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空客A330
A330/340的基本技術參數:
翼展:60.3米
機長: 58.8米
高度:16.7米
最大起飛總重:233900千克
最大載油量:139100升
動力裝置:兩臺CF6-80E1 或 PW4000 或 Trent 700型渦扇發動機
巡航速度: 0.86馬赫
貨艙容積:171立方米
載客量:253-380
客艙布局:2-4-2
最大航程:11850-16700公裡
簡介:
空中巴士A330和A340系列是歐洲空中巴士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雙過道寬機身中遠程客機,空中巴士公司在分析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對大型遠程客機的需求後,於1986年1月對外宣布研製兩種先進的雙過道寬機身客機。1987年6月決定將A330和A340這兩個型號作為一個計劃同時上馬。除了發動機的數量和與發動機相關的系統外,這兩種機型有很大的共同性,它們有85%的零部件可以互相通用,採用同樣的機身,只是長度不同,駕駛艙、機翼、尾翼、起落架及各種系統都相同,這樣降低了研製費用,這兩種機型保留了A300/A310機型的高效率機身截面設計,採用了與A320系列通用的機頭、駕駛艙和電傳操縱設計。
詳細介紹:
1991年10月25日,該項目第一個型號四發遠程客機A340-300率先首飛,並於1993年2月投入運營。在1992年11月,雙發中遠程客機A330系列的第一個型號A330-300首飛。空中巴士330/340系列目前投入運營的包括雙發中遠程客機A330-200/300、四發遠程客機A340-200/300/500/600六種基本型號。這六種型號的飛機採用空客傳統的共通性設計,駕駛艙配置布局幾乎相同,飛行員只要接受相同的飛行訓練,就可駕駛以上六種不同的客機。經過短時間的培訓,飛行員也很容易從A330/A340系列改飛較小的A320系列飛機和大型的A380飛機。同時這種共通性設計也降低了維修的成本及備用航材的庫存,大大增強航空公司的靈活性,深受用戶的歡迎。
A330系列飛機無疑是同級別市場上的佼佼者,擁有領先的市場份額和不斷擴大的運營商客擁有領先的市場份額和不斷擴大的運營商客戶群。作為現役空客飛機中航程最遠的雙發飛機,A330飛機擁有60多家客戶和運營商,累計飛行時間超過500萬小時,這充分證明該飛機系列在市場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度。
A330-300的座運營成本極低,在典型的兩級客艙布局下可載客335人,三級客艙布局時可載客295人。該機型於1993年年底投入運營,航程達10500公裡/5650海裡,具有適應各種航線飛行的靈活性。這充分證明該飛機系列在市場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度。
A330-200飛機於1998年投入運營,採用標準三級客艙布局時載客量為253人。該機型從機身較長的A330-300中衍生而來,其特點是具有更大的業載和改進的發動機。隨後生產的新A330-300飛機也採用了這種改進的發動機。A330-200航程達12500公裡/6750海裡,可輕鬆地執飛諸如東京至西雅圖、舊金山等美國西海岸主要城市或巴黎等城市的直飛航線。
A330飛機之所以備受歡迎,是因為與目前市場上的其它機型相比,其在航程和效益方面更加緊密地滿足了市場的需求,同時在結構、氣動性能和系統方面繼續提供最高水平的技術。A330系列飛機從為A340-500和-600飛機研發的許多功能中受益,包括採用可降低機身重量的更輕、更堅硬的金屬合金和複合材料。此外,機翼在氣動性能方面也進行了優化,提高了飛機在中程和遠程飛行時的燃油效率。A330飛機作為空客電傳操縱飛機系列的正式成員,擁有該系列飛機的運營共通性,支持交叉機組駕駛資格(Cross Crew Qualification)或混合機隊飛行(Mixed Fleet Flying)功能,具體要視機組人員轉換時的飛機型號而定。
A330飛機在客艙的靈活性和舒適性方面也進行了優化。該機型擁有真正的寬體機身,能夠滿足不同運營商對客艙座位數和分級布局的各種需求。無論選擇何種布局,都不會犧牲乘客的舒適性。與競爭機型相比,無論是頭等艙、商務艙還是經濟艙,A330飛機都擁有更大空間和更寬敞的座位。
