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為何比我們更愛自己的家園和生活

2021-02-18 題外之話

頭圖:高雄美麗島捷運站,號稱世界上最美的捷運站之一,每次來高雄都會來這裡看看,有各種文創活動,總有驚喜。

2012年第一次臺灣七日行,行程中的某一天,飯桌上,主人在祝酒詞中說:「臺灣有美景,美食,但是最重要的是有美德……」聽到這裡,我猛然想到,半年前,在重慶的一場宴會中,主人同樣滿臉堆笑地一邊敬酒,一邊熱情地向來賓推銷:「重慶有美景,美食,更有美女,歡迎大家前來品鑑……」

儘管同文同種,但是在與臺灣人的接觸過程中,隨時隨地都能感觸到兩岸人思維方式、生活觀念的巨大差異,並能從臺灣人生活、做事點點滴滴的細節中受到震撼。你不得不承認,當大陸人在三聚氰胺、地溝油、皮鞋膠囊的圍追堵截下,在教育、醫療、住房等N座大山壓迫下不得不更愛人民幣、更愛美國綠卡的時候,臺灣人民卻深深地愛著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和自己選擇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在臺北搭乘捷運,即便是尖峰時段也不用擔心被擠成相片,因為行人即便匆匆而過也是彬彬有禮,而車廂內外,處處有愛。


在臺北搭乘計程車非常方便,黃色的車體很好辨認,車很多,即便多雨的季節也不必擔心打車難。臺北的計程車,髒、破的車不多見,計程車自己為了生意好做,都會很注重車內衛生和裝飾。

這是花蓮的計程車車前裝飾,真是太有個性了。

的確,這些年來,和臺灣相比,大陸城市大搞建設,更常見拆舊樓蓋新樓,隨處可見「破膛」路,文物建築被改建得面目全非甚至拆得七零八落,表面上欣欣向榮,物質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我們的幸福指數並沒有隨之上升。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越來越不懂得包容,走在路上也是匆匆忙忙、目光呆滯、面無表情,人人都好似苦大仇深,哪怕擁擠不堪的地鐵上因列車晃動而導致的微小摩擦也能引發口舌之爭甚至拳腳相向。大陸和臺灣的差距,已經不是在經濟、物質上,而是在思想觀念上,在文化意識上,在生活態度上,這些才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沒有這些,再迅猛的發展勢頭都不可避免地等來強弩之末的一天。大陸人應該很慶幸中國還有臺灣,大家還擁有另一種生活的可能,而不是不斷地打破傳統和毀滅自然這一條道上走到黑。

半夜和一位曾在北京生活過幾年的臺灣朋友逛臺北市士林夜市,談論的話題,除了琳琅滿目的水果小吃、包羅萬象的臺灣文化,就是千萬人爭論的究竟是北京好還是臺北好,究竟臺灣是不是像多數大陸人只能聽聞的傳說中的那樣好。其實,庸常的一較高下並無實質意義。北京和臺北,一個是千年古都基礎上建設起來的現代集權體制政治文化中心,氣勢恢宏,宏偉壯觀;一個是新興的民主文明的國際化現代首府,以人為本,精緻細膩。北京人嚮往臺北和臺灣人仰慕北京是同樣的情感。朋友說,她在大陸生活的幾年,經常有人疑惑地問她:「臺灣真像你們臺灣人說得那樣好嗎?」直到那些人自己有機會親自來臺灣看過之後,才被在臺灣所遇到的一切深深折服,改變固有的偏見。

