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和電商雙重屬性 得物App助推國潮品牌新營銷方式引爆年輕消費...

2020-12-17 中國經濟導報網

  朱慧卿作(新華社發)

  10月5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東方鹽湖城風景區舉辦國風大典活動。圖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服達人參加漢服展示活動。夏晨希攝(人民視覺)

  5月22日,匯聚50餘家老字號品牌和大批國潮新品的「國潮老字號」遊園會在上海豫園商城開幕。圖為遊園會場內的「大白兔」的快閃店。王初攝(人民視覺)

  中國服裝品牌李寧亮相美國紐約時裝周。圖為模特展示李寧品牌服飾。新華社記者 王迎攝

  老字號品牌煥新,傳統品牌升級,新銳品牌崛起……近年來,消費市場上湧動起一股「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的國貨新潮流。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成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生活日常。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許多國貨不僅保持著高性價比的優勢,而且在跨界融合中改變了原有模樣,以全新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不少人感嘆,「沒想到國貨竟然也能這麼潮!」

  轉型,繪就國貨新面貌

  在消費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一件服裝的設計如何才能與眾不同?當現代服飾遇上傳統文化,產生的化學反應超出很多人想像。

  不久前,國產服裝品牌太平鳥跨界攜手《花木蘭》,將中國傳統服飾與熱門IP相結合,打造了聯名時裝系列「花木蘭的新衣」,一經推出就成了爆款。在此之前,太平鳥還曾與樂事薯片、《芝麻街》等知名品牌或IP合作發布多款聯名產品,一度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然而,就在幾年前,太平鳥給很多人的印象還是「太商務」。提到太平鳥,「95後」小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坦言,「總感覺這個牌子的產品不適合年輕人。」直到最近逛街時才發現,太平鳥已經推出了很多潮流款式,覺得「好看又時尚」的小李立馬入手了一件與可口可樂的聯名款T恤。

  太平鳥「圈粉」年輕人,成為國潮興起的一個生動註腳。近年來,許多國產老品牌像太平鳥一樣,通過引入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主動轉型、推陳出新,掀起了一波國產老品牌的煥新浪潮。

  比如,晨光文具與京劇「聯姻」,把看似幾塊錢的小買賣做成了年營收80餘億元的大生意;飛躍「小白鞋」轉型升級踏上「國潮」路,成為年輕人眼中的時尚潮牌;「老乾媽」走時尚路線,推出的聯名款衛衣驚豔消費者……這些融入文化內涵、把握時代脈搏的「新國貨」,總是能夠讓人眼前一亮。

  除了傳統品牌的蝶變,一大批新銳國貨品牌,也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出來。國產潮牌GENANX今年春季上架的一款短袖T恤,在網購社區平臺「得物」APP上的銷量目前已接近10萬件;專門生產無糖、低熱量產品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成立短短4年就成為無糖飲料領域的「網紅」;彩妝品牌「完美日記」全網粉絲已超2500萬,月曝光量超過10億次……

  還有不少「黑科技」產品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對象。匹克集團研發的「態極」科技,被運用到籃球鞋、拖鞋、健步鞋等產品上,憑藉產品特有的舒適度、功能性成功「出圈」,迅速成為市場上供不應求的「爆款」,也讓陷入低谷的匹克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消費者在天貓上消費的商品80%是國貨。2019年「雙11」銷售額過億元品牌中,國產品牌有173個,佔比近六成。

  6月22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數據報告顯示,新國貨」相關搜索指數呈現穩定上升趨勢,線上國貨市場消費規模近3年保持增長。

  可見,如今的國產品牌不再僅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更是品質和潮流的弄潮兒。

  營銷,順應消費新觀念

  「大白兔奶糖是童年的回憶!」談起這幾年「國民奶糖」大白兔的跨界之旅,在北京工作的「90後」小肖如數家珍:從聯名的冰淇淋到快閃店的奶茶,再到最近推出的護手霜、沐浴乳……總之,只要和「大白兔」沾邊,小肖都會第一時間去購買。

  「這些產品將老字號元素和生活用途結合在一起,既實用又有文化內涵。」小肖告訴本報記者,「更重要的是,大白兔奶糖背後是童年情結,我願意為此買單。」

  同為「90後」的小吳則更關注國產潮牌。平日裡,小吳經常在網上學習潮流穿搭、了解時尚資訊。「『中國李寧』是我最喜歡的國產潮牌之一。」小吳說,「『中國李寧』憑藉4個方方正正的漢字將國潮推廣向了世界,讓人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加深了對這個品牌的喜愛。」

