柱,時移勢易,這些殘柱在今天郤反而被認為是一種建築藝術。 

在哈桑塔的旁邊則是穆罕穆德五世的陵寢;

陵寢的棺木只是衣冠冢,旁邊坐著的是守墓人;

在拉巴特老城的北面,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瀕臨大西洋的懸崖峭壁上有一座建於十二世紀阿爾摩哈德王朝時期的要塞,現在叫烏達雅堡。這是到拉巴特旅遊不可不去看的地方,它作為拉巴特古蹟的一部分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座古老城牆包圍的藍白小鎮。

路邊一隻很會凹造型的喵;

至此環摩洛哥之行的最後一站遊覽結束;

離開拉巴特,我們將再次回到卡薩布蘭卡,車子駛入卡薩布蘭卡,擁擠雜亂的街道又回來了;

今晚我們將到大西洋岸邊享用一頓法餐。趕上萬聖節,餐廳布置得很應景;

酒店環境幽暗,窗外便是大西洋岸邊的礁石;

前菜、主菜、甜點餐廳有條不紊地一道道上來,為即將結束的摩洛哥之行也算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DAY9 卡薩布蘭卡--伊斯坦堡--北京


還記得第一天來到卡薩布蘭卡的海上清真寺,遺憾於天氣不好,未能一睹它的壯觀,在即將離開摩洛哥的時候,天氣很給力,今天除了外觀,我們還將進入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內。

藍天映襯下的清真寺才是最美的;

至此行程全部結束,我們再次搭乘土耳其航空先飛往伊斯坦堡再轉機到北京,飛機即將降落在土耳其前拍到的海灣;

再見,摩洛哥!

寫遊記的同時一邊在回味著在摩洛哥的日與夜,腦海裡不時翻滾著在摩洛哥的奇聞趣事。在跟著我看完了摩洛哥之旅的遊記後,不知道摩洛哥在你心裡會留下怎樣的痕跡,或許你會感覺在遊記中出現最多的字眼就是「藍色」,對,摩洛哥在我的心裡就是那抹充滿了神秘亦或沉穩亦或跳躍的藍。

當卡薩布蘭卡壓抑而無序的性冷淡調調漸被淡忘,當馬拉喀什的紅色悸動被各種色彩湮沒,當瓦爾扎扎特化為蒼茫戈壁上的一絲點綴,當撒哈拉的紅沙海摻雜著駱駝的味道,唯有馬約爾藍、菲斯布日盧藍、舍夫沙萬藍以及波濤洶湧的大西洋藍會成為最深刻的記憶。

  

總結注意事項:

1、貨幣:摩洛哥使用貨幣是迪拉姆,在國內沒法直接兌換,儘量在國內換上美金或者歐元。美金在摩洛哥不流通,通常可以在酒店前臺用美金兌換,但是匯率通常不太好。菲斯古城購物可以使用迪拉姆、美金、歐元、刷卡(一般不支持銀聯只能刷信用卡);舍夫沙萬購物一般只收迪拉姆和歐元,美金好像都不收,也沒見過刷卡機;目前的匯率直接乘0.7就是人民幣的價格;

2、上廁所:多數情況都需要付小費,1迪拉姆/人,大部分有專人收錢,儘量留零錢;

3、飲用水:遊記中提到,摩洛哥水很硬,一般人喝不慣,有些地方水還有股鹹味,所以直接買我提到的礦泉水即可;

4、摩洛哥人的套路:我在文中多次提到,其實就是如果想買就侃侃侃,照著三分之一侃,可以稍微抬一點價格;最好使的就是侃不下來就走,這時多數摩洛哥人會叫住你,屢試不爽;如果壓根不想買,趁早也別看別摸別試戴,要不還真要費點口舌脫身;太過熱情的當地人儘量不要搭訕,買東西先問好價格,注意找錢數清楚;

5、抬行李:摩洛哥很多不發達地區的酒店沒有電梯,所以你要是實在拎不動就找酒店的人來搬吧,10迪拉姆或者1美金作為小費就可以;

6、關於吃:我們所有人都被塔吉鍋傷得不輕,不是說人家東西不好,是真的吃不慣,所以出門一定要帶上榨菜和女神-老乾媽,在摩洛哥老乾媽真跟親媽一樣。泡麵也可以帶上一些。中餐館確實非常少,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拉巴特三家中餐沒問題,口味也正,但是瓦爾扎扎特也有一家中餐,據說味道不太好。實在沒中餐,麥當勞也可以緩解一下口味。

7、拍照:其實摩洛哥古老的街道,異族的人民特別適合拍攝人文大片,但是為了尊重信仰,輕易不要把鏡頭對準他們,除非徵得同意;尤其警察更不能拍,如果警察發現你拍他,也有可能你沒有拍他,他認為你在拍他,他都有權沒收你的攝影器材和手機;

8、伸出右手是禮貌:待人接物一定要用右手,這也是當地的風俗習慣。很多時候與商販談好價格,他們也會熱情的伸出右手與你握手,表示成交。

9、入境表格:按下圖填寫即可;

