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成果 中國駐德國使館5度發聲駁斥

2020-12-19 中國網新聞中心

  原標題:德國媒體「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成果 我使館怒斥

  近日,德國部分媒體發表針對中國的有關新冠疫情的拙劣報導。我駐德使館數度發聲,表達強烈不滿和憤慨,怒斥這些做法只會加深成見、煽動仇恨。

  德國發行量最大的通俗報刊《圖片報》4月15日刊文指責「中國未履行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信息的義務」,還妄稱「中國對疫情的經濟後果負有法律責任」。

  我駐德大使館16日致函該報總編室,批駁對方的妄言並介紹了疫情發展時間線。早在2019年12月31日 ,中國官方就已向世衛組織通報了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1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就公開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同全球共享數據。1月20日,中國根據可靠流行病學研究證實了新冠病毒人際傳播。1月24日,中國關閉離漢通道,並在全國採取了一些列空前全面、嚴格、徹底的措施。

  《圖片報》不僅罔顧中國抗疫事實,而且還列出了一張疫情造成損失的索賠清單,顯得尤為可笑。駐德使館發言人批駁道,許多目前正在抗擊疫情的國家,在中國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通報本國疫情後,均曾「有時間為應對病毒跨境傳播作準備」。西方少數政客、專家和媒體人士聲稱中國違反國際法且有義務賠償他國政府,但實際上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國際法,而是「企圖通過推諉責任來轉移公眾對其自身貽誤疫情和應對不力等問題的視線」。

  面對《圖片報》的挑釁,駐德使館用事實說話,以理服人。但是《圖片報》在4月17日繼續糾纏,對中國進行政治誣衊。

  駐德使館再度發文駁斥,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中方有力的抗疫措施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犧牲,得到了中國人民的由衷理解、支持和擁護。中國的事情,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中國不需要外界任何人指手畫腳。關於病毒源頭問題,這個是科學問題,應該交由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去研究。世衛組織負責人和國際知名醫學專家多次表示,所謂「實驗室洩露」等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4月14日至17日,短短4天時間內,駐德使館5度發聲駁斥個別媒體的不實言論,希望記者放棄政治偏見,以事實為依據進行報導和評論。

  使館還表示:我們欣慰地看到,中德兩國圍繞抗擊疫情不斷加強交流與合作,相互支持幫助,相信兩國民眾的彼此理解將進一步鞏固,中德務實合作將進一步深化發展。這點雖不被有關媒體認同,但正如一位德國公民在今天給我們的來信中寫道 「幸好《圖片報》不代表德國」。

  那麼「不代表德國」的《圖片報》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報紙?在德國外交部建立的跨媒體信息門戶網站deutschelande.de上查詢,對《圖片報》的介紹是:「如果你喜歡新聞、八卦和煽情,就請訂閱。」由於《圖片報》的內容通常過於簡化和聳人聽聞,因此經常受到批評。就連同屬一個傳媒集團的《明鏡周刊》也忍不住批評《圖片報》太過於煽動性,並質疑其道德標準和新聞質量。

  英國的《金融時報》認為《圖片報》是一個殘酷的,充滿民粹主義的日報,混合了名人八卦、血腥犯罪故事與強硬的政治獨家新聞的小報。有網友在評論《圖片報》時說,這是一份滿嘴胡言亂語的小報,也就比英國的著名小報《太陽報》好一些。

  由獨立記者和學者建設的「德國外交政策信息」網站刊文指出,當人們發現中國抗疫比西方國家更為成功時,反華情緒便加劇了。

  對於此次《圖片報》為了吸引眼球而無端發難,德國政府並未受到影響。德國之聲援引《萊茵郵報》報導稱,德國聯邦政府對《圖片報》有關索賠問題的詢問未作正面回應。根據聯邦政府就自民黨聯邦議院黨團的一份相關詢問做出的答覆,在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全球流行的問題上,柏林並不會對中國提出指責。因為「德國聯邦政府所掌握的信息」,並未顯示中國故意隱瞞數據。

  事實上,中國的抗疫努力從始至終都得到了德國官方的認可。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主席洛塔·維勒1月26日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首先讚揚了中國採取的防疫措施展示了中國控制疫情的決心。

  維勒還特別強調,關於疫情,要向中國的科學家致敬,因為他們很早就發現了病毒並很早就公布了病毒基因序列。維勒表示,只有根據基因序列,才能研發診斷方法。

  正是由於中國第一時間公布的基因序列,德國才能在1月16日就研發了新冠病毒檢測方法,成為最早擁有檢測盒的國家之一。

  德國聯邦政府官方網站曾在4月8日刊登一則新聞稱,中國企業已經恢復生產醫療物資,包括部分很久以前的訂單,現在中國企業可以繼續發貨。「德國政府對這一進展表示歡迎」。

  駐德使館在公開信中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國際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團結合作,一致抗疫。那些「汙名化」「政治化」中國抗疫努力的言行,只會加深成見,煽動仇恨,破壞各國攜手合作的氛圍,降低共同抗疫的戰鬥力。(總臺記者 餘鵬)

