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上海崇明從這四方面著手

2020-12-11 澎湃新聞

9月24日,上海舉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圖9月24日,上海舉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崇明區委書記李政介紹了崇明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崇明區地處長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衝積島、祖國第三大島,素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美稱。近年來,崇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搶抓重大歷史機遇,加快生態文明發展,全面建設生態崇明、美麗崇明、幸福崇明,打造世界級生態島。

全力打造高能級生態,厚植世界級生態島底色

堅持把保護好、建設好、修復好生態環境作為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重大使命,積極爭當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典範,全力夯實生態發展基底。

一是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著力打造上海最美生態,穩固推進林地建設,森林覆蓋率達到27.4%,面積在全市最大;著力推進大氣防治,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4%,品質在全市最優;著力推進水質治理,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96.2%;著力加強土壤修復保護,大力推進化學農藥、化學肥料逐年減量,畝均使用率在全市最低。

二是狠抓生態項目建設。滾動實施生態島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生態基礎設施等9大專項和33個重點項目投資約660億元。每年安排約100個重大生態項目實施掛圖作戰,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全國試點,形成現代農業等61個綠色發展案例。

三是做實生態文明內涵。圍繞世界級生態島「怎麼看」「怎麼幹」「建成什麼樣」,連續三年開展大討論,推動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鞏固發展綠色能源,實施「漁光互補」項目,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加快發展綠色生產,持續提升農林廢棄物資源化率、生活垃圾資源回收率;全面發展綠色建築,對城鎮新建建築全部實行綠色建築標準;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加快電動車充電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公交車、計程車實現全區覆蓋,綠色出行日益普及。

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升世界級生態島成色

始終牢記「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大力推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提高生態產業發展水平,努力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生動案例。

一是加速綠色農業現代化。堅持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方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連續三年面向全球招商160個項目,正大300萬羽蛋雞場、由由中荷現代農業創新園等重大項目即將投產;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先後認定開心農場14家、博士農場20家、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4家;全力打造不使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大米、柑橘和蔬菜等「兩無化」農產品體系,全區綠色食品認證率達到89%,農業綠色發展指數位列全國第一

二是加快現代製造高端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變革,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產業升級,加快推動海洋裝備向數位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大力推進高端製造、綠色製造、智能製造,著力發展海洋經濟、創新經濟、生態經濟,全力打造千億級長興產業集群。今年滬東中華拿下我國造船業歷史最大出口訂單,總金額超200億元。積極推進各產業園區向科技研發、生態文創、智能製造方向加速轉型,創智園、經濟合作園等項目建成投運。

三是培育新興產業多樣化。落實新發展格局要求,把握新消費需求,培育發展大數據、直播電商、生態康養等新業態,「知名主播」李佳琦等多家公司落戶。打造文旅影視產業,推進全域旅遊建設,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籤約落戶,自行車特色小鎮加快建設,明珠湖5A級景區創建深入開展。推進5G應用示範區建設,率先在全市實現5G信號全覆蓋,開展了國內首個「5G+智慧農機」應用。

全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彰顯世界級生態島本色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積極順應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嚮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生態惠民,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和安全感。

一是打造高顏值鄉村。加快建設上海最美鄉村,以「自然生態美、綠色生產美、宜居環境美、鄉風文明美、生活幸福美」為重點,加強村居環境整治,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抓好特色產業發展,著力塑造「白牆青瓦坡屋頂,林水相依滿庭芳」的鄉村風貌,打造一大批鄉村酒店、生態民宿,建成34個區級示範村,園藝村、北雙村等9個村入選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加快推動6037戶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努力營造區位更好、環境更好、服務更好的品質生活。

二是保障多層次民生。優化公共服務,實現集團化學區辦學全覆蓋,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率先在全國建立以健康為中心的緊密型醫聯體,實現大病不出島、小病不出鎮、慢性病不出村。加強生態惠民,開發生態就業崗位1.5萬個,創新生態養老補貼,居民養老金達到全市平均水平。擴大質量民生,加強養老服務供給,抓好長興人民醫院、第三人民醫院開業準備。全力推進軌交崇明線、北沿江高鐵建設,謀劃好功能布局和一站一城發展。

三是抓好高效能治理。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全國衛生城區,大力提升城鄉發展水平。加強「兩網」建設,推動「一網通辦」開展證照分離全覆蓋試點,「一網統管」接入9個生態監測特色應用場景。深入推進「雪亮工程」「智慧公安」「智慧城市」建設,上半年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25%,萬人發案率保持全市最低,榮獲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單位。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被國務院辦公廳列為「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

全力籌備中國花博會,打造世界級生態島亮色

堅持生態辦博、創新辦博、勤儉辦博,以「花開中國夢」為主題,全力籌辦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博會,高質量推進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和效應放大、動能釋放,努力為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一是創新規劃設計理念。牢牢把握首次在島嶼上、鄉村裡、森林中舉辦花博會的特色優勢,創設「崇尚自然生態,尊重田園肌理,回歸花博本源,嚴控亭臺樓榭」的辦博理念,充分利用水林田路自然脈絡,精心規劃「三區一心一軸六館六園」。創建國際工作營,採用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打造國際綠色WELL金級健康建築,加強森林、花卉景觀營造。積極利用生態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全面推行綠色建築、綠色環境、綠色場地、綠色設施、綠色出行,充分展示上海的「生態之魅」。