臺灣佛教名寺中臺禪寺,早晨,籠罩在迷霧中,更覺聖潔,近處為菩提樹。

中臺禪寺,小橋流水。

在這個以民眾需求為核心,以民眾的便利為宗旨的地方,你看不到權力的飛揚跋扈、趾高氣揚,也看不到暴發戶似的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只有為政者的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和成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心。在新北市,當我們走進市政府大樓大廳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是走進了商場寫字樓,門口沒有保安盤問,人們可以自由出入,大廳裡還有小商店,可以買到報紙雜誌和果汁礦泉水。我們不禁有些疑惑,難道市政府不怕上訪戶,不怕恐怖分子來襲嗎?陪同人員笑著回答:政府官員怎麼可能膽敢把訪民阻擋在政府的大門之外,那也是把自己的選票拒之門外。想想也是,一個開明、開放的政權,一個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政府,他的人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不是破壞者而是支持者、建言者。政府的責任是為人民排憂解難,政府應該以能為人民解決實質問題而感到驕傲。

從新北市政府走出來,我已能充分理解為什麼臺北的捷運(地鐵)站都沒有安檢設備,甚至連維持秩序防範擁擠的工作人員都少見,在這裡,大家的身份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乘客,沒有誰會被看成假想的潛在破壞分子,也沒有人會打碎美德違反公共秩序。臺北捷運四通八達,即便是上下班尖峰時段,也不會出現乘客擁擠推搡,扒著車門也要擠進已經像沙丁魚罐頭一樣擁擠的車廂的狀況,再著急,也要保持風度,再趕時間,也不必搶到別人前面擠進車廂。以人為本,在臺灣最好的體現不是執政者的施政綱領,而是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每個人都學會了謙恭,禮讓,為別人提供方便,讓自己心安。

桃園慈湖兩蔣陵寢的衛兵換崗了

臺灣高速公路服務區,乾淨整潔,頗有文化情調的小店讓人駐足。

記得幾年前陳水扁鋃鐺入獄的時候,我和一名上了年紀的親戚聊起臺灣政情,他說他一點不喜歡臺灣。在他的信息源大陸電視節目中,臺灣總是鬧騰騰、亂鬨鬨,臺灣人總是扯著嗓子大呼小叫地和人講話。來到臺灣,你才能感受到臺灣人平和,率性得讓人可愛。到臺灣的第一天,朋友帶我去臺北師大旁邊的書店,朋友說先要打電話確認書店當天是否開業,因為書店開不開業要看老闆心情,而你能以什麼折扣買到書,也要看老闆心情。這樣想來,老闆開業的時間,相比心情也不會太差。果不其然,書店老闆一看我是大陸客,所挑選的幾本書也對他的口味,立馬給了低折扣,還不斷地將他認為好的書推薦給我,恨不得讓我把書店搬走,直到實在拿不動了我才婉言謝絕,付了款,給每本書蓋上印章逃離而去。後來在誠品書店看到這些書,和我買下的價格相比,不知道要貴出多少。

臺北師大書店老闆一樣如數家珍地推銷的臺灣人,我在離開臺北的第二天就在苗慄縣遇到另一位,他是華陶窯「窯主」陳文輝。當我們一行人趕到華陶窯時,雖然日已偏西,卻依然炎熱。已經等待多時的陳先生自然很高興,聲情並茂地向我們介紹他的傑作,生怕遺漏每一個細節忽視每一位客人。在這人間仙境般的植物園林中徜徉,聽著已經自我陶醉其中的陳老先生抑揚頓挫、慷慨激昂的解說,這「花、陶、窯、景、茶」等多文化相融的在地生活美學怎能不讓人忘我。從山上走下來是,我看到汗水早已溼透了陳老先生的後背。一位同行的大陸媒體人對我說,臺灣人總是在覺得他們自己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反觀我們自己,有多少人會真心在意自己生產、創作過的產品,除了謀取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我們還能從自己的產品中獲取多少「剩餘價值」呢?

