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書畫青花、清宮舊藏、周秦古物

2020-12-12 文蘊人生百態

煙臺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北臨渤海,與大連隔海相望。這是一座風景優美的海濱港口城市。

煙臺市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現由兩處場館組成——主館和民俗館,分別位於芝罘區南大街南北兩側。2017年,煙臺市博物館晉升為國際一級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6.8萬餘套。

2011年10月,煙臺市博物館新館建成開放使用。次年12月,在新館開館一周年時,進行了一次「十大鎮館之寶」的評選活動。博物館挑選30件精品文物作為備選,由廣大市民進行投票,最後經專家評定,最終選出了十件文物作為煙臺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走進博物館之前,先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這「十大鎮館之寶」。

這十大鎮館之寶,有書畫瓷器,還有一些清宮流出的珍寶。更早的三件,則是西周戰國和大秦王朝時的器物。下面為大家依次簡單介紹。

一、唐寅《灌木叢篁圖》軸

縱116釐米,橫175釐米,絹本設色。1963年,由掖縣文化館移交,原為掖縣(今萊州市)趙家藏品。描繪的是歲末冬時的一派蕭索景象,畫的右上方還提有一首五言古詩。

二、清·金農《古佛圖》軸

畫心縱116.8釐米,橫47.4釐米;裝裱後縱250.8釐米,橫70釐米。立軸、絹本、設色。上世紀60年代初,從民間搜集入藏。

金農為清代書畫家,居「揚州八怪」之首。畫的中間為一紅衣古佛,佛陀兩端為金農的題字,是關於他虔心信佛的一些內容。

三、清·王鐸行書杜甫詩軸

縱235釐米、橫54.7釐米 ,立軸綾本。1962年,自民間收得。王鐸,生活於明末清初,書法學習「二王」,尤其行書造詣極深。此作是他晚年所書,內容為杜甫五言律詩《戲呈楊四員外綰》。

四、孫中山手書「品重醴泉」

高51釐米,橫151釐米。1912年,孫中山北上與北洋政府談判,途徑煙臺。參觀張裕葡萄酒公司時,留下題字。「醴泉」出自《禮記》。這幅題字,反映了孫中山先生對於民族工業的重視,是他為中國企業留下的唯一墨寶。

1978年,煙臺張裕公司將此件題字轉贈煙臺市博物館收藏。

五、元景德鎮窯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高29.5釐米,口徑7.9釐米,底徑9.1釐米。1972年,從民間搜集入藏,經查明為墓葬中出土。

敞口,細長頸,溜肩,鼓腹下垂,圈足外撇。玉壺春瓶最早出現於宋代,開始時作為酒器,後漸漸演變成擺件。

六、清象牙席

長205釐米,寬125釐米,厚0.1釐米,重2.2公斤。清宮之物,流落民間,1972年煙臺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徵集所得,入藏煙臺市博物館。

此件象牙席為雍正朝之物,選用暹羅(古泰國)進貢的象牙,由廣州工匠編織而成。

七、清乾隆雕蟠龍御題玉瓶

高34.4釐米,口最大徑6.3釐米,底最大徑9.8釐米。此瓶為清宮之物,清末流失海外,後被民間商人楊鑑堂購回,1972年楊氏後人將其捐獻給煙臺市博物館。

質地為青白仔玉,頸部雕一蟠龍,腹部陰刻乾隆七言絕句一首。

八、戰國晚期谷紋青玉璧、玉圭、玉觽

這是一組玉器,共四件,包括玉璧一件、玉圭一件、玉觽兩件,為青玉質。1976年,出土於煙臺市芝罘島陽主廟遺址。

九、西周己侯夔紋壺

高34.5釐米,口徑6釐米,圈足徑11釐米。1974年,出土於萊陽縣中荊鄉前河前西周葬墓群。這件青銅壺長頸、細口,長溜肩,圈足。圈足內刻有銘文3行,共13字。由銘文得知,此件青銅壺是己侯賜予近臣之物。

十、秦嵌銅詔版鐵權

底徑24.7釐米,高20.5釐米,重32.5公斤。1973年,出土於文登縣蔄山公社新權村。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採取一些列措施,統一度量衡便是其一。這件鐵權就是統一度量衡的標準衡器。鐵權側面嵌銅板,上刻40字詔書,以顯示此件衡器的法定性和標準性。