10、電話卡:買的是下面這種,很好用,插卡即用,盤山路的時候信號時有時無,其他時候穩定在3g,大城市可以到4g;

11、關於穿著:10月底的摩洛哥氣候宜人,早晚溫差大,白天穿著單衣即可,顏色一定要選鮮豔的,大紅、明黃、寶藍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沒有這樣的衣服,也可以素色上衣搭配上面幾個顏色的圍巾,拍照效果都非常好,建議提前了解景點色彩,選擇合適的顏色搭配。

因為不是自由行,能想到的注意事項也就是上面幾項了,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今日份美圖暴擊:免籤國度、北非花園,神秘的摩洛哥不再遙遠
    免籤國度 北非花園2016年6月1日起,摩洛哥王國開始實施對中國公民赴摩洛哥免籤的政策。中國公民可僅持任何類型中國護照免籤進入摩洛哥境內,最長停留期不超過90天。自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籤政策後,中國赴摩旅遊人數迅速攀升,從1.5萬增長到2019年的20萬左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摩洛哥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
  • 行走的色彩國度,免籤好玩還便宜的網紅聖地,竟藏在北非……
    行走北非花園,和你一起做一場彩色的夢。都說愛旅行的人,都熱愛色彩斑斕的國度。而這一次,藏在北非的摩洛哥也一定能深得你心。在摩洛哥旅行,就好像鑽進了萬花筒,每一幀都濃鬱而誘人。摩洛哥-免籤超友好!一起打卡成網紅!摩洛哥對中國免籤,完全可以說走就走!除去躁熱的七八月,一年中剩下的10個月都適合去摩洛哥旅行。其中,最值得去的彩色地標在這裡!
  • 上帝把最美的色彩都用盡,在神秘國度摩洛哥&突尼西亞
    摩洛哥&突尼西亞去北非旅行,有兩個的神秘國度,去那裡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嚮往,有些人為了追尋《撒哈拉的故事》,有些人期待邂逅《北非諜影》中偉大的愛情,有些人為了重返《星球大戰》拍攝現場,也有些人想要探求,《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神燈……更有些人是為了尋覓異域色彩,
  • 神秘國度 北非花園摩洛哥(圖)
    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是個神秘的國度。摩洛哥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北部扼守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門戶, 直布羅陀海峽。南部和東部接壤撒哈拉沙漠。中部則是北非的最高峰阿特拉斯山脈。橫貫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擋了來自撒哈拉沙漠高溫,使得摩洛哥氣候不至於過分炎熱,多種不同的地質地貌、燦爛的伊斯蘭文化,使得這裡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對遊客充滿神秘的吸引力,每年都有數不清的歐洲遊客來這裡度假旅遊。
  • 摩洛哥x突尼西亞,到北非後花園做一個幻彩之夢
    舍夫沙萬堪為「北非後花園」的摩洛哥,東鄰阿爾及利亞,西接大西洋,南邊是撒哈拉沙漠,北部與西班牙隔海相望。伊夫聖羅蘭花園而當邁向這個國度,你會發現,摩洛哥人的這種賦能,確實與生俱來。摩洛哥這個北非花園,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洋,千百年來,引無數旅人折腰,更有數之不盡的電影與文作爭相描繪。摩洛哥揮灑世間顏色,留給我們的,是刻在記憶深處的感動。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一)北非迷城——卡薩布蘭卡
    打小從一本《一千零一夜》進入一個充滿神秘的奇妙世界,什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巴達航海、阿拉丁神燈……等等善惡美醜的跌宕傳奇,再加上後來深受著名作家三毛自由流浪的影響,更加嚮往那由金色沙漠和藍色海洋組成並孕育著永恆浪漫的北非大地。而自2016年6月1日起,摩洛哥開始給予中國公民免籤待遇。於是在2019年11月,經過大半年的期盼後終於等來心心念念的摩洛哥之行。
  • 帶你揭秘這個北非花園層層神秘的面紗…… (2)~「紅城」馬拉喀什
    摩洛哥是個色彩豐富的國度,馬拉喀什前庭後院則是伊斯蘭式花園。集中了摩洛哥特徵的鑲嵌工藝和鮮豔色彩,再加上精美絕倫的雕花拱門和彩繪木窗,使其成為典型的伊斯蘭與摩洛哥風格共存的建築。,不僅僅是因為花園本身的小清新或者絢麗多彩,而是由於主人世界鼎鼎大名。
  • 揭開摩洛哥女人的神秘面紗
    揭開摩洛哥女人的神秘面紗
  • 帶著徠卡去旅行 | 有種色彩叫摩洛哥
    ,她是《孤獨星球》上十佳旅遊目的地之一;她是異域風情與人文色彩交織在一起的神秘國度;她的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色彩搭配;她既有地中海的浪漫,又有阿拉伯的風情;既有歐洲的烙跡,更有非洲的狂野。,知道卡薩布蘭卡,知道五彩菲斯,知道撒哈拉,知道直布羅陀,但是那個時候只能在地圖上臆想,從沒想過自己會來到遙遠的北非,來到神秘國度摩洛哥,站在直布羅陀海峽邊,遊蕩菲斯迷巷,駕車走進撒哈拉。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11)北非的羅馬古城——沃呂比利斯
