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黃河上的鐵橋,有百年歷史,如今只讓行人走不通車

2020-09-12 塞外小野

蘭州城區最著名的橋梁便是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市濱河路中段。黃河鐵橋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被譽為黃河第一橋,也是黃河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橋梁。

來到蘭州就一定要跨越這座黃河鐵橋,在濱河路中段,黃河鐵橋依舊連接著黃河兩岸。這裡不允許車輛通行,只可以行人通過。這樣遊客在鐵橋之上可以更好的欣賞黃河之景。

黃河鐵橋的前身名為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五年,位於蘭州城西,後改為鎮遠橋。直到明洪武十八年,黃河浮橋的位置才改為如今鐵橋所在的白塔山下。

黃河鐵橋入口處赫然矗立著「黃河第一橋」的立碑。黃河在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鐵橋,它的鑄造也是中國橋梁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使用30餘萬量白銀打造這座跨黃河鐵橋。德國承建,美國與德國共同參與建設指導。一座長233.3米,寬7.5米,橫跨黃河的鐵橋落成,自此有了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譽。

光緒年間的黃河鐵橋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民國時期為紀念孫中山而改名為中山橋,一直沿用至今。中山橋在20世紀中期受戰火影響,一度中斷通行。後經過加固建設,如今的黃河鐵橋煥發新的光彩。

來到中山橋,這是一座四墩五孔鋼桁架鐵橋,沒有華麗外表和精美的雕刻藝術。如黃河的壯闊,鐵橋沒有江南石橋的藝術造詣,也沒有跨海大橋的恢宏。但卻與黃河氣質相得益彰,用波瀾不驚孕育壯闊奔騰。

氣勢高歌的黃河唯獨在這蘭州城中顯得內斂沉靜。溫潤地流淌過蘭州這座狹長的城市。步行上黃河鐵橋,想像曾經貨運繁忙的黃河兩岸,如今只是人們來往兩岸觀賞景致的橋梁。不免令人感嘆,猶如一個戰績赫赫的司令褪去榮光後在街頭巷尾遛鳥的落寞。似是大材小用,而時代的流淌註定了黃河鐵橋如今的地位。它是黃河第一橋的地位始終如一,可也改變不了其交通功能被日益建設完善的現代大橋所取代的命運。

如今我們登上黃河鐵橋,更多的是聆聽它歲月的故事,欣賞其鋼構建築工藝,眺望黃河兩岸的蘭州城市景觀。多少遊人追尋黃河的源頭,但在蘭州這座能夠讓黃河慢下腳步的城市中。遊人紛紛登上這座黃河上的第一橋,從黃河一頭步行到另一頭,不過短短幾分鐘。但在百年前,人們對於能夠步行橫跨黃河的願望是如此的強烈,才在當今留下了上百年的黃河鐵橋。來到蘭州不吃一碗牛肉麵,不到中山橋上走一走那一定會是最大的遺憾。

