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為何有「字」?「字」是什麼意思,它代表什麼?

2020-12-16 舊時樓臺月

前幾天剛追完一部古裝劇《陳情令》,除卻裡面高顏值的演員,讓我比較感興趣的就是他們各自的「字」了。例如魏嬰,字無羨;藍湛,字忘機。

那麼古代人為什麼名字裡會有「字」呢?它的具體意思指的是什麼?難道和現在一樣,算是一個人的乳名嗎?

其實,古代人的字和名是相互聯繫的,算是對名的一種補充說明。如果非要追溯它的根源的話,那就要從遙遠的商朝開始說起了。商朝是個比較有意思的朝代了,那個時代的人相信有神的存在,所以,也是一個不常見的多神論時代了,電視劇《封神榜》講述的就是那個朝代的事情。

當時繼君王之後,最高的地位就是祭司了,很多認為祭司起的名字是帶有神的指示的,只有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長輩才能稱呼自己的名,那麼問題來了,同齡的人該怎麼稱呼呢。總不能見面打招呼的時候說「餵」吧。

古人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朋友之間的稱呼會另取一個代號,也就是後來的「字」,因為是用來區分的,是給外人用得,所以,又稱為「表字」,意為表裡不一。

在古代只有有文化的人才會在乎「字」,平常老百姓沒有那麼多的說辭,於是,這個習俗就開始傳承下來,特別是在文人墨客之中,更是流傳甚廣。

不過,在古代,小孩子如果沒有成年的話是沒有字的。因為古代女子或小孩基本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面對的都是些家裡人,都是稱呼名的,所以也就用不著取字。

但是成年以後就不一樣了,他們要走向社會,出去交外人,所以,取字就十分有必要了。

「字」是為了在同齡人之間做稱呼用的,後來在一些文人墨客的發展下,字也開始在解釋名的基礎下,包含一些美好的寓意。

例如臥龍先生諸葛亮,他的字是孔明,寓意是「大亮」。不過,也有字和名相同的,比如李白,字太白,橫豎都是白;再比如還有字和名相反的,例如韓愈,字退之,寓意要保持謙遜的態度,進退有度。

在古代,名是長輩對晚輩,或者上級對下級的稱呼。而同齡人或者在面對的上級的時候,我們稱呼的時候就要稱對方的字,這是表達尊敬的意思。

而且,每個人的名字也不能亂叫,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聽到對方拿我們名字開玩笑時,我們心裡不舒服的原因了。