二是奮力打造最美花博。精心營造牡丹大地藝術景觀,全國31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建園,創設10個國際名師園、10個國際友城園、10個國際著名花卉企業園、20個知名企業冠名園、1個國際百優花卉新品園、1個蔬菜園。世紀館西館布置珍奇花卉植物,東館布置最新多媒體藝術,採取虛、實結合方式演繹花博主題;竹藤館首次在國內採用「單層3D列印模板+噴射混凝土技術」建造,體現前沿科技與現代藝術的融合。精心組織創作花博會花、會徽、會歌和吉祥物,抓好花博產品市場開發。放大花博帶動效應,大力引進優質花卉項目,積極打造花卉研發、生產和銷售全產業鏈;深入推進「迎花博、治五棚」專項行動,加快推進花田、花宅、花村、花路建設,著力打造「海上花島」,讓嬌豔的鮮花不僅盛開在花博園區,而且盛開在崇明三島,更要綻放在老百姓心田。

三是精心做好運營準備。優化入島交通方案,推進花博專線和水陸聯運專線設置、樞紐場站擴容、主幹道改造,構建「一廊+三橫+N」道路交通網絡,確保入島交通暢捷。打造智慧花博,推動購票、停車、住宿、餐飲、導覽等一站式「掌上」解決。優化配置園內服務設施,科學設置休息座椅、垃圾桶、直飲水、廁所、觀光巴士、醫療服務等,提高遊覽舒適度。當前各項花博籌備正在全力以赴奮勇攻堅,計劃今年底完成花博場館、綠化景觀、東平小鎮、交通、旅遊等配套建設,明年3月投入試運行,3月24日舉辦上海地方花卉展,5月21日正式開幕,迎接各方賓客觀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崇明:更好參與花博會、助力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主席(會長)班子成員...
    崇明:更好參與花博會、助力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主席(會長)班子成員集體調研 2020-08-31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主動融入上海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 啟東啟隆鎮全面推進垃圾分類減量
    20日,記者在啟東市啟隆鎮永隆社區看到很多棕色和黑色的垃圾桶,居民唐淑英正提著兩個垃圾袋分別放入這兩類垃圾桶裡,她告訴記者:「這袋是菜葉子,應該放到棕色的『溼垃圾』桶。」垃圾分類減量試點工作已在啟隆鎮全面推行。
  • 【奮進崇明】加快發展世界級生態島,攻堅籌備第十屆中國花博會
    新華網 發    對於崇明來說,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世界級生態島加快發展的重要之年,是籌備第十屆中國花博會的攻堅之年。2020年,崇明區將嚴守生態環保底線,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打造最美都市鄉村,精心籌備花博盛會    嚴守生態環保底線,加快發展世界級生態島    2020年,崇明將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空間建設、大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強化生態建設保障。
  • 上海崇明:長江口的生態島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 孟淑潔夏日的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群的鳥兒在灘涂上啄食著魚蝦,蘆葦叢中不時有水鳥飛起……上海崇明島地處長江入海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衝積島、中國第三大島,是上海面向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和生態屏障。近年來,上海大力支持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昔日的小島荒灘已變身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島。
  • 助力崇明鄉村振興建設模式再升級,崇明與上海國盛集團籤訂戰略合作...
    加速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雙方將共同以多種形式探索崇明區鄉村振興-產城鄉一體化模式,上海國盛集團依據崇明發展戰略規劃和產業導向,重點關注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的有機融合,積極參與產業引領性強、標杆性突出的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建設,助力崇明鄉村振興建設模式再升級。壽偉光在致辭中指出,崇明是上海重要的生態屏障,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前景無限廣闊。
  • 美麗中國先鋒榜(1)|上海崇明島「+生態」到「生態+」的規劃建設...
    現將這30個案例予以編發,供大家學習借鑑,不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2016年12月,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沿線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核心理念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上海市政府發布《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強調要以更高標準、更開闊視野、更高水平和質量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打造長江生態大保護的標杆和典範。
  • 上海首個環資庭成長記:護航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4年
    原標題:上海首個環資庭成長記:護航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4年 2016年,在上海率先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2017年,發布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2018年,建立環境資源審判諮詢專家庫,聘請8名全國知名專家;2019年,設立駐區河長辦、駐區生態環境局環境資源審判法官工作室,遴選6名具有環資技術背景的專家陪審員;2020年9
  • 聽說有個「1%」指標,對崇明生態島建設很重要!
    聽說有個「1%」指標,對崇明生態島建設很重要!黎軍攝什麼意思呢?眾所周知,崇明正在建設世界級生態島。那麼,如何去衡量生態島建設的成效呢?在《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2010-2020年)》中,就把「全球種群數量1%以上的水鳥物種數」和森林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生態保護地面積比例、自然溼地保有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等23個指標一起,作為崇明生態島建設主要評價指標。
  • 崇明入選全國文明城區,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提速
