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6月22日,揚州高旻寺德林老和尚(1914—2015)圓寂。德林老和尚生前秉承來果老禪師衣缽,弘揚祖風,整肅規約,參禪悟道,精進修持,僧眾和合,秩序井然,為各方信善所宗仰,來問法者不計其數,臨濟宗風高揚遠播。如今一代高僧撒手塵寰,四眾哀慟,海天同悲。小編重新整理2014年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節目,與大家一起緬懷德林老和尚。
高旻寺(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德林老和尚(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解說:當年十九歲的德林拜來果禪師出家,來果禪師與虛雲老和尚同為近代宗門碩德,主持高旻寺後整治叢林規矩,制定《高旻寺規約》,聲明任何人皆不可擅自更動,也使得高旻寺在當年的叢林中以守禪制而聞名。跟隨來果禪師出家後的德林,運水搬柴二十多年,深受來果禪師的器重。
王魯湘:那您現在出家有81年了。
德林老和尚:沒錯。
王魯湘:哎喲。
德林老和尚:這個也是,也是不可多得的。
王魯湘:您在這個地方出家八十多年,就沒有離開過這個廟子?
德林老和尚:我這個人啊,你說它是缺點也是優點,我這個人不喜歡跑,我基本上沒有跑過。
王魯湘:沒有跑過。
德林老和尚:跟高旻寺有緣,我就住在這,我就有一個高旻寺,其他的我不跑。
王魯湘:對,我們過去說是跑江湖啊,跑江湖你不跑是吧?
德林老和尚:朝山啊,四大名山呢,八大小山呢都去跑,我沒跑過。
王魯湘:就扎在這裡,就在這裡一心念佛。
解說:1949年後,德林老和尚跟隨來果禪師前往上海靜七茅蓬,後被來果禪師授予心印,成為臨濟正宗第四十七世傳人,像很多寺廟一樣,「文革」期間高旻寺慘遭破壞,大雄寶殿等無一倖免。1984年,已經是一片廢墟的高旻寺看到了希望,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復,僧眾決定請德林老和尚重返高旻寺,擔任住持,此時肩負重建祖庭重任的德林老和尚已經七十歲了,這之後的三十年間,他讓早已斷壁殘垣的高旻寺再次恢復了生機。
德林老和尚:這個世間上呢,就是這個樣子,興興滅滅,興興滅滅,興興敗敗,興興敗敗。
王魯湘:興興敗敗,對興起來了,然後呢又敗下去了,是吧,對。
德林老和尚:國家也是這個樣子。
王魯湘:國家也這道理,對,對,對。
德林老和尚:這個心啊,我們常說有生、住、異、滅;這個身體呢,有生、老、病、死;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
王魯湘:對。
德林老和尚:都在這個大環境當中打轉轉,它不能離不開這個大環境,要離開這個大環境就結束了。
王魯湘:嗯。
德林老和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王魯湘:對,那就成佛了,對,對。
德林老和尚:高旻寺這個老祖道場,我們住在這個地方,那就有責任把這個寺廟看好,管理好,儘量能做點事就做點事。
解說:「興叢林,建道場」,是這些年來德林老和尚一直在做的事情,高旻寺內大大小小的建築幾乎都融入了德林老和尚的心血,而它的空間布局和我們去過的其他佛教寺院有些不同,這不同在什麼地方?為什麼要如此設計?這其中的奧妙還需向德林老和尚討教。
德林老和尚:大雄寶殿前邊這個底下一個白象。
王魯湘:一個白象。
德林老和尚:一個獅子,而且是哪一個寺院裡邊建一個白象、建一個獅子呀。
王魯湘:沒有過。
德林老和尚:都是建兩個獅子。
王魯湘:就兩個獅擱前面,不對的,沒用的。
德林老和尚:沒得佛法,能看得出來。
王魯湘:那是文殊表智慧,只是普賢表這個行願。
德林老和尚:智慧就是代表眼睛的,行慧是代表腿的,假設一個人單單有眼睛沒了腿,他能走路嗎?
王魯湘:不能啊。
德林老和尚:單有腿沒眼睛,能走不能?
王魯湘:也不能。
德林老和尚:必須又要有眼睛又要有腿,這個在我們佛教裡有一句成語,這個成語是怎麼說的呢?是目足兼備方可以到清涼池,這個清涼池就是代表成佛的。
王魯湘:目足皆備,然後到大殿裡頭去就進清涼池了,成佛了。
德林老和尚:這個它有個道理啊,弄兩個獅子擺擺威風有什麼意思。
王魯湘:那完全是不表法的,錯的,那是。
德林老和尚:佛法,看佛法,看一個寺廟的建築物,就看這個寺院裡有沒有人。
王魯湘:對,對,有沒有知法懂法的人。
德林老和尚:住持這個寺院的人,一看就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