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宮裡做廚師》蘇有朋變身乾隆 解密宮廷養生秘方

2020-12-15 大眾網

  隨著美食+綜藝市場飽和,越來越多的綜藝開始尋找內容創作及形式上的新藍海。由今日頭條、上乘優品聯合出品,百工造辦授權支持的首檔網際網路宮廷飲食文化傳承探索節目《我在宮裡做廚師》於6月21日在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正式上線。節目先後在故宮博物院、頤和園等清宮原址地實地探尋部分取景,還原更真實的歷史宮廷景象。其中,頗具創新的「明星沉浸式表演」環節在節目官宣後就引起全網關注,同步延展的明星小劇場更是讓那些文化名人「活了起來」,讓節目更加接地氣、更具可看性。

  今日頭條力求憑藉高品質的內容輸出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建構美食+文化「超級IP」。《我在宮裡做廚師》通過逗趣、通俗的語言將歷史重現,節目裡「宮廷御膳還原」環節更是把文化與美食相結合,讓觀眾在娛樂休閒之餘感受到更多的中華歷史文化,一起品御膳、知歷史,打開了文化美食綜藝的新篇章。

   蘇有朋變身乾隆 親自擬定御膳食譜

  第一期節目中,蘇有朋親身上陣扮演乾隆為大家還原御膳八珍糕誕生的歷史。古代皇帝作為一個高危職業,歷史上192位帝王平均壽命只有39.2歲。面對這個數字,25歲才登基的乾隆不可能不恐慌,所以一款養生養胃的御膳就成為了乾隆的「剛需」。為了這款八珍糕,乾隆不僅親自擬定御膳食譜,還研究了許多保健動作配合藥膳,定製了一套完整的養生計劃。蘇有朋更是在現場體驗了一次「十常四勿」操,引發爆笑連連。

  而本次蘇有朋在品嘗御膳的同時,還不忘「吐槽」《還珠格格》劇組,調侃當時沒有吃到正宗的御膳,讓張鐵林老師「莫名背鍋」。首期節目中,蘇有朋也過了一次「皇阿瑪」癮,扮演「大豬蹄子」乾隆,也讓《我在宮裡做廚師》節目第一期上線就引起大量網友討論。

   還原御膳製作過程 一杯茶竟奢侈到全國取水

  《我在宮裡做廚師》節目邀請北京社科院滿學所博士後楊原先生擔任御膳尋訪人,與御膳復刻師、國寶級烹飪大師劉俊卿親傳葉赫納拉氏正藍旗怡慧雲,一同還原乾隆御膳八珍糕。八珍糕,顧名思義是由8種藥食兼用的中藥製成,古籍上說八珍糕食補,服至百日可輕身耐老。乾隆更是日常進食,整整在位六十年。

  作為「養生世家」出身的乾隆,繼承父親雍正和祖父康熙在醫學上的造詣,不僅擬定了八珍糕的御製藥方,更建立了自己的專屬養生系統——四字訣養生、吐納肺腑、強身健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除此之外,乾隆更是看重「茶補」、「好茶配好水」,節目中還原乾隆「尋水」的歷史,為了一碗好水,乾隆派人「興師動眾」做銀鬥去全國各地測量水質,而最終選定京師玉泉山的水源,賜封為天下第一泉。

  上線強勢吸睛 精品微綜藝迎來口碑爆棚

  作為首檔網際網路宮廷飲食文化傳承探索節目,《我在宮裡做廚師》以御膳為切口,打造「美食+文化」差異化內容,實現美食與味蕾共振、文化與觀眾共鳴。節目裡明星沉浸式演繹+文化名人以食聊史、輕鬆「接地氣」的內容,讓觀眾感覺新鮮有趣,通過美食和古人的味蕾進行交流,感受他們在美食裡的喜怒哀樂,觀眾更加沉浸其中。

  同時《我在宮裡做廚師》作為今日頭條在微綜藝領域的一大嘗試,也為未來的美食綜藝市場帶來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作為新風潮的開拓者與引領者,今日頭條也將在綜藝市場裡獲得更大的話語權以及競爭優勢。

  接下來的綜藝宣發過程,今日頭條的超強分發能力也將賦能節目傳播,其平臺內各品類創作者、達人也會為節目進行多維度的內容再創作。擁有這一套工業化體系,今日頭條將打造出更多精品甚至爆款綜藝。

