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來,關於菸草公司的消息有點多。
1月16日,國家菸草專賣局發布2018年菸草行業數據,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1556億元,同比增長3.69%;上繳國家財政總額10000.8億元,同比增長3.37%。
菸草專賣局就是中國菸草公司,在我國,菸草公司是由國家直接經營。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菸草行業工商稅利就已經突破萬億元大關。
菸草公司賺錢能力和納稅能力,無論是各大省份財政收入,還是中國排名前十的最賺錢企業,都無法與之匹敵。
若拿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最賺錢公司來比較,利潤排名前五的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中移動的利潤總和才勉強破萬億。
若和2017年各省份的財政收入對比,菸草公司幾乎可以秒殺。
2017年財政收入, 廣東、江蘇、上海、山東、浙江依次分列前五,分別為11315億、8171億、6642億、6099億、5903億。除了廣東省外,其餘省份一年的財政收入都趕不上中煙一年的稅利。
而若拿2017年的全國財政收入數據做比較(2018年數據未出),據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567億元,這菸草公司一年上繳國庫的稅金佔到全年財政收入的1/17(將近6%)!
有關資料顯示,多年來,中國菸草一直保持了七個"世界第一" :菸葉種植面積第一;菸葉收購量第一;捲菸產量第一;捲菸消費量第一;吸菸人數世界第一;菸草利稅第一;死於吸菸相關疾病人數第一。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數字顯示,2018年全球約有11億人有抽菸的習慣,其中中國菸民就超過3億。中央財政對菸草業的依賴性如此之大,中國菸草公司幾乎是「無法撼動」的龐然大物。
曾經有媒體報導,為響應中國加入世衛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之要求,衛生部想要控煙,但遭到了中國菸草公司強烈抵制。菸草公司官員指著衛生部官員大罵:「你們要控煙?我告訴你們,你們這是在賣國,你們是公務員,工資的十分之一都是拿的我們的錢!」
如果全面取締菸草,國家的1/17稅收就沒了。誰讓菸草是納稅大戶呢?衛生部也沒轍。「吸菸有害健康,但是有利於國家」,發明家愛迪生也深知國家財政對菸草的依賴。
對於國家財政來說,控煙將直接損害到稅利,但無論如何,吸菸有害健康是不爭的事實,有沒有解決方案呢?目前,電子菸(又稱電子霧化器)被認為是調和其中矛盾的有力舉措。
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報告稱,有證據顯示電子菸對健康的損害比一般香菸少95%,甚至電子菸可能在戒菸的過程「發揮關鍵的作用」。
據了解,目前菲莫國際、英美菸草、日本菸草和帝國品牌這四家跨國菸草公司已布局電子菸。海外調查機構資料顯示,截止2016年電子菸用戶超3500萬。2016年,全球最大的電子菸市場美國、日本和英國的消費者共買了價值163億美元的電子菸和相關產品。
雖然說,目前電子菸的市場還無法和傳統菸草產品市場相抗衡,但相信在控煙政策的推動下,未來電子菸的發展空間將日益增大。
中國菸草是時候發力電子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