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剛剛勝利,蔣介石的第一刀為何首先砍向「雲南王」龍雲

2020-12-12 騰訊網

1945年10月,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調動中央軍強制解除滇軍武裝,將擔任雲南省政府主席18年、被稱為「雲南王」龍雲包圍於省政府所在地——五華山,最終逼其飛往重慶,就任軍事參議院院長的虛職。此時距離抗戰勝利剛剛1個月,蔣介石與其老對手共產黨的較量尚且沒有正式開始,為何卻磨刀霍霍,朝著昔日盟友砍去呢。

▲龍雲戎裝照

抗戰前,龍雲是蔣介石對抗新桂系的盟友

抗戰前,龍雲在蔣介石的心中不過是個「守戶之犬」,「好比南越王趙佗,自帝其國,非敢有害於天下。龍雲只想獨霸雲南,稱臣納貢,既無問鼎中原之心,也乏窺竊神器之力,不同於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白(崇禧)。」此外,雲南毗鄰新桂系的老巢廣西和兵多將廣的四川,對李宗仁新桂系和劉湘的川軍可以起到牽製作用,因此蔣介石長期實行拉攏的手段,讓其與自己站在同一條戰壕裡。

▲滇軍抗戰劇照

抗戰期間,龍雲是抗戰的一大助力

抗戰剛剛爆發時,面對日寇咄咄逼人的進犯,蔣、龍二人也曾緊密合作。1938年武漢會戰正在緊鑼密鼓備戰期間,一度謠傳雲南要投降日本人,龍云為闢謠立即急飛漢口面見蔣介石。蔣見自己的威信並未因抗戰危局而動搖,非常高興,並兩次稱讚龍雲此來「等於帶著百萬雄獅來的。」此外,為了支援抗戰,龍雲將其掌握的富滇新銀行及全省財政的數萬兩黃金、2000萬銀元和大量美鈔、英鎊等外匯盡數上交中央,用於購買裝備物資,支援前方抗戰。

蔣介石要發動全面內戰,必須徹底控制雲南

早在1941年,龍雲擔任昆明行營主任時,其利用指揮在滇所有部隊的職務之便,明令不許中央軍進入昆明市內,不許中央系統的憲兵、警察在市區執行任務。使昆明漸漸成為國統區著名的「民主堡壘」,「中國民主青年同盟」、「民主工人同盟」等相繼在昆成立,學生運動也蓬勃開展。抗戰勝利的1945年,蔣介石急於抽調兵力到華東、華北、東北各地搶佔地盤,並著手準備與共產党進行全面內戰。為避免將來大後方起火,必須立即下手解決龍雲。

▲龍雲主持修建的滇緬公路

駐滇中央軍有能力解決龍雲

抗戰後期,蔣介石先後在雲南建立昆明防守司令部和遠徵軍司令部,並調近40萬中央軍精銳進駐。這些部隊大多被編入遠徵軍或屬於別的什麼戰時序列,不僅不聽龍雲調遣,還深入駐紮在雲南各地,監視著龍雲駐紮各縣的保安部隊。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後,蔣介石以投降日軍裝備為誘餌,誘使滇軍主力兩個軍先後開赴越南受降。至9月底,龍雲在昆明的正規武裝僅有2個步兵師和1個憲兵團,而中央軍在昆明部署兩個精銳軍,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之一」——第5軍,有足夠把握控制昆明及周邊地區,一舉拿下龍雲。

▲蔣介石與杜聿明

▲裝備精良的中央軍

龍雲(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彝名納吉岬岬,字志舟,原名登雲,彝族,雲南恩安(今雲南昭通)人。1914年,龍雲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學堂第四期步兵科,任雲南都督唐繼堯侍從副官;1922年被唐委為第五軍軍長;1927年,龍雲發動政變獨掌雲南軍政大權,至1945年被逼下臺,共主政雲南18年之久。

