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借疫情汙名化中國「不道德、不負責」

2020-12-13 澎湃新聞

3月26日,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在中新社刊發的專訪中強調,針對近來個外國政客將新冠肺炎疫情稱為「中國病毒」,此類借疫情汙名化中國的做法「既不道德,也不負責,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專訪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借疫情汙名化中國「不道德、不負責」

中新網首爾3月25日電(記者 曾鼐)

針對近來個外國政客將新冠肺炎疫情稱為「中國病毒」,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稱,此類借疫情汙名化中國的做法「既不道德,也不負責,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邢海明近日接受了中新網記者專訪,針對中韓抗疫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借疫情搞汙名化「不道德,也不負責」

近來,個別外國政客將新冠肺炎疫情稱為「中國病毒」。邢海明大使對此表示:「強烈譴責並堅決反對」。

他說,一些外國政客或媒體把「新冠病毒」說成「中國病毒」、把「新冠肺炎」稱為「武漢肺炎」,對中國和中國人搞汙名化,這種做法既不道德,也不負責,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當前全球面臨的共同敵人只有一個,叫新冠病毒COVID-19」。

COVID-19是世衛組織對此病毒的正式命名。世衛組織多次表示,反對將任何病毒同特定國家、地區、種族、動物掛鈎,反對利用病毒進行汙名化。

邢海明稱,自中國疫情發生來,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和有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在過去兩個多月時間裡,中國人民為全世界抗疫作出重要貢獻,得到國際社會充分肯定。

如其所言,世衛組織最近表示,韓國、新加坡等國正是利用了中方為世界爭取的寶貴時間,採取必要措施,才控制了疫情蔓延。

「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邢海明強調,利用疫情詆毀他國,不僅對本國防疫工作絲毫沒有幫助,更無益於促進國際社會抗疫合作;

在抗擊疫情同時,各國也都面臨發展經濟的問題。

他說,無論是誰都應尊重事實和科學,停止借疫情政治化、汙名化的錯誤做法,為世界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發揮建設性作用。

旅韓僑胞未現回國潮 以大愛促中韓友好

中韓兩國人員交往頻繁,在韓僑胞超過90萬人。邢海明表示,在韓中國公民因為擔心疫情計劃回國的並不多,基本都願意留在當地繼續正常工作生活,並願配合政府採取的各項防疫措施,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回國潮。

針對有僑胞歸國不遵守防疫規定等行為,邢海明認為:「是極個別現象」。

海外華人華僑為抗疫作出積極貢獻。中國國內疫情嚴重時,旅韓僑胞多方籌備物資,向國內提供口罩、護目鏡等。邢海明介紹,中國駐韓使館設立了抗擊疫情專用捐款帳戶,收到在韓華人華僑捐款8400多萬韓元,已將這些善款及時轉回中國。

韓國疫情加劇後,旅韓華人華僑又行動起來,馳援韓國疫情嚴重地區,支持「第二故鄉」抗疫。「這是以大愛之舉促進中韓友好關係。」邢海明說。

旅韓僑胞密切配合當地政府做好防疫工作,遵守韓國政府的「保持社會距離運動」等倡議。邢海明說,旅韓華人華僑間也進行著很好的互幫互助,有困難的同胞共渡難關。「向旅韓華人華僑的善舉表示衷心謝意和敬意。」

截至目前,中國輸入性病例中沒有一例來自韓國。而在韓國確診的中國籍患者不足50人。

邢海明說,確診的中國患者均已得到韓方提供的免費治療,部分人已出院,使館一直同醫院保持密切溝通,要求他們對中國確診患者給予積極救治;特別是在疫情初期,韓國出現床位緊張等問題,中方通過多種渠道協助,讓中國患者儘快得到醫治。

為保障海外僑胞的正常生活,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開啟「24小時戰時模式」。

一方面,保障領事證件服務等正常服務不中斷。據邢海明介紹,為儘可能減少辦證人員來回「跑路」,並降低人員密集度,採取了視頻見面等方式,為特殊群體開展網上辦證、開通證件回郵服務。

另一方面,針對疫情及時處置領保協助案件。例如協助16名在韓湖北籍遊客搭乘韓方包機回武漢、協助滯留在塞班等第三國的中國公民經韓國轉機回國;並組織貨源,協調僑社或華文平臺為留學生和僑胞發放口罩等物資。

