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7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6月5日下午,蜀山法院與筆架山街道 「無案社區」訴調對接籤約儀式順利舉行。
籤約儀式由筆架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董震主持,筆架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飛,蜀山法院審判委員會專委董兵兵、民一庭庭長趙衛東,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汪浩,街道「無案社區」領導小組成員,街道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員等共同參加了籤約儀式。
董震主任宣讀了由雙方共同擬定的《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法院與合肥市蜀山區筆架山街道建立訴調對接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對實施辦法中的訴調對接流程、依託在線調解平臺的司法確認程序等進行了著重解讀。
翠庭園社區黨委書記、社居委主任李志朋以物業糾紛為例分析了所在社區的糾紛現狀,強調了與法院專業、權威調解力量對接的必要性。
街道法律顧問楊天祥律師則代表街道調解委員會成員,表達了將切實落實領導小組指示,做好雙方訴調對接工作的態度和決心。
趙衛東庭長發言中說道,推進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是現階段社會治理的迫切需要,雙方創立的調解模式可以將審判優勢與人民調解優勢有效結合,希望今後該合作平臺的運作能夠真正為轄區穩定發揮實質作用。
董兵兵專委強調,本次合作協議的籤訂,是雙方推進社會綜合治理、合力打造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過程中邁出的堅實一步,希望雙方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認真貫徹落實,為基層社會治理和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蜀山、法治蜀山作出積極貢獻。
陳飛書記對籤約儀式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他對蜀山法院在案多人少、審判壓力激增的情況下,對筆架山街道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雙方的聯合調解模式,可以通過法官參與基層糾紛調解的方式,提高糾紛處理權威性、專業性、成功率,通過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感。希望與會同志能夠認真對待並深刻踐行雙方訴調對接機制,共同推進無案社區建設工作。
隨後,董震主任與董兵兵專委代表雙方單位籤署了合作協議。
4月21日,陳飛書記率考察團蒞臨蜀山法院訴調對接中心,雙方就合力強化矛盾糾紛源頭治理,以物業類糾紛案件為抓手,由點及面打造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試點訴源治理「無案社區」建設等達成了共識,並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了時間節點。後雙方積極開展糾紛調處試點工作。
5月14日,雙方「無案社區」聯合工作組利用在線調解平臺,通過調解員現場調和、法官遠程參與的形式,成功調解兩起爭議較大的物業糾紛,為雙方梳理了合作模式、提供了參照樣本,後在雙方的共同努力推進下,合作協議最終正式落地生效。
近年來,蜀山法院堅持「訴調對接+職能前移」、「多元解紛+分級調解」、「訴源治理+多方參與」,同時將「無訟」理念植入基層社會治理,外搭平臺、廣泛聚力,不斷推進「訴源治理」下沉到社區,取得了明顯成效。與筆架山街道合作共建「無案社區」是我院建設多元解紛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院落實市政法委關於無案村(社區)創建活動的一項創新舉措。
今後雙方將進一步在更深層次推進各類多元化調處對接機制建設,加強聯繫,優勢互補,密切溝通配合,形成長效機制,秉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宗旨,提升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讓法治建設的成果切實惠及群眾,打造「平安蜀山」新屏障。
▼
往期精彩回顧
▼
--------End-------
運營支持:合肥晚報新媒體中心
原標題:《多元共治、一體推進——蜀山法院與筆架山街道舉行 「無案社區」訴調對接籤約儀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