相關焦點

  • 1945年日本戰敗,主政雲南18年的龍雲卻因此事被蔣介石拉下馬
    1943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抗戰局勢越來越好,龍雲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烈,因為一旦趕走了日本人,蔣介石為了重整國內格局、加強中央權利,就會著手打擊各地方實力派,而蔣介石第一個下手的,很有可能就是他雲南省主席龍雲,想到這裡他憂心忡忡。
  • 他是「雲南王」龍雲之子,49年隨盧漢起義,解放後為何被槍決?
    龍雲,字志舟,原名登雲,彝族,雲南恩安(今雲南昭通)人。1884年生人,民國時期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雲南省國民政府主席。自1927年發動政變,將雲南老牌軍閥唐繼堯趕下臺後,主政雲南長達18年之久;人稱「雲南王」。
  • 「雲南王」龍雲的妻子,被稱為雲南第一美人,晚年的結局怎麼樣?
    1927年,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後,雲南有一位軍閥也掌控了雲南的軍政大權。雲南地處祖國邊陲,可謂「天高皇帝遠」,因此這位軍閥統治雲南時期始終保持了雲南的半獨立狀態,與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此人就是被稱為「雲南王」的龍雲。
  • 與蔣介石貌合神離,「雲南王」終於爆發,一句口頭禪道出最終歸處
    抗戰勝利時,蔣介石命令盧漢率滇軍主力前往越南受降,同時為數眾多的中央軍被留在了昆明。龍雲不知道,此時重慶方面早已部署好一切,只待一聲令下,就能讓龍雲無家可歸。
  • 揭秘當年蔣介石雲南、臺灣二選一時刻,差點造成第二次西安事變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在陪讀重慶的蔣介石心情也十分激動。安排好各地接收的事情之後,他心血來潮,覺得抗戰能夠勝利要感謝菩薩的保佑,和手下到峨眉山拜佛。從寺廟出來之後,蔣介石忽然想起的前些年在廣州抽的一個籤:勝不離川,敗不離灣。
  • 國軍上將仿吳三桂金殿建一座宅,被人稱雲南王,受蔣介石猜忌下臺
    、魚蝦戲水,荷花牡丹等配套飛龍,這便是被人稱為「雲南王」龍雲的故居。,控制了雲南的軍政大權,成為統治雲南長達18年的新一代「雲南王」。龍雲控制雲南期間,擔任政府主席、38軍軍長、第13路軍總指揮,封為國軍二級陸軍上將。在當年紅軍長徵途經雲南的時候,又被任命為「剿匪」第二路軍總司令、黔滇綏靖公署主任,指揮所部阻擊過滇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方面軍。當然,他的主要目的是不讓紅軍在自己的地盤上建根據地,同時,也不讓蔣介石的嫡系佔領自己的地盤。
  • 「雲南王」龍雲公子:被美國遣送回國拒絕再次入境,後娶香港當紅...
    「雲南王」龍雲的傳奇 「雲南王」龍雲,是民國時期著名愛國將領,雲南省國民政府主席,自從1927年發動政變,逼唐下臺,至1945年,共主政18
  • 「雲南王」龍雲去世後留下七個孩子,他們的結局如何?
    有那麼一段時間,中國看似是在被北洋政府統一管理著,其實內部四分五裂,各地軍閥佔山為王,他們對北洋政府的管轄總是視而不見,所謂的「四川王」和「山西王」、「雲南王」等就是在這個階段冒出來的。
  • 1962年「雲南王」龍雲死後,為何葬入八寶山公墓?對國家有功
    有這樣一個人被稱為雲南王,此人叫龍雲,1884年的時候,他出生在一個較為富裕的家庭,但是在他六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而龍雲也從此跟著舅舅一家生活,這才開始上學,跟隨先生練習武術。後來龍雲開始學著做生意,但是第一次創業必然是失敗的,把錢都賠了進去,龍雲覺得自己無法面對家人,就獨自去了四川發展。
  • 抗戰末期,最高統帥部下屬三大行轅,一個主任職位都比戰區司令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的350餘架艦載飛機從航母上依次起飛,對美國的珍珠港海軍基地實施了兩波攻擊,投下了大量的炸彈,並向美國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發射魚雷,由於是偷襲,美軍猝不及防,大量的戰艦及戰機都還沒來得及參戰即被日軍擊毀。
  • 這個軍閥派人圍追堵截紅軍,卻因抗戰時貢獻,去世後葬身八寶山
    民國時期軍閥林立,各方軍閥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不斷的起兵反抗,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除了蔣介石中央軍以外,當時在四川有川軍,雲南有滇軍,貴州有黔軍,兩廣有桂軍,山西有閻錫山,東北有張學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中原混戰下,蔣介石最終實現了名義上的全國統一,也為後來的抗戰奠定了基礎。
