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們的家鄉話 有趣的重慶俚俗語

2020-12-21 上遊新聞

俚俗語是什麼?

漢語中有一些含義豐富、短小而定型的固定短語或句子,這些固定短語或句子統稱為熟語,例如成語、格言警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慣用語(戴高帽)、歇後語(孔夫子搬家——都是輸)、諺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俗語(雷聲大雨點小)。

在熟語的各個類別中,成語和格言警句主要來源於古代和現代的書面語或者名人名言,具有全民性和書面語色彩,其他幾類則主要來源於人民群眾的口頭創造,具有明顯的口語色彩,很多還是特定方言的產物,,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俗語就是指有口語色彩的通俗而定型的固定短語或句子,包括慣用語、歇後語、諺語和俗語。

重慶俚俗語有哪些特點?

1.語音:

俚俗語往往是某個地方的人民語言上的創新,具有明顯的方言特徵。方言的語音、詞彙、語法特點在人民群眾口頭創作的俚俗語中得到充分的展現。俚俗語的語言特點首先反映在語音上:

三月的菜薹—不嫩(論)

(重慶方言中有些字en、uen不分)

土地老漢搬家—神(承)不住了。

(重慶方言中表示承受義的「承」與「神」同)

狗吃粽子———不解(改)

(重慶方言裡此改解同音)

由於方言語音的不同,字面相同或相近的俚俗語不同方言區的人的理解可能有不同,例如:

叫化子賣米——只有這一升(身)

(指衣服不多)

例如:「不管到哪裡去,我都是叫化子賣米—只有這一升(身)。」這是因為重慶方言中en與eng,不分,都讀en,所以「升」與「身」諧音。

而陝西渭南地區的方言,引出的註解是「沒幾聲」,因為在渭南話中,「升」與「聲』,諧音,都是後鼻音eng所以實際上是說「講的話不多,沒有幾聲」。例如柳青的《創業史》:「高增福是啥東西?憑啥當農業社的副主任?論講話是叫化子賣米——沒幾聲(升)就完了,論辦事,他沒能力!」

2.詞彙:

各地的方言詞也各有特色,人民在創作俚俗語時往往靈活運用當地的方言詞,使語言顯現出鮮明的地域性,重慶方言俚俗語中就包含有大量具有特殊意義的方言詞。

慣用語如:

扯把子(吹牛撒謊)

軟打整(溫水煮青蛙)

敲棒棒(敲竹槓)

再如:

寶器

像活寶愛出洋相又帶傻氣的人。「寶器」本指寶物一類器物,供人把玩言行土俗而帶傻氣的人常被人耍弄,進而被稱為寶器。也有人寫作「寶氣」,當指寶器之人表現出來的傻氣,非指寶器之人。相當於「寶裡寶器」。

例如:那個寶器,經常遭別個逗起耍。

(那個傻瓜,常常被別人逗弄欺負。)

歇後語如:

癲格寶吃豇豆——懸吊吊的

(癩蛤蟆吃藤豆——懸得很)

擔沙罐撻撲爬——沒得一個好的

(擔著沙罐摔跤——沒一個好的)

缺牙巴咬蝨子——碰倒了

(缺牙齒咬蝨子——碰巧了,類似於「瞎貓捉耗子」)

諺語如:

腰長肋巴稀,定是懶東西

(腰長肋骨稀的人一定是懶人)

黃棒手燙

(賭博的新手手氣都很好)

不是汗衫不巴肉,不是瘦肉不巴骨

(不是汗衫不貼著肉,不是瘦肉不貼骨頭,比喻只有親生的孩子才會跟父母親近。)

俗語如:

捏倒鼻子哄眼睛

(捏著鼻子哄眼睛,比喻自欺欺人)

手倒拐往內撇

(胳膊肘往裡彎)

3.語法:

像重慶方言俚俗語中大量的重疊式名詞(翻坎坎、吃麻麻魚等)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構詞法。如:

「百貨大樓的衣服——套是套的」

(一套一套的,例如:他的藉口就像是百貨大樓的衣服——套是套的)

其中「套是套的」這種「量詞+『是』+量詞+『的』」的格式表示事物以什麼形式存在,這種格式普通話中就沒有。

4.從文化中來的俚俗語:

火鍋是重慶的具有特殊風味的食物,重慶話中有一些與火鍋有關的俚俗語,如:

內部油碟

火鍋食物又麻又辣又燙,為了減少對胃部的刺激,人們用一個小碟,倒上麻油,加上味精、蒜泥等,這就是油碟,是火鍋的蘸料。「內部油碟」字面意思是如果認識火鍋館內部的人,油碟的佐料就好一些(如麻油倒多一點)。作為俚俗語,用來比喻有內部關係的人,表現出對當前不正之風的諷刺。

巴倒燙

字面意思是在吃火鍋的時候,燙(涮)菜不能完全放在鍋裡,而是要用筷子夾住,巴(貼近)著鍋的邊緣時上時下地數著次數燙,用來比喻被人或者麻煩事糾纏住了。

雄起

原為縴夫鼓勁號子,後指吃火鍋喝酒時,喝酒的人要扛得住,不能倒下或者拒喝。

劃得著

重慶過去峭公划船,划過去收一次錢,划過來收一此錢。船價雖賤,但是從早到晚,划過去是錢,划過來是錢,峭公很知足,連聲說:「劃得著劃得著!」,「劃得著」就是「划算」的意思

麼不倒臺

臺指戲臺、舞臺,「麼」指末尾,「麼臺」就是戲演完了川劇的個專門術語,戲散場叫「麼臺」。所以,麼臺就引申為結束的意思。戲演得好,會接二連三地謝幕,麼不倒臺。舞臺表演,當然是越麼不倒臺越好。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指結束、休息的意思。例如:

(1)你的那本書,麼臺沒得(結束了嗎)?