「中國大使館始終把為在韓中國公民服好務、為中韓人員交往服好務作為首要職責,將繼續全力做好工作。」邢海明說。

 大部分留學生已解除隔離

數據顯示,在韓中國留學人員約6.8萬人。截至3月中旬,返回韓國的中國留學生約3.8萬人。自韓國疫情暴發後,韓方多次推遲全國學校開學時間。

如何保障中國留學生的生活和安全?邢海明告訴記者,本人已通過致信等方式,向有中國留學生在讀的200多所高校校長「打招呼」,請校方對中國留學生給予更多關心與照顧,幫助中國留學生做好疫情應對。

日前,邢海明還向全體在韓留學生發了一封公開信,提醒留學生做好自我防護,安排好學習,注意身體健康,如遇緊急情況需要幫助及時聯繫使館。他說,考慮到部分留學生未加入韓國國民健康保險,無法從藥店買到平價口罩,使館正積極協調相關物資,幫助留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根據韓國有關規定,中國留學生返韓後需要入住專門的隔離宿舍。邢海明稱,中國大使館與韓國教育部等已建立特別溝通機制,使館工作人員多次探訪被隔離的留學生。

他介紹,目前,在韓中國留學人員各方面情況都較穩定和正常;大部分前期從中國國內返回韓國的留學生已解除隔離,恢復了正常生活,僅有個別留學生還處於隔離期。

       中韓共抗疫探索跨國防疫合作有效模式

邢海明說,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韓國疫情發展明顯放緩。「中韓可謂是全球應對疫情成功典範,為國際社會樹立了跨國防疫合作的有效模式。」

自中韓建交以來,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雙邊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面對此次疫情,中韓及時分享信息經驗,加強聯防聯控,還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成立了由外交部門牽頭,衛生、教育、海關、移民、民航等部門參與的聯防聯控合作機制。

邢海明表示,中韓兩國合力抗疫,體現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鄰裡情、朋友義。他稱,相信中韓攜手抗疫的努力將轉化為弘揚傳統友好、深化務實合作的強大動能,期待中韓關係在疫情過後迸發出新的生機,迎來兩國各自發展和雙邊關係更燦爛的明天。

以合力抗疫為契機,中韓以及中日韓有望進一步加強衛生領域合作。

邢海明介紹,疫情期間,中韓衛生部門和防疫機構保持密切溝通,根據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中方向韓方多次提供防控和診療方案,分享經驗。他表示,未來中韓衛生部門將結合各自及合作抗疫形勢發展,探索更有效的合作模式等。

日前,中日韓舉行了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議。邢海明稱,這充分體現了三國在重大挑戰面前團結協作、共克時艱的堅定決心,展示了三國攜手戰勝疫情、致力於維護正常交往合作的積極意願。

他用五個詞概括此次外長會成果:聯防聯控、政策協調、交流合作、增進友誼、貢獻全球。

具體而言,一是通過加強聯防聯控,共同遏制疫情跨境傳播;二是就維護經貿相關人員往來加強政策協調,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三是儘早召開三國衛生部長會議,加強信息分享,開展藥物、疫苗研發合作;四是以共同抗疫為契機,增進三國民眾間友好感情;五是積極承擔國際責任,提高全球公共衛生水平。

「中方願同韓、日繼續攜手戰『疫』,相信三國間的友誼和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合作水平將進一步提升。」邢海明說。