  • 【閒聊歷史】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26天
    抗戰初期, 雲南地方和國民黨中央的矛盾日益尖銳。1939年中共南方局成立時, 周恩來指示:「要充分利用龍雲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 發展統一戰線工作。」決定由原中共雲南工委書記李群傑專門做雲南上層的統戰工作。 1938年六七月間, 龍雲到武漢去見蔣介石, 路過成都時, 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同龍雲會面。
  • 雲南王龍雲的兒子,追隨父親起義後又逃到臺灣,他的結局怎麼樣?
    從1927年開始,雲南的軍政大權一直把持在一個叫龍雲的人手裡,直到1945年,龍雲前後統治雲南長達18年,他也因此被稱為雲南王。蔣介石自從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後,曾數次計劃解除龍雲的兵權,他先後派了關麟徵、杜聿明兩員大將,最終趁著抗日戰爭的時機解除了雲南王龍雲的兵權。
  • 抗戰勝利的「國光勳章」:全中國只有他和蔣介石獲得!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國民政府製作和頒發了一系列的帶有榮譽性質的勳章,比如寶鼎勳章、雲麾勳章、抗戰勝利勳章、青天白日勳章等,其中,最為尊貴和榮耀的是「國光勳章」,抗戰勝利的時候僅僅頒發了兩枚,分別給了蔣介石和傅作義。
  • 東北王是張作霖 有沒有西北王?西南王和東南王又分別是誰?
    各路軍閥中,最有名的應該是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了。張作霖一生寫滿傳奇故事。他本是一名目不識丁的窮苦農民,陰差陽錯落草為寇,成了一名山頭大王。幸好他後來接受朝廷招安,搖身一變成為官場中人,避免了一輩子在土匪窩裡混的命運。
  • 雲南「叫花子」團長,他曾是龍雲的護衛營營長,抗戰中的金剛羅漢
    在今雲南的嵩明縣的小原山上,有著一座不一樣的墓地,其墓碑以及碑文是後人特意為他製作,並撰寫詩文供後人永遠紀念。這座墓地的主人便是抗戰時期雲南著名的「叫花子團長」常子華。 碑文是這樣刻著的:自幼清苦,十六行伍。討伐袁氏,凱還鄉土。保衛雲南,功勳傳古。榮升團長,討日赴魯。傷歸嵩地,與民同苦。
  • 抗戰時期,在越南受降的陸軍第一方面軍,是由哪些軍隊組成的?
    雲南的穩定,關係到蔣介石政權的穩固,也關係到抗戰事業的成敗。1939年11月日軍登陸廣西,進佔南寧,其目的就是打斷越桂交通,除此之外另有其他目的,首當其衝就是進犯昆明,斷絕滇越、滇緬兩路交通。  龍雲致電重慶要求第一集團軍,「非迅速調回不可,表示滇黔零星部隊,難以負此重任。滇黔布防尤為重要,希望抽調第一集團軍回黔、桂邊境駐紮。以備不時之需,為最適宜。」  蔣介石復電,已令薛長官從速抽調一集團軍集中柳州候命,其餘一時無法抽調。60軍回防,成立滇南作戰軍,以盧漢為總司令。改滇南作戰軍為第一集團軍總部。
  • 大軍壓境蔣介石想遷都雲南,親自飛往昆明遊說盧漢,卻遭到打臉
    在第二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聯合發起渡江戰役後,蔣介石精心布防的長江防線,在這兩個野戰軍的炮火烈攻勢下全線崩潰。而蔣介石也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離開溪口老家飛往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而他的國民政權,也在李宗仁,閻錫山,孫文等人商議下撤往廣州。
  • 老照片:圖1蔣介石和尼克森,圖6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特殊禮物
    蔣介石和馬步芳父子。 蔣介石和唐縱。唐縱乃蔣介石貼心侍從,歷任要職: 侍從室六組組長(負責情報)、政務次長、保密局副局長、警察總署署長。
  • 日軍為何會放棄地勢平坦的滇南,而選擇山高谷深的滇西進攻雲南?
    前言:1940年9月,日軍攻佔越南,並妄圖以此為根據地進攻雲南,佔領昆明,威脅重慶。在此危急關頭,我軍迅速組建滇南作戰軍,在紅河北岸層層設防,形成了縱深300公裡的銅牆鐵壁,開展滇南保衛戰,禦敵於國門之外,致使日軍被迫放棄從滇南進攻昆明的作戰計劃。滇南保衛戰成為雲南抗戰歷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