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有不少網友們在社交平臺上傳圖片,稱在多彩貴州城極地海洋館內,有一個特殊的魚缸,裡面的魚身上全部被寫上了「百家姓」,這樣的畫面讓網友看到後產生質疑。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貴州多地旅遊景點遊客數量都大大減少,這究竟是吸引眼球還是招攬遊客的招數呢?
很多網友發出了自己的困惑:
「一個魚缸裡所有魚身上被寫滿了百家姓,讓遊客找自己的姓,找尋和大海的緣分???」
大家覺得
這種在魚身上人為寫字的行為
與保護動物的理念背道而馳
海洋館存在虐魚的行為
那麼,事情是不是這個樣子呢?
為此,很多媒體來到位於多彩貴州城的極地海洋館,見到了網友們所說的「被寫上百家姓」的魚。
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大家來到這個位於拐角處的魚缸前,網友們所說的特殊魚缸就位於貴州極地海洋館的一樓,魚缸上方寫著「神奇的魚缸——負壓缸;姓氏魚,找找你的姓氏在哪條魚身上呢?」
仔細查看
魚缸裡共有魚20多條
每條魚的身上著實都寫著百家姓的姓氏字樣
對此,這樣的魚到底是否為網友所說的虐魚行為呢?
極地海洋世界的一名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說法
極地海洋世界企劃宣傳主管 聶加強:這種塗料是不會對魚的健康造成任何安全的,因為這些塗料是可食用的,甚至塗料還存在掉色的情況。增加了這個後,觀賞性提高很多,也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目光。
原來是這樣,通過這種方式的渲染,這群魚兒的確引得大家的目光,甚至好奇。不但魚兒遊得悠閒自在,魚兒也個個精神奕奕,給來觀看「它們」的遊客們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據介紹,這個特殊魚缸是2019年年初安裝的,裡面養的全是普通的血紅鸚鵡,是一種常見魚類。之所以設計這樣一個「姓氏魚」的展覽項目,海洋館就是希望增加一些互動性元素,目的是介紹這個特殊的魚缸。呵呵,原來這才是重點。
極地海洋世界企劃宣傳主管 聶加強:主要突出的科普教育作用,是個負壓崗,低於外面的氣壓,水不會冒出來。我們是科普教育基地,站崗放在這裡不被看到, 所以就想著放點魚進去。
貴州極地海洋館是我省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研學基地,也是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開業三年的時間,累計接待青少年超過50萬人次,免費接待了貧困留守兒童、自閉症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2萬多人次。
不過對於這種方式
一些網友仍然還是存在疑慮
科普一下——負壓魚缸
一、什麼是負壓魚缸。
負壓魚缸,什麼是負壓呢?其實就是研發這個魚缸的人使用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大氣壓的真空原理,並添加一定的技術手段,使魚箱的底部形成真空的一個狀態,低壓的狀態,保證水不會從魚缸的下面往外流出。打破了傳統的魚缸一直能變長不能高的難題。負壓魚缸還比較立體感,比傳統魚缸更加美觀,高度升高了後,餵魚跟自身一樣高方便了很多。
二、負壓魚缸原理
運用負壓原理使水位升高。液體由於受到重力作用會對容器底產生壓強,同時由於具有流動性,使得液體向各個方向加滿水後都有壓強。空氣與液體一樣,即具有重力又有流動性,同時也具有壓強。這個上部密封的魚缸表明,大氣對缸底的水柱有向上的壓強(缸中的水會在缸外大氣壓的作用下在缸內產生向上的壓強),支撐著水柱。當打開上口,由於上端進入了空氣,從而使得上下大氣壓相互抵消,水由於自身的重力而下。負壓的利用非常普遍,人們常常使某部分空間出現負壓狀態,便能利用無處不在的大氣壓替我們效力。例如,可以用2L的玻璃瓶做個試驗,把它灌滿水,瓶口倒立在水裡,水同樣不會下漏。人們呼吸時,當肺處於擴張狀態時出現負壓,在肺的內外形成了壓強差新鮮空氣就被壓入肺內。
對於網友提出的意見,海洋館方面也表示會積極汲取,做好後期的相關工作,並多和遊客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