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鋪開就業「綠色大通道」

2020-12-24 瀟湘晨報

組織外出務工

臨滄市著力把勞務輸出作為保障民生的基礎性工程落地落細,織密東西「就業+產業」網絡,搭建就業幫扶平臺,通過扶貧車間和農民合作社產業帶動、畢業生返鄉創業帶動、鄉村公共服務崗位安置等方式,不斷創新就業機制,有效開通「綠色就業大通道」。全市先後與893家企業建立穩定勞務合作關係,吸納4000餘名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安置無法外出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2萬人。

開動「固定式」直通車就業模式。以滬滇勞務協作為契機,積極與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對接聯繫,主動對接上海等省內外人社部門,深化「外輸內拓」,建立人社、衛生健康、交通運輸、公安、司法等部門轉移輸出橫向聯動機制,採取「送出家門、送上車門、送進廠門」的一站式服務方式,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防護知識培訓、健康體檢、開具健康證明等為一體的「就業直通車」服務。同時,組建2支「穩就業工作小分隊」,前往「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勞務輸出地,加強與當地企業「點對點」對接,積極與勞務公司、省外就業服務站開展支部+支部共建活動,為轉移就業勞動力提供服務保障。全市先後與893家企業建立穩定勞務合作關係。

開發「居家式」點對點就業模式。制定出臺《臨滄市就業扶貧車間(驛站)建設實施方案》,鼓勵農村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因地制宜打造扶貧車間,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轉移就業。鼓勵四川省青神縣竹編企業、碧麗源(雲南)茶業有限公司、四通醬菜等企業進村辦廠、進組辦基地,搭建扶貧車間,幫助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增加群眾收益。目前,全市設立的85個扶貧車間吸納4000餘名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開啟「季節性」靈活外出務工模式。在臨滄市內建立8個外出務工「就業超市」,以上海、浙江、江蘇、湖南等6個省外轉移就業工作站為橋梁,組織性輸出貧困勞動力。探索「年底外出務工3個月」的靈活外出務工勞務輸出合作新模式,先後與上海安費諾、浙江中策橡膠廠、浙江嘉興錫頓器材廠、浙江嘉興錫頓器材廠、寧波緯一長毛絨有限公司、福建聖農食品有限公司達成靈活外出務工合作。務工者每月純收入可達4500元至6000元,3個月純收入累計在13500元至18000元。

開通「託底式」鄉村公共服務崗位安置模式。大力推廣「雲縣開發鄉村公共服務崗,促進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的先進經驗,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臨滄市鄉村公共服務崗管理暫行辦法》,利用滬滇勞務協作項目資金,大力開發鄉村衛生保潔、村組道路維護等鄉村公共服務崗位,安置無法外出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2萬人。

同時,固化「本土式」臨滄招聘日就業服務模式。選定每月26日為「臨滄招聘日」,在8縣(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定期舉辦現場招聘會。通過月底集中招聘、體檢、外出,便於用人單位安排培訓和工作,便於保障外出人員按月領取待遇。