相關焦點

  • 駐斐濟大使:對疫情的汙名化和歧視超越了道德與文明社會底線
    駐斐濟大使:對疫情的汙名化和歧視超越了道德與文明社會底線
  • 中國駐紐西蘭大使:堅決反對個別國家對中國汙名化行徑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4月21日|戰疫全時區】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官方微信公號消息,4月20日,吳璽大使在紐西蘭著名政論網站POLITIK發表題為《團結起來,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署名文章,全面介紹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成就以及中國對全球疫情防控所做貢獻
  • 烏幹達第一大報刊文反對借新冠肺炎疫情「汙名化」中國
    【來源:中國駐烏幹達大使館】近日,烏幹達第一大報《新願景報》發表烏知名記者穆加博評論文章《任何國家都不該因疫情而遭受歧視》,抨擊美國政府借疫情「汙名化」中國,呼籲烏民眾勿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歧視中國或中國人,強調各國應攜手抗疫,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中國駐寮國大使姜再冬:汙名化中國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來源:中國駐寮國大使館】(原題為《姜再冬大使指出汙名化中國是揣著明白裝糊塗》)4月12日,姜再冬大使在機場為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送行時,在回答了有關中老合作抗疫的問題後,有記者表示,中國向寮國派出醫療專家組並提供物資援助
  • 在韓中國公民如何應對韓國疫情反彈?中國駐韓大使強調三點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網站12月13日消息,12月1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欄目播發邢海明大使專訪。針對近期韓國疫情出現的反彈,邢海明大使表示,疫情發生以來,韓國政府通過追蹤檢測、隔離治療等手段積極應對,在此過程中積累不少有益經驗。但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近來韓國疫情出現反彈趨勢。韓國政府已通過上調「保持社交距離」予以全力應對。
  •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與韓國企業家懇談會在韓國仁川威海館舉行
    人民網記者馬菲 攝人民網首爾8月15日電(記者馬菲)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14在韓國仁川威海館(山東威海市政府駐韓國代表處展覽館)同韓國企業界人士舉行懇談會,圍繞疫情下中國經濟形勢和後疫情時代中韓合作前景發表主旨演講。
  • 中國領導人何時訪韓?中國駐韓大使:韓國將是疫情穩定後優先訪問...
    中國駐韓大使:韓國將是疫情穩定後優先訪問國家之一)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網站11月6日消息,11月4日,邢海明大使接受韓國《中央日報》英文版《JoongAng Daily》專訪,祝賀其創刊20周年。
  • 日本又「封國」,此前不尋常地派出駐美大使
    在赴美擔任大使前,他在日本駐韓大使任上幹了剛一年。而此前任駐美大使的杉山晉輔曾任外務省事務次官。赴美上任之前,富田浩司任日本駐韓大使這一年,富田在韓國的日子不算好過。因為韓日關係一度相當緊張,富田經常被韓國方面召見。譬如今年6月,韓國外交部第二次官李泰鎬就曾召見富田浩司,抗議日本政府並未遵守關於準確表述二戰時期強徵朝鮮半島勞工史實的承諾。
  •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中韓是守望相助的好鄰居、好夥伴
    中國駐韓國大使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專訪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金錦哲):不久前,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日前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此次訪問,中韓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地區國際問題深入溝通,達成一系列共識,為下一步中韓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邢海明大使還表示,中韓兩國是好鄰居、好夥伴,面對疫情,兩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樹立了國際合作的抗疫典範。
  • 駐巴哈馬大使黃親國:「甩鍋」不僅無助於緩解本國疫情,還將極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9日訊 據中國駐巴哈馬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5月18日,駐巴哈馬大使黃親國在巴主流媒體《拿騷衛報》發表署名文章《團結合作、共克時艱》。全文如下:5月12日,中國和加勒比建交國通過視頻方式舉行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副外長級特別會議。中國和巴哈馬等9個加勒比國家的代表與會。與會各方圍繞各自新冠肺炎疫情和抗疫舉措、國際疫情和中加抗疫合作、中加國際事務協調配合等議題深入交流,達成廣泛共識,會後發表了聯合新聞公報。
  • 駐荷蘭大使在荷《金融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以人性的光輝驅散疫情的...
    來源:【中國駐荷蘭大使館】5月1日,徐宏大使在荷《金融日報》(FD)發表署名文章《以人性的光輝驅散疫情的陰霾》,以公開信的形式向荷蘭民眾傳遞中荷攜手抗疫正能量,批駁某些政客對中國的汙名化言論。文章全文如下:親愛的各位荷蘭朋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荷蘭明媚的春天籠罩上一層陰霾,整個社會似乎被按下了暫停鍵。