得益於A340的技術,A330也擁有最安靜的客艙,以及專門為流行的滾軸式旅行箱設計的寬敞的頭頂行李艙。A330可配備最新型的機上娛樂系統以及新一代機載通訊功能,乘客和機組人員在空中能夠保持和在地面一樣的連接。
A330的底艙與主艙一樣寬敞。A330系列飛機下層貨艙的貨運能力可使航空公司運載更多的贏利貨物(固定在貨盤上或並排的貨櫃),而目前同級別的競爭機型不可能具備這種能力。例如,有了這一功能,一些運營商就能夠在一天的客運飛行之後,使用A330進行通宵的支線貨運飛行,並保證盈利。
截止到目前,已有近80家運營商共運營著600多架A330/A340/A350系列飛機,另外,還有300多架待交付的訂單。
主要型號:
空客330系列:
空客公司從70年代初即開始遠程客機的研製,初定名A300B9,80年代重新開始該計劃,新機定名為TA9,TA即雙通道的英文縮寫,1987年6月,正式宣布啟動研製計劃,並改名為A330,並決定與四發遠程A340同時研製,儘量保持兩種型號之間的共同性。
A330-300:
雙發中遠程客機A330系列的基本型號,也是最初研製的型號,是在稍早啟動的四發遠程客機A340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機身與A340-300完全相同,原型機在1992年11月2日首飛,1994年6月2日獲歐、美適航證書。
A330-200:
A330系列的遠程、短機身型,在A330-300型基礎上減少10個機身隔框,較-300型機身短4.6米,機身與A340-200完全相同,由於機身長度變化而對垂直尾翼進行修改加大,加強了機翼結構,增加了中翼油箱,加大航程,這種機型的推出使空客公司的大型雙發客機銷售情況大為改觀,同時空客也希望用此機型替代A300-600R,並與波音公司的B767-300ER競爭。1995年11月開始研製,1997年8月13日首飛,1998年5月開始交付加拿大3000航空公司投入使用。
空客340系列:
最初空客公司決定在A300基礎上設計的遠程客機,進行了較多的改動,同時考慮到越洋飛機的可靠性,決定安裝四臺發動機,初定名A300B11,後定名為TA11,TA即雙通道的英文縮寫,1987年6月,正式宣布啟動研製計劃,改名為A340,此時,只保留了A300的機身設計,其他方面更多是採用A320客機先進的電傳操縱、數字電子飛行控制設計。在研製過程中空客公司曾希望使用一種CFM56或V2500基礎上改進設計的特高涵道比的「超級風扇」發動機。但計劃失敗,倉促之餘只能對現有的CFM56發動機進行改進,雖然按計劃及時交付給客戶投入商業運營,但由於發動機推力不足等問題使A340並未達到預先設計的目標,存在巡航速度低、航程受載運量限制等不足之處。
由於最初研製的A340-200/300在設計和銷售方面並不理想,在1997年12月,空中巴士公司發起了A340-500和A340-600項目,採用新型發動機,加長機身,增加載客量和航程。空客公司希望通過這兩個型號真正進入遠程寬體客機市場,與波音747開展竟爭。
A340-300:
A340系列的基本型號,也是最初研製的型號,在1991年10月25日首飛,1993年2月26日開始交付法國航空公司,投入運營。
A340-300X:
300型的遠程型,最大航程有所提高,可達到13250公裡,1996年開始交付新加坡航空。
A340-200:
A340系列的遠程、短機身型,機身在A340-300型基礎上縮短4.6米,航程可達15000公裡。1992年4月1日首飛。1993年2月2日開始交付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投入運營。
A340-400:
延長航程型,研製不久後即放棄。
A340-500/600系列:
在早期A340-200/300基礎上進行較大的改進,採用遄達500新型發動機,對機翼進行重新設計,加大了油箱容量,對機身進行了加長,提高了載運能力,由於起飛總重的增加,對起落架也進行了加強。
A340-600:
1997年12月開始研製計劃,機身長75.3米,比A340-300多出1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民航客機,載客量達到380人,起飛總重增加到365噸,較早期的A340有很大的提高,2001年4月23日首飛。2002年8月開始交付使用。
A340-500:
側重於航程,與波音最新推出的B777-200LR均號稱是世界上航程最遠的民航飛機,能不經停飛行超過16000公裡,2002年2月11日已完成首飛,2003年9月開始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