(2)只要給我幹,我一天辦兩個麼臺外加一頓粉子醛糟兒(農忙季節,農民工間休息時三頓正餐之外加的點心)

洗白

洗得白白淨淨,沒了。指錢花光,也指事情落空。這個詞在年輕人中很流行。坐車,遇到車匪路霸,鈔票挨洗白;居家,雷雨天不拔插頭,咔嚓一道閃電,電視機挨洗白;發洪水,莊稼挨洗白;當官受賄,烏紗挨洗白,例如:

(1)今天讓他請客,把他洗白

(2)哦嗬,洗白,電影看不成了

原標題:說說我們的家鄉話 | (重慶話)有趣的重慶俚俗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特產:你的家鄉都有什麼特產?都來說說看
    除了盅盅哥說的這些,也說說你的家鄉特產代表是什麼。雲南鮮花餅我去雲南玩帶走的特產就是鮮花餅和紅糖薑茶,還買了好多袋送家裡人,因為比較多就直接郵寄回去的,鮮花餅有很多種口味,我當時嘗了下都還行,,裡面都是淡淡的花香味,就分別來了幾包。
  • 順德鄉親回家來,他們有話想對家鄉說說
    我們對順德的未來發展有信心,也將一如 既往地支持輸的發展。■世界順德聯誼總會第十屆會董會名譽會長伍善雄:  世界順德聯誼總會第十屆會董會有了更多的構思和創新,除了聯誼鄉親之外,它還很重視商貿、金融、婦女方面,將這種發展延續下去年輕一代不能忽視,要培養他們,希望他們也能為家鄉做貢獻。
  • 說說重慶這個地方
    說到重慶人,就不能不說說他們的性格。有人說因為重慶人在飲食方面酷愛麻辣,重慶的夏天又象火爐般炎熱,而且每天爬坡上坎感覺也很惱火,所以重慶人的脾氣就比較火爆,說話就象吵架一般,還動不動就喜歡用拳腳解決問題。
  • 端午佳節話方言,說說粽子在我家鄉叫什麼
    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項目就是吃粽子,可是一個小小的粽子,在全國的地方方言中叫法也是千奇百怪,今天就說說阿哲故鄉的叫法吧。   阿哲故鄉對於粽子用地方方言還是叫粽子,只是讀音有些變化:標準讀音是:zong(四聲)zi(輕聲),而我家鄉的讀法是:zeng(四聲)zi(輕聲)。
  • 中秋節臨近,說說家鄉過中秋節的民俗
    #逢中秋節話民俗#中國地域廣闊,民俗非常豐富。狐狸家居河北北部的承德,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我家鄉過中秋節的民俗。為了那個喜慶團圓的中秋節,家裡的成年人,都忙著做著準備。採買一些肉食月餅自不必說。我家鄉最明顯的民俗有兩件事。一是中秋節的晚上,要吃毛豆。毛豆,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那就是大豆的青豆角。中秋節的時候,大豆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青豆角裡面的豆已經很好吃了。家裡的大人們。將地裡的青豆角秧割回來,然後將青豆角摘下來,有的是用鍋蒸著吃,或者用鹽水煮著吃,有的還用火烤著吃。不管怎麼吃,都挺好吃的,吃的就是一個鮮。
  • 張繼科循聲酷我音樂《我和我的家鄉》「青島話十級」解鎖家鄉指南
    聽一聲家鄉話,品一道家鄉味。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季)音頻節目,在本周更新中來到了五月春深似海的青島,由張繼科來在海的泡沫和啤酒花裡,為聽眾解鎖來自青島獨一份的浪漫指南。
  • 老外在重慶丨摩爾多瓦妹子靠「重慶話八級」網上吸粉150多萬
    在23歲的摩爾多瓦姑娘李瀟瀟眼裡,重慶也成為了她夢想開始的地方。在這裡,她是先學會了說重慶話,再學會的普通話。幼師、婚紗模特、抖音「網紅」、演員……自詡為「重慶妹兒」「重慶話八級」的李瀟瀟都幹過。快樂與艱辛同在。她,是一名真正的「渝漂」。
  • 未末談重慶:重慶話
    四個直轄市的語言,我們已經談了三個。重慶,一個對未末來說充滿無限嚮往的地方,自然要作為壓軸出場。為什麼說它充滿無限嚮往呢?重慶火鍋、重慶小面、重慶雞公煲、抄手、口水雞、重慶酸辣粉、重慶麻辣燙……想想都令人口水流不止。飲食方面不是今天的重點,回歸正題,我們先來看一看重慶。
  • 解放碑的鐘——不擺老……重慶那些有趣的方言歇後語
    在當下,我們不但要推廣普通話,也要保留方言文化。在重慶方言中,就有許多有自己獨特文化的重慶言子。重慶方言在重慶的大街小巷依然很有活力,在重慶一開口就知道你是不是重慶人了。癩疙寶吃豇豆——懸吊吊的癩疙寶是重慶人對於蟾蜍的稱呼,也就是癩蛤蟆。
  • 萬聖節要糖說說(英文) 2018萬聖節有趣搞笑的個性說說大全
    今天是2018年的萬聖節,聖節是西方的「鬼節」,萬聖節有一個有趣的習俗,那就是當晚小孩會挨家挨戶討糖果。那麼關於萬聖節要糖的說說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分一些關於萬聖節的有趣搞笑個性說說。  萬聖節要糖說說(英文)  Trick or treat.  Give me something good to eat.
  • 重慶話十級的外國妹子瀟瀟(Gaby)來昆明了!就在……
