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宗教與中國——祆教

2020-12-18 信東流

祆教又稱拜火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波斯, 瑣羅亞斯德是該教創始人,最早被稱為瑣羅亞斯德教,其根源來處是古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 瑣羅亞斯德在其基礎上改進,拋棄了原始宗教的多神論,吸收了其對「火」 「太陽」的崇拜,炮製出世界上第一個一神論宗教,主神是天神阿胡拉·馬茲達,主神創造了世界,首先創造了火。火是主神造物的最高力量,瑣羅亞斯德是主神勝利的結果,其教典是《阿維斯塔》,或稱《波斯古經》。

瑣羅亞斯德教的主要特點是:

1、瑣羅亞斯德教是神學一神論哲學二元論(是否可以理解為精神上一神,物質上二元嗎?),對世界的認知為世界二元論,宇宙開始就善惡並存,阿胡拉·馬茲達代表正義,阿里曼代表邪惡,對立並存於世,不斷戰鬥,戰鬥過程中產生創世造物。

2、瑣羅亞斯德教不塑造神像,不建神廟,對主神的崇拜是和火結合在一起,火被認為是善良和光明的化身,是世界上最潔淨神聖的,禮拜火是其最主要的宗教儀式,所以叫拜火教。

3、瑣羅亞斯德教認為世界延續12000年,最後救世主瑣羅亞斯德會誕生,成為主神在人間的代表,引領人們戰勝邪惡,阿胡拉·馬茲達終將消滅阿里曼。

4、教義規定人死後實行天葬

瑣羅亞斯德教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歷史上歷代不同波斯國的國教,在伊斯蘭教崛起後才衰落下去,

公元7世紀後期,受迫害的一些教徒由新疆進入中國,8世紀時該教盛行西域。

傳入內地據說最早始於三國時期,當時和佛教徒攜手而來,

東晉時期,祆教開始在北方出現,從河西到徐州,都有祆教徒,確切的說應該是信奉拜火教的僑民

確切的記載是516年,滑國(厭噠帝國)大使來中原和南朝梁國通使,518年波斯國和北魏通使,這兩個國家都信奉祆教,所以北魏統治階層開始信奉祆教,當時稱阿胡拉·馬茲達為天神、火天神、胡天神

北魏靈太后曾「廢諸淫祀,胡天神不在此列」,率眾大臣登嵩山祭胡天神

北齊後主「躬自鼓舞,以事胡天」,當時北齊都城有很多祭祀胡天的廟宇(瑣羅亞斯德教不塑造神像,不建神廟,這個啥時候出現廟宇的,不清楚,大概是入鄉隨俗的改革措施),

北周皇帝「從事夷俗,祭拜胡天」,

從北魏到北周北齊都有專門管理這個拜火教徒,同時設置拜火教祭祀官員

那個時期的拜火教的流傳區域很窄,基本上限於北朝都城,信民基本上是中西亞僑民,都城以外不多見

拜火教在隋朝是被稱為祆教

隋朝北朝時期的祆教官職,而且進一步在各地設立管理祆教徒的薩保(長老),

史書記載「雍州薩保為視七品,諸州胡二百戶已上薩保為視正九品」,這個時候祆教已經在各地傳開了,

唐代時期,祆教在內地進一步發展,東西兩京都設有祆祠,西京長安有布政坊、普寧坊、靖貢坊、崇化坊、醴泉坊五座祆祠,東京洛陽有會節坊、立德坊、南市西坊三座祆祠,而在絲綢之路上也都有祆祠,每年定時祭奉。