相關焦點

  • 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借疫情汙名化中國「不道德、不負責」
    3月26日,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在中新社刊發的專訪中強調,針對近來個外國政客將新冠肺炎疫情稱為「中國病毒」,此類借疫情汙名化中國的做法「既不道德,也不負責,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專訪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借疫情汙名化中國「不道德、不負責」中新網首爾3月25日電(記者 曾鼐)針對近來個外國政客將新冠肺炎疫情稱為「中國病毒」,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稱,此類借疫情汙名化中國的做法「既不道德,也不負責,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 德媒又來對臺灣指手畫腳?我駐德使館:「臺獨」分裂註定不會得逞
    對此捷克官員這種「強刷存在感」的行為,不僅中方堅決反對和譴責,捷克國內對某些官員的行為也發聲譴責,直言捷克某些官員是在假公濟私,以中國話題謀取利益、刷存在感。德媒也來湊熱鬧,我駐德使館嚴正聲明近來美政府與民進黨當局狼狽為奸串通一氣,近日阿扎訪臺便是最好的說明。
  • 英媒借疫情刻意詆毀抹黑中國,中國駐英使館:堅決反對
    本文轉自【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微信公號】;近日,英國《泰晤士報》發表有關文章,歪曲、抹黑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致函該報,駁斥錯誤言論,以正視聽。全文如下:貴報5月4日發表社論,罔顧中國為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巨大努力和巨大貢獻,刻意詆毀中國,同時公然鼓吹中西方對立,破壞國際社會團結抗疫氛圍。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首先,中國抗疫舉措公開透明,這一事實不容詆毀。
  • 中國駐奧地利使館強烈譴責奧地利極個別人散布反華辱華言論
    中新社柏林5月30日電 維也納消息:近日,奧地利極個別人在奧某媒體惡意誹謗中國,並散布充滿種族歧視的辱華言論。中國駐奧地利使館29日發表聲明,對此予以強烈譴責,即致函該媒體表示極大憤慨和堅決反對。中國駐奧地利使館在聲明中表示,對奧媒體OE24於5月26日和27日播出的Fellner!Live節目感到十分震驚,對受訪者毫無道德底線、充滿種族歧視的反華辱華言論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駐奧地利使館表示,支持奧地利民眾、旅奧華僑華人對此人言論的嚴厲斥責及有關法律行動。同時,強烈要求奧地利媒體不要給種族歧視、反華辱華言論提供傳播平臺。
  • 德學者:將「中國研究」政治化貽害無窮!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的工作首先面對的是歐洲和美國的大眾媒體,很少面對中國媒體。這是記者第一次聽到有德國研究中國的機構主要任務是面對「美國媒體」。實際上,許多駐德國的中國記者都有類似遭遇。一名駐德中國記者說,採訪MERICS的研究人員極為困難,她被對方以各種方式拒絕過。另一名同行說,該中心直接告訴他:「我們不接受中國媒體採訪。」
  • 中國女子在柏林被打,中國駐德使館:襲擊者涉疫情歧視性言論引發...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 張曉雅】德媒消息稱,當地時間1月31日下午,一名23歲中國女生在德國柏林米特區(Mitte)被兩名女性毆打,柏林警方將此事歸為「仇外」事件。針對此事件,中國駐德國大使館2月3日晚回復環球網編輯部稱,從初步了解情況看,對方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歧視性言論導致雙方發生衝突。
  • 剛剛:面對部分西方媒體污衊,中國如此駁斥義正言辭酣暢淋漓!
    在剛剛結束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發布會上,針對自疫情以來西方部分媒體對中國的栽贓污衊,我國官員進行了義正言辭酣暢淋漓的駁斥。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用如此語調駁斥西方媒體的歪曲,還是為數很少的幾次。
  • 中國駐紐西蘭大使:堅決反對個別國家對中國汙名化行徑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4月21日|戰疫全時區】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官方微信公號消息,4月20日,吳璽大使在紐西蘭著名政論網站POLITIK發表題為《團結起來,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署名文章,全面介紹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成就以及中國對全球疫情防控所做貢獻
  • 駐葛摩大使何彥軍在科《祖國報》發表署名文章宣介中非團結抗疫...
    2020年6月22日,駐葛摩大使何彥軍在科官方媒體《祖國報》發表題為《合作是抗擊疫情的良方》的署名文章,積極推介習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的主旨講話精神,重點介紹峰會成果及聯合聲明,強調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抗擊疫情的有力武器,堅決反對疫情政治化和病毒汙名化。