  • 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快捷通道」是中韓在疫情背景下的創舉
    2020年4月27日,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會見韓國外交部次官補金健,就疫情背景下保障中韓兩國人員必要往來交換了意見。邢海明表示,中韓兩國應對新冠疫情取得很好效果,雙方攜手為國際抗疫合作樹立了典範。疫情全球蔓延給兩國人員往來帶來一些困難,中方願同韓方密切溝通,用好兩國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在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同時,維護雙方務實合作基礎。為便利兩國商務科技人士往來,雙方正積極探討設立「快捷通道」,這是兩國在疫情背景下的一項創舉,旨在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早建成、早受益,兩國副外長日前原則商定有關安排,期待雙方早日正式實施。希望疫情儘快過去,相信疫情後中韓關係會取得更大發展。
  • 駐阿爾及利亞大使:某些國家似乎覺得只要把「鍋」甩給中國,就能向...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7日訊(記者 朱曉航)據中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4月26日,駐阿爾及利亞大使李連和在阿主流媒體發表題為《中阿並肩,攜手抗疫》的署名文章,高度讚賞中阿特殊友好、並肩抗疫,強調兩國是同呼吸、共命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駁斥部分西方國家罔顧事實對中國汙名化並
  • 德媒「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成果 中國駐德國使館5度發聲駁斥
    原標題:德國媒體「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成果 我使館怒斥  近日,德國部分媒體發表針對中國的有關新冠疫情的拙劣報導。我駐德使館數度發聲,表達強烈不滿和憤慨,怒斥這些做法只會加深成見、煽動仇恨。  德國發行量最大的通俗報刊《圖片報》4月15日刊文指責「中國未履行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信息的義務」,還妄稱「中國對疫情的經濟後果負有法律責任」。  我駐德大使館16日致函該報總編室,批駁對方的妄言並介紹了疫情發展時間線。早在2019年12月31日 ,中國官方就已向世衛組織通報了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駐冰島大使金智健:歐美許多老人甚至青壯年和孩子被疫情無情的奪去...
    2020年4月15日,駐冰島大使金智健在冰島主流媒體《消息報》上發表題為《團結協作,共抗疫情》的署名文章。我們還設法聯繫部分中國企業和機構向冰島捐贈口罩等醫療物品。希望以此能為冰島抗疫鬥爭貢獻一份力量,能挽救更多生命,能為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良好保障。我注意到部分冰島媒體和民眾非常關心中國疫情,對於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源自中國、中國政府是否及時與全球共享疫情信息有著不同看法。
  • 中國駐丹麥大使談辱華漫畫事件:超越了道德和文明社會底線
    中新社柏林1月29日電 哥本哈根消息:針對《日德蘭郵報》刊載辱華漫畫一事,中國駐丹麥大使馮鐵當地時間28日接受丹麥媒體採訪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全力抗擊疫情,一些同胞不幸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 駐瑞典大使:望瑞方保護好在瑞中國公民合法權益
    (圖片來源: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網站)中新網2月8日電 據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月7日,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在使館就瑞典出現歧視華人言行接受瑞典通訊社專訪。網絡上還有言論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蔑稱為「中國病毒」或「武漢病毒」,對中國和中國人大肆汙名化。廣大旅瑞華僑華人對此反應強烈。這些現象讓人遺憾、痛心和憤慨,必須引起我們高度警惕。當前,中國全國上下正在齊心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對中方的防控工作高度肯定,稱讚中國為各國防控設立了新標杆。
  • 駐波蘭大使劉光源:疫情是一面鏡子,奉勸有些人不要做《伊索寓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7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20年4月6日,駐波蘭大使劉光源在波大型門戶網站Onet發表題為《中國抗疫援助努力不容詆毀》的署名文章,有力駁斥西方無良政客和媒體對中國抗疫援助的誣衊誹謗,積極宣介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支援國際抗疫合作的行動和決心。全文如下:
  • 駐斐濟大使錢波:要中國賠償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1日訊 據中國駐駐斐濟使館消息,2020年5月9日,駐斐濟大使錢波在《斐濟時報》發表署名文章《指責推諉無助於全球抗疫合作》,針對近期本地媒體轉載一些西方政客的「病毒源頭論」、「隱瞞論」、「賠償論」等對中國不實指責和汙名化言論進行一一批駁,並介紹中國積極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的有關情況。
  • 辱華漫畫仍未撤,中國駐丹麥大使接連發聲抨擊!作者劣跡斑斑
    中國大使接連發聲譴責:犯了錯就應該道歉中國駐丹麥大使馮鐵30日在丹麥《日德蘭郵報》發表署名文章,抨擊該報刊載辱華漫畫。馮鐵表示,該報刊載辱華漫畫,是對中國人民的極大侮辱,使人震驚。馮鐵表示,《日德蘭郵報》和漫畫作者的行為超越了道德和文明社會的底線,絕對不能接受,應當受到嚴厲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