  在小吳看來,穿潮牌、講時尚,並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也不是一種炫耀性的消費,只是出於發自內心的喜歡,覺得穿起來很潮、很好看。

  「得物」APP聯合新浪時尚發布的《2020當代年輕人消費數據報告——潮流消費篇》顯示,「情價比」已經成為潮流消費「關鍵詞」,年輕人消費呈現出為熱愛買單、愛「國潮」、愛社區交流等趨勢。

  「以『90後』為代表的年輕消費者,不再那麼關心商品是國外品牌還是國內品牌,他們消費更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審美偏好,越來越注重商品背後的情感故事和精神價值,這是一種『悅己』的消費理念。」「得物」APP相關負責人分析說道。

  為了「撬動」更多年輕人的心意,許多國產品牌不僅在產品設計上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和需求,而且在營銷上積極擁抱新零售、直播帶貨等新業態,不斷做好社群運營和內容傳播,努力在「破圈」上下功夫。

  記者注意到,在「得物」APP上,用戶不僅可以購買各類潮牌產品,還可以在平臺上交流消費體驗、發布生活動態,具有社交和電商的雙重屬性。

  國產潮牌GENANX營運長吳國強告訴本報記者,年輕人願意分享自己喜愛的事物,這種分享也能讓更多用戶增進對商品的了解,形成一種從「了解」到「獲取」再到「交流」的消費新生態。

  「現在年輕人對潮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正是得益於這種兼具電商和社交屬性的網際網路社區的發展。」吳國強說。

  此外,體驗式消費、短視頻傳播等方式也在加速國貨走進年輕人視野。6月7日,央視網和國美零售聯合推出「人人都愛中國造」超級直播,吸引近千萬人觀看,總銷售額達7.2億元。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瑜佩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國潮興起的最大推動力就是年輕人。「年輕一代走進消費市場,不僅意味著傳統潮流的轉變,也意味著消費方向、資本方向的轉變,經過市場檢驗後,國潮無疑會得到資本、政策、媒介的大力推動。」

  文化,拓展發展新空間

  近年來,漢服品牌「慄」的主設計師琅子明顯地感受到,現在的年輕人願意主動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漢服在消費市場上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

  於是,琅子今年轉型嘗試漢服設計,並創立了漢服品牌「慄」。「我們堅持『老衣新穿』的理念,在保留漢服古韻的同時,努力將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琅子告訴本報記者,「我們希望漢服能夠搭配一些現代化著裝,比如T恤、牛仔褲等,讓漢服越來越日常化,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漢服流行的背後,是文化元素在商品中的時尚表達。現在,越來越多本土設計師選擇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融入到商品的設計當中。比如,有的產品採用「青花瓷」「長城」「潑墨」「扎染」等含有中國元素、傳統工藝元素的創意,有的品牌選擇與故宮等傳統文化IP聯名。

  在「得物」App創始人楊冰看來,國潮興起是年輕人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他們見證著國家的不斷發展,也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認可。在他們眼中,傳統文化符號逐漸與個性、特色畫上等號,因此願意購買國貨來彰顯自己的個性和民族自豪感。而國產品牌的崛起,反過來強化著消費者內心的文化自信、塑造著年輕人的審美追求。

  業內專家表示,國潮熱背後不僅是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崛起,更是中國情懷、中國自信的彰顯。中國製造升級是國潮熱形成的基礎,國人消費能力不斷提高是國潮熱形成的重要原因,文化自信提升是國潮熱形成的驅動力,政府、媒體、企業共同行動則是國潮熱形成的強大助力。

  隨著國產品牌不斷挖掘傳統文化價值、鍛造更高品質產品,國貨不僅在本土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會逐漸提高,「走出去」的步伐也會日益加快。創新文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未來國潮的發展將獲得更加強勁的動力。(本報記者 姜忠奇 喬彩)

 