    在黑色皇城梅克內斯古城以北直線距離不到15公裡,沿著N13公路卻需鬥折蛇行35公裡方能到達的一處山地,有一座名聞遐邇的古老遺蹟——沃呂比利斯古城,它是摩洛哥9大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其微縮景觀至今陳列於世界遺產博覽會非洲館內。
  • 古老神秘的阿拉伯國度,多彩迷幻的「北非花園」
    摩洛哥是一個豐富飽滿的國家,不同時期的殖民令這個國家烙下了自己特色的印記,特色的清真寺、市井的阿拉伯集市、形形式式的人民、各具特色的城市、廣闊無限的撒哈拉沙漠、世界文化遺產,被稱為「北非花園」。 2016年6月1日,摩洛哥正式給中國護照開放免籤,只要持有有效期大於6個月的中國護照即可入境。
  • 走進天方夜譚的國度-情迷摩洛哥
    新晉免籤國家 一個神秘又美麗的國度 它是最像一千零一夜的地方 來到伊夫聖羅蘭私人花園,也就稱為YSL花園,法國著名奢侈品牌,沒想到創始人竟然出身在北非,摩洛哥的鄰國阿爾及利亞。
  • 走進《紅海行動》的拍攝地摩洛哥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摩洛哥,因《紅海行動》而名聲大噪,影片中的哈撒二世清真寺、大沙漠和綁架人質的小鎮全部取景自摩洛哥,但其實摩洛哥一直是歐美大片的取景地的首選,《卡薩布蘭卡》、《權力的遊戲》、《埃及豔后》、《木乃伊》、《角鬥士》、《阿拉伯的勞倫斯》都是在這裡誕生的。
  • 這個冬天結束,去北非後花園摩洛哥尋絢麗的春天!
    自從摩洛哥正式給予中國公民免籤待遇以來,中國人在摩洛哥玩high了!摩洛哥,沒有肯亞壯觀的動物大遷徙,也沒有納米比亞外星球一樣的廣袤蒼涼,卻佔據了非洲最豐富的色彩。在摩洛哥旅行,就好像鑽進了萬花筒,每一幀都濃鬱而誘人。如果迎來了明媚的春天,去看外面繽紛的世界,去追一場風花雪月,而我想去看北非花園彩色的春天,在撒哈拉沙漠的星空、在大西洋絕美的黃昏、在藍精靈之城的街道,我要盡情嬉笑。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13)藍色皇城菲斯,夢開啟的地方
    許多人都說,到了摩洛哥,如果不去逛逛古城菲斯,那肯定是不懂摩洛哥歷史的懵懂客。如同西安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作為四大皇城之一的菲斯對於摩洛哥人而言,其政治經濟地位絲毫不亞於首都拉巴特,而且其歷史底蘊在摩洛哥首屈一指(最古老的都城),它不僅是北非歷史上第一個伊斯蘭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來宗教、文化與藝術中心,更是阿拉伯世界重要的宗教聖地。
  • 愛上摩洛哥突尼西亞領銜的北非,只需一篇文章
    >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也是世界多數地區前往摩洛哥甚至是西北非地區的大門玩在北非樂在北非食在北非一個值得期待的行程請跟我一起往下看雙版本獵奇新選擇3POLAR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精華之旅 共20天3POLAR摩洛哥突尼西亞精華之旅
  • 親子遊|忘掉那些度假村吧,去摩洛哥和孩子來一場神秘冒險之旅
    除了能讓孩子更好的認識世界以外,也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至於如何挑選旅行目的地,下一站要去到哪裡,自由作家卡洛琳·哈金斯給父母們的忠告是:"忘掉那些附帶兒童樂園的「全能」度假村吧,最好的家庭假期是一場冒險之旅。"
  • LP年度最佳 三毛最愛 北非後花園 摩洛哥
    中國公民持外交、公務護照赴摩洛哥且停留不超過60天免辦籤證,持公務普通或普通護照人員需要提前辦妥籤證;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者到摩洛哥從事商務活動,可享受30天停留期的免籤證待遇;或通過歐洲申根籤入境。摩洛哥在哪兒?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18)哈桑塔、烏達雅堡,白色皇城拉巴特
    從電影《北非諜影》到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再到迪尼斯動畫大片《獅子王》,或許每個年齡段的人,心中都有一個非洲夢,而被稱作「北非花園」的摩洛哥王國無疑是最能滿足這個夢想的神秘國度。摩洛哥位於非洲大陸北端,東、南部與撒哈拉沙漠相連,西部瀕臨大西洋北岸,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地中海相望,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複雜詭譎的歷史演變造就了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九)非洲的冰雪童話,瑞士小鎮伊芙蘭
    如果沒記錯,幾乎所有印象中的非洲都是炙熱荒蕪的撒哈拉沙漠和危機四伏的熱帶草原,沒想到第一次到非洲就進入北非花園,一進入北非花園便遭遇下雪,而且是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而且受困在大雪中的阿特拉斯山上四個鐘頭,鵝毛紛揚,呵氣成霜,這經歷真是叫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