九份,悲情城市不再,如今是遊客接踵的熱鬧景區,日本、韓國的遊客格外多。入夜,於半山中遠眺基隆港,別有一番風情。

湯婆婆的小屋,只是不知道千與千尋是不是在。

旅途中的一天,一位大陸媒體人突然發現錢包不見了,錢包裡除了少量現金,還有入出臺灣的證件。翻箱倒櫃尋找了一番,未果,突然想起可能遺漏在酒店房間的枕頭底下。負責接待的人員馬上打電話給酒店尋求幫助,然後安慰他,說在臺灣如果遺落東西在賓館酒店,一般不用擔心丟失。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兒,酒店打回電話說錢包找到,可是我們已經離開賓館百餘公裡,於是酒店決定派車將錢包送到我們的下一站。

中途休息時,我們在一排花生攤前,一邊品嘗花生,一邊選購。一位遊客大概是忘記了找零,攤主丟下正在排隊買花生的顧客,追出老遠。這些在臺灣最稀鬆平常的生活細節,對於我們這些早已習慣防宰防騙防陌生人的大陸人來說,是多麼的震撼。

不得不離開臺灣的前一晚,我久久不能入睡。凌晨一點鐘,我走出酒店,來到大街上,除了燈火輝煌,還有三三兩兩的行人在輕鬆愉快地漫步,而隔不了多遠就有的便利商店,正在默默的營業中。在誠品書店,也還有不少的讀者在安靜地翻書。在臺灣,安全不是問題,便利快捷不是問題,誠實守信不是問題,尊重尊嚴不是問題,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同樣不是問題。而我們,有什麼呢?

2012年以來,我已經四次行走臺灣,臺北、臺中、臺南、臺東走過一遍又一遍,每次回來,卻總是想著下一次的前往。的確,臺灣發展到今天,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族群割裂,政治紛爭,經濟停滯,等等所有民主社會發展中所遇到的瓶頸已經被我們的媒體過度放大,可是這些問題的存在並不能埋沒臺灣社會的諸多美德,雖然民主不是最好的社會,但是我們卻還沒出現更好的社會。所以,深入了解民主自由幸福祥和的臺灣,想要體驗傳統文化現代化之美,不是靠口耳相傳,不是靠報紙電視,還是要來臺灣聽一聽,看一看。