唐代還專門設立薩保府,隸屬祠部,薩寶府官分為薩寶、祆正、祆祝、率府、府史等,自四品至七品不等,由波斯人或新疆地區少數民族的信徒擔任祭祀活動也由他們主持,

845年,唐朝的滅佛運動中,祆教收到株連,被禁滅,祆教、景教、摩尼教被迫還俗者達3000餘人,847年得到恢復,但是已經不可避免的衰落。

北宋末年,開封、鎮江等地還有祆祠,開封城北韻祆寺,仍有祆祝主持祭祀,祆祝姓史,世代繼承,西北地區,祆教一直流行,西域諸國到10世紀時還有祆祠,

南宋之時,祆教在中國絕跡,

祆教在中國基本上是中西亞的僑民和部分統治者在信奉,始終不能在民間傳播開,所以滅絕也是理所當然的

山西介休祆神樓

相關焦點

  • 外來宗教與中國——祆教
    祆教又稱拜火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波斯, 瑣羅亞斯德是該教創始人,最早被稱為瑣羅亞斯德教,其根源來處是古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 瑣羅亞斯德在其基礎上改進,拋棄了原始宗教的多神論,吸收了其對「火」 「太陽」的崇拜,炮製出世界上第一個一神論宗教,主神是天神阿胡拉·馬茲達,主神創造了世界,首先創造了火。
  • 【考古】固原祆教與寧夏美術考古
    祆教由粟特人帶進中國,考古發掘在中國境內發現了很多可以確定是粟特人的遺址和墓葬。其中在寧夏固原地區發現的不少,其中九龍山隋墓的主人更有可能是祆教祭司。 陳偉 祆教在中國中古時期是一個比較有影響的宗教,也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宗教。對中國中古時期的文化和藝術的走向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 祆教研究中文書目
    -《火祆教始通中國的再認識》,《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4期,頁13-23;並見氏著《波斯拜火教與古代中國》,頁105-122。-《唐人奉火祆教考辨》,《文史》1988年第30輯,頁101-107;並見氏著《波斯拜火教與古代中國》,頁151-164。
  • 祆教早已傳入中國 祆教祖先曾任北周「薩保」(圖)
    原標題:祆教祖先曾任北周「薩保」導讀:古波斯大流士時代的祆教,隨著波斯疆域的擴大而散布各地,薩珊王朝進一步傳播。中國的考古新發現,證明祆教早已傳入中國。祆教寺院教科書上說,亞歷山大大帝徵服波斯後,祆教經典被焚毀,後來阿拉伯人徵服中東,祆教又受伊斯蘭教的排斥被迫東遷,部分進入印度,部分通過西域進入中國,最後走向了消亡。
  • 中國唯一的「祆教」建築,就在山西這個地方
    有"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之稱的山西,有一處古建築,它與大多數知道的儒教、道教、佛教均無關係,而是與另一種教派有關係。那麼,它是何教派呢?這座古建築為何能與它有關係呢?本文就來講一講。北宋仁宗慶曆年間,王則發動貝州(今河北清河縣西北)士兵起義。慶曆八年正月,宋仁宗任命重臣文彥博為河北宣撫使,率官軍鎮壓起義。
  • 祆教與介休
    祆教的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的二元對立模式,明顯對老子陰陽對立模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祆教對中國的影響這還得從兩個時期、兩條線路說起。「祆教曆法」它於公元411年開始實施,祆教曆法從春風開始計算,每年360天,12個月份,每月30天。這與中國實行的陰曆沒多大的區別。
  • 中國唯一的「祆教」建築,就在山西這個地方
    有"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之稱的山西,有一處古建築,它與大多數知道的儒教、道教、佛教均無關係,而是與另一種教派有關係。那麼,它是何教派呢?這座古建築為何能與它有關係呢?本文就來講一講。 北宋仁宗慶曆年間,王則發動貝州(今河北清河縣西北)士兵起義。
  • 獵奇幾千年的神秘祆教(拜火教)
    瑣羅亞斯德教,就是我們中國所說的「祆教」(祆讀作xiān)。祆教歷史十分悠久,是已知的第一個信仰一神論的古老宗教。所謂一神論,就是認為只存在一個神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都是一神論宗教,佛教是多神論宗教。
  • 揭秘幾千年的神秘祆教(拜火教)
    瑣羅亞斯德教,就是我們中國所說的「祆教」(祆讀作xiān)。祆教歷史十分悠久,是已知的第一個信仰一神論的古老宗教。所謂一神論,就是認為只存在一個神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都是一神論宗教,佛教是多神論宗教。
  • 拜火教興起——薩珊波斯人將祆教作為國教,朱元璋將明教定為國號
    祆(xian)教也叫拜火教,是中國對瑣羅亞斯德教的習慣稱呼。 傳說祆教的創始人瑣羅亞斯德誕生在阿富汗的錫斯坦,生活在產生世界偉人的公元前6世紀,與中國的孔子、印度的佛陀是同時代人。他出生在綠洲的農耕區,對不斷入侵的遊牧者有一種天生的反感,因而在早年就產生了保衛善良(原住農民)、抵抗惡魔(外來牧民)的意識。在經過深思熟慮和冥思苦索之後,創立了以善惡二元神論為系統的宗教--祆教。