  6月21日起《我在宮裡做廚師》每周五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獨家上線。品御膳,知歷史,一同品味宮廷飲食文化,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歷代宮廷御醫都有哪些「秘方」?《中國宮廷醫學醫籍精華》出版
    採用學術源流與現代文獻研究相聯合的方法,結合作者多年臨證經驗,對臨床常見疾病特別是心繫病證進行深入探究,不僅融匯了古代宮廷醫療學術思想,且吸納了現代醫學臨床診療成果,加以分析,同時附有較多美容、養生等秘方秘法。該書不僅內涵豐富,封面設計也獨具匠心。
  • 蘇有朋《中餐廳2》臺灣播出 化身帥氣廚師快樂梗王
    1月6日,大熱綜藝節目《中餐廳2》於臺灣地區正式播出,作為《中餐廳2》的常駐嘉賓之一,蘇有朋在節目中的表現也備受廣大家鄉觀眾關注。無數臺灣地區觀眾翹首以盼,期待滿滿。第一期節目中,蘇有朋因妙語連珠和擅長帶動氣氛而被稱為「蘇有梗」,節目一開始,「今天也要元氣滿滿」的蘇有朋就表現十分活躍。他一開始就和各位嘉賓打成一片,真誠親切。蘇有朋還給自己和趙薇、舒淇的三人組合起名為「福祿壽」,吉祥話信手拈來。
  • 火鍋裡加菊花,慈禧太后的養顏秘方,以後吃火鍋用這宮廷吃法不虧
    相傳慈禧太后為了保持青春,對各種養顏秘方都非常的關注,但凡能讓自己保持青春美麗事物一個也不會放過,慈禧太后頗愛菊花,在御花園和頤和園裡,種植了三四千盆菊花,品種多達百種,專門讓人打理這些這些菊花,不但欣賞菊花,還讓人用菊花製作了肥皂,還要用菊花來洗手洗臉,每隔兩個小時就要洗一次臉,因為她說,不然菊花的香味就沒了,自己不舒服。
  • 蘇有朋公開鹽酥雞秘方,網友: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九層塔」嗎?
    你竟如此當真蘇有朋公開鹽酥雞秘方,網友: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九層塔」嗎?近期湖南衛視的最新綜藝《中餐廳2》強勢來襲,前有《嚮往的生活》引領的一股綜藝熱潮,作為接檔的中餐廳2也是讓網友們期待不已。同樣都是做菜的節目,但與《嚮往的生活》不同的是,在這檔綜藝中,明星不但要展現廚藝做拿手好菜,還要經營好中餐館,向外國人推廣中國美食。對於平時明星們來說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其中的很多點也是被觀眾們get到了。小夥伴們有看《中餐廳》第二季嗎?
  • 看了《我在宮裡做廚師》,以為古人避暑就是比慘大會?來看真相
    別以為看了《我在宮裡做廚師》,就覺得古人度夏方式Low了,吃貨君還是從美食視角,和大家聊聊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吧!冰鑑上是一個內外兩層的青銅容器,外層放冰,裡層放食物水果,蓋子上面的出氣孔往屋內排放冷氣。可以說,儲食、降溫,一舉兩得。 史書記載:「食肉之祿,冰皆與焉」,這是說周王室有時也會賞賜冰塊給文武大臣,那種感覺裡外都倍兒爽!夏天能得到幾塊冰,可比現在送寶馬、奔馳限量版,還要惹眼。
  • 宮廷滷肉的配料,比張亮在中餐廳裡的滷料配方還地道
    下面我就教大家一種,讓咱們老百姓覺著比較好做的,但是呢,它又比較好吃,原先,這是一位宮廷傳人教的,就有點宮廷的寓意了哈。這位老廚師說今兒我可是把乾隆年間的曾經燉肉的這個秘方,告訴你了,能學到多少看你領悟能力。這個食材比較多,我建議這篇文章先收藏,再慢慢研究。
  • 神秘的宮廷菜,你見過幾道?
    王希富的外祖父陳光壽一族世代在宮裡做御廚。此外,王希富的父親王殿臣是清末民初會賢堂、致美樓當家名廚,而兩位哥哥和幾位舅舅也都是當時八大堂八大樓的「掌勺」。再來說說宮廷菜:宮廷本無滿漢席說到時下餐飲業熱捧的宮廷「滿漢全席」,王先生強調,無論是在宮中當御廚的外祖父還是在京城「八大樓」做名廚的父親
  • 濰坊安丘名小吃:宮廷膳食秘方 芝泮燒肉
    其主料是豬頭和豬腸,肚,蹄,心,肝,肺等.採用明朝宮廷膳食秘方,添加20多種中藥,經洗,揉,煮,燻,烤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997年被山東省貿易廳評定為"山東名小吃".製作時,先用細鹽輕搓幾遍,然後放入原湯鍋中,煮兩小時左右,煮時放入用紗袋包好的豆蔻,砂仁,肉桂,八角,茴香等佐料.煮熟的肉撈出,放在鍋內箅子上,加糖燻烤即成.芝泮肉已發展到燒豬肉,牛肉,驢肉,雞肉,兔肉,香腸等十幾個品種