相關焦點

  • 得物APP聚焦年輕人消費市場——「社區+電商」捧紅國潮品牌
    近日,新社交電商平臺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在2020「首發經濟引領性本土品牌」新品集中發布會上表示,作為紮根上海的企業,得物APP將大力支持上海進一步做大做強首發經濟,加快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積極培育孵化本土新品牌,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在楊冰看來,傳統國貨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想要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則需要用新藝術手法「賦能」和「激活」。
  • 新消費時代,看傳統品牌和新消費品牌如何做社交營銷
    和傳統品牌在社交營銷上有什麼共同點?又有什麼特色打法?想知道更多品牌社交營銷的玩法,請隨克勞銳一起走進《傳統品牌vs新消費品牌社交營銷差異化分析報告》。傳統品牌與新消費品牌的差異新消費品牌是網際網路原生的品牌,主要有三個顯著特點:新渠道(以微博、小紅書、抖音、B站等新媒體為主要營銷平臺;以電商渠道為主要銷售陣地
  • 「2020網際網路綜合實力企業」百強榜單發布 阿里、騰訊、得物App等...
    【TechWeb】10月30日消息,日前,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的百強榜榜單對外發布,前三甲分別為阿里、騰訊和美團,其它包括潮流網購電商平臺得物App等也都上榜。根據官方的介紹,上榜企業中,得物App開創了先鑑別後發貨的模式,具備社交和電商的雙重屬性。
  • 發放5億消費券、啟動國潮設計大賽 得物助力上海「五五購物節」
    得物App同時宣布,自5月1日起啟動「嗨購5月」系列主題活動,通過超百場線上活動,向用戶發放5億元的潮流消費補貼,讓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真正實現「嗨購」。作為紮根上海的潮流電商平臺,得物App的註冊用戶已經超過一個億,其中90後消費者佔比超過75%。在2020年啟動品牌升級後,得物App不斷擴充品類,除球鞋外,美妝、潮服、潮玩等已成為平臺新晉熱門品類。
  • 「得物App」:新經濟的加速器,潮流裡的弄潮兒
    2015年,楊冰創立得物App。從資訊App、互動社區到潮流網購平臺,得物歷經數輪蛻變,逐漸聚集了過億的年輕消費者,成為全球領先的潮流網購社區。目前,正品潮流電商和潮流生活社區是得物App的兩大核心服務。在楊冰眼裡,得物在做的事不能被簡單定義為潮流,而更應該說是一種讓人感到快樂的事物。
  • 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新國貨」緣何引爆潮流?
    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  「新國貨」緣何引爆潮流  老字號品牌煥新,傳統品牌升級,新銳品牌崛起……近年來,消費市場上湧動起一股「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的國貨新潮流。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成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生活日常。
  • 大大倉上線 打造專注於品牌特賣的社交電商平臺
    新零售發展越來越落地的情況下,社交電商不斷崛起並開闢多樣化的營銷渠道,讓產品能更加迅速為消費者所熟知,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快捷、更便利的消費方式。抓住流量新入口,「大大倉」打造有溫度的分享社交程序現如今,單一地把電商GMV理解成是流量×轉化率顯然不可行。
  • 在得物App上,那些為「情價比」買單的年輕人
    事實上,自2015年創立以來,得物就自帶潮流分享的基因。工作人員介紹,從創立之初致力於打造國內主流Sneaker互動社區,到如今的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得物一直重視社區的運營,「得物App底部的第一個tab是社區,而不是交易。」正是通過「社交+電商」的雙重屬性,快速崛起的「社交型電商」平臺為Z世代年輕人提供了「交流-購買-再交流」的「熱愛循環」,帶來了全新的潮流網購體驗。
  • 夜市+國潮+社交,唐山愛琴海"潮巷"國潮街區正式亮相
    12月12日,唐山首個國潮街區,愛琴海六層"潮巷"國潮街區正式亮相,國潮+夜市+社交空間的綜合功能,新定義了夜市概念。"潮巷"社交街區多元融合潮流文化、親子活動、社交活動等內容,一經開街便受到熱愛國潮文化、追逐潮流和個性化年輕人的青睞和熱捧,成為唐山各大潮FUN兒必逛的打卡聖地。
  • 毒APP成潮流品牌發售陣地 李寧品牌入駐彰顯國潮魅力
    據CBNData聯合毒APP發布的《2019潮流消費洞察報告》,中國潮流市場的三大「潮」向分別為:社交型、中國元素、出圈。其中「中國元素」尤以中國李寧為代表。繼李寧「悟道」系列於2018年初次在紐約時裝周亮相後,圈粉無數。此後,李寧乘勝追擊,以潮流理念產品持續驚豔國際市場。