長按下圖二維碼一鍵關注作者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人性漫畫:環境汙染不僅傷了我們自己,更傷害了兒童和我們的家園
    · 文@小左 · 圖@連舟文化 我們都口口聲聲地說要保護孩子,但是我們真的做到了嗎?當我們在汙染環境的時候,其實我們便把自己和孩子的健康丟棄在了一旁。本篇漫畫採用了第一視角向我們展示了環境汙染的危害,同時也給予了我們反思: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怎麼做。
  • 臺灣人為何愛追大陸劇
    近幾年來,臺灣人包括年輕人也瘋追大陸劇。不少人對《甄嬛傳》《延禧攻略》《軍師聯盟》等大陸電視劇耳熟能詳。臺灣民眾透過大陸電視劇了解大陸風土民情,社會發展概況以及民眾日常生活用語與習慣。如今除了造訪大陸來加強了解之外,現在更可以透過電視劇,進一步認識一些熱門議題,諸如醫療、養老或是子女教養等。 這可是之前沒有的情況。當年臺灣最先引進港劇。幾部以金庸或古龍小說為劇本的電視劇,在臺灣都引起不小的轟動,例如《楚留香》《天龍八部》《鹿鼎記》《小李飛刀》等。
  • 【臺灣人在大陸】崑山:建設臺商臺胞「精神家園」
    【臺灣人在大陸】崑山:建設臺商臺胞「精神家園」 原標題: 擔任劇院作曲和指揮的洪敦遠來自臺北,是2016年崑劇院引進的三位臺灣青年優秀崑曲人才之一。
  • 愛臺灣 我們在行動!
    海協會、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地震協會等有關方面和多個省市自治區迅速以不同方式向災區同胞和遇難的兩岸同胞表示慰問和哀悼,並表達了願意提供包括救災設備在內的一切必要援助和捐助之意。據不完全統計,大陸有關方面及在臺機構與企業、部分省市自治區和臺資企業已捐助款項合計2307.5萬元人民幣。  安峰山指出,此次地震造成大陸遊客9人遇難,6人受傷。
  • 臺媒:臺灣人為什麼不愛讀書?
    文章從社會集體的生活習慣觀察不愛讀書的現象,文章直言,如果不能改變這樣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性,再怎麼呼籲鼓吹閱讀風氣都將無效。   社論摘編如下:   又是一個令臺灣人難堪的國際比較數字:臺灣人一年只讀兩本書(教科書除外),不僅和原先就遙遙領先世界、酷愛讀書的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沒得比,連動輒要拿來比較的韓國,都遠遠超過臺灣。
  • 一個30 歲離開臺灣的人,講述自己如何逃離穩定的生活 | 房子和我們...
    當「歷史」這樣的詞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往往為宏大敘事所覆蓋,我們希望用更多微觀層面的採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梳理。我們從個人生活中關注度最高的「房子」入手,開始這個記錄。臺北士林區天母,廖信忠在這裡出生和長大。圖/wiki廖信忠講述自己過往的時候,和房子有關的部分其實不多——他更喜歡描述自己的生活。
  • 臺媒:臺灣人為何不想當中國人 追根究底是恐懼
    【臺灣阿帕奇滿掛飛彈兇猛展示】【環球軍事報導】臺灣《旺報》5月7日文章,原題:臺灣人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最近和一位大陸同學聊天,他問我一個問題:「我可以理解在臺灣有部分人主張獨立,但我實在不明白,究竟你們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中國究竟哪裡不好?」
  • 愛臺灣、旺兩岸、興中華
    這些年來,愛臺灣已成全民共識,其實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家園更為繁榮興盛,但無可諱言的是,確實有某些人和特定的政黨用此做為政治鬥爭,甚至是抹黑、抹紅對手的工具。對只要和自己理念不合的政黨或媒體動輒奉送一頂賣臺的大帽子,每到選舉更是如此,但此一栽贓抹黑手法的邊際效用或將遞減。
  • 一個人國外的旅行故事:年輕臺灣人可憐我們,年長臺灣人可憐自己
    你們一定不要去臺灣旅遊,臺灣沒什麼玩的,臺灣被搞得烏煙瘴氣的,又是霧霾又是擁堵,而且臺灣人又自大,自以為了不起。我在臺灣生活特別鬧心,所以定期出來散散心。你知道嗎?他說,臺北的一個機場線修了20年,這在大陸簡直難以想像。我希望你們快點過來,把臺灣收復回去。
  • 淡水河畔談雲門:我們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圖)
    中新網11月19日電 雲門舞集從臺灣揚名國際,為何它會有如此效果?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近日《淡水河畔談雲門》一文刊出對雲門創辦人林懷民專訪,林懷民講出雲門舞背後的故事:年輕時候你沒有機會,經濟困難,擔心餓死;等到你開始有很多跑碼頭的機會(意指成名了、邀約多了),你就很可能累死。但是,不管是餓死還是累死,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 【平安家庭•守護「心」家園】愛心靈,話成長——心理健康日我們...
