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一聲炮響,中國正式開始打響了「脫貧攻堅戰」。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42年的時光,在這幾十年間,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早在2010年的時候便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的增長,使得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這幾年來,「旅遊熱」漸漸在中國興起,中國遊客人多,喜歡買買買,因此各旅遊大國為了吸引中國遊客的前往,可以說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在中國遊客最愛去的國家中,其中中國周邊的東南亞國家高居榜首,消費不高,距離不遠,是很多中國人心中的「旅遊勝地」。
在東南亞國家的旅遊景點中,馬爾地夫、泰國芭提雅、印尼峇里島可以說常年遊客不斷,中國人更是絡繹不絕前往,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不過在今年,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全球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創傷。特別是以貿易進出口和旅遊業為主的國家,國內經濟更是受到了重創。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就是旅遊寒冬期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曾經的峇里島被稱為「旅遊天堂」,天然的地理優勢造就了峇里島獨特的人文風情,是旅遊度假,享受自然風光的聖地。峇里島上面的旅遊景點甚多,包括海神廟、聖泉廟、烏布王宮等等享譽世界的景點,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前往,是印尼經濟的重要來源之一。然而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卻讓峇里島一夕之間從「天堂」打入了地獄。曾經依靠旅遊業取得經濟收入的峇里島居民,如今只能夠依靠種植海藻為生,收入當然是天差地別。
沒有了外地遊客的前往,峇里島的經濟一落千丈,周邊的居民生活水平也蹭蹭蹭往下降。雖然在過去,這裡的居民依靠種植海藻成為主要的經濟來源,但是海藻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畢竟與旅遊業簡直雲泥之別。雖然印尼的疫情不嚴重,但是國內遊客的消費水平遠不及國外遊客。而歐洲各國如今還在飽受「第二輪疫情」的折磨。在峇里島客源地排名前幾的國家中,如今疫情被控制住的國家只有中國一個,至於歐洲和印度,就算是他們願意前往,印度的大門敢向他們打開嗎?
因此,對於峇里島當地的居民來說,中國遊客就成為了他們經濟復甦的最大指望。對於中國遊客的期待,當地人就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迫切需要中國遊客的「解救」。不過對於中國人而言,在經歷了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之後,大家都意識到了只有祖國才是最「安全」的避風港。而且峇里島「土著」曾經對於中國遊客非常嫌棄,覺得中國人愛亂扔垃圾,沒「素質」,如今面對峇里島居民的「求救信號」,你會前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