    這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也是中國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最具有價值的一個。而早在2015至2017年,崇明就開展了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這次入選全國文明城區,既改善了崇明的「硬」環境,又增強了崇明的「軟實力」,再一次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了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步伐。
  • 上海崇明: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人民網上海4月20日電 (唐小麗)近日,上海崇明區喜獲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舉辦資格,這標誌著崇明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又增添一座新的裡程碑。4月19日,崇明區專門召開旅遊發展工作推進會,研究部署下階段全區旅遊發展工作,推進崇明旅遊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 寸土寸金的上海要造更多公園,還有一個世界級的生態島
    韓正同志代表十屆市委作報告時指出,上海將要守牢生態環境底線,絕不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得一時發展,以高品質生態支撐可持續發展。    他表示,上海將以控制PM2.5和臭氧濃度為首要任務,深入推進長三角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讓老百姓看到更藍的天,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氣。」    韓正強調,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續。
  • 上海市教委與崇明區政府籤署推進崇明區教育事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市教委與崇明區政府籤署推進崇明區教育事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打造與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相匹配的一流教育! 沈煒在致辭中充分肯定崇明基礎教育、生態教育取得的成效,表示市教委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崇明教育事業改革發展,舉全市教育之力,積極凝聚各方力量,在師資建設、品牌打造、經驗分享、示範輻射、集團建設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創新合作方式,
  • 2021年中國花博會落戶上海崇明
    據了解,花博會選址地在上海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及周邊地區,總佔地面積將達10平方公裡,規劃布局「一軸、一帶、三區」,即主題演繹軸、十裡花溪帶、核心展示區、森林景觀區和配套服務區。核心區將以千畝花田構建「牡丹盛開」大地景觀,整個花博園裡將以梅、蘭、荷、菊等名花構建花田、花溪造型,營造「百花爭豔、芳香滿園」的景象。
  • 崇明島並不全部-歸屬於上海,但崇明島是一個整島!
    我們都知道,國家要將崇明島建設為國際生態島,現在一個島三個行政管轄的狀態非常不利於管理,已經有人大代表提出將剩下區域納入上海,現在啟隆鎮的水、電、天然氣、公路建設全部屬於上海統一管理,行政已納入上海統一管轄,只有土地和戶籍還沒有動。江蘇啟東市的啟隆鎮與海門市的海永鎮已與上海崇明區連成一片,雞犬相聞。
  • 崇明:通過花博會推動世界級生態島實現美麗蝶變
    今天,崇明區委書記李政做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市民與社會》欄目,他說:崇明將全力搶抓籌辦花博會的歷史機遇,推動世界級生態島全面發展,實現」蝶變十四五、建設新崇明「,包括對全島市政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加快現代花卉產業發展、推動旅遊服務設施升級改造擴容、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海上花島」建設等內容。
  • 上海立法保護崇明島,近3年過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加強崇明生態建設,對長三角、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17年,上海以地方立法形式保護崇明島生態。如今,實施效果如何?為加強對崇明島生態的保護,2017年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促進和保障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決定》,《決定》於當年7月1日起開始施行。《決定》以地方立法形式明確,要努力按照國際先進水平,加強崇明生態建設。
  • 全方位記錄崇明生態島建設創新曆程,這部豆瓣高分紀錄片上了央視
    崇明,淵源有這樣一群人歷時三年,跨越四季,走訪各界,探尋多地,用事實回溯過去,耐心地為這座寶藏生態島拍了一部溫柔而嚴謹的紀錄片。崇明島從一片汪洋裡初現,再由一代一代的人們繼承先輩的意志,共同為「世界級生態島」&「海上森林花島」的未來而努力。
  • 上海崇明將建環島景觀道 首期工程約30公裡
    新華社上海1月29日電(記者郭敬丹)記者從上海市「兩會」上獲悉,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將在今年啟動環崇明島濱江生態景觀道工程建設,一期約30公裡,遠期總長有望達200多公裡。這是繼去年年底黃浦江濱江45公裡岸線的公共空間貫通後,上海又一項惠及百姓的公共設施工程。
  • 對話崇明區委書記李政:花博會,生態島的新機遇?東西兩側軌道規劃...
    上海源怡 錢海忠:崇明企業過路能否買月卡或者年卡?新華醫院崇明分院醫生 沈理:崇明交通問題實際上是生態島建設的重大的問題,在崇明的城中心中間位置應該增加一條到達市區的快車道。崇明是上海最大的農村地區,擁有全市1/3的耕地面積,1/5的農業人口,如今定位世界級生態島。但崇明發展不只有綠色高品質農業,長興島已經集聚了江南造船、滬東中華、振華重工等產業基地。有了「海洋裝備業」的基礎,長興島將向「智能製造」進發。
  • 「規劃」崇明:通過花博會推動世界級生態島實現美麗蝶變
    今天,崇明區委書記李政做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市民與社會》欄目,他說:崇明將全力搶抓籌辦花博會的歷史機遇,推動世界級生態島全面發展,實現」蝶變十四五、建設新崇明「,包括對全島市政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加快現代花卉產業發展、推動旅遊服務設施升級改造擴容、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海上花島」建設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