  • 年輕消費品類再上新 得物App助力漢服文化出圈
    在得物下單「慄」品牌商品,用戶還可享受「全場九折」「無門檻優惠券」等專屬優惠補貼。漢服已不再是小眾文化,已經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和關注。漢服出圈的背後的原因,除了近幾年來國潮文化的崛起,更重要的是偏愛漢服文化的年輕人,已成為潮流消費領域的主力軍。
  • 東方國色正當潮,天貓國潮助力國貨東阿阿膠迎來品牌煥新高光時刻
    當天貓國潮讓國色遇上國潮時,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跟風種草。此次在天貓國潮的助推下,滋補老字號東阿阿膠及美妝品牌毛戈平跨界聯動,共同推出「國色當潮」限定禮盒,東阿阿膠旗下滋補新趨勢膠桃花姬與毛戈平第三季故宮聯名口紅完美詮釋活動主題「東方國色正當潮」。
  • 老字號、電商、新媒體齊發力 上海開啟「雲上消費季」
    「國潮老字號」促消費系列活動「五一」節正式拉開帷幕,活動期間,上海170個老字號品牌將在天貓、拼多多、京東、盒馬等電商平臺發布「老牌新品」2000餘款,並結合時點推出各類主題營銷活動。老字號們還將在線下推出形式多樣的新品體驗、商品促銷、買贈返利等營銷活動,覆蓋2000餘家實體門店。
  • 得物App楊冰:年輕一代是中國新經濟的未來力量
    原標題:得物App楊冰:年輕一代是中國新經濟的未來力量   「年輕一代是中國新經濟的未來力量。」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在11月27日出席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2020「年度影響力人物」榮譽盛典時表示,「得物始終和年輕消費群體站在一起,守護他們的熱愛和追求。
  • 微博葛景棟:社交新生力賦能電商價值之路
    在這個全新的「生態圈」中,微博以六大舉措——數據洞察(數據分析洞察用戶潛在需求)、明星勢能(釋放明星勢能挖掘粉絲經濟)、KOL種草(打造KOL矩陣完成一站式種草拔草)、熱點引爆(綁定熱門IP話題借勢引爆)、廣告體系(精準廣告體系導流拉新)、社交資產(沉澱私域社交資產),促進「圈」內各大主體良性互動,相互反哺。
  • 中糧福臨門跨界故宮IP上演新國潮,「仁」心構建品牌營銷閉環
    正值國潮復興,現代潮流在與傳統文化碰撞下熠熠生輝,中糧福臨門順勢而為,於故宮600年華誕之際,聯手《上新了·故宮》開啟跨界聯動,花式玩轉新國潮。《中國詩詞大會》、《上新了·故宮》等美輪美奐又兼具民族文化屬性的慢綜藝大火,為一度喧囂的綜藝市場注入了文化層面冷靜且深度的思考。
  • 跨界營銷以消費者的力量影響品牌 維他奶榮膺2020「拉姆·查蘭營銷...
    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消費者與品牌的溝通方式已悄然改變。近年來,快消行業的營銷玩法不斷變革,跨品類、多樣化的營銷模式正在蓬勃湧現,給不少經典品牌帶來全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在營銷大戰中,如何以更多變的內容和形式吸引年輕一代的眼球,成為企業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10月30日,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辦的2020"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榜單在北京隆重發布。
  • 得物(毒)產品分析 | 揭秘一家「獨」大的時尚電商平臺
    尤其是90、00後大批主力軍成為主要的消費者,消費升級成為大勢所趨,追求時尚、注重品質成為新的消費趨勢。一個名為「得物」(毒)的運動潮流裝備平臺——「毒」APP應勢殺出。當時尚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以千禧一代為代表的的年輕消費群體對於時尚潮流文化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而「得物」(毒)面臨的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而時尚電商水漲船高,成為電商領域為數不多的風口行業。
  • Z世代青睞的「盲盒」,為何成為2020品牌營銷新玩法
    三大營銷邏輯支撐盲盒營銷 產品是打開用戶認同的敲門磚,營銷則是讓受眾與品牌形成長久聯結的策略,盲盒式營銷的本質是實現用戶心智的牽引,這與盲盒本身特質息息相關。 盲盒玩法是上癮機制+飢餓營銷+社交慰籍三方作用的合集,是洞察Z世代消費理念下的品牌營銷產物。
  • 思念玉湯圓的新零售,新消費,新場景營銷觸動消費心聲導讀
    在僅有的產品包裝上,如何通過娛樂化,感情化和寓意化的表達方式,去傳遞給消費者購買慾,這是很多快消品難以突破的點。思念玉湯圓從「天時、地利、人和」三位一體的角度搶佔了消費者視覺,味覺的最佳感觸點。可謂營銷中的絕妙之筆。影視明星助推,回歸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