  • 700年前的燒鵝,藥材加地下水製作,還是宮廷秘方?
    燒鵝在我國也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不過說起燒鵝,就不得不說古井燒鵝,這個南宋起源的經典美味,用藥材製作,聽說還是宮廷秘方。戰爭結束之後,一位廚師帶著她的女兒逃到了仙洞村,做起了燒鵝生意,這位廚師身份不簡單,是位宮廷御廚,所以做出來的燒鵝非常受人歡迎,名氣逐漸傳播開來。廚師的女兒漸漸長大,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她嫁到了一個名叫古井的地方,在當地繼續做著秘制的燒鵝生意,於是名氣大漲,美味的燒鵝也就一直延續至今。
  • 乾隆皇帝平時喜歡吃什麼?除了滿洲菜,還有這兩種
    在清朝皇帝當中,乾隆算是最為幸運的一個。他繼承皇位的時候,國庫充足,天下太平。而且,他本人又極為長壽,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享受生活。不過,即便是這樣,像滿漢全席這樣的宴席也不是每天吃。所謂滿漢全席,就是清朝宮廷宴席的一種,融入了滿族、漢族的烹飪方式,用料、做法都極為講究。
  • 傳統養生:三款宮廷裡祛暑湯伴你度炎夏
    原標題:傳統養生:宮廷裡的降溫祛暑湯   盛夏酷暑曬得人疲軟無力,頭昏目脹,一味貪涼飲冷容易讓人上吐下瀉。那麼在清朝,宮廷裡的人是如何消暑的呢?   三款御用消暑湯。
  • 看節目學宮廷點心八珍糕,換個配方做成家庭簡易版,味道也不錯
    這兩天我家二寶被爸爸帶走了,兩個晚上不在家,我頓時感覺輕鬆好多。所以閒來無事上網找點美食節目來看,刷到一檔【我在宮裡做廚房】的視頻節目,主角還是「五阿哥」蘇有朋,不過他在這裡扮乾隆,雖然老帥哥還是挺帥的,但我感興趣的卻是節目裡介紹的「八珍糕」,據說這八珍糕是乾隆自己精心研製出來的配方,採用的都是藥食合一的原料,所以這八珍糕是味藥膳。
  • 蘇有朋:那些我都曾經擁有過
    」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偶像不能做一輩子。對於那些曾經的偶像來說,「轉型」都是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陣痛期,而蘇有朋卻樂在其中,「我覺得我會一直變,因為隨著年齡的提升,你的想法會改變,所以你就會一直在變。包括我現在的樣子, 它也不會是最終的結論」 。
  • 共敬六百年:紫禁城裡的宮廷酒
    明代隆慶至萬曆年間(1567-1619),「雜糧酒」不僅廣受民間的歡迎和追捧,而且進貢到了宮廷,從此成為了流行於宮廷的「貢酒」。只不過不同於「金莖露」和「太禧白」這樣「高高在上」的宮廷秘酒,這一次,民間大眾似乎也可以領略到頂級「貢酒」的滋味了。
  • 清乾隆宮廷造像——瑞寶閣藏品
    由於乾隆皇帝對藏傳佛教情有獨鍾,宮廷除了為六品佛樓製作了大量佛像以外,還製作了由宮廷匠師設計的各種佛像。他們大多是在乾隆皇帝和精通造像藝術的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土觀呼圖克圖等大喇麻的親自參與和指導下完成製作的。
  • 教你輕鬆自製乾隆同款宮廷御膳
    這是《延禧攻略》大結局後的第N天,想念魏姐~BUT今年乾隆真的很忙,馬上就有另一部清宮劇《如懿傳》上線,又可以繼續愉快地看愛新覺羅 · 弘曆與後宮佳麗三千之間地愛恨情仇啦,與《延禧》不同的是這部沒有白月光皇后娘娘也沒有社會我魏姐
  • 看了海綿寶寶這麼多年,蟹黃堡秘方到底是什麼?真相讓人無語
    小編今天就來解密一下。 根據蟹老闆本人所說,蟹黃堡秘方是他在一次無意間發明出來的,一張寫著蟹黃堡秘方的紙條被放在一個瓶子裡,引起了痞老闆對蟹黃堡秘方的無限渴望。
  • 「舞林高手」蘇有朋盡情搖擺 《中餐廳》玩壞「大力金剛錘」
    上期節目中,飛行嘉賓包貝爾楊子姍到訪餐廳幫了大忙,預告中第一季員工黃曉明驚喜現身,與蘇有朋搭檔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幾期節目中,蘇有朋對於前臺工作已駕輕就熟,服務客人下單流利高效、從容淡定;打烊後「蘇有梗」又有新玩法,在後廚盡情搖擺開起「舞林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