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媒體利津行|鳳凰城濱河休閒旅遊區:水上長城 生態畫廊

2020-12-13 東營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見習記者 許洪勝 呂康麗 劉炎 東營報導

  11月14日,「全國媒體利津行」採訪團來到了美麗的鳳凰城濱河休閒旅遊區,近距離欣賞黃河的壯美。

  鳳凰城濱河休閒旅遊區位於利津縣城東黃河灘區,南起宮家險工,北至王莊險工,全長27.5公裡,現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山東省自駕遊示範點和山東自駕遊露營基地。景區毗鄰利津縣城,黃河大堤如一道綠色長城將縣城和景區分為東西兩部分,滔滔黃河奔流,巍巍黃河大壩屹立,生態環境優美、黃河文化底蘊深厚、河防景觀獨特、旅遊資源豐富,集雄、奇、險、峻於一身,有「水上長城、生態畫廊」的美譽。

  記者們首先來到了鳳凰城濱河休閒旅遊區的核心區域——黃河外灘。黃河外灘南起利津黃河大橋、北至綦家嘴。這裡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生態環境良好,溫度比縣城低2-3攝氏度。從黃河外灘廣場沿河向北走便是千步柳蔭路,全長666米,取六六大順之意。

  在黃河最下遊,便是當時黃河上最東方的渡口,俗稱「東津渡」。明清時期該渡口為漕運鹽運碼頭,商業極盛。1947年7月,陳毅、張雲逸等率華東軍區機關由此渡河,轉戰西去,該渡口又稱「英雄渡」。直到2000年,利津黃河大橋竣工通車,千年東津渡完成其歷史使命,退卻其渡運功能。

  黃河棧橋是黃河外灘的標誌性景觀工程,於2012年完工。長376米,寬12米,其中「3」代表黃河先後三次(公元11年,王莽新三年,黃河決口魏郡,初走千乘,史稱「前乘河口」,直到1048年;1855年黃河決口銅瓦廂奪大清河入海,淤沒了鐵門關;1947年,堵復花園口,重新回歸豫魯流路,從利津入海)由利津入海,「76」則代表1976年,黃河人工改道由墾利區入海,「12」代表黃河在利津1200年的歷史。

  順著棧橋走,記者們來到了觀瀾亭。此亭雙層六角,因古鳳凰城的東門為「觀瀾門」而得名。亭子底座8米見方,高7.6米,上面用毛體篆刻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觀瀾亭」。柱子兩側是民國名士蓋重熙撰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袖吞河色黃千裡」,下聯是「窗納海光綠一勺」 ,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利津書法家協會主席馬劍暢所書。

  近年來,利津縣秉承「兩山」理論,緊緊圍繞全市「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目標定位,立足地域特色和資源優勢,謀劃推進沿黃鄉村振興產業帶建設,積極打造建設了一批文旅、農旅融合項目,為加快推進文旅產業發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打造了新的經濟增長極。

  據介紹,利津縣今後將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聚力打造沿黃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充分挖掘、整合沿黃生態歷史文化和鄉村旅遊資源,不斷打造鄉村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精品項目。同時,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的鄉村旅遊文化活動,打造鄉村旅遊特色品牌,培育鄉村振興新功能,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實現旅遊富民。

推薦閱讀

  • [詳細]

  • 「見貸即擔」是助力小微企業和「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的一項重大舉措。然而目前的現狀卻是,政策已落地,企業需求大,推行卻不力。 [詳細]

  • 小額貸款具有程序簡單、還款方式靈活、貸款範圍較廣等特點。 [詳細]

  • 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但促進了資本的流動和為企業提供多種融資渠道,也是融資和投資雙方的橋梁。 [詳細]

  • 2017年12月13日市政府印發了《東營市推進企業上市掛牌若干政策》,通過資金補助和政策支持的方式,鼓勵和引導更多企業主動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那麼在這三年 [詳細]

  • 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及時的資金能夠給企業雪中送炭,解決燃眉之急,同時也能讓企業擴大經營規模,更上一層樓。 [詳細]