相關焦點

  • 疫情結束後,我要去打卡黃河上的第一座百年鐵橋——中山橋
    由於浮橋並不堅固安全,每年黃河結冰前拆卸,解凍前後又要重建,這座浮橋就這樣延續了500多年。光緒初年,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為平定新疆,曾上奏朝廷,提議修橋,但因當時國人技術落後,洋人出價太高,只能望河興嘆。
  • 德國原裝進口的黃河鐵橋,如今109歲,依然承擔著蘭州的交通重任
    黃河鐵橋,也成為中山橋,是蘭州的地標建築,距今已有109年的歷史,被很多人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沿著蘭州著名的黃河風情線遊覽,很遠便可以看到在白塔山腳下那座縱橫南北的一條鐵龍,它就是黃河鐵橋。在黃河鐵橋的南端,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有黃河第一橋5個大字,而走到鐵橋的橋端,在橋梁的橫梁上掛著中山橋三個字,這也是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而改名為中山橋。整座黃河鐵橋長達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在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梁固定。
  • 黃河上第一座花巨資修建的鐵橋,歷經百年沿用至今,還是觀光勝地
    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的中山橋又叫黃河鐵橋,想必每個去蘭州的遊人都會到那走走,它是蘭州最為經典的地標建築,也是蘭州第一座歷史最悠久的橋梁,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走在鐵橋上,下面是流淌不息的母親河——黃河,白天風景不錯,晚上霓虹燈亮起更是好看。橋的兩側各有一塊石碑,一塊是刻有「黃河第一橋」的石碑,另一塊是「中山鐵橋」的百年紀念碑!
  • 中山橋:金城蘭州黃河上一座百年歷史的大鐵橋
    這裡描寫的就是金城蘭州,進入12月,西北已經是相當冷了,古人稱之為極邊的蘭州也不例外,漢代時這裡就曾設金城郡,隋朝時因為城南有皋蘭山而更名為蘭州。幾經變故到了清代又改名為蘭州府。今天要說的這座網紅建築就是修建於清光緒年間的蘭州黃河鐵橋。
  • 百年滄桑的黃河中山鐵橋,見證了蘭州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
    ,也是5464公裡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中山鐵橋長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的鐵橋,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梁。自1931年起,經過大大小小的17次維修,這座歷經磨難的百年老橋雄風仍不減當年。對每一個普普通通的蘭州人而言,中山橋更像是一位親人,一位長者,在黃河之濱,對後輩兒孫和外來訪客講述著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他以雄健的身姿橫亙在黃河之上,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與每一個蘭州人一道,勇敢地迎接挑戰,走向未來。
  • 在蘭州百年大鐵橋上感受黃河風情線
    截止目前還有些遺憾,偉大的母親河黃河的上遊還從未涉足,倒是從蘭州以下的許多河段就去過,或許是驚鴻一瞥,或許是深入探究,無論是內蒙古、寧夏、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的河段都很難看到有什麼特點,唯有甘肅河段還能感受到獨具特點的黃河文化,也彰顯著來自青藏高原的狂野,蘭州的大水車、牛肉麵、羊皮筏子、讀者雜誌就好像是金城的文化標誌,讓蘭州的文化輸出很有些底氣和衝動,而穿城而過的黃河則孕育了蘭州整座城市,營造出不一樣的黃河風情線
  • 百年鐵橋流露出歲月的痕跡,蘭州中山鐵橋,一個見證歷史的橋
    而有那麼一座大橋,它建於清代後期,見證了中國從抗日戰爭時期一直到如今的輝煌時期,它就是蘭州中山鐵橋。 蘭州中山鐵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被搭建在黃河之上,因此許多人都稱它為「天下黃河第一橋」。倘若你來到蘭州,必然要去蘭州中山鐵橋感受一番黃河之水在你腳底下翻騰的場景。
  • 千裡淮河 百年鐵橋
    千裡淮河 百年鐵橋 津浦鐵路淮河大鐵橋——工業遺產見證歷史變遷
  • 中山橋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黃河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
    中山橋又叫黃河鐵橋,有著悠久的歷史。走在鐵橋上的感覺有點像走在魔都外白渡橋的感覺,歷史的厚重從每一根剛管每一個螺絲釘間散發,不管是擺攤的、買小手藝的、還是漫步觀景的都顯得悠閒自得。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 金城關前,穿過鐵橋就是蘭州白塔山公園。
  • 中山鐵橋,是一個見證金城蘭州百年歷史滄桑變化的紀念碑