    【平安家庭•守護「心」家園】愛心靈,話成長——心理健康日我們為愛而來 2020-05-26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民黨、民進黨、共產黨誰更愛臺灣?」國臺辦為何提出兩岸制度之...
    就在近日,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主動提到了制度之爭,「有輿論說,兩岸開始進入了一個制度和人才之爭的時代。應該讓國民黨、民進黨和共產黨一起來比賽,誰更加愛臺灣,讓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我們常說「祖國統一關鍵在我」,辦好大陸自己的事情,向臺灣展示一個積極向上、穩定和諧的大陸社會,就是在增強島內民眾對我們的向心力。 當然,這話不僅是講給臺灣政客聽的,也是講給島內民眾聽的。長久以來,瞧不上甚至妖魔化大陸黨和政府,一直是島內綠營甚至某些藍營人士謀求資源的重要手段。在這樣大環境中,民眾也很難聽到客觀聲音。
  • 給愛的人和自己花錢的區別,給愛的人花錢更有成就感
    常有人說,錢不重要,感情和錢無關。那也只是說說而已。實際生活中,如果沒錢,感情也是難以談起來的。即使結婚了,很多人離婚,也是因為金錢問題。最近有個很熱門的話題:給愛的人和自己花錢的區別。對此,眾多網友說法不一。但是,大部分的觀點都是:給自己愛的人會很捨得花,因為有成就感,但對於自己,就不捨得花,會精打細算。對自己愛的人,就是想對方過得好一點,想儘可能的付出。
  • 我們的平潭,我們的家園!那麼美!辣麼美!
    平潭人終於結束了等輪渡的歷史,終於圓了幾代海島人的大橋夢!通車的那日,我們帶著已經84歲的老阿嬤去看大橋,(阿嬤,平潭話「祖母」之意)車子行至大橋的中段,許多市民在橋上留影,我們也下了車,站在大橋的欄杆前合影。
  • 愛、性、外遇的迷思:海倫費舍爾《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
    而在書的最後部分,海倫又從社會學的角度,談論了男女之間的權力差異與思維差異,並預測了婚姻和愛的未來模式。在這本書中,你可以了解到愛情的忠誠和不忠。下面我向你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中關於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我們選擇 的另一半為什麼是她,而不是她?
  • 2020年,愛生活,愛多肉,更愛自己!
    嘿嘿,後來出坑的人又禁不住我的誘惑,又跳進了肉坑,一發不可收拾了!不過,我喜歡跟她一起,在一起我們冒雨把肉搬上搬下,可以一起呆上好久好久!後面又加了好多肉肉群,認識了好多肉友,跟他們學習怎麼養肉,怎麼護理……養肉路上,最開心結識了這麼些肉友,單純又美好。今年這個特殊的時期,對於養多肉的我們來說,其實挺好的。有多肉的陪伴,日子過得不會太枯燥,無聊!
  • ...76平米房子10萬就夠,這就是我們嚮往的生活。-浦江世博家園八...
    當初走街串巷的看方案,這套76平米的二居室在經歷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討論後,最終選擇了現代風裝修,一共花了10萬,在浦江世博家園八街坊還是有些特殊的案例,雖然選定了風格,但是我們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讓這套裝修案例看起來可是有不少特色呢。
  • 鄭成功一代英雄,為何在臨死前,卻要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和兒子?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有一個英雄的定義,他們可以不為自己的利益而去犧牲和報效祖國,他們也是可以捨己救人,總的來說英雄這個概念讓人覺得很是感慨,因為不會有很多人原因舍掉自己而卻獲取別人的生命,在我們國家也是有很多的英雄,數不盡,愛國英雄,抗敵英雄,他們身上那些大無畏的精神,其實是我們所缺少的,也是值得我們去敬佩的,鄭成功其實也是一代英雄,但是讓人很是納悶的是鄭成功在自己臨死前的時候,也是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 這塊福地是我們登陸的第一家園——臺灣青年在「大陸阿里山」的務農故事
    「傳承是一定要的,父親當年在這片土地上開拓耕種,土地回饋了我們,我們就有責任照顧它、善待它。」陳濂豐說,自己對土地是有敬畏感的。「冬季溫度低於15攝氏度時,茶樹就會冬眠,生長緩慢,我就利用這段時間為它施肥、搬土挖渠,讓土地休養生息。」他把這稱為「給茶葉裝修家園」。
  • 為何臺灣人都愛來大陸旅遊,內行人揭4大關鍵
    許多大陸人都會慕名去體驗臺灣的中華文化,環島遊、夜市遊一度是許多赴臺遊的噱頭。其實,除了大陸人喜歡去臺灣玩,不少臺灣人也喜歡來大陸旅遊。近日,有位臺灣網友就發帖稱,他身邊的長輩都很喜歡到大陸旅遊,因此好奇「臺灣長輩為何那麼愛去大陸旅遊啊?」帖子一出,便引發了臺灣網友的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