相關焦點

  • 利津縣,鳳凰城
    有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利津黃河大橋風景區、黃河入海口飛雁灘等旅遊景點。利津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以「渠展之鹽」著稱。公元1193年1月(金明昌三年)置縣,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因利津古城的輪廓像一隻鳳凰,被稱為「鳳凰城」。抗日戰爭時期是山東省全境解放第一縣。利津生態優美、宜居宜業宜遊。
  • 【周末去哪兒】走進綦家夾河村,感受濱河旅遊區的別樣風情~
    周末去哪兒又出新咯,本期周末瘋玩組帶著大家來到了我們大利津的綦家夾河村,可能有些朋友就想著咱們的水煎包了,還不知道大利津有這樣好玩好吃的地兒呢,下邊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吧……綦家夾河村黨支部先後組織群眾到壽光、平度大澤山等地參觀學習,註冊了「綦家嘴」農產品商標,統一包裝宣傳;組織舉辦了葡萄採摘節,吸引眾多市民遊客慕名前來休閒採摘,品味豐收果實,感受田園風光,擴大了綦家嘴葡萄的影響力。如今,綦家嘴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起集「綠色、生態、觀光、採摘」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1600畝,建起了葡萄、蜜桃、蘋果、淡水魚、大棚蔬菜和優質糧棉六個特色產業園區。
  • 首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走進銀座天蒙旅遊區
    6月22日,建黨95周年之際,北京30餘家新聞媒體、商業網站以及網際網路企業的代表,奔赴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進行參觀、學習,親身感受革命老區黨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見證老區人民傳承弘揚沂蒙精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跨越式發展的創新實踐和成就亮點。
  • 舌尖上的非遺:「水煮油煎」沿襲百年 利津水煎包香飄鳳凰城
    原標題:這就是東營|舌尖上的非遺:「水煮油煎」沿襲百年利津水煎包香飄鳳凰城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2月18日訊(記者唐夢琳 李乃馨 王藝霏)利津是東營的古縣城之一,始建於金代,至今已有800餘年歷史。因利津古城的整體輪廓恰似一隻鳳凰,昔時又被冠以鳳凰城的美名。
  • 首批「全國價格信得過景區」公布 山東172家(名單)
    >青島駱駝祥子博物館3A青島郵電博物館3A青島創意100文化產業園3A青島市北區民俗館3A青島黨史紀念館3A青島市萬佳廣場休閒旅遊區>淄博高青千乘湖生態文化園3A淄博博山樵嶺前風景區3A淄博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3A淄博博山陳仕紅木休閒品鑑館3A淄博姚家峪生態旅遊度假區3A
  • 很壯觀的黃河入海口,很驚豔的仙河鎮,來東營必吃利津水煎包
    黃河入海口孤東海提位於黃河入海口北側的渤海灣沿岸,是勝利油田為保障沿海石油而建設的海上長城。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擁有河海交匯,溼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麻灣西瓜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山東省東營區特產。
  • 光明打造生態休閒旅遊區
    【深圳商報訊】(記者 鄧紅麗)昨日,記者從光明新區獲悉,光明新區生態休閒旅遊區佔地面積達30平方公裡,將加快打造成為集現代都市生態農業旅遊、科技人文休閒旅遊、商務會議旅遊於一體的旅遊新區域。
  • 【國慶一日遊匯總】玉渡山 古北水鎮 聖蓮山 紅螺寺 九眼樓長城 喇叭溝門 龍門澗 東靈山 百裡畫廊騎行
    景區內建有精美的民國風格的山地四合院建築43萬平方米,總佔地面積9平方公裡,集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商務會展、創意文化等旅遊業態為一體,是長城腳下獨具北方風情的度假式小鎮。【紅螺寺】北京紅螺寺位於懷柔區城北5公裡的紅螺山南麓,景區總面積800公頃,是國家4A級旅遊區,「懷柔八景」之一。