  • 英媒妄稱大陸阻礙臺灣地區抗疫 我駐英使館駁斥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截圖。中國臺灣網4月11日訊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4月9日,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刊登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對其有關中國抗疫以及中國大陸阻礙臺灣地區抗疫的錯誤言論進行駁斥。全文如下:關於《經濟學家》雜誌3月28日刊登的臺北駐英國代表處代表林永樂的來信,我想聲明,沒有人比中國中央政府更關心臺灣同胞的健康福祉。武漢疫情發生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時主動向臺灣地區通報疫情信息。1月中旬,應臺灣地區相關部門請求,臺灣地區專家到武漢進行了實地全面考察,並同參與疫情防控和患者治療的大陸專家進行了交流。臺方醫療專家對大陸方面的接待表達由衷感謝。
  • 中國使館駁斥立陶宛渲染「中國威脅」報告:非常荒謬和可笑
    中國駐歐盟使團10日在官網首頁刊發聲明,駁斥德媒有關大量中國間諜在布魯塞爾活動的不實報導。德國《世界報》9日聲稱該報獲悉,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要求歐洲各國外交官提高警惕,因為多達450名中俄間諜遍布「歐洲心臟」。上周,歐洲小國立陶宛在年度報告中渲染「中國間諜威脅」餘波未平。借著德媒的最新炒作,有法媒再添一把火稱,間諜滲透活動再成歐盟心頭大患。
  • 英媒稱中國大陸阻礙臺灣地區抗疫 中國駐英使館:沒有人比中國中央...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4月11日綜合報導】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方網站10日消息,4月9日,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刊登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致函,對其有關中國抗疫以及中國大陸阻礙臺灣地區抗疫的錯誤言論進行駁斥。全文如下:關於《經濟學家》雜誌3月28日刊登的臺北駐英國代表處代表林永樂的來信,我想聲明,沒有人比中國中央政府更關心臺灣同胞的健康福祉。武漢疫情發生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時主動向臺灣地區通報疫情信息。1月中旬,應臺灣地區相關部門請求,臺灣地區專家到武漢進行了實地全面考察,並同參與疫情防控和患者治療的大陸專家進行了交流。臺方醫療專家對大陸方面的接待表達由衷感謝。
  • 2018年中國洪堡學者招待會在中國駐德國使館舉行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致辭。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許多):2018年中國洪堡學者招待會29日在中國駐德國使館舉行。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使館教育處公參劉立新,德國洪堡基金會秘書長奧夫德爾海德出席。
  • 有中國童話的童年 德國童話月走進中國駐德大使館
    在此期間,柏林市政府、教育文化機構和各國駐德使館將與德國童話協會攜手舉辦近800場活動。   11月14日,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再次向柏林孩子打開了神秘東方的大門,邀請當地小學生一起聆聽中國童話,觀看中國動畫電影,品嘗中國傳統點心。來自柏林卡爾胡曼小學和城市小學的95名小學生第一次走進中國駐德大使館,感受神秘東方國度帶來的異樣風情。
  • 駐德使館:關於通過中國籤證申請服務中心辦領事認證通知
    駐德使館:關於通過中國籤證申請服務中心辦領事認證通知
  • 駐巴哈馬大使黃親國:「甩鍋」不僅無助於緩解本國疫情,還將極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9日訊 據中國駐巴哈馬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5月18日,駐巴哈馬大使黃親國在巴主流媒體《拿騷衛報》發表署名文章《團結合作、共克時艱》。全文如下:5月12日,中國和加勒比建交國通過視頻方式舉行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副外長級特別會議。中國和巴哈馬等9個加勒比國家的代表與會。與會各方圍繞各自新冠肺炎疫情和抗疫舉措、國際疫情和中加抗疫合作、中加國際事務協調配合等議題深入交流,達成廣泛共識,會後發表了聯合新聞公報。
  • 歐洲發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中國駐德國使館發布安全提醒
    海外網11月6日電 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期,法國、奧地利等歐洲國家相繼發生多起連環恐怖襲擊事件。中國駐德國使館提醒在德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非必要出行,發現可疑現象迅速脫離危險地區並及時報警,如遇緊急情況可聯繫中國駐德國使領館尋求協助。
  • 中方駁斥「中國特工出國審中國公民」:曲解事實
    德美日帶來「中國間諜威脅」的新劇本?中方倒是找到了一些境外間諜鐵證6月29日,美國、德國、日本等多國都帶來了「中國間諜威脅」的新劇本。不過,和這些國家玄乎離奇的間諜故事及無端指責相比,中方倒是找到了一些境外間諜鐵證。德媒:中國策反兩名德國間諜這兩天,「中國策反兩名德國間諜」成了德國輿論場上一個話題。
  • 中國駐德大使館舉辦國慶招待會 德國多名政要出席
    中新社柏林9月28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及夫人徐靜華28日晚在駐德使館內舉辦國慶68周年暨中德建交45周年招待會。德國副總理兼外長加布裡爾、前聯邦總統武爾夫等政要和聯邦議員、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外國駐德使節等出席。
  • 澳媒竟對中國國徽動手腳!駐雪梨總領館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雪梨總領事館官網消息,4月22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每日電訊報》一篇文章中篡改中國國徽圖案,惡意把新冠肺炎病毒與中國相聯繫。這一做法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