相關焦點

  • 走進煙臺市博物館,探尋「十大鎮館之寶」
    探尋「十大鎮館之寶」 聆聽文物背後的故事 煙臺市博物館 煙臺市博物館(主館) 煙臺市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具備團體考古發掘資質,轄主館和民俗館兩處館區。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     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
  • 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最近,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分別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濟南博物館將評「十大鎮館之寶」 這些寶貝你見過嗎
    原標題:濟南博物館將評「十大鎮館之寶」,這些寶貝你見過嗎?從1958年到2018年,濟南市博物館今年迎來了建館60周年,12月28日,濟南市博物館特推出「紀念濟南市博物館建館60周年系列活動」,《館藏宋元明繪畫特展》、《館藏一級文物特展》、《館藏珠寶玉石臻品展》等文物大展與您見面,同時還有「濟南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等社教活動。
  • 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有何看法?
    我覺得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肯定是非常價值連城的寶物,並且也象徵著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很大的收藏研究價值,這十個寶物成為了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也證明了在這一方面相當的珍貴,並且博物館也加強了相應的措施保護。
  • 濟南博物館將評「十大鎮館之寶」,這些寶貝你見過嗎?
    》、《館藏珠寶玉石臻品展》等文物大展與您見面,同時還有「濟南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等社教活動。5、交流展《竹韻——濟南市博物館藏竹刻藝術展》為促進資源共享,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濟南市博物館本著特色鮮明、簡便易行、受眾廣泛、規模適中的原則,把《竹韻——濟南市博物館藏竹刻藝術展》送到煙臺市博物館展出。展覽遴選濟南市博物館藏明代至民國時期竹雕藝術精品近70件,展期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3月10日。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曾侯乙編鐘人氣最高
    越王勾踐劍吸引眾多觀者駐足圍觀哪些文物堪稱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經過一個月網絡投票,結合專家評選,昨日,湖北省博物館舉行新聞發布會,揭曉答案。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等原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明星文物新晉鎮館之寶名單。網絡投票超268萬票原四大寶物位列其中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國寶級文物16件(套)。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經過數以萬計婺城市民及文物專家積極參與投票評選,日前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終於揭曉:東晉的青瓷點彩六系罐、北宋的鎏金銅佛像、太平天國時期的石雕團龍等珍貴文物入選。  金華市博物館於3月18日金華首個名城日正式開館,作為展示八婺文明的一個窗口,市博物館的啟用,使許多珍貴文物有了對外展示的平臺,從而讓普通百姓有機會零距離觀賞到珍藏的歷史文物。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甲骨文
    2011年3月17日,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揭曉,在山東博物館館藏的20萬件文物中,十件文物脫穎而出,成為「鎮館之寶」,其中之一是商代的甲骨文。  山東博物館珍藏有五千餘件商代甲骨,數量多,學術價值高,在全國博物館中名列前茅。根據已故著名甲骨學家、歷史學家胡厚宣先生的鑑定,國內的甲骨收藏,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之後,省級博物館中便要數山東博物館了。
  • 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揭曉
    《富春山居圖》民國萬工轎  在浙江省博物館的庫房裡,藏了整整10萬餘件寶貝,為了迎接浙博即將到來的80周年「大壽」,浙博決定從這些壓箱底的寶貝中挑出最具代表性的今天,歷時一個月,首次由專家推薦和社會公眾投票評選的「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這十大寶物為: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春秋伎樂銅屋、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唐「彩鳳鳴岐」七弦琴、五代吳越鎏金銀阿育王塔、北宋彩塑泥菩薩立像、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元龍泉窯舟形硯滴、民國萬工轎。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來漲知識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
  • 國內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 瓷器篇
    中國作為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各個博物館中館藏精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寶雅藝術整理了國內各大博物館中不同門類的十大鎮館之寶,帶您一起走進「博物館奇妙之旅」。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由上萬網民投票選出,你見過幾件?
    在今年5月18日,也就是第33個國際博物館日。由互動百科上萬網民,票選出了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分別來自於首都北京不同的博物館,每一件都說是價值連城甚至不可用金錢來衡量的珍品,你認識其中幾件?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司母戊大方鼎這是一件商後期鑄品,於1939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武官。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內。
  • 清宮舊藏餘省作品《魚藻圖》將亮相蘇富比春拍
    該作品是清宮舊藏,並有乾隆御題,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估價1000萬港元至1500萬港元。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3月12日,香港蘇富比舉行2019年春季拍賣會傳媒預覽,介紹即將在春拍上亮相的重點拍品。圖為即將上拍的清代畫家餘省的作品《魚藻圖》局部,左上角有「乾隆御覽之寶」的印鑑。該作品是清宮舊藏,並有乾隆御題,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
  • 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到底什麼來頭?個頂個的惹不起!
    前段時間,湖北省博物館開展了「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在館內珍藏的24萬餘件(套)文物中選出十件鎮館之寶,這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參與,那麼有哪些候選文物當選了呢?仔細一看原來一個比一個有來頭。一、曾侯乙編鐘與尊盤曾侯乙編鐘上共刻有銘文3755字,每個字都有著其內涵意義。
  • 湖北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了,這些寶物都是來自哪個朝代的?
    在2020年的12月13日,湖北省的博物館開了新的十大「鎮館之寶」,除了原來有的曾侯乙編鐘,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越王勾踐劍,以及一個人頭骨化石之外,韓增加了曾侯乙尊盤,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等等6個新的「鎮館之寶」。
  • 天門這件珍寶入圍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12月13日, 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石家河玉人像 位列其中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清乾隆 霽藍地描金粉彩詩句花卉紋大瓶 北京故宮藏故宮藏有一件同類型、同尺寸的大瓶,只不過三面繪花卉,三面書文字。乾隆喜歡詩書畫一體,故而馬未都當年買的那件應是故宮這件的前身,為乾隆早期的御窯器物。話說這大瓶當年買的價格真的不貴,如此大器的御窯,百年未必得見啊!
  • 重慶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你見過幾件?
    經市民投票、專家鑑定評選出的十大鎮館之寶,件件精品,最小的「國寶」只有2cm長。驚不驚喜,意不以外?咱們重慶人自己擺自己的歷史故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你不能不知道!01商代三羊尊(商代三羊尊,故宮博物院藏)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這座三羊尊屬巴人自製,中原文化和當地特色的結合體,是迄今所見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銅容器。