    近日,網絡上一段外國女孩說重慶話的視頻火了。視頻裡,一位高顏值外國女孩,用流利的重慶話聊起自己在中國學普通話時候的趣事:「剛來中國的時候學的是重慶話,學會了我還以為全中國說的都是重慶話,後來才知道原來還有方言。」女孩洋氣的長相和一口地道的重慶話搭配在一起,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 把鴨血當巧克力 這個歐洲女孩「重慶話八級」吸粉200萬
    這個歐洲女孩「重慶話八級」吸粉200萬  近日,一段外國女孩說重慶話的視頻火了。視頻裡,一位高顏值女孩,用流利的重慶話聊自己在中國學普通話的趣事,洋氣的長相和一口地道的重慶話搭配在一起,產生了奇妙的反應。她的抖音帳號「瀟瀟Gaby」獲得了1999萬的點讚和225萬的粉絲。
  • 愚人節經典搞笑說說,微信朋友圈有趣幽默說說!
    愚人節經典搞笑說說,微信朋友圈有趣幽默說說!時間:2020-03-31 23: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愚人節經典搞笑說說,微信朋友圈有趣幽默說說! 1.愚人節日到來臨,大街小巷笑聲聞。愚人招數多又多,防不勝防忍不禁。被愚之人回過神,開開心心氣不生。
  • 也來說說我們的近鄰——吉爾吉斯斯坦
    中國很大,烏恰很遠,離我的家鄉——江西贛州足有萬裡之遙。如果李白祖先是胡人的話,自己能說漢話就不錯了,怎麼會有如此非凡的漢文化成就?通過讀李白的詩,我們知道他自己在《上安州裴長史書》這樣介紹自己:「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李白在《贈張相鎬》又自我表白:「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喜歡詩特別是古體詩的朋友應該知道,「六甲」是一種詩的格式,李白說自己五歲的就會吟誦詩歌,十歲的時候博覽群書。
  • 李雲迪:繁華與市井共同演繹「8D魔幻」的「霧都」重慶|我和我的家鄉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
  • 6部有說四川話重慶話的電影,誰說的最搞笑?
    中國的大多數電影常用的語言都是普通話版或粵語,但是也有包含方言的,比如上海話、四川話、重慶話等等。今天愚記君為大家盤點有說四川話重慶話的電影,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去看哦。金城武:《武俠》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小山村,甄子丹、湯唯飾演一對夫妻因一場血案發現了一場陰謀,並與金城武飾演的捕快展開了鬥智鬥勇的對決。
  • 說說你眼中的重慶
    說起重慶,當然我們在它邊邊上還是有所了解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重慶這個8D魔幻城市!旅遊:說到重慶,旅遊景點肯定是非去不可的,大家去重慶會去的幾個景點:解放碑,磁器口古鎮,大禮堂,洪崖洞,南山一棵樹,長江索道,朝天門,我們簡單說幾個了解一下。
  • 我的家鄉重慶——抗疫
    我的家鄉山城,昨日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解放碑,觀音橋.,朝天門.....我的家鄉山城,全民響應;共同抗疫,於是宅家裡,不群聚,不給家國添亂。我的家鄉山城往後我便知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方是國泰民安,方是這座城市的煙火氣息。
  • 敘家鄉情懷,話家鄉發展!|第十一屆遊子文化節
    敘家鄉情懷,話家鄉發展。走家鄉 看家鄉▲洛舍鎮東衡村在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一行人走進了東衡村情館。「2019年,我們村作為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參觀過程中,講解人員從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挖掘地域文化、提升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將東衡村鄉村振興的故事娓娓道來。
  • 中國最「離奇」的小縣城,長得像重慶,說著四川話,卻屬於陝西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世界上國土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中國幾乎囊括了全世界所有類型的地形地貌,氣候環境,這是旅遊愛好者的福音。同時,複雜多變,各個地方和而不同也是中國的特點之一。為了方便管理我們彼此不同的幾個區域,做到因地制宜,我們劃分了幾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