    最早從明代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在現中山橋的位置用24隻大船,橫排於黃河之上修建了鎮遠橋,今天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而後長達500多年都是使用浮橋,冬天拆除,夏天搭建!非常艱辛!
  • 淮河大鐵橋的百年滄桑
    原標題:淮河大鐵橋的百年滄桑蚌埠,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一說起蚌埠的歷史就不能不提津浦鐵路淮河大鐵橋,自從1911年建成通車,鐵路帶來的不僅僅是淮河南岸一處渡口的繁榮,更催生了蚌埠市的誕生和興起。可以說,這座橋見證了蚌埠百年滄桑的發展變遷。
  • 靖遠石板溝黃河大鐵橋興建史略
    這座橋梁為公路、鐵路兩用,科技含量高,在當時的甘肅交通史上,無論其科技含量,還是宏大的規模,都是首屈一指的,具有超一流水準。這座橋梁曾經在蘭包公路上發揮著重要的交通樞紐的作用。可謂是包蘭公路東出蘭州後的「天下黃河第一橋」。橋頭的兩端,在當年曾設有哨所,曾有軍人站崗把守,檢查行人和車輛。
  •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五色彩虹橋」流光溢彩 (1/4)
    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變身/4) "← →"翻頁 9月26日晚,蘭州百年黃河鐵橋在五彩燈光映襯下如
  • 濼口黃河鐵橋,曾經亞洲跨度最大的鐵路橋
    &nbsp&nbsp&nbsp&nbsp這是一座修建於108年前的鐵橋,是濟南第一座跨黃河大橋,結束了濟南人過黃河只能靠船隻擺渡的歷史,也曾是亞洲跨度最大的鐵路橋。&nbsp&nbsp&nbsp&nbsp如今只要來到濼口,在黃河大壩上,很遠就能望見這座飽經歷史滄桑的鐵橋。
  • 百聞不如一見,你所不知道的蘭州黃河鐵橋,有一種獨特的幾何美感
    >白塔公園映襯下的中山橋通過導遊講解得知,中山橋是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固定橋梁,是名副其實的「天下黃河第一橋」,清光緒年間由德國人修建,距今已有110多年歷史。,這座鐵橋也經歷了各種風風雨雨,解放蘭州時據說橋上的木板全部被燒光,鋼梁被炮火燒得通紅。
  •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
    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黃河大橋百年前,它是黃河上三座近代鐵橋之一;百年後它成了唯一。,蘭州城北白塔山下、金城關前,一座看去不險不奇的鐵橋,卻是黃河上矗立起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橋梁,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 萬裡黃河「第一橋」,洋人修建,雖歷經百年依然氣勢磅礴
    黃河第一橋由洋人修建我國更是自古以來就有著雄厚的橋文化,只不過後來由於不重視科技,不重視外交導致了落後。也正是這一落後,使中國遭受了百年磨難,許多本該中國人留下足跡的地方卻讓外國人踏足,開創了首例。其中修建在我國母親河黃河上的第一橋就是由洋人所建造的。這座橋無論是建造材料還是設計、施工等幾乎全部都是洋人。當然了,話雖這麼說,不過這座橋對於我國的意義還是重大的,至少在當時為黃河兩岸人民的來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當下蘭州更是依託於這座大橋發展而來的。
  • 這座鐵橋,計劃使用80年,如今早過百年,經歷地震洪水,仍然堅固
    蘭州黃河風情線,東起雁灘,西到西固區西,是一條全長百餘裡的南北方向濱河路,以中山橋為中軸,被譽為蘭州外灘。中山橋,也叫黃河鐵橋,最早叫做鎮遠橋,在白塔山下面,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稱。圖中是黃河第一橋的石碑,就砸中山橋頭,每個到蘭州的遊客,都會光臨這座橋。中山橋建於1907年,也就是清朝光緒三十三年,德國人承建,當時耗銀三十萬六千多兩。
  • 百年老橋:蘭州黃河第一橋
    甘肅省會城市蘭州有一條河流穿城而過,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黃河上有一座歷經110多年的老橋——中山橋。在這個城市打造的蘭州黃河風情線上,中山橋是一個重要的看點。100多年以前,波濤滾滾的黃河上沒有橋,人們過河只能藉助羊皮筏子、小木船過河,洶湧的波濤隨時能夠吞沒冒險過河的人們。冬天的時候,河水封凍,人們只有選擇冒險走冰河。清光緒33年(1907)這座由德國商人承建的橋梁取名為:「鎮遠橋」。1942年改名為「中山橋」。現在人們習慣稱它為「黃河第一橋」。
  • 百年鐵橋,中山橋!
    黃河中山橋,位於蘭州。中山橋又名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彩虹狀的鋼鐵橋身跨河而立,將蘭州市城區南北相連。黃河鐵橋修建於1909年清朝末期,已歷經百年。黃河中山橋,具有百年歷史的蘭州中山橋紅旗飄飄,遊人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