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個中國乘用車市場,區域市場嚴重分化,乘用車銷量體現北方弱南方強的特徵。近兩年,豪華車在各區域市場全面走強,尤其華東華南市場的豪華車表現強,自主品牌在北方弱,尤其在東北最弱,華南較強,新能源車的拉動效果差異化。
1、總體區域特徵
17年以來,車市的南強北弱格局日益明顯。2018年,乘用車市場的北方市場相對較弱,南方市場相對較強,東部直轄市和中部黃河地區的車市18年表現份額相對較低。
尤其是東北地區城市下滑持續較為嚴重,從2016年的6.1%到2017年的5.29%到了2018年的5.3%,持續較快下滑。
以新經濟發展較好的華東華南地區的,車市表現持續走強,,尤其是江浙地區和廣東地區車市表現較強。,
2、區域的市場波動性性
汽車消費的區域下沉趨勢近期緩慢。目前體現出限購城市和大城市的汽車市場表現較強,。小型城市和縣鄉市場的乘車需求二線偏弱,
尤其是隨著房地產的爆發式增長,中小城市房價暴漲,消費者不理性購房,加之貨幣化棚改,導致居民購車資金嚴重轉移購置房地產,形成巨大的債務壓力,抑制車市發展,。
並非消費者不想購車,而是消費者購車的錢去買房了,未來中小城市車市會逐漸恢復。
3、南北分化特徵持續
豪華品牌在各區域全面增長,限購城市的華東和華南市場,尤其華東市場的豪華車需求旺盛,銷量佔比達到當地車市的15.1%。
主流合資品牌在各區域市場17年全面份額下降,2018年的合資品牌在各區域市場表現分化。在華東華南市場,合資品牌受到到豪華車的擠壓較為明顯,,直轄市限購市場受到新能源車的影響較大。
合資品牌,在東北市場需求表現最強,其次是華南市場,最差的是西南市場。
2017年自主品牌在各區市場表現都較強,2008年,區域市場的,蚌埠直轄市市場,自主品牌表現較強,其他市場壓力較大,華南市場,也是由於新能源拉動促進自主品牌發展。
東北地區的自主品牌下滑最大,體現了自主品牌在東北不強,而在華南、西南相對就較強。
4、各城市市場結構特徵
在全國各城市市場中,上海,成都,鄭州,廣州,重慶,北京,深圳,東莞,是前幾位城市,幫水平相對較高,其中鄭州,成都,重慶,東莞,是非限購城市,限購對區域市場發展影響較大。
5、上海市場較特殊
2008年上海地區上牌總量50萬臺,其中乘用車車型佔到47萬臺,國產乘用車增長3%。而上海保險上線數量達到63萬臺,中間差距17萬臺,且保險市場是下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