  • 廣安嶽池縣農家生態文化旅遊區 將建成川東城市文化休閒勝地
    嶽池縣農家生態文化旅遊區四川新聞網9月12日訊(田祖國 皮春柳9月10日,嶽池縣農家生態文化旅遊區石磨粑粑店主向中省市媒體記者介紹道:「現在賣點粑粑做點小生意比原來在外打工強多了」。嶽池農家生態文化旅遊區以景為骨、以文為脈,深入挖掘《嶽池農家》中「花、酒、詩、姑」四大文化元素和曲藝文化元素,生動地把陸遊「買花西舍喜成婚,持酒東鄰賀生子」的農家生活景象與「竹下開軒喚客棋」、「雨細有痕秧正綠」詩意般的田園風光呈現在新時代的嶽池大地上。
  • 2019全國百家網絡媒體走進方城首站登七峰山 「打卡」網紅景點
    4月2日,由方城縣人民政府主辦,方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鳳凰網河南頻道承辦的「尋找河南最美春天2019全國百家網絡媒體走進方城」活動正式開拔。2019全國百家網絡媒體走進七峰山自七峰山生態旅遊區正門進入,媒體團一行首先被玉女湖上的「旗袍秀」吸引。四位身著旗袍的清秀姑娘,撐著油紙傘,在玉女湖上翩翩起舞。
  • 前行中的海口美蘭區:打造高品質休閒度假旅遊區
    29日上午,「綠色崛起看海南——2012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行」大型採訪團,走進海口新埠島國際遊艇會進行參觀採訪。(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陳望攝)29日上午,「綠色崛起看海南——2012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行」大型採訪團,走進海口新埠島國際遊艇會進行參觀採訪。(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陳望攝)
  • 玫瑰湖溼地將建生態旅遊區
    中國園林網11月24日消息:在今天啟動的2006年泉城環保世紀行活動中,平陰縣通報了玫瑰湖溼地的規劃情況,該溼地將建成集防洪防汛、生態保護、旅遊觀光、生態農業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 康養鹽邊丨格薩拉生態旅遊區:「大地畫廊,仙境格薩拉」
    格薩拉生態旅遊區位於我縣西北部,景區規劃總面積594.23平方公裡,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四川省級地質公園、四川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格薩拉在彝語裡意為「好玩好耍的地方」「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自然生態優良,地質景觀奇特,民族風情濃鬱,被遊客讚譽為「大地畫廊,仙境格薩拉」。
  • 「鰲」遊山海 心有所「薯」——龍美灣旅遊區抽象畫廊、房車營地...
    至2023年,龍美灣將逐步建成一個能代表六鰲乃至漳浦的全域旅遊項目,開發奇石區、紅石區、女兵哨所等景點,完成海立方休閒綜合體和閩南文化風情商業小鎮建設,呈現給遊客一個集山海景觀、紅色文化、萌寵娛樂、休閒度假、農業觀光於一體的精品旅遊景區。
  • 北京近郊不容錯過的六個休閒度假旅遊地
    當今都市中,傳統的觀光遊覽已不能滿足人休閒解壓需求,我國旅遊業正在從觀光遊覽型向休閒度假型轉變。據中國消費者協會調查,2018年,都市人年均旅遊次數3.27次,人均旅遊消費為1024元,休閒度假比例達88.54%。城市周邊休閒度假旅遊模式逐漸被公眾廣泛接受,市場潛力巨大。作為全國一線旅遊城市之首的北京,都有哪些休閒度假旅遊好去處呢?
  • 【2018網絡媒體寧夏行】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銀川都市圈休閒旅遊的...
    參加全國網絡媒體寧夏行的記者在稻漁空間合影留念。圖片來源於寧夏新聞網  華龍網8月14日22時訊(特派記者 羅昊)8月14日,全國網絡媒體寧夏行北線的50餘名網媒記者在結束了石嘴山市的採訪後,來到了位於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四十裡店村的寧夏稻漁空間生態休閒觀光園。
  • 打造休閒生態旅遊區,黃瓜山即將迎來巨變!
    南大街街道 著力打造 泛黃瓜山休閒生態旅遊區 黃瓜山村 | 圖源永川微發布 | 劉洪兵 攝 近年來,南大街街道以精品農業為抓手,突出「以農促旅、以旅強農、農旅互促」的旅遊發展模式,做靚「鄉村時光」品牌,著力打造泛黃瓜山休閒生態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