當然,在今天,字的作用已經很少了,更多的是稱呼對方的名字,也有很少一部分書香世家還保留著用「字」的習慣。

況且,古代「字」的作用只存在與上流人士,文人墨客,普通老百姓接觸的知識面少,所以才沒有那麼多的講究,所以你如果穿越回了古代,你會發現農村裡有一堆叫毛蛋,狗蛋的小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姓名」、「名字」對於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不論在什麼場合都可以用到,因為它是我們每個個體的特定名稱符號,目前我們所講的姓名,其實就是姓氏和名字的代稱,已經極為簡化,但是在古代並不是這樣,姓、氏、名、字、號等都是獨立的部分,並且都各有講究。
  • 古人有了名字還不夠,為何還要取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只有一個名字,但是在古代,人們不光有名,還有字,甚至還有號。比如諸葛亮,他還有個字是叫孔明,然後又號稱臥龍。再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他的名叫白居易,字叫樂天,他也有個號是香山居士古人的名字確切地說,應該是分為名、字、號這三種。名就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就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那麼為什麼古代人要這麼麻煩,不光有名,還要有個字呢?原來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裡都要取一個「字」呢?有什麼具體的含義嗎?
    現在的古裝劇有很多,大家都看過一些,特別是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影視劇大家更是耳熟能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裡面有這麼一個點,就是不管是哪個人物出來,他的名字後面總有一個「字」,像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這些名字後面的「字」都是什麼含義呢?
  • 《詩經》中的「雅」字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理解錯了!
    不過,歷代以來,人們對「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近現代的一些研究還認為,古人的一些理解是錯的。「小雅·鹿鳴之什」——《詩經名物圖》最早對「雅」進行解釋的文獻是《詩大序》,它從字的含義方面闡釋,稱「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 古人為何稱懷孕為:身懷六甲,其中「六甲」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鏡花緣》在清代文人李如珍的長篇小說《鏡花緣》當中,有著這樣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說「好不容易逃到海外,偏偏媳婦身懷六甲,只好剩下孫女,在此度日」這讓人疑惑,其中六甲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呢?六甲又為何頻頻在古詩詞當中被出現了?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為何古人懷孕稱為六甲,六甲又具體表達的什麼含義?
  • 古文中的「離騷」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屈原要以此為詩名?
    知識點來了啊,所謂「風騷」最初可不是拿來形容人的氣質的,而是指代咱們古代兩種主要的詩歌表現形式,風指的是《詩經》的「國風」,「騷」則指的是《離騷》所代表的楚辭風格!簡稱:「騷體」!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為何他的詩集名字是《離騷》?「離騷」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 古代「姓」與「 氏 」的有什麼區別?「名」字「號」是什麼意思?
    「 姓 」與 「氏」到底有什麼區別?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姓,一個是氏,最先有的是性,姓是一個部落群的族號,一般取之於地名,原始社會的人類都住在河邊,所以多用江河命名。比如說黃帝姓姬,因為住在姬水,炎帝姓姜,因為住在姜水。如果那個時候有松花江,肯定會有很多人姓「松花」了。
  • 古人的家族觀:令堂、堂兄中的「堂」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家知道為什麼要用「堂」這個字嗎?「令堂」又為什麼能指代「母親」的意思呢?明_藍瑛_雪溪圖"堂"這個字牽涉我國古代非常有趣的建築格局。關於"尚"字,左民安先生認為中間是屋牆,下面是屋牆上開的窗戶,最上面的兩橫是煙氣上騰的樣子,因此"尚"會意為煙氣從窗戶上升騰而起,引申為"高出"的意思。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尚"字像酒器,表示舉杯致敬之意,引申為崇尚。還有人認為下面像有窗的房屋,上面像分開之形,意為分成兩面的尖斜屋頂,引申為高大。
  •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韓愈字退之中庸之道,古人字號承載歷史傳承
    在中國古代,往往越是著名的人物,往往都有一個字號,例如我們常見到的孔子,名丘,字仲尼;蘇軾,字子瞻;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張良,字子房;關羽,字雲長;古人取這些字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只是為了給自己再取個名字嗎?
  • 七龍珠:悟空背後的字,龜、悟、界王、分別代表著什麼意思?
    七龍珠這部動漫是我們兒時最喜歡看的動漫之一,它出自漫畫大師「鳥山明」之手,於1986年連載,中間雖然斷斷續續,但時至今日還在連載。這部動漫的主角叫悟空,另一個名字叫」卡卡羅特「他是七龍珠裡面的大英雄,也是靈魂人物。
  • 中國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四個字,每個字都是什麼意思?
    看過一些墓碑後,就有人發現,古人的墓碑上大多文字精細複雜,有各種落款和添綴,但細細看來幾乎每個墓碑都會這樣幾個字:「故」、「顯」、「考」、「妣」,這分別又都是什麼意思呢?故:故字顧名思義,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意思,過去的,從前的,於是引申出故去的,逝去的意思。古文中也常用故人一詞表示已經亡故的人,而碑文上常刻的「故先祖」,「故先考」,就是說逝去的先祖和父親。如果看見古書上說「故墓」,意思就是先祖的墳墓。
  • 楊潔篪名字中的「潔篪」二字有什麼寓意?與此有關!
    記得,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時,感覺有點詫異,因為「篪」(音同池)字不常見,用這個字做名字的人也很少。那麼,「篪」是什麼意思呢?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橫吹竹管樂器。其音渾厚、文雅而莊重,適合在高大上的場合演奏,如宮廷場合,因此,它是我國古代雅樂主要樂器之一。
  • 曹操為什麼字孟德?「名」和「字」到底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帶你漲漲...
    曹操為什麼字孟德?現代人說名字是一個詞,但是在古代名和字是兩個事物,名是名,字是字,比如諸葛亮名亮字孔明,劉備名備字玄德,嶽飛名飛字鵬舉,這就很奇怪了,古人為什麼那麼麻煩,要有名有字,而名和字又有什麼區別呢? 簡單來說,名是卑稱,字是尊稱,什麼意思呢?
  • 代表佛教的這個「卍」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學佛的人或者是信佛的人,在去寺院的時候會發現有這樣一個符號「卍」,還有佛像的身上也是有這個符號的,一般都在佛像的胸前,很多人都見過這個符號,但是不知道它的發音,也不知道它的含義,只會下意識的把它當成是一種符號或者是標誌,下面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字和佛教的淵源。
  • 古代的「名」和「字」有什麼關係,區別又在哪裡?
    自己稱呼用名,外面稱人用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互為表裡的,所以它又叫「表字」。(1)古人「名」和「字」的關係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張衡字平子、宋代詩人秦觀字少遊、陸遊字務觀,他們名、字中的「觀」和「遊」就是同一個意義。
  • 給死者下葬立碑時,碑文上總是刻這幾個字,它們代表什麼意思
    通常來講,碑文上都會有「顯、故、考、妣」等四個字,但這些字究竟是什麼含義呢?在我國的喪葬文化中,墓碑上刻寫的碑文有著很多的講究,因為古人信奉死者為大,因此在安葬時,格外的注重禮節規矩,墓碑上刻寫的碑文也有著很多說法。碑文提及中"顯、故、考、妣「或是」先顯、先故、先考、先妣「。這些字眼表示立碑者和墓主人的關係。
  • 關於古人的名字,他們為什麼有姓、氏、名、字、號這麼多講究
    姓名作為我們每個人的身份標識之一,同時也是父母送給我們的禮物,姓傳承於祖先,名寄託父母期望,所以名字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通過對歷史的了解,我們知道與我們如今簡單構成的姓名不同,古人的名字是有很多講究的,「姓」、「氏」、「名」、「字」、「號」一個都不能少,那麼它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古人在姓名之外另外有「字」,它起源於何時?有何深刻含義?
    在世界文明歷史之中,中華文明可以說是最為源遠流長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在給孩子取名字這件事情上,中國古人可以說是非常有講究的,不僅要有姓、名,甚至還要有字、號,那麼問題來了,古人在姓名之外的「字」到底起源於何時呢?
  • 中國古人的名與字
    現在的中國人,通常只有姓和名,但古人除了名還有字和號的稱謂。現在人所說的名字,只相當於古人所說的名,古人所說的名和字是分開的,各有各的含義。自西漢以後,在統治階級與知識分子中,取名擇字成為極其重要禮儀形式,對名和字的規範要求,逐漸形成。
  • 春分的「分」字是什麼意思?
    春分的「分」字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03-20 10: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的分字是什麼意思? 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21日5時58分迎來春分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