【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完善市場機制是關鍵
    將生態環境規制轉變為市場激勵規則,以價格形式對創新主體進行補償或激勵,為創新注入能量和活力,為創新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發揮市場激勵機制的導向作用,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向更廣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發展。  二是健全市場約束機制。
  • 浙江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建設這樣幹! 杭州灣經濟區是核心
    「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建設是一個有機整體,是對全省空間格局的總體考慮。」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孟剛介紹,既要集中力量建設好核心區、重點區和重大產業、重大項目,又要以點帶面,促進全省統籌發展。  如今,藍圖正在徐徐鋪開。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建設的目標分為兩個階段,近期到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 福建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用 創新就業扶貧機制
    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用,創新就業扶貧機制——  「點對點」服務 飯碗捧得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生活更有奔頭了。」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扶貧是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之一。各地區各部門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江蘇、福建、廣東等地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創新就業扶貧機制,「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截至9月底,全國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過2900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的107%;東部和西部的扶貧協議書任務提前超額完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基礎。
  • 東山縣創新軍地司法協作「三式一體」機制
    近年來,東山縣積極探索創新開展涉軍矛盾化解、司法服務,創新富有區域特色的「三式一體」軍地司法協作機制,打造服務廣、機制全、質量優的涉軍維權工作品牌,有力助推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為東山蟬聯五屆「全國雙擁模範縣」、八屆「全省雙擁模範縣」作出積極貢獻。一、「立體式」保護,拓展服務格局。一是力量向「點」匯聚。
  • 打通「兩山」轉化通道的綠色金融機制創新研究
    綠色金融具有籌措資本、配置資源、強化激勵約束等功能,應該在「兩山」轉化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更有效助力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建議推進綠色金融2.0改革建立長效法律政策機制、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創新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高度重視完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等,更好地發揮綠色金融在「兩山」轉化中的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 楊朝飛:技術和機制創新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推動綠色發展重要路徑
    25日,生態環境部原總工程師楊朝飛在山西孝義市召開的「一帶一路」煤焦化工產業綠色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技術和機制創新、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路徑。新華絲路網太原11月25日電(記者何麗麗)25日,生態環境部原總工程師楊朝飛在山西孝義市召開的「一帶一路」煤焦化工產業綠色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技術和機制創新、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路徑。
  • 農業部九司長解讀《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
    按: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深改組第三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中辦國辦《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優化農業主體功能和空間布局,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農業空間布局體系。
  • 雲南借沿邊優勢構建國際大通道
    雲南借沿邊優勢構建國際大通道 2015-01-27 20:59:44該口岸順利開通後,雲南又將新增一條對外開放的跨境「大通道」。  近年來,雲南努力推進與周邊國家「通路、通電、通訊、通商、通關、通油、通氣、通幣」等「八通工作」,與緬甸、越南、寮國、泰國、印度分別建立地方合作機制,初步形成一個以雲南為門戶、周邊為基礎、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為重點、涵蓋東南亞、南亞的多層次寬領域區域性國際合作新格局。
  • 江西「創新引領綠色崛起」的大餘經驗
    近年來,大餘縣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省委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的決策部署和「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的工作方針,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城市轉型、民生轉型,以生態為本,文化為根,探索出了一條經濟轉型發展、「青山綠水變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致富之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入選「中國宜居鄉村典範縣」,被評為「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等,創造了轉型發展的
  •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和平區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瀋陽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以來,和平區堅持「政府主導、政策保障、活動牽引」,全力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2018-2019年完成「大學生留沈倍增工程」3.35萬人;和平區戶籍離校未就業大學生年底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困難家庭含殘疾畢業生100%實現就業。
  • 太原市小店區積極探索就業創業服務新路徑
    由區人社局牽頭持續開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就業專項行動。2020年6月底前鋪開,常態化推進。由團區委牽頭開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線上直播招聘行動。開展5場網絡直播招聘信息推送活動,全力服務好大學生等青年就業工作。2020年12月底前完成。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開展政府投資項目以工代賑行動。
  • 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揭曉
    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業創新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2018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闢就業新渠道、培育「三農」發展新動能。9月,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在就業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以創新創業帶動更多就業,全力做好就業幫扶和服務,兜住就業底線、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海峽兩岸高校建立就業合作交流機制
    海峽兩岸高校建立就業合作交流機制 2014-09-15 18:56:44,雙方將在兩校「學術交流合作協議」框架下,共同構建大學生就業管理、服務與就業師資的交流和培訓體系,以及大學生就業相關活動的合作機制。
  • 全面鋪開生活垃圾分類 引領綠色新風尚
    花山區副區長潘斌斌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區全面鋪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頗有成效,向「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自上而下一盤棋。花山區明確了「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屬地管理」的原則,組建工作專班、制定系列方案、建立完善機制,推動實施「1+1+2」試點工作,即一個黨政機關垃圾分類試點,一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和兩個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
  • 2018年中國就業十件大事地方就業創新事件揭曉
    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業創新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2018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闢就業新渠道、培育「三農」發展新動能。9月,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在就業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以創新創業帶動更多就業,全力做好就業幫扶和服務,兜住就業底線、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推進會在我市召開
    12月14日,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推進會在義烏中國郵政華東物流倉儲中心項目現場召開,標誌著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正式啟動。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市領導王健、張新宇參加活動。省發改委對外開放處譚燮良處長主持推進會。
  • ...圍繞共建渤海灣海上高速綠色快遞大通道,打造渤海灣地區特色...
    【渤海輪渡:籤署渤海灣海上高速綠色快遞大通道項目合作協議】渤海輪渡公告,公司與中國郵政集團等8家國內知名公司基於良好信任和長遠發展的共識,圍繞共建渤海灣海上高速綠色快遞大通道,打造渤海灣地區特色高效的專業化海陸多式聯運產業,從消費者需求出發,以市場為導向,強強聯合、共同攜手,在物流運輸、貨物安檢、運單跟蹤領域,實現平臺對接、信息共享。
  • 雙一流高校專家走進萊蕪 感受綠色發展速度與就業創業機遇
    9月28日上午,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專家教授和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走進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萊蕪醫藥產業園、山東重工綠色製造產業城項目指揮部、泰鋼不鏽鋼產業園等萊蕪地區的龍頭企業和機構,了解新舊動能轉換下的產業發展情況,感受綠色產業發展的加速度和就業創業的新機遇。
  • 南沙打造國際汽車進出海大通道 創新口岸通關141項全國首創36項
    「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對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出殷切希望。一個以沙仔島為核心的國際汽車進出海大通道及汽車產業服務基地正在南沙崛起。案例聚焦制度創新帶來滾滾紅利首創智慧檢測 通關省時四成15萬平方米的沙仔島外貿堆場上,一系列品牌進口汽車整齊排列。
  • ...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昆發〔2018〕11號)
    支持各開發(度假)園區在人才特區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吸引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鼓勵各地各單位積極開展人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大膽探索創新途徑。五、 推進人才引進工作創新(五)創新引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