  • 祆神樓——中國唯一僅存的祆教建築
    祆神樓,位於介休市順城關大街東端,據考證為中國唯一僅存的祆教建築。祆神樓,當地人稱之為玄神樓。是三結義廟(舊為元神廟)前的樂樓,又是街心點綴的過街樓。明萬曆年間改建,清康熙、乾隆間重修,規模不大,另有殿和獻亭,均為清建。
  • 獵奇幾千年的神秘祆教(拜火教)
    瑣羅亞斯德教,就是我們中國所說的「祆教」(祆讀作xiān)。祆教歷史十分悠久,是已知的第一個信仰一神論的古老宗教。所謂一神論,就是認為只存在一個神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都是一神論宗教,佛教是多神論宗教。
  • 揭秘幾千年的神秘祆教(拜火教)
    瑣羅亞斯德教,就是我們中國所說的「祆教」(祆讀作xiān)。祆教歷史十分悠久,是已知的第一個信仰一神論的古老宗教。所謂一神論,就是認為只存在一個神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都是一神論宗教,佛教是多神論宗教。
  • 拜火教興起——薩珊波斯人將祆教作為國教,朱元璋將明教定為國號
    祆(xian)教也叫拜火教,是中國對瑣羅亞斯德教的習慣稱呼。 傳說祆教的創始人瑣羅亞斯德誕生在阿富汗的錫斯坦,生活在產生世界偉人的公元前6世紀,與中國的孔子、印度的佛陀是同時代人。他出生在綠洲的農耕區,對不斷入侵的遊牧者有一種天生的反感,因而在早年就產生了保衛善良(原住農民)、抵抗惡魔(外來牧民)的意識。在經過深思熟慮和冥思苦索之後,創立了以善惡二元神論為系統的宗教--祆教。
  • 世界唯一祆教建築,就保存在山西,曾差點被拆
    古時,由於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以及表達對不滅渴望的追求,便有了對神秘力量的敬畏與崇敬,於是就有了宗教的誕生。 我國也有著眾多種類的宗教團體, 但今天介紹的這個宗教——襖教,或許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我國卻保留了一棟襖教建築——祆神樓。今天就來深入了解一下這個神秘的宗教吧。
  • 對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胡商」「胡貨」與「祆教」
    付承章(中國人民大學考古學博士研究生):原因有很多,既有當時社會流行的風氣,認為胡化即時尚,更有外來文化自身的「魅力」。唐朝的祆教大體情況是怎樣的呢?牟學林(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唐代長安城的外來宗教主要是三夷教,即祆教、摩尼教和景教,三夷教的興盛是唐代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現。
  • 族內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這些國家不信佛法,都信仰祆教。有一種極惡的風俗,就是納母親和姐妹為妾,波斯國也是這樣。族內婚制度大概是古老的祆教留給現代人最鮮明的印象之一。以至於有很多人半開玩笑的把祆教稱為妹神教。在古波斯雕像複製品前合影的祆教母女其實,早期的祆教經典並無要求教徒進行族內婚姻的條款。
  • 外來宗教在中國:世界三大宗教,是如何在中國「面目全非」的?
    那麼,他們傳入中國後,又經歷了哪些變化,跟著爛柯人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佛教的中國化 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已經十分漫長,已經完全改造成為中國風格的宗教,中國化程度極深,中國人無論信奉與否,其思想觀念中都有佛教的影響。故我們可以直接考察佛教關於神的觀念在中國的變化。
  • 對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胡商」「胡貨」與「祆教」
    付承章(中國人民大學考古學博士研究生):原因有很多,既有當時社會流行的風氣,認為胡化即時尚,更有外來文化自身的「魅力」。唐朝的祆教大體情況是怎樣的呢?牟學林(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唐代長安城的外來宗教主要是三夷教,即祆教、摩尼教和景教,三夷教的興盛是唐代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現。
  • 摩尼教同景教和正統的祆教三者在波斯各自存在了數百年
    阿爾達希爾雕像但世間的宗教動蕩並沒有讓祆教在波斯帝國享有其無可爭論的獨尊地位。我們已說過的太陽神教,即是祆教早期一個變種或支派。它在龐培大將東徵之後公元前1世紀時即已傳入歐洲。它成了軍人和普通人所最愛好的宗教,直到君士坦丁大帝時還繼續是基督教的勁敵。太陽神是光明之神,從奧馬茲德「變來的」,奇蹟般地誕生的,這和基督教的三位一體說中所謂第三位是從第一位變來的極其相似。關